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肖冰先生商谈夏文化内涵问题邹衡十七八年前,我论夏文化、分析夏文化内涵时,曾举出几条文献记载,试图与夏文化相印证,以引起学术界的注意,达到共同研讨的目的。现在肖冰先生提出一系列疑问与我商讨,我当然十分欢迎。中国古代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实在太少,况且...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都是夏文化的观点为学术界所普遍接受之后,对早期夏文化的探讨又成为夏文化研究一个新的焦点.笔者在认真学习各家观点之后,对此问题也产生一些粗略的认识和想法.因此,在这里也就早期夏文化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以求教于学界同仁.一、早期夏文化问题的缘起早夏文化问题是与夏文化的研究息息相关的.夏文化问题是我国学术界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一《尚书·甘誓》的史料价值研究夏代历史和探讨夏文化时,应该看到《尚书·甘誓》是一篇难得的文献资料。夏代究竟有没有文字,这是大家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在山东莒县陵阳河、诸城县前寨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观了我国早期阶段的图象文字。关于大汶口文化与夏文化的  相似文献   

4.
夏后氏居于古河济之间考沈长云目前夏文化的讨论已进行得很深入,一些同志似不愿把对于夏文化的注意力引向豫西南以外的地区。为尊重文献,尊重史实,我觉得申论夏后氏居于古河济之间的论点仍是有必要的。夏后氏这支部族的活动地域接近东夷,并与东夷民族关系十分密切,历...  相似文献   

5.
夏文化内涵特征疑问肖冰从考古学上探索夏文化,始于本世纪30年代。半个多世纪以来,关于什么是夏文化和夏文化的内涵特征,学者发表了各种各样的看法,其中北京大学邹衡先生的有关论述,独树一帜,自成一派,在学术界颇有影响。关于夏文化的内涵特征,邹先生曾反复论证...  相似文献   

6.
夏文化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历史上是否存在过夏文化,现在已经没有疑问了。但是,对夏文化的认识,目前还存在着分歧。例如,对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有的认为一、二期为夏文化,三、四期为早商文化;有的则认为一、二、三、四期均为夏文化,郑州二里岗文化才是早商文化(汤至仲丁)。我认为,在没有发现地下文字记录之前,孤立地讨论这个问题,是无法解决的。要为这个问题找到出路,必须先确  相似文献   

7.
甘肃临夏是齐家文化最早的发祥地,学者们已经从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文献学等多学科不同视角讨论了广通河与大夏、大禹和夏文化的关联。本文通过讨论甘肃临夏与夏王朝夏民族夏文化关系,以阐明甘肃临夏是夏文化发祥地,与二里头同质的齐家文化是早期夏文化之一,夏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融合形成的共同体,具有多元一体民族雏形。  相似文献   

8.
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的早期夏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夏代年代学的研究课题中列出四个专题有:早期夏文化研究、二里头文化分期与夏商文化分界、《尚书》仲康日食再研究、《夏小正》星象和年代。这些专题中有两个是考古学的,另两个是天文学的。笔者承担的是考古学中的早期夏文化研究。 关于夏代年代学的研究,立项时通过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以下简称《论证报告》)认为:目前学术界探讨夏文化的对象主要集中在河南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在诸如早期夏文化、夏文化的分期、夏商文化的分界以及夏文化与东方夷人文化、先商文化的年代关系等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9.
王震中 《华夏考古》2011,(4):79-88,115
夏商文化分界在二里头文化第三期与第四期之交,其年代为公元前1553年或公元前1572年,由此上推471年,则夏代开始的年代应为公元前2024年或公元前2043年。按照这样的年代,早期夏文化应为中原龙山文化晚期的遗存,中期夏文化应为“新砦期”文化和二里头文化第一期的遗存,晚期夏文化应为二里头文化第二期、第三期的遗存。长期...  相似文献   

10.
由于文献记载的简略,使人们难以将夏文化的文明链条清晰地连接起来,这是中国远古文明史的不幸。而随着20世纪80年以来二里头文化类型的确立和研究探索,夏文化已经在考古学上找到了自己的座标和位置。  相似文献   

