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都人大多知道外南浆洗街桓候巷附近有一座张飞墓。墓前曾有一块石碑,在文革中被毁。据李海金《成都名胜佚联辑存》的记载,墓前过去还有陈桐阶撰的一付对联,联云:君知刘豫州乎?似说生能助臂;身是张翼德也,可怜死不归元。 从下联看,作者似乎以为这座墓就是蜀汉大将张飞埋骨之所,不过,成都人多半还是认为这只是他的衣冠墓,阆中城内的那座古墓,才是张翼德的  相似文献   

2.
孙庆伟 《中原文物》2006,3(3):60-67
晋侯墓地M63是该墓地中惟一一座带有两条墓道的晋侯夫人墓,因为出土铜器中包括两件杨姞壶,故学术界多认为杨姞就是该墓的墓主人?疚脑蛲ü灾艽幕橐鲋贫取⑼髅暮徒?侯墓地中墓葬排列规律的考察,认为M63的墓主人应是晋穆侯四年从齐国所娶的姜姓夫人,也就是传世铜器晋姜鼎的作器者晋姜;杨姞则是杨国国君的夫人,她所作的两件铜壶是作为赙赗之物而随葬在晋侯墓地M63的。  相似文献   

3.
礼县大堡子山秦陵墓主再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其附近发现了许多秦瓦残片及卷云纹瓦当。这表明 ,此地曾经有过陵寝之类的地面建筑。两座大墓和两座车马坑非常紧凑地集中在一个较小的方域内 ,组成一处完整的陵园。M2墓主被葬在M3之旁 ,也许是因为后者执意要与先君葬在同一个陵园 ,所以大堡子山秦陵才有如此设计。如果说大堡子山陵园与凤翔1号陵园还可以类比的话 ,大堡子山陵园与圆顶山墓地则缺少可比性。众所周知 ,周代诸侯国都邑旁的族茔 ,国君陵园与国人墓地是分区规划、分别管理的 ,公陵的布局与一般贵族墓葬的布局制度不相同。所以 ,没有理由因为圆顶山两座相近的墓墓主可能是夫妇关…  相似文献   

4.
《文物》2015,(2)
<正>1996年,成都市青白江区跃进村汉墓M5出土了两件形制比较特殊的陶器座[1],均为泥质灰陶,模制组合而成。其中,虎熊龙凤座塑于一长方形陶板上,中央站立一虎,虎背上蹲坐一熊,熊头上立有一鸟,作展翅欲飞状;两侧各塑一条龙,作立身上爬状,通高56.5厘米(图一、二)。另一件龟蛙斗拱座,底层为一龟,龟背上立一蟾蜍,蟾蜍背上塑一斗拱,斗拱中  相似文献   

5.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了四台多综织机模型,提供了古代多综织机的实物证据。它们都采用一样的移动齿梁选综机构,提综机机构却有不同,一台织机用一个旋转踏板提升滑框,滑框再提升多片纹综。另外三台方法相同,用一个旋转踏板提升连杆,连杆再提升多片纹综。通过出土文物的实物对照,分析选综机构和提综机构的机械原理,比较两种提综机构的性能优劣,从而推断滑框式织机可以织造经向纹样循环大的经锦,但操作较费力;曲柄连杆式织机织造的经锦纹样循环虽小,但操作省力。分析过程同时也展示了古人杰出的智慧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6.
《文物》2017,(12)
<正>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和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的一处西汉时期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西汉时期土坑木椁墓4座。其中M3出土竹简951支,分别出土于北Ⅱ底室和南Ⅱ底室。底室受扰动相对较小,竹简保留了相对原始的堆积状态。M3∶121出土于北Ⅱ底室,竹简数量较多,堆积情况复杂(图一)。共清理竹简730支,包  相似文献   

7.
余国江 《东南文化》2018,(6):64-64,65-68
双山汉墓即甘泉一号墓、二号墓,是扬州地区发现的两座东汉时期高等级墓葬。关于其墓主身份,学界有不同看法:一号墓墓主,或认为是广陵王刘荆家族中的某个成员,或认为是刘荆的王后;二号墓墓主,或认为是刘荆,或认为是东汉晚期的某一代广陵王。通过对两墓形制、器物的比对,可以确认这是两座东汉早期广陵王侯之墓;再结合文献记载和墓葬形制的细微区别来推测,一号墓、二号墓墓主分别应该是广陵侯刘元寿、广陵王刘荆与王后。  相似文献   

8.
西瓜的起源中心一般都认为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这与西瓜生长要求高温、干燥、阳光充足的生物学特性正相一致;现在在撒哈拉沙漠还生长有大片野生的西瓜近缘种.我国古籍中也有关于西瓜从边疆内蒙、新疆一带向中原地区及全国引种发展的明确记载: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中转引胡峤《陷虏记》谓:“自上京(按指辽上京,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南波罗城——引者)东去四十里至真珠寨,始食莱,明日东行,地势渐高,西望平地松林  相似文献   

