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历史民族地理学的名称、学科属性学术界的讨论方兴未艾。本文从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入手,认为历史民族地理与民族历史地理在概念上并无实质区别,历史民族地理既不应作为历史人文地理的分支,又不具备成为独立学科的条件,而应该作为历史地理学分支的区域综合历史地理学的一个分支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神州》2014,(13):10-10
<正>中国连环画艺术是扎根民族的传统艺术,也是世界上独具特色的艺术门类,更是一部反映中国历史的图画史料。在它的发展中,造就了一大批艺术卓著的画家,也影响和教育了几代中国人。连环画的产生、发展、辉煌到衰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当一种文化载体被历史淘汰以后,其使用价值和现实价值降低,而收藏价值和历史价值都大大上升。过去、现在乃至将来,人们对连环画的怀念情结和精神烙印是抹之不去的。  相似文献   

3.
满族是第一个入主中原的肃慎系的民族,经过与天津居民几百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促进了天津地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本文在阐述满族经营天津的历史过程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满族对天津历史文化发展的影响和贡献.  相似文献   

4.
王润斌 《神州》2012,(20):184
历史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课程,本文力图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人文精神熏陶,可行的课堂执行等几个方面力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寻求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中国多民族社会经过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史,其复杂的历史过程和诸多历史特点举世罕见,民族史研究因此而成为国内外史学界用力甚勤、着力较多、成果也颇为可观的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门类。我以为,考察中国民族关系史,有几个民族的历史关系具有显著的典型意义。如,蒙古族和藏族、蒙古族和满族、藏族与羌族、藏族和纳西族、壮族和侗族、苗族和瑶族等等。学术界继往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对古代敦煌文化的贡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敦煌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区,不同民族在这里或游牧,或农耕,或农牧兼营,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敦煌文明,敦煌石窟艺术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文献对此都有具体的反映。本文首先从探讨“敦煌”与“莫高窟”的名与义入手,论述古代少数民族对敦煌文化的贡献,接着分别对敦煌历史上活动时间长、文化遗产保留多而且影响比较大的几个民族(月氏、吐蕃、粟特、回鹘、西夏等)的历史文化贡献进行了钩稽,并论述了敦煌少数民族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苛 《黑龙江史志》2011,(21):44-46
实践中,历史实效性的优点越来越得到彰显,如何思考与学习历史被逐渐地关注。历史是座山,横看成岭,侧看为峰,如何变换角度去看历史,有助于最大程度的发挥历史的实效性,也有助于对历史的思考、学习与研究。鉴于上述意义,本文在介绍陈旭麓治史思想的同时,受其思想的启发,就历史人物再探析、历史的反思作用、在历史研究中如何解放思想等几个问题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8.
李帆 《史学理论研究》2023,(2):70-86+158-159
自清季开始,历史教科书成为立足民族国家立场书写王朝历史的重要载体,其中尤以对清代历史的叙述为典型。清季的历史教科书,既突出王朝特性,又具有民族国家色彩,力求实现王朝国家与民族国家的双重认同目标,但这也导致教科书编写中出现某些不协调。教科书编者尽力在文本中平衡王朝国家认同和民族国家认同,消解两种认同的内在张力,着力凸显两种认同中共通的“大一统”理念,利用“大一统”理念组织历史叙事,使之承担起构建民族共同历史、为民族国家建设铺路的使命。  相似文献   

9.
弘扬历史研究中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之争,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民族精神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民族文化优良传统的历史积淀,民族精神具有超强的社会整合功能。历史发展和历史研究中体现出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提高文化实力和综合国力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磊 《民族译丛》2005,(2):71-78
查特吉的《历史与民族》通过对达里尼查仁等人的民族历史叙述的考察,揭示了后殖民理论的尴尬处境——试图摆脱殖民叙事,却抹杀了被殖民国家内部的多样性;试图彰显单一民族的历史,却无视民族国家内部宗教与民族多元的现实,在民族内部与外部、自性与他性、自我与他者之间陷入了后殖民历史叙事的圈套。  相似文献   

