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联中最小的女兵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三省沦陷。我当时8岁,正在村里的模范小学读书,学校是由地下党员崔石泉领导组建的。崔老师教我们唱《国民党成了什么样》:国民党成了什么样,日寇进兵快到了沈阳,谁也不打仗,谁也不抵抗。节节退让,节节退让,退到了石家庄。国民党精兵二十万,全不抵抗,只会交枪……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中的满族人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中的满族人民古清尧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蒋介石为集中力量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曾电令东北军首领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①致使东北军在战前毫无应战准备,战后便节节让步,让日本侵略军在...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大陆通行一种说法 :九一八事变时 ,东北军对日本关东军的进攻未予抵抗 ,是张学良“忍痛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命令 ,使他蒙上“不抵抗将军”骂名 ,做了蒋的“替罪羔羊”。研究中存在一些误区 ,需要澄清。 1 .蒋介石、张学良之间并非简单的上下级关系 ,张学良具有相当的独立性 ,他与蒋的意见不同时 ,对蒋的命令可以不听 ,防守锦州问题即是如此。 2 .这一观点主要靠一些回忆录作依据 ,而许多回忆资料的说法存在种种漏洞。 3.事变前中国一方对日军挑衅采取“力避冲突”方针 ,对此蒋张二人具有共识。事变前蒋氏指示对日军挑衅采取“力避冲突”方针 ,对事变后张学良实行不抵抗政策不无影响 ,但事变前“力避冲突”与事变发生后“不抵抗”方针 ,二者有明显区别。 4 .事变发生后 ,张学良和荣臻等人的电文均证明 ,是张学良对东北军下了不抵抗命令。 5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 ,蒋介石和国民政府处置事变的方针 ,并非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不抵抗政策。国民政府对事变的处置是 ,诉诸国联 ,并准备抵抗。四个月后就发生了一·二八淞沪抗战 ,采取的是“一面抵抗 ,一面交涉”方针。 6 .张学良晚年一再说过 ,下不抵抗命令的 ,是他自己 ,而不是中央政府  相似文献   

4.
日本军国主义正在卷土重来了。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之时,天是下的诏书中就说,他所以接受《波茨坦公告》是“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享万邦共荣之乐。”而称日本发动战争是:“希求帝国之目存与东亚之安定。”至于接受投降,乃因如继续抵抗“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因此他呼吁全国臣民“发扬国体之精神,勿后于世界之潮流。”把一个投降诏书,写得如此悲天悯人,而埋下众多优笔,实属罕见。当时欧美人士,不理会东方文字的深澳,而我们又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把敌人的暂时停战,当作…  相似文献   

5.
卢沟桥事变爆发前,基于对中日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认识,在“和…‘战”问题上,作为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的汪精卫对抵抗日本的侵略始终缺乏信心,“一面抵抗,一面交涉”是其基本立场。本认为,在长城抗战失利之前,尽管汪精卫主张“抵抗”与“交涉”并重,但他更强调“抵抗”的重要性;此后的汪精卫不仅很少提到“抵抗”,就连理直气壮的“交涉”也从未出现。一味的妥协退让成为其对日态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在号称将军之县的广西容县。众多将领中。何柱国上将可谓熠熠生辉。名声显赫的一员虎将:他是陈诚等众多国民党名将的保定军校教官;张学良视其为左右手。他在东北军大乱之际活捉了反叛的郭松龄、帮张学良稳定了东北军;在蒋介石“不抵抗”主义高压下打响了长城抗战第一枪;在红军长征到陕北遭受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困难之际。他给红军让道;“西安事变”中忠心拥护张学良实现和平解决事变。  相似文献   

7.
在110米栏比赛前,杨健才与他的解说顾问、田径队的领队阚福林做了沟通。当时,阚指导的说法是:刘翔的脚伤不理想,还在尽全力调整、治疗,以保证比赛,冲击第一枪。于是,杨健将情况汇报给了央视体育中心副总监方钢。领导最终给杨健定下的“基调”是:“一定要对这样中国英雄式的运动员,给予赞美,无论比成什么样,不能完全以成绩来论”  相似文献   

8.
程子华,原名程世杰,山西运城人。程世杰少时在运城第三贫民高小读书,1922年秋,考入太原国民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生运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0月,北伐军攻占武汉。随之,广州国民政府迁到这里,并成立了黄埔军校第一分校。当中共山西省委决定派他去报考黄埔军校时,他激动万分。几十年后.他在回忆录中描述:“这正是投笔从戎的好机会,心情是多么高兴!”程世杰如愿地考入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编进入伍生第二大队第八队,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相似文献   

9.
今年50多岁的钱伯仙老师傅虽是个老股民,但近年来他在股市中却屡遭失败。为“起死回生”,他背着擦皮鞋箱来到君安证券公司,一边义务为这里的大、中户擦皮鞋,一边向他们汲取炒股的经验。他常利用中午休市的时间,边擦皮鞋边和炒股大户交流炒股的体会。他风趣地对记者说:“我学炒股就从这擦皮鞋开始!我学炒股就从擦皮鞋开始@白青山  相似文献   

