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二八”时,先父蔡廷锴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军长,蒋光鼐伯伯则是第十九路军总指挥(含指挥后来增援的张治中率领的第五军)。凡是见过先父与蒋伯的人都会有一个突出的印象,两个人的外观是迥然不同。先父蔡廷锴,字贤初,出生于1892年;  相似文献   

2.
1932年初,日本帝国主义继“9·18”事变之后,又发动了进一步侵略中国的“1·28”事变。当时驻守上海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不顾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奋起抗战,给日寇以沉重的打击,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情绪。可是这支爱国的抗日军队,竟遭到蒋介石的仇视,被迫调到福建去“围剿”闽西苏维埃区。在闽西的连城、闽北的将乐、南平等地,不断被红军打败,十九路军将领逐渐觉悟到“剿共”是没有出路的。同时,具有抗日传统的十九路军士兵和下级军官,在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政策的影响下,厌恶内战的情结越来越深,要求抗日的情绪越来越高。于是十九路军领导人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人,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与红军订立抗日反蒋协定,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等一部分反蒋势力和第三党黄琪翔等,在福州密商决定反蒋起事。1933年11月20日,福建事变爆发了。这一天,李济深、陈铭枢、黄琪翔、蒋光鼐、蔡廷锴等,在福州  相似文献   

3.
贵刊1999年第2期发表了毛磊、罗辉权的《蒋介石对中央红军的“围剿”是五次还是六次?》的文章.笔者很快被这篇文章所吸引.作者在文章中说,蒋介石对经过长征抵达陕北的中央红军的“进剿”,应算作是蒋介石对中央红军的第六次“围剿”;也就是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蒋介石对中央红军的“围剿”应是六次而不是五次.读毕该文,笔者不能同意该文作者所提出的“六次”观点.其理由是必须界定中央红军、红军主力或陕北红军称谓的差别,弄清楚其间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4.
一在本世纪20年代,中国军队的第十九路军,像一簇无根的浮萍,在内战的漩涡中飘荡。但这支部队的历史却令人感叹不已:它的前身是粤军第十师第四团,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都在这个团任职。北伐时,它是号称铁军的四军的一部分。由于这支部队战斗力非同一般,因此,各派政治力量都曾向它伸手。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汪精卫曾企图拉住陈铭枢,任命他为总政治部副主任兼武汉卫戍司令。不料,陈铭枢弃职逃到南京投奔蒋介石。陈铭枢丢下的部队由蔡廷锴率领开到了南昌,1927年8月1日,起义委员会名单上印着蔡廷锴的名字。哪知,蔡廷锴在起…  相似文献   

5.
李清扬  贾晓明 《纵横》2009,(10):22-24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后,一心灭共的蒋介石如芒存背,焦灼万状,于是就下达了“进剿令”,妄图冉度组织大规模“围剿”,将立足未稳的红军就地“剿灭”。  相似文献   

6.
1933年11月,驻守福建的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联合国民党左派李济深。以及由黄琪翔领导的“第三党”等各派力量,提出联共、反蒋、抗日等主张,宣布与蒋介石决裂,另举义旗。  相似文献   

7.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8月3日起,起义部队按中共中央原定方针,开始南下广东。两天后即发生蔡廷锴在进贤率部脱离部队的事件。本文试就此事的来龙去脉及影响作一记述。一蔡廷锴,广东罗定人,出身贫苦家庭。1920年,蔡廷锴进入广州陆军讲武堂学习一年,毕业后进入粤军。1922年由团长陈铭枢介绍加入国民党。蔡因练兵有方,作战勇敢机动,渐渐升迁。1925年粤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蔡已在第十师第廿八团任营长。1926年北伐前夕,蔡升任第廿八团团长。北伐军收复武汉后,蔡又是升任第十一军第十师师长,下辖廿八、廿九、卅团。1927…  相似文献   

8.
1934年4月初,蒋介石命第三路军总指挥陈诚率11个师分别由河东罗堡、河西白舍圩、辽陂(即瑶陂)地区出发,沿江西吁河两岸向广昌方向“围剿”红军。  相似文献   

9.
张薇 《贵阳文史》2006,(5):6-11
1933年秋,蒋介石经过半年多的准备,调集了百万大军,200驾飞机,自任总司令,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空前规模的第五次“围剿”,其中直接用于进攻中央苏区根据地的兵力达50万人。鉴于前四次“围剿”失败的教训,蒋介石更强调“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围剿”方针,在政治上进一步实行法西斯统治,在军事上采取步步为营的堡垒主义的新战略,企图依托堡垒,逐步推进,压缩红色根据地,最后寻求红军主力决战,以达到消灭红军和摧毁中央根据地的目的。1934年4月10日至28日,中央红军在博古、李德等人的直接指挥下,进行了历时18天的广昌保卫战,因寡不敌众,在伤…  相似文献   

