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8—1937年的张静江赵兴胜(一)张静江,原名人杰,浙江吴兴南浔人,著名的国民党右派分子。1927年积极支持蒋介石的反共活动,“朝夕与总司令商讨清党大计”,是“四·一二”反共事变的主要策划者,被蒋介石称为“革命导师”①。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负责...  相似文献   

2.
李玉祥 《旅游》2012,(10):70-73
在太湖与钱塘江之间,有一富庶的平原——杭嘉湖平原。这里被人们誉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南浔古镇就坐落在这片土地上,它地处浙江北部湖州市东北角,与江苏省吴江市接壤,是江南现今六大古镇之一。南浔建镇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明代万历至清代中叶是南浔古镇经济最繁荣鼎盛时期。在中国近代史上,南浔又是一个巨富之镇,它还有另一个称呼叫"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都是指当时南浔因经营丝业而发家致富的豪富阶层,用动物来做比喻,是对拥有财富多少的形象概括。经济的富庶,带动了文化的繁荣,加上江南地区历来就有崇文重教的传统,这里人才辈出,书香不绝。现今还有名为"嘉业堂"的藏书楼,著名的"小莲庄"园林与多处中西合璧的大宅院。  相似文献   

3.
张静江(1877~1950),名人杰,增澄,佛号饮光,别号卧禅,是孙中山的密友,出身于南浔四大巨富之一的张家。张静江故居的大门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被任为一等参赞,随驻法公使孙宝琦出国。赴欧途中,结识孙中山,向孙中山提供三万两白银作为反清革命经...  相似文献   

4.
在电视剧《蒋氏姻缘》及《陈洁如回忆录》中,我们屡屡读到国民党元老张静江夫人朱逸民的名字。朱逸民原来是江苏常熟的一个农家女、她1899年出生在珍门乡菜油浜一个普通农民家里,乳名豆豆。一个农家女,能与南浔巨富、上海证券交易巨头、曾任国民党党政要职、并与孙中山有救国之交的张静江缔结良缘,确实使人难以想象。张静江钟情农家女朱逸民10岁时母亲病亡,她与只有5岁的妹妹月琴过着无娘孤苦的日子。祸不单行,她15岁时又丧父。父母双亡,家境更加困难。姊妹俩相依为命,家徒四壁。朱逸民有个在上海富商家“帮人家”的寄娘,…  相似文献   

5.
2000年10月22日至23日,联合国教科文世界遗产考察组,对浙江湖州市南浔镇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了考察。联合国遗产中心顾问、法国国家建筑师协会名誉主席阿兰·马里诺斯先生说:“南浔我已是第三次来了,如果我对南浔不是情有独钟,就不可能来三次。”南浔镇地处苏、沪、杭之间,太湖之南侧,古运河横贯东南,交通方便。南浔原系驰名中外“楫里湖丝”产地,有不少经营丝业的富豪,故素有江南富镇之称。镇内富人宅院、园林、古迹甚多,还有不少宅院式花园,称得上一个花园集镇。加上浔溪贯穿镇中心南北,因此镇上小河如网,古桥若虹,桥桥…  相似文献   

6.
公司的主要人物南京江南汽车公司,是一个典型的官僚资本企业。这个公司的主要人物,最初是张静江(人杰)、吴稚晖(敬恒)、李石曾(煜瀛)等。这三个人都属国民党右派。吴稚晖以清客姿态追随蒋介石,自比为大观园中刘姥姥。张静江在1921年与蒋介石共同搞过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中的恒泰号经纪人组织,经济上帮助过蒋介石。他出身于浙江吴兴的大地主家庭(南浔镇庞、张、刘、邱四大家之一),清朝末年在法国开古董店时,曾经支援过孙中山,是国民党的元老。  相似文献   

7.
近代有一个以大宅和园林闻名于世的江南古镇南浔,历史上以盛产辑里湖丝并以质优量大而名扬中外。明清时期辑里湖丝为织造帝王后妃龙衣凤袍的原料,五口通商后辑里湖丝成为上海口岸生丝出口量最大的产品,远销欧美,1850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第一届世博会上荣获金奖,受到英女王维多利亚的嘉奖。于是辑里湖丝名声大震,欧美各国纷纷争购,一个近代中国最大的丝商群体在南浔形成。这些丝商以优质的辑里湖丝、良好的信誉深得外商的信任,从而从经营中获取了丰厚的利润。尔后他们又将这些商业资本投入到新兴的民族工业中去。  相似文献   

8.
张叔驯先生的集钱生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浙江湖州南浔鼎盛时期在清末民初,由于经营丝绸、盐运起家,致有"四象、八牛、七十二磴狗"之称.大富者则有:刘、张、庞、顾四姓,他们既富且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都重视推进文化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9.
清末南浔绅商群体崛起的历史再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卫荣 《史学月刊》2006,(9):124-126
南浔自古就是江南区域著名的水乡古镇,从南宋时期建镇,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追溯清末民初时期,南浔出产的生丝、丝经曾经闻名海内外,由此也催生出了一个为数众多的业丝群体。关于近代南浔丝业和丝商,陈学文、樊树志、陈永昊、郎友兴等学者曾作过相应的论述,然而从绅商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风景名胜》2012,(10):122-126
作为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古镇,南浔的价值,绝不是一座小莲庄、一座嘉业堂说得清的。南浔的意义,在于人、在于故事。既然"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的主角们已经作古,那些故事也早已写进了历史课本被许多人所知。我采访了几位时下的南浔人,谈谈大家所不知道的南浔故事。  相似文献   

