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八旗诗人不下千人,其中最孚盛名的是纳兰性德。纳兰性德才华横溢,著作甚夥,粱启超称之为“清初学人第一”。(《纳兰容若手简跋》)其词成就最高,所作《饮水词》集影响甚大,在当时就引起了人们的注目。他的老师通儒徐乾学说他的词“清新秀隽,自然超逸,海内名为词者皆归之”。(《纳兰君墓志铭》)其友词作名手严绳孙评为“飘忽要眇,虽列之花间、草堂,左清真而右屯田,亦是以自名其家矣。”(《成容若遗稿序》)词坛健将陈维崧在他的一首《金缕曲·赠成容若》中也有“已吟到最销魂处。不值一钱张三影,尽旁人拍手揶揄汝。何至作、温韦语”。  相似文献   

2.
邵元冲1926年1——7月间的日记,具体记述了他在此期间内奔走于宁沪之间,主持国民党上海“中央执行委员会”工作、创办“中山学院”、与“西山会议”派共同策划反共、制造国共分裂以及应蒋介石之招去广东与之合作,出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青年部部长的经过情形,对其个人的政治见解、国民党内部派系矛盾、蒋介石制造的“中山舰事件”及其反共“清党”计划亦有所记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段历史,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特予公布。  相似文献   

3.
1927年4月 5日,《时事新报》。《民国日报》、《申报》等上海大报都以显著的位置,刊登了陈独秀和汪精卫发表的《国共两党领袖联合宣言——告两党同志书》(简称《宣言》)。《宣言》称: 只有不愿意中国革 命进展的人,才想打倒 国民党,打倒三民主义。国民党“决无有驱逐友党摧残工会之事”。 我们应当站在革命观点上,立即抛弃互相间的怀疑,不听信任何 谣言,相互尊重,事事商 协,开诚进行,政见即不 尽同,但根本必须一 致。 然而,这个史称《汪陈宣言》的油墨未干,7天之后,就被蒋介石抛弃了,他突然在上海动手,悍然发动了…  相似文献   

4.
陈独秀《人生哲语》序沈寂陈独秀(1879一1942年)出生于安徽安庆府,祖籍怀宁县广圩陈家破(剖)屋。诗礼传家。从陈独秀的父辈上溯,“习儒业十二世”。在太平天国的动乱年代,也来尝使“读书种子”断线。不过虽然世代为士。却是寒门,功名只秀才而已。生父陈衍...  相似文献   

5.
1926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大会重申了要坚决执行孙中山的遗嘱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通过了《弹劾西山会议决议案》和《处分违犯本党纪律党员决议案》,对西山会议派的首要分子进行了纪律制裁,打击了国民党右派力量。但是,这次大会也存在有严重的缺点和错误:其一是对右派作了妥协和让步。当时陈独秀认为郭松龄倒戈失败后,革命处在低潮,怕共产党力量太大,吓跑了国民党右派,指示在统一战线执行退让政策。他在上海和孙科、叶楚伧、邵元冲等右派分子谈判,请那些已被革命势  相似文献   

6.
1947年,国民党反动派不顾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悍然撕毁《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发动全面内战,重陷全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是年秋,国民党河南省政府财政厅决定开征“河南省剿匪戡乱特种捐”(以下简称“特种捐”),以弥补地方财政之不足。国民党河南省政府财政厅公开使用“剿匪戡乱”字样,在国统区的财政部门中尚属首例,从而更加暴露了国民党河南省当局反共反人民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7.
剧作《沙家浜》家喻户晓,与之有关的人和事,散见于报刊的也不少。但有一个人物却未见提及,那就是1955年被国务院授予中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的刘飞。可以说,不是刘飞将军也许就不会有《沙家浜》。《沙家浜》一剧的素材,来源于1939年发生在苏南阳澄湖上的故事。那年9月下旬,以新四军为主力的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击退了国民党“忠义救国军”的大规模进攻。为避免与国民党军发生更大冲突,10月初“江抗”被迫从苏州、江阴、无锡、常熟、太仓地区(即东路地区)撤往扬中,而将…  相似文献   