10.
1933年11月,陈铭枢、蔡廷锴、蒋光鼐等十九路军将领因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国策不满,并对其欲利用"剿共"为名而借刀杀人感到自身不保,更为红军共同抗日的主张所吸引,决定联共反蒋抗日。但是中共上海中央局遵从共产国际指示,拒绝与之接触。在十九路军派代表到中央苏区直接取得联系后,共产国际又强调谈判是瓦解和利用敌军的手段,不愿真心与之合作。在福建受到攻击时,又拒绝给予其援助,导致其迅速被消灭,而自己也失去了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良机。  相似文献   

11.
晓农 《文史精华》2007,(4):14-24
庐山军官训练团始建于蒋介石第四次对红军“围剿”失败之际,是将红军视为强大对手而开办的,共办3期,培训嫡系杂牌军队各级军官1.4万余人。通过军事训练、“政治洗脑”等方式,蒋介石培养了一批效忠于他的将领,由此确保了他的统帅地位并使得第五次“围剿”红军得逞。详情请看《蒋介石的庐山军官训练团》一文。  相似文献   

12.
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争,是在毛泽东同志受王明路线排挤而离开了红军的情况下,由周恩来、朱德同志领导的。他们指挥红军同国民党蒋介石的四、五十万大军作战,吸取了一、二、三次反“围剿”战争的经验教训,首创我军大兵团伏击战法,连续歼敌三个师,缴枪万余枝,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毛泽东后来称赞这次战争是一次“大胜仗”;他一九三六年在延安还对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蒋介石为了维护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独裁政权,对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多次“围剿”,其中对中央红军“围剿”最力.由于中央红军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领导的,影响大,后来自然成了史学界研究的重点.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人们只承认蒋介石对中央红军有五次“围剿”,即对以江西为中心的中央苏区的五次“围剿”,而对中央红军长征抵达陕北后,蒋介石部署并得以部分实施的“围剿”则避之不提.我们认为,蒋介石对经过长征抵达陕北的中央红军的“进剿”应算作是蒋介石对中央红军的第六次“围剿”,也就是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蒋介石对中央红军的“围剿”应是六次而不是五次.我们提出第六次“围剿”并非故意标新立异,是有根据的.根据有二:1、史料依据.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他说:“第五次‘围剿’之后,因为红军大大地削弱了,南方根据地全部丧失,红军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东方军历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三三年夏季,在第五次反“围剿”前夕,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者实行“两个拳头打人”的方针,把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一方面军)分割为二,相继组成了东方军、中央军两大部分。其中,以三军团为主力的东方军奉命远征福建,以后又回师江西参加第五次反“围剿”初期的战斗。东方军的战略行动曾对当  相似文献   

15.
1930年10月,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立即调转枪口,坐镇南昌,调集重兵,开始部署对各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围剿,其重点直指江西中央苏区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武汉行营主任何成浚秉承蒋介石的旨意,调集六个师又一个旅的兵力,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形成包围态势,并狂妄地叫嚣,要在"三个月内肃清鄂豫皖红军。"11月初,根据鄂豫皖特委的指示,红一军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三○年冬至一九三二年上半年,蒋介石分别调集重兵,对中央苏区、湘鄂西、鄂豫皖以及其他革命根据地,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红军在根据地人民的大力支援下,粉碎了敌人的“围剿”,取得了重大胜利。鄂豫皖红军的反“围剿”是整  相似文献   

17.
蒋介石与中国农民银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30年11月,蒋介石刚结束对冯玉祥、阎锡山的中原大战,于同年12月便开始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一次军事“围剿”。“剿共”必然需要巨额经费,而当时宋子文掌握财政大权,蒋宋之间又存在矛盾,蒋用钱不免受宋的制约。所以蒋介石想另辟财径,首先想到的便是鸦片特税这一重要财源。于是,蒋介石背着国民政府,在汉口设立所谓清  相似文献   

18.
葛美荣 《文史天地》2013,(11):70-74
蔡廷锴(1892~1968年),字贤初,广东罗定人,保定军校毕业,早年参加同盟会,后成为抗日名将。他一生做了影响中国历史的三件事:一是他在南昌起义中拉走起义队伍,叛离革命;二是他在“一·二八”事变中坚决主张抗击日军,领导淞沪抗战;三是他与蒋光鼐等人一起发动“福建事变”,积极主张抗日反蒋。新中国成立后,他站到了人民一边,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相似文献   

19.
正1932年,鄂豫皖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的第四次"围剿",10月,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在黄柴畈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如何解决根据地面临的危局。张国焘认为红军主力应开往平汉路以西,与红三军会合。鄂豫皖省委书记沈泽民提出应分散游击,待机破敌。徐向前认为,分散游击,大部队困难重重,提出主力红军拉到外线,寻找有力时机,再杀"回马枪"。最终会议决定,留下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五师,红二十七师以及各县独立师、团,由沈泽民负责,  相似文献   

20.
陈光,1906年2月出生在湖南省宜章县一个贫苦农民家中, 1928年初参加湘南起义后,上井冈山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位英勇善战的指挥员。在历次战斗中曾10次负伤,战功卓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少共国际师”铁拳初试 1933年8月,蒋介石调集百万大军,准备发动第五次“围剿”。为了扩大红军,保卫中央革命根据地,在红军总政治部和共青团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