11.
没有他就没有辛亥革命的早日成功;没有他就没有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迅速崛起;他是20世纪初江浙财团的四大亨之一;孙中山称他为“二兄”、“中华第一奇人”;毛泽东称他是“有经济眼光”的人——他就是“民国奇人”张静江。  相似文献   

12.
正清代末年,在列强入侵、战争迭起、许多商业市镇因此衰落之时,位于浙江北部的南浔却"异军突起",让当地特产"辑里湖丝"通过上海远销海外。镇上靠经营丝织业而致富的实业家多达百余人,甚至有"江浙一座城,不及南浔半个镇"的夸张说法。清末南浔的第一大富商名叫刘镛(1826—1899年),他不仅是拥有2000万两白银家产的富商,而且还是因向朝廷慷慨  相似文献   

13.
朱家骅传     
朱家骅,字骝先,一字湘麐,浙江吴兴人,1893年5月30日出生于商人兼地主家庭。朱父母早亡,依靠胞兄朱祥生抚养。祥生时在张静江创设的“两浙盐务公司”当帐房,以此因缘,朱家骅在青少年时代就认识了张静江。1908年,朱考入同济德文学校。其时国势艰危,外侮频仍,朱家骅受革命思潮的影响,不满于清朝暴政,于辛亥年的春天,发起组织了“中国敢死团”。武昌起义爆发后,赶到武汉在汉口战地及伤兵医院服务三月。1914年初,朱家骅自费留学柏林矿业大学,1917年回国。次年,考上教育部公费留学生赴瑞士,不久转往德国,攻读地质学。1922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24年初回国,应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的张静江,是一个传奇人物,他在国民党党内威望极高,孙中山称其为"革命圣人",并手书"丹心侠骨"四字相赠;蒋介石尊其为"革命导师"……一个人的威望,不是平白无故就有的,但凡具有崇高威望的人,都是因为身上拥有某种或数种能令人敬服的人格魅力,具体到张静江身上,其人格魅力有多种,其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15.
<正>清朝初期,广东官场人事更迭。李士桢在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致仕,吴兴祚也因受到言官弹劾,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卸任。开海贸易以后,除当年的“藩商”势力外,广州又冒出了以两广总督为靠山的“总督商人”,以广东将军为靠山的“将军商人”和以巡抚为靠山的“抚院商人”,号称广州“四大官商”,把持全部对内、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16.
王春华 《古今谈》2008,(2):70-72
饮食文化早已成为中华文化的大宗、中国最大特色之一。迄今几乎所有介绍餐饮业的文章都沿用如此说法:“满汉全席是清朝宫廷中的大宴,乃为宫廷御膳”、“清末民初,老北京饭庄经营的酒席,是以铺张的‘满汉全席’为主。”不仅以“宫廷”为最高贵,且特色集中于一个“全”字。  相似文献   

17.
张静江评析     
张静江是一个在中华民国史、国民党史甚至中国革命史上都颇有影响的人物。他是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二至六届中央监察委员,二届二中全会上当选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曾历任广州、武汉、南京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建设委员会主席、浙江省主席等要职。他既曾追随孙中山大力赞助国民革命,又与蒋介石关系极为密切,助其攫取党国最高权力。他功过兼有、情况复杂、单色一笔很难勾画其全貌。而以往史书对他多以“国民党老右派张静江”一语带过,缺乏全面深入的考察、研究。本文拟对张静江其人作一初步研究、评述,以期引起史学界同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清朝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何以能统治这么长久?以往的研究者常从“汉化论”加以解析,近年美国新清史学派的解释则从边缘视角出发,强调“满洲中心论”,认为清朝统治成功的原因在于其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经营,在于其保持了满洲认同、满蒙联合、满人的族群未被“汉化”.作者认为“汉化论”与“满洲中心论”分别凸显了清朝统治的两个面相,在清史...  相似文献   

19.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其统治者与几千年来的其他封建王朝的皇帝一样,把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土地、山河,视为“家天下”。也就是“普天下之下,莫非王土”。清朝历代皇帝对东北三省的“贡江”、“贡山”、“官河”、“官泡”即“贡江山”“官河泡”的占有,掠夺其特产,以供坛庙祭祀之用和满足其奢侈豪华的享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一清朝东北的贡江山主要在吉林地区,而捕珠则远及黑龙江省。“贡江山”,是指自顺治初年,由清室内务府拨设于吉林打牲鸟拉总管衙门的“管界周围五百余里严禁山河”。  相似文献   

20.
李学功  祝玉芳 《民国档案》2012,(4):85-89,95
近代时期,以"四象八牛"为代表的浙江南浔之浔商集团,在地方权力关系的运行中处于无可争辩的突出地位。他们在桑梓之地和事业发展之地与地方官吏、地方政府机构在第三领域的合作、矛盾与冲突,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市镇绅商参与解决地方社会问题的公共功能以及在转折时期对国家变局走向的介入和影响,尽管这种影响随时势变化导致政权力量的时强时弱而表现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