8.
《文选笺证》校误将立甫胡绍《文选笺证》是研究《文选》重要参考书之一,朱右曾序此书“旁搜互考,正讹纠谬”,“其有功于《文选》大矣”。骆鸿称“前此选学诸家所未有也”(《文选学》)。本书四十多万字,是胡绍呕心沥血之作,自称几易其稿,历数十年寒暑而成。在其生...  相似文献   

9.
戴季陶1925—1926年间致胡汉民等几封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季陶(1891年-1949年),祖籍浙江吴兴,初名良弼,后改名传贤,字季陶,别号天仇。他早年留学日本,参加中国同盟会,1924年1月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中执会常务委员,任宣传部长等职。1924年底随孙中山北上,不久南返。孙中山逝世后,戴季陶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地到处演讲,并在上海设立“季陶办事处”,专心著述,反对阶级斗争与国共合作。1925年6、7月间,戴相继撰写了《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两本小册子,提出一套完整的理论,对中国共产党、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与工农运动进行攻击,被称为“戴季陶主义”。戴季陶主义曾广泛传播,对国民革命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遭到瞿秋白等共产党人的严厉批评,进步的国民党人也予以抵制。1926年初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戴季陶仍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但其与西山会议派的暧昧关系受到大会批评。同年10月,戴受命主持中山大学校政。 美国哈佛大学哈佛一燕京图书馆所藏“胡汉民往来函电稿”中,收有戴季陶1926年前后与胡汉民等人的若干通信,较详细地叙述其写作《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等书的动机与经过,也涉及到“廖仲恺案”、国民党地方党务、戴季陶与胡汉民的关系等。现辑录于下,以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戴季陶的生平与思想、“戴季陶主义”的形成过程及当时国民党上层人物间的关系。另有同时期汪精卫、邵元冲分别致胡汉民的信,与此主题有关,一并附收于后。 原件无标点,无标题,顺序由辑注者编排。  相似文献   

10.
翟华丽 《民俗研究》2005,(2):245-249
曾在《历史知识》1981年第六期拜读过方诗铭先生的一篇文章,名为《顾颉刚先生与(文史杂志)》。文章陈述了《文史杂志》办刊的艰辛,并且不无遗憾地告知《文史杂志》六卷由于“十年浩劫,保存下来仅是第六卷第三期一册了。这一册可能是海内孤本”,可见《文史杂志》六卷之稀有珍贵。  相似文献   

11.
《文史博览》2013,(1):49-49
抗日战争胜利之初,上海的一些进步报纸如《联合晚报》、《新民晚报》、《文汇报》等,一些进步期刊如《群众》、《周报》、《生活知识》、《文萃》、《人人周刊》、《新文化》等,多少可以发表一些讽刺国民党当局的漫画。如丁聪的《“良民”塑像》(1945年)揭示出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良民”,脑子是被官方打开来“检查讫”的,耳朵是被塞住不准听的,嘴巴是上了大锁不准说话的。  相似文献   

12.
1999年元旦后七日,于盼望等候中的健舆学长兄寄赠之《王荫嘉品泉续录)一书,果然出现在我的眼前。细加阅读,计全书所载约ZIS页,共列泉品达290品,除1992年(王荫嘉品泉前录》以外又见如许漏网之鱼,续录之出现,恐将荫老生前手记拓片批语,已尽在二书中矣。诚如辑校本书贡献至巨的邹志谅兄所言:“……一系列公开发表的著述背后,实际上还堆砌着层层叠叠的研究心得笔录以及十分丰富和有系统的藏品拓本。”正确地阐明了本书的要旨。本书的完成,更有志谅兄及陈浩先生二位投下了精到的批注和释文,达成了完美的程度,使人为之钦佩不已。…  相似文献   

13.
邵元冲是国民党元老,蒋介石的拜把兄弟。他一生反共,追随蒋介石,为蒋介石出谋划策。但他爱国,坚决抗日。西安事变前夕,他因事去西安面见蒋介石,不料,却正赶上西安事变,当夜,杨虎城的部队包围国民党中央大员住处(西京招待所)后,邵元冲在慌乱中翻墙逃跑时被打伤,后送到医院不治而死。  相似文献   