11.
<正>对夏文化的探索,如以1931年徐中舒提出仰韶文化为夏文化说为起始,迄今已走过近90年历程。邹衡兼用文化谱系研究(当时称作"文化类型研究")、都邑推考法(通过考订郑州商城为汤都亳而确定二里岗文化为早商文化)和族属分析法(结合文献记载,从年代、地域、文化特征等方面推定先商文化和夏文化)所确立的夏商文化谱系,立论充分,其后不断得到考古发现的支持,是探讨夏文化无法回避的认识体系。可以说,二里头文化主体遗存属于夏文化仍然是学界基本共识。  相似文献   

12.
2008年7月18~20日,由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早期夏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河南郑州召开.会议回顾了学术界几十年来探索早期夏文化的历程,总结了早期夏文化研究所获得的阶段性成果,讨论了学术界目前关心的早期夏文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指明了早期夏文化研究的方向.这次会议在夏文化研究历史中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夏王朝年代做了依三代以后王朝积年世数的另类推测,得出由启建立的夏王朝应始于公元前20世纪中叶,并结合考古资料对相关夏代都城及夏文化问题做了探讨,认为:登封王城岗古城为禹都阳城,禹州瓦店遗址可能是禹、启所居,新砦古城为夏启至少康时的早期夏都,二里头遗址为帝槐以后的夏代中晚期都城;夏文化应是一个将考古学与历史学整合的概念,指夏代在其王朝统辖地域内夏族或以夏族为主体的人群创造的文化,"新砦期"遗存是形成期夏文化,二里头文化是成熟期夏文化。  相似文献   

14.
夏文化的探讨,是关系我国阶级和国家起源的一个重大课题,对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史学界、考古学界都很重视这一问题。最近,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在我省召开了登封告成遗址发掘现场会,与会者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有关夏文化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各抒已见,求同存异,对进一步研究夏文化起了推动作用。为了繁荣学术,更好地开展这一问题的讨论,特将部分发言整理发表,供研究者参考,并热烈欢迎同志们在本刊发表意见,参加讨论,以求夏文化的探讨,不断取得新成果。  相似文献   

15.
早期夏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的早期夏文化研究,在确定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后,对早期夏文化遗存进行了年代学研究,着重讨论其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工程指认早期夏文化即为河南龙山文化晚期(或称王湾三期文化)和二里头文化早期遗存,并将夏文化的始年推定在公元前21世纪.  相似文献   

16.
李济的晋西南考古调查与西阴村发掘 ,带有探索夏文化的目的。徐中舒提出的仰韶文化即夏文化说 ,与李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西阴村的发掘为探索夏文化提供了可以比照的考古资料 ,从而导致了夏文化探索历程中第一个小高潮  相似文献   

17.
二里头遗址是夏文化研究的核心遗址,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以其重大学术价值,被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专家组认定为距今3800年前后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为了保护好、利用好这一宝贵资源,不断夯实巩固夏文化研究传播的高地,洛阳市应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从“强化学术研究,完善人才体制建设,打造夏文化传播示范区和夏文化精品旅游区,拓宽文化资源品类,抢占文化资源高地”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8.
新砦期的确认及其意义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对新砦遗址的重新发掘,发现王湾三期文化、新砦期遗存和二里头文化早期遗存的三叠层,确认了新砦期的存在,再次证明二里头文化是在当地龙山文化基础上产生的。新砦期即使不是最早的夏文化,也是探索早期夏文化的新支点。  相似文献   

19.
1982年5月24日至29日,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大会暨首次年会在成都举行。来自全国二十七个省、市、自治区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考古文物等七十余单位的一百零五名代表出席了大会。年会收到论文一百○六篇。讨论的中心是夏文化及中国古史分期诸问题。参加讨论的同志一致认为:河南二里头文化和山西二里头文化的东下冯类型与夏文化有直接关系。但部分同志认为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一、二期是夏文化,二里头文化三、四期是早商文化。部分同志却坚持二里头文化是独立存在的,它的四期都应属于夏文化。另外,也有人提出二里  相似文献   

20.
关于探索夏文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今天,我们在“有夏之居”的嵩山脚下探讨夏文化问题,是很有意义的。探索夏文化问题,有其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正如夏鼐所长所说的它是中国历史上的关键性问题。研究它,就是研究中国国家起源问题。国家这个阶级压迫的工具在中国究竟在什么时候产生的?这是中国国家的历史,这是中国城乡开始分化的历史,因之,它是中国古史上一个重要课题;探索它,就是要确定夏代物质文化遗存,填补中国考古学上一个重要缺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