11.
伍振 《丝绸之路》2010,(7):19-23
鄂尔多斯是迷人的,但最值得一去的地方还是成吉思汗陵,毕竟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的大英雄,也是古今中外著名的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12.
随想随想录     
历史,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既意味着过去,也意味着现在。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与生存状态取决于多种因素——地理环境、经济发展、道德、法律、教育、社会制度等——,然而比起历史这个要素,这些不过是小巫见大巫。诸种因素无不与历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死者已矣,并不等于过去的事情“已矣。”人去物留,历史永存。以往知来,以见知隐。了解今天,最好的办法就是翻看历史。  相似文献   

13.
历史之眼     
正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有曰:"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其大意是说历史对于一个民族国家的兴衰极为重要,如果要瓦解、消灭一国之存在,首先要去除其历史,那么,随之而来的则会导致民族认同、国家观念的消解和散失。由此,我们很容易会想到列宁说过的一句话:"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一旦忘却了历史,就等于背叛自己、背叛国家、背叛民族。所以,铭记历史,于人于己于国,既是一种使命,也是一种担当。  相似文献   

14.
民族精神研究是史学领域的重要问题。本文仅就民族精神内涵研究与民族历史特点、民族精神与历史发展大势、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史学的关系,以及弘扬民族精神的理论和方法等问题展开讨论,从而指出,站在时代的高度从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把握民族精神的历史特点,继承史学传统,在历史典籍中进一步挖掘传统民族精神的深刻底蕴,并通过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开展对史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新时期历史学家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当今,无论在研究领域还是教学领域,世界历史都成为最重要的议题之一。人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有关世界体系的历史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这一新趋势削弱了传统的中、小学历史教学,传统历史教学建立在种族中心主义方法基础之上,被民族国家用于加强民族集体认同(通常与其他国家相对立)。与此相反,新的世界历史教学可以被视为一种开展不同文化间教育和加强世界主义的手段。这里建议世界历史课程计划以概念、空间和时间这三重框架为基础。概念框架集中于两个主题:人类社会的演进及其相互交往;空间框架可以持续利用与主题有关的球体投影图来展示;时间框架由基于9个时代的历史分期连接起来,另附一个时期论述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16.
程太生 《文史月刊》2014,(11):62-67
文史是一个国家民族心理组成的核心部分,具有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作用。历史人物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财富,这就需要趁其健在时,把珍贵史料留存下来。经历过革命战争和建国初期政权建设的老人,健在的已然不多,能够提供史料的更是凤毛麟角。为了保存历史,需要更多的人去研究、去发掘、去抢救。《我的业余抢救文史之路》为我们讲述了一位老人在业余时间抢救文史资料的亲身经历和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7.
历史民族地理是现代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的一个分支,其研究成果涉及中国民族史、民族学(人类学)、历史人文地理以及边疆史地等多个学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历史民族地理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曲折而复杂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个相关学科的蓬勃发展,历史民族地理研究成果丰硕,成绩斐然,已初步成为历史人文地理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 ,在东北亚民族与历史问题研究中 ,存在将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同现实的国家、民族关系直接相联系的倾向 ,由于缺乏科学的依据 ,更缺乏逻辑性和辩证性 ,将会对当代的国家与民族关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作者从民族体形成的规律与东北亚古民族的关系、历史疆域与现实主权疆域的关系、民族“无界”性和文化无疆域性、国家与民族形成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等方面 ,对这种倾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新疆历史纵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章对新疆历史研究做了宏观探讨,认为研究新疆历史首先要站在历史的脊梁上观察历史,既要了解我们先辈对新疆的开拓和开发,也要了解前人对新疆的探索和研究;众多民族共同创造了新疆的历史和新疆是统一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我们认识新疆历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历代王朝对新疆的治理,新疆是各民族共同生活的大家园而不是哪一个民族的家园,多种宗教在碰撞中并存,多元化的共存、交融与互补,屯垦戍边的历史与现实证明了其必要性和合理性,构成了新疆历史发展的五个基本问题;以往了解历史是为了研究历史,现在研究历史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现状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这是我们研究新疆历史应该注意到的。  相似文献   

20.
全球史:民族历史记忆中的全球史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全球化呼唤着全球史。但是,就如同不存在“文化全球化”一样,也不存在“全球化”的全球史。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全球史的多样性,即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心灵中的全球史。历史是一种记忆的形式,在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历史研究和历史著述的基本功能是保存和传承自己的历史记忆。全球化和“全球史”并没有中断每一个民族自己的历史记忆的延续。任何一个独立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历史记忆。这种记忆既包括对本民族历史.也包括对其他民族及整个世界历史——全球史的认知和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