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面对复杂的城市问题,单一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往往束手无策,交叉学科的研究是近年来城市问题研究的主要趋势之一,特别是随着GIS的发展,借助GIS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进行城市现状分析和预测将是城市学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以湖北省崇阳县白霓镇为例,借用经济学供需基本概蓬和分析方法,结合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利用系统工程方法和GIS技术,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城市用地供需度的概念,并从它们与区位之间关系的角度出发分析用地结构,探讨了GIS在城市用地结构分析与辅助用地调整方面的应用,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同行们对新技术条件下传统研究方法革新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城市系统演化的复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演化是由复杂多样的动力和主体推动的,受全球、国家和地方尺度的多重影响,表现出复杂的演化规律和特征。笔者认为城市系统演化模式与过程的研究需要发展一个基于复杂性理论的跨学科的分析框架。本文首先提出一个城市系统演化的概念模型,然后运用层次理论分析了城市系统演化的复杂相互作用,论述了城市系统演化的组成异质性、时空复杂性、决策复杂性等复杂性表征,最后讨论了城市系统演化的各种复杂规律。  相似文献   

3.
城市史学与中国古代城市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发展的推动、城市史学在我国的兴起、中国城市史研究传统的奠基以及多种学科发展的促进,中国的城市史研究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城市史学是专门研究城市历史的历史学的分支学科之一,与其他学科对于城市史的研究不同,城市史学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特征。加强中国古代城市史的研究应在五个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重视综合的、系统的宏观研究;多学科参与和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考古学成果在研究中的应用;探索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特性和规律;构建中国的城市史学理论。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及复杂性科学的兴起,要求必须立足整体主义开展城市发展研究。在这种背景下,提出城市系统工程的命题,其本质是一种城市发展研究的整体主义方法论。城市系统工程的核心内容包括:时空观作为研究理念,城市与发展作为研究主题,城市系统、城市逻辑与城市制度作为研究维度,以及发展阶段、发展规律、发展战略和发展调控作为研究问题。针对城市系统工程的三种研究维度,给出了对应的研究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5.
资源型城市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它因资源的规模性开发和利用而兴起和发展,其演进与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必要条件即生产技术紧密相连。对资源型城市历史的研究,有助于为当今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或必要的理论支撑。研究资源型城市史应注意:重视多学科参与和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探索建构资源型城市的立体理论体系;要具有全球史观和全球城市史的视野,将资源型城市放在全球背景下观察,挖掘新意;注重从环境史视野考察资源型城市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国内外资源型城市形成、发展和转型的共性与个性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6.
段汉明  杨大伟 《人文地理》2007,22(3):112-115,86
从城市巨系统构成、发展演化过程、与外部环境的关联等层面分析城市系统的复杂性,分析人-社会系统与城市系统本质联系,指出城市系统复杂性的基本特征。由于城市系统中存在着多样的复杂性,其研究方法也具有多样性。通过分析城市系统的位置变量和状态变量,借鉴和运用动力学系统中哈密顿方程、刘维定理等方法,来刻画城市系统运行中相对稳定的子系统和某些层面演化的复杂性。城市本质上不是一个可积系统,而是动态的非平衡的开放系统,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信息来维持其结构的稳定性和有序状态。在城市内部扰动与外部扰动之间的共振作用下,城市中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混沌的非线性的区域,表现出有序与无序共同作用,确定性与随机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等多层面统一的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共健康问题是根植于所依托的地域空间背景下的复杂问题,因而,目前学界主要以还原论的模型假设来分析影响城市健康的复杂多因子关系时存在一定局限。本文在分析城市健康地理问题的"地方"复杂性基础上,提出用复杂理论认识城市的健康问题,将城市健康地理系统看作为具有开放性、组分的知识局限性、自组织性、路径依赖、涌现性、正反馈和锁定特征的复杂系统。从复杂理论视角探讨了当前城市健康地理学研究的三个主要议题,进而提出复杂理论视角下城市健康地理学研究框架及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韧性原理引入到人居环境中,首次对城市人居环境韧性进行定量研究.基于DPSIR模型构建城市人居环境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GIS空间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技术,以2006、2010、2014、2018年为研究时间节点,对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人居环境韧性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长三角城市...  相似文献   