14.
李琴芳 《史学月刊》2005,(9):121-123
1933年发生的“闽变”(又称“福建事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也是民国史上一件震惊全国的重大历史事件。近年来,国内(大陆)史学界对于“闽变”的探讨研究,已有不少进展,发表了若干论和回忆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一些研究蒋介石生平和民国史的论中,在提及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时,大多指出了时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介石于事变发生后,由江西南昌前往闽北重地建瓯坐镇指挥这一重要史实。而对于蒋介石在此之前,也曾坐镇闽北的另一重镇浦城指挥军事的重要事实,有的是语焉不详,有的甚至只字未提。前如朱汉国主编《南京国民政府纪实》(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及李勇等编《蒋介石年谱》(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版)均写道:“(1933年)12月25日,(蒋介石)飞抵蒲[浦]城,指挥讨闽军事”。  相似文献   

15.
陈雪峰 《岭南文史》2008,(3):97-102
陈济棠鼓吹在广东中小学进行读经 1933年6月18日,陈济棠向西南政务委员会提出,请通令全省学校恢复读经。并拟具“正学风办法”;(一)由教育厅将《孝经》、《四书》摘其“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编为经学教科书;(二)大、中、小各级学校以经学为主科,每星期至少授课六小时;(三)作文命题,经学题应占其大半;(四)唱歌一科,将诗经及古圣贤之雄壮诗词采入,以“养成浩然之气”;(五)考试成绩,以操行为重。  相似文献   

16.
唐代张彦远撰《历代名画记》十卷,迭经《崇文总目》、《新唐书·艺文志》、《中兴馆图书目辑考》、《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四书全库总目提要》诸书著录,流传至今。《四库》评云:“是书述所见闻,极为赅备”,“非但鉴别之精,其资考证者亦不少矣。”近人余绍宋亦云:“是编为画史之祖,亦为画史中最良之书。后来作者虽多……未见有自出手眼,独具卓裁如是书者,真杰作也。”(《书画书录解题》卷一)尤为推崇备至。但亦不无疑误之处,该书卷四载:“封膜,周时人。善画。见《穆天子传》”。后来元代夏文彦《图绘宝鉴》卷一“叙历代能画人名”。予以引用。到了明代金贲(一作朱谋(覀土))在《画史会要》(引自《佩文斋书画谱》卷四十五)一书中已指出:“《穆天子传》云:‘封膜画於河水之阳,以为殷人主。郭(璞)注云:膜画,人名。”考  相似文献   

17.
《汉学师承记》卷三言及钱大昕犹子钱坫,坫着《史记注》,临终托於松筠曰:“坫疾不起矣。三十年精力,尽於此书,惟明公怜之,勿使蜡以覆车焉。”漆永祥笺释:  相似文献   

18.
1929年,在国民党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即提出于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系统内设置党史编纂委员会。是年12月26日第六十次常务委员会议推举叶楚伧、邵元冲、陈立夫、胡汉民、戴季陶等5人,对国民党中央秘书处拟具的关于党史编纂之意见及党史编辑委员会组织方案进行审查。1930年1月6日,第六十二次常务委员会议根据审查意见,决定将党史编纂委员会名称改为中国国民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下称党史会),并推定蒋介石、吴稚晖、王宠惠、胡汉民、邓泽如、古应芬、戴  相似文献   

19.
邹鲁、谢持其人欲知邹鲁、谢持是什么人,先要知道西山会议派的始末。1925年11月28日,国民党右派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召开所谓“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当时,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监察委员谢持、邹鲁、林森、居正、石青阳、石瑛、覃振、戴季陶、沈定一、邵元冲、叶楚伦、张继和候补  相似文献   

20.
在各种史料记载中,张献忠被描绘为一个凶残无比的杀人恶魔。“张献忠剿四川,杀得鸡犬不留”,以至于造成整个四川省一片荒芜。康熙十年,四川湖广总督蔡毓荣说:“蜀省有可耕之田.而无耕田之民”(《清圣祖仁皇帝实录》);“逐处皆尸,河为之塞,不能行船。锦绣蓉城顿成旷野。无人居住。一片荒凉惨象,非笔舌所能形容”(古洛东《圣教人川记》);费密《荒书》记载:“盖自甲申为乱以来,已三年矣。州县民皆杀戮,一二孑遗皆逃窜,而兵专务战,田失耕种,粮又废弃,故凶饥至。此时米皆出土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