10.
在工人眼中,他是抵抗军政府独裁暴政的象征,是巴西的“卡斯特罗”。而在布什的小算盘中,卢拉或许还是美国重返拉美的合适人选10月29日,巴西最高法院宣布卢拉以60.8%的高票蝉联总统,消息传来,无数的巴西穷人开始涌上街头,纵情狂欢。  相似文献   

11.
《快乐的胜利》是我在今夏“七月流火”之季创作的一个群雕作品,表现的是肥女人分成两队举行拔河的有趣画面。12个非一般的重量级女士全情投入到这项“较劲的”群体运动中,头挨头肩并肩,足蹬手拽连拥带抱,七情上面,齐心协力,挥汗如雨……显然已到决胜阶段,胜负立分:一方士气高涨,身体倾斜着倒向大地;另一方虽然处于下风,却毫无“兵败如山倒”的颓唐,人人节节抵抗斗志尤酣,排于队伍末尾的那个胖女在对手强大的牵引力下,眼看立脚不住了却出人意料、顺势而然地一只脚往后俏皮地翘起,给这场壮观的对抗划上了一个欢快幽默的标点。  相似文献   

12.
程曜直接,不世故,起初他都在谈科学,对中国并不多谈,“自从到压抑之后就开始思考中国问题,开始聊起政治。他不能专注地谈科学,这是科学家的悲哀”  相似文献   

13.
《世界》2013,(12):128-129
在人们不断阐释“中国梦”的具体含义时,奥伦达部落创始人向水先生,在今年10月举办的新新世界国际红酒节上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实现中国梦,首先是要我们自己幸福的生活”。接着,他又给“新新世界”的红酒下了一个定义:“我们喝的不只是红酒,更是幸福”。  相似文献   

14.
蒋介石的不抵抗和张学良的不抵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德伟  庄兴成 《史学月刊》2003,(9):55-59,94
对九一八事变时不抵抗的研究.史学界多局限在蒋介石和张学良的责任之争、原因之辩,而对二人在不抵抗上的异同却不见铺陈。其实,蒋和张的不抵抗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蒋因欲避免全国抗战而不抵抗。张因主张“全面抗战”而不抵抗;蒋可用局部抵抗来避免或拖延全国抗战,张却不愿独自局部抗战,只能用不抵抗来等待全国抗战。深入分析蒋和张二人这种在不抵抗上的分歧和演变,有助于弄清这一段历史的真实面目,理解他们间的这种分歧,实为西安事变的远因。  相似文献   

15.
今年11月是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建站30周年的喜庆日子。回顾本站30年走过的不平凡的历程,感到心潮澎湃、激动万分。30年前本站的初建时期,“文革”动乱还未结束,“批林批孔”运动还在进行,“四人帮”还在肆虐,我们的前辈已经开始了“环境监测”这样一个全新的事业。当时真是困难重重。环境保护事业刚刚开始,政策法规还不健全,社会上对环境保护工作还不了解,甚至还有误解。我们又面临物资的匮乏,在环境监测站大楼竣工之前。办公地点是与环保办合署,  相似文献   

16.
拾玖 《南方人物周刊》2010,(45):122-123
爱因斯坦说:“人们最好放弃不重要的,以便更清楚地了解重要的尔西,从而在复杂的现实中理清头绪。”华人设计新锐杨明洁借此发挥了他对设计的理解——“能将一个复杂的问题用一种简单的方法进行解决,那才是好的、充满智慧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张帆 《福建史志》2002,(2):15-21
1931年“九&;#183;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把对13关系寄托在“国联”①的“裁决”上。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主义和“国联”的绥靖政策,13本侵略者仅用4个月时间就占领了3倍于它本土的东北全境。围绕着如何统治拥有3000万人口的东三省问题,13本统治集团内部曾持二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是赤裸裸地径直要求把东北并人13本国土;第二种意见则是提议成立伪政权以遮人耳目,  相似文献   

18.
60年代初,为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中央先后颁发了“十二条”和“六十条”,旨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文件中规定实行“三级(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所有,以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这一决定对公社体制做了一些调整,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原因何在?胡开明同志早在整风反右时即开始探索这个问题的根源和治本之策。他先后多次下乡调查研究,向基层干部和群众求教,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张家口农村的各种数据资料,并以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为标准衡量政策上的得失。在同我议论农业合作化问题时他就说过:“…  相似文献   

19.
论司马迁写当代史成一家之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司马迁写当代史成一家之言易平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开宗明义提出他著述历史的目的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以史立言”,标志着我国古典史学的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①。司马迁是如何“以史立言”,他在《史记》中表达出怎样的“一家...  相似文献   

20.
在纪念抗日战争的活动中,经常看到“纪念七七事变”这样的提法。我认为,这个提法不准确,不恰当。原因是:“七七”事变和“七七”抗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七七”事变,主要指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军事进攻卢沟桥,开始了其全面侵华战争;同时,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开始了中华民族的全面反侵略战争。它包括帝国主义入侵和中国人民反侵略两个斗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