9.
尹飞 《风景名胜》2021,(4):0082-0082
为解决当前阶段我国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过程中存在的核心问题,本文对海绵城市理论的具体应用策略进行研究,提出科学运用截留技术、加强道路分车绿化带设计、优化路侧绿化带设计、完善人行道设计等,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东部城市密集区城市流强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在对现有城市流理论进行疏理的基础上提出强化城市流模型,依据城市流强度值的计算,将黑龙江省东部城市密集区的城市分为三级:城市流强度值较高的佳木斯,是该区域的集聚辐射中心,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城市流强度值中等的牡丹江,是区域次级集聚辐射中心,为次级区域性中心城市;鹤岗、双鸭山、鸡西、伊春、七台河等市有较低的城市流强度值,城市的集聚与辐射功能微弱,初步形成地方集聚辐射中心,仅为行政区中心。通过各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分析,指出黑龙江省东部城市密集区目前存在城市流强度低、城市流强度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并运用本文提出的强化城市流模型给出区域强化城市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制度转型的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初探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19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众多国家发生了重大制度转型,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转型引起了国际学者的广泛关注。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投影,对其理解也必然要从制度转型的深刻层面去加以认识。文章系统回顾了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经历的城市形态研究、实证主义方法、政治经济学分析等过程,揭示出其基本走向是转向对深层制度性因素的关注。继而文章着重分析了中国制度转型的三个根本方面,并概要性地阐释了其对城市空间的影响,最后列举了相应的一些重要研究领域和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2.
张蕾 《人文地理》2010,25(3):90-95
城市形态学主要是指对城市的物质肌理、以及塑造其各种形式的人、社会经济和自然过程的研究。本文在对城市形态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基础上,回顾了国外城市形态学的研究历程、三大主要流派的特点与成就,并以英、德、美、法等国当代城市形态学研究文献为基础,对该学科的当前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提出我国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外城市形态研究所具有的重要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城市生态管治:城市化压力的政策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乏制衡的城市化行为对城市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不断增大,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城市生态管治是将"管治"和"生态城市"的理念引入到城市研究中,运用P-S-R概念模型研究城市生态系统,通过分析城市化的生态压力,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态系统的非健康状态,进而采取城市生态管治的政策响应,以形成反馈机制,缓解压力,使得城市生态系统产生新的输出,即良好健康状态的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管治政策响应体系包括政策一体化(核心),支撑能力建设和协调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4.
城市社区型营业性场所的人本主义布局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区理念的引入,当前社区各类场所的规划都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人本主义的方法论入手,结合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结构原理,还深入到存在主义"引力区"构成、商娱空间行为场所认知构成、社区资源可接近性-可获性构成及社区阶层化构成,总结出城市社区型营业性场所的四种布局规律。  相似文献   

15.
城市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区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伟年  张平宇 《人文地理》2006,21(1):110-115
随着文化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城市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在各地日益兴起。本文在探讨文化产业园的概念、内涵、类型及目前我国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城市文化产业园区在建设过程中的区位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认为现阶段影响我国城市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为:文化资源禀赋、制度因素、信息技术、人才智力资源。最后讨论了城市文化产业园区区位选址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城市生活质量与生活空间质量研究评介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的社会-文化进程阶段,新人本主义强调人与社会(文化)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其目标体现在人们的生活质量上,其焦点是城市(社会)生活质量构成与城市(社会)生活质量空间耦合的建构。从新人本主义理念出发探讨城市(社会)生活质量与其对应(社会)生活空间质量对政府部门和学术界都是全新的课题。二者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之间的研究并行不悖。对前者的研究是人文社会与管理学科聚焦的方向,对后者的探讨是区域与城市诸学科聚焦的方向。它们充分体现学科融合的新理念/原理及其前沿性。本文从研究源起、研究意义、研究阶段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等不同角度对二者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方向进行了评介与展望,目的在于明晰二者的研究方法,理论框架与研究趋势,为社会与城市发展及其规划指明方向,提供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aims to highlight the main arguments that sought to justify the incorporation and legitimization of Urban Regeneration in the urban policy agenda in Brazil. It shows how the convergence between different and even conflicting propositions related to urban development provided ideological suppor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s in which urban regeneration is portrayed as beneficial to society as a whole, and how recent international ideas on urban development were incorporated in urban policies of contemporary Brazil, considering our local socio-economic 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 planning tradition and regulatory frameworks. The focus will be on Rio de Janeiro and particularly São Paulo given the key role these two cities play in defining urban policy paradigms, guiding government agendas and exporting regulatory models to other parts of Brazil.  相似文献   

18.
甄峰  席广亮 《人文地理》2012,27(3):131-135
本文回顾了南京大学城市地理研究发展变迁的历史过程,将其划分为探索研究时期、复苏发展时期、旺盛发展时期和多元化发展时期几个阶段,系统总结了在城市化、城镇体系、城市与区域规划及管治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南京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城市化理论、城镇体系理论及城市与区域研究的机构,提出了"三结构一网络"的城镇体系结构、"城市-区域"观等经典理论。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来,南京大学城市地理高度融合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夯实了自己的学科发展优势。在未来发展中,应进一步加强对健康城市化、城市网络体系、城市空间重构及宜居城市与智慧城市等内容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兰州城市居民意象空间及其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问卷的方式对兰州城市居民的意象空间进行了调查,从266份认知地图中提取和统计相关数据,据此分析了兰州城市居民空间认知的基本类型、构成要素和发展阶段。研究表明,兰州城市居民空间认知的基本类型不仅包括西方学者提出的序列型与空间型,而且还包括单体型;空间认知的构成要素并没有超出Lynch提出的5种: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但各要素所占比重要相对均衡一些;就空间认知的发展阶段而言,初、中级的连接发展阶段和邻里描绘阶段所占比重高达96.61%,说明居民对兰州城市的空间认知水平普遍较低。最后,根据各种地物和要素出现的频率概括出了兰州城市的意象空间结构,发现它与现实中兰州城市空间格局及其重点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