9.
汉墓石刻画像与墓主身份等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汉基石刻画像的主题思想,是学术界颇为关注的问题,不少著述或论文资料对此问题多有涉及。一般是从广义的角度,力求从各种图象内容的分析考证中探求所在社会的形象,查找当时社会生活的影子,以及这种生活所反映的阶级关系和思想观念,其中以李发林先生的论述颇具代表性。他认为:“是反映整个社会现实生活的,这种现实生活,不属于某一家思想体系,不是从属于地主阶级中某一特定的阶层,故这种现实生活的反映不应该只视为儒家思想的体现,而应视为整个地主阶级思想的表现。”夏超雄同志也撰文探讨了画像石题材内容,有一  相似文献   

10.
马王堆汉墓《丧服图》中的文字“三年丧:属服,廿五月而毕”,并不是说天下吏民为天子服丧25个月,而是总体概括了属服三年丧的时间是25个月。从出土的有关丧服的文字看,当时的统治阶级都不服三年丧,并且丧期都有不同程度的缩短。从出土的图表看,当时的服丧范围并没有缩减,它是墓主人身为诸侯大夫而“绝缌”的一种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11.
试论马王堆汉墓帛书《伊尹·九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凌襄 《文物》1974,(11)
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帛书中的《老子》甲本,在《老子》本文后面,附录了一些久已亡佚的古代文献。其中有《伊尹·九主》一篇,是战国时期具有鲜明法家思想倾向的著作,弥足珍贵。《伊尹·九主》的发现,为进一步认识战国以至西汉初年的儒法斗争提供了新的材料,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一、释文及简注帛书《老子》甲本的附录,与本文字体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西汉东海郡官吏师饶生平的探究,阐述了西汉郡级管理体制及内部分工情况。  相似文献   

13.
吴镇三叔吴森殁后,至交赵孟頫为其撰墓志铭,此铭有助于对吴镇家世的了解。吴镇父吴禾,祖吴泽,曾祖吴寰,高祖吴潜。潜原籍宣州,占籍德清,南宋嘉定十年状元,淳祐、开庆间两度拜相。寔儿时被寄养汝南吴坚家,抗元阵亡。泽宋末为承信郎,守襄阳,失利后归浙江嘉兴思贤乡,元初偕长子禾南下百里澉浦航海,家巨富。镇自幼依傍吴森,吴森嗜书画,富收藏,使吴镇得以观摹历代名画,并有机会与赵孟頫、李衎交往,赵、李在艺术上的深厚造诣直接影响了青年时期的吴镇。  相似文献   

14.
淮军建立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安徽史学》组织淮军建立问题的讨论,弄清楚了许多问题,对淮军史的研究颇有益处。前日读了贾熟村同志的《淮军初建的几个问题》,颇受启发,使我联想到一些问题。在这里提出来进行讨论,不当之处,希望得到指正。一、淮军建立前的曾、李关系王闿运说过:“李(鸿章)在军中不见知,尝发愤怏望。后以沅浦(曾国荃)、俊  相似文献   

15.
杨龙友是明末清初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由于多种因素,他的死亡原因在学界颇有争议,一说是在福建浦城降清被戮,一说在福建建阳,王毅《再说杨龙友》(1993年《湖北大学学报》第5期)即持杨龙友在福建浦城降清被戮说。笔者经多年考证和对杨龙友当年练兵、战斗的地方走访,收集到很多鲜为人知的资料。资料证明:杨龙友不是降清被戮,而是抗清不屈,于1646年8月25日在福建建阳水东的三桂里就义。  相似文献   

16.
孟强 《东南文化》2003,(7):28-31
东洞山三号墓为横穴式崖洞墓,墓葬未最终完工,仅有墓道、甬道两部分,随葬品亦较少,通过发掘推断一号墓墓主为西汉中后期曾有谋反行为的楚王刘延寿,二、三号墓墓主先后成为其王后。  相似文献   

17.
沈松平 《新疆地方志》2006,(3):28-32,35
方志的性质,是方志学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方志界争论最大的理论问题之一,迄今尚无定论。古往今来,历代学者对方志的性质探求不止,诸说纷纭,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方志理论思辩的光彩。方志是由地方性、时限性、资料性、叙述性、官修性五个本质属性构成的史书,是地方“正史”。  相似文献   

18.
1927年的“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彻底认识军队的重要性,以武装斗争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一次伟大尝试,也是我们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的光辉起点。多年来,史学界对南昌起义作过大量的研究,对它的历史功绩,有口皆碑。但是,至今对起义时机的选择、转兵南下的方针、起义失败的教训以及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影响等问题,仍然众说纷纭。本文试图就以上问题也说一些粗浅看法,名日“再探”。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唐代玉发饰的种类、纹饰和艺术特征做若干探讨,并指出玉发饰是身份与等级的标志和贵族的专用品,以及唐代的工艺技术的精湛和盛世繁荣。  相似文献   

20.
扶苏墓再探     
去年夏天,我写了一篇研究秦俑三号坑西侧陪葬墓墓主的文章,我认为这是扶苏的墓。经过向有关专家请教,反复商讨了主要观点后就匆忙发表了。之所以匆忙,是因为按当时的形势此墓有发掘迁移的可能,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