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绳是富有革命精神的理论家,他的作品是与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在1994年6月为《胡绳文集》所写的序中说: 我一生所写的文章,虽然有一些可以说有或多或少的学术性,但是总的来说,无一篇不是和政治相关的(当然这里说的政治是在比较宽泛意义上说的)。可以说是“纯学术”的文章几乎没有,对此并不后悔。 与胡绳相知甚深的王梦奎评论说:“这并不是说,胡绳鄙薄和现实政治没有多大关系的纯学术的研究和文章,一切科学探索都是他所重视和欢迎的,他的著作正因为具有科学性,或者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具有某些‘纯学术’,才更好地…  相似文献   

2.
眼镜的故事     
胡绳 《百年潮》2001,(1):32
这是胡绳同志十四岁时写的一篇文章。据胡绳说,这篇文章反映了他初学辩证唯物论后的新认识,《胡绳全书》未收。现发表于此。  相似文献   

3.
贺越明 《世纪》2022,(4):15-18
<正>7月1日将届,临近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这个重要日子,我不禁想起有关那座半岛城市的一些人与事。那里有好些朋友和熟人,以文化界居多,其中最令我钦敬和怀念的一位,是爱国爱港的著名社会活动家、时事评论家徐四民先生。想到这位前辈,多年前与他交往的点滴往事相继浮上心头。读时评初闻大名了解经历20世纪80年代前期我在上海攻读研究生时,有机会不时读到香港政论刊物《镜报》月刊,深为这份期刊上的文章尤其是署名“徐四民”的时评所吸引。他的文章紧扣时事,论题重大,言必有据,分析精辟,  相似文献   

4.
《百年潮》2000,(1)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9年第2期发表胡岩的《民粹主义和社会主义》一文,对当前关于民粹主义问题的争论作了详细的评论。文章说,把沙健孙、范庥和黄如桐与胡绳的几篇观点尖锐对立的文章对比一下,恐怕会被读者接受的还是胡绳先生的意见。作者认为,毛泽东的民粹主义色彩最典型的表现是,在论述中国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相似文献   

5.
橘朴是伪满洲国时期重要时事评论周刊《满洲评论》的主编,也是左右该时评周刊言论倾向长达14年之久的灵魂人物。日本研究界认为:“没有橘朴就没有《满洲评论》”。橘朴在华生活近40年,对中国古代思想、近代社会以及近代民主主义思潮等都有深入的研究。本文分析了作为中国思想研究者的橘朴,在《满洲评论》中透视的对中国近代社会的认识;考察了他发表在《满洲评论》上的文章:梳理了作为新闻人士的橘朴对中国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吴江 《炎黄春秋》2004,(9):50-51
张文达先生,原名孝权,祖籍湖南,定居上海。大学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抗战时期协助赵朴初居士做救济总会工作。1980年移居香港,为香港各报写专栏文章,有时一日两三篇。常有传神之笔,堪称“随笔艺术”,誉满香港。我在香港仅见他一二面,今已作古。我曾在《随笔》杂志上介绍他的专栏杂文(六篇)。今又在旧剪报  相似文献   

7.
朱洪 《江淮文史》2003,(3):127-132
“套鸟的圈套”1919年夏天,陈独秀被捕后,胡适比平时更忙。《每周评论》每一期几乎都有他的文章,在最近的《每周评论》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学革命的文章,认为“中国文学语言,不再是一种创造性文学作品能胜任的工具。哪有一种死语言能适合于创造性文学的?”7月5日,辜鸿铭在北大写反对中国文学革命的文章,指名道姓向胡适叫战。这篇文章7月12日刊登在上海出版的英文刊物《密勒氏译论》上。辜鸿铭写道:“当胡适教授用他那音乐般的声音谈论‘活文学’和‘重估一切价值’,‘谈论’为观念和思想的彻底变革铺路,唯有此种变革,能够为全民族创造条件时,…  相似文献   

8.
师门忆语(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惠 《百年潮》2001,(5):40-45
十五、1943年整风检讨的回顾胡绳与我简略地谈过1943年他在重庆《新华日报》参加整风检讨错误的情况。那时他和乔冠华、陈家康写过几篇文章,发表在茅盾主编的一个杂志上。其中有乔冠华以于潮笔名写的《方生未死之间》、《论生活态度与现实主义》,胡绳以项黎笔名写的《感性生活与理性生活》、《论艺术态度和生活态度》,陈家康以嘉梨笔名写的《生活的三度》  相似文献   

9.
正新华社播发的《胡绳同志生平》中使用了"少年早慧"四个字,这是很少见的。这四个字用在胡绳同志身上十分贴切。今年春节,我到他家去。他的秘书、也是儿媳的黎钢在座,说到她陪胡绳去看望夏衍时,一进门,夏衍就说:"神童来了。"黎钢说:我这才知道夏衍同志他们把胡老称作"神童"。夏衍和胡绳30年代中期都在上海从事左翼文化活动,但两人年龄相差18岁,所以夏衍完全有资格把胡绳称作"神童"。"神童",我想也是"少年早慧"  相似文献   

10.
秋久 《炎黄春秋》2000,(5):52-53
胡绳同志八十诞辰时,写了一首《八十自寿》的诗,讲自己“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他15岁时,开始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18岁,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写了《新哲学的人生观》;20岁,写了《辩证法唯物论入门》;30岁,写了《二千年间》、《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这两部著作,成为四、五十年代进步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启蒙读物,产生过很大影响。孔子讲“五十而知天命”,而胡绳同志则说自己是“七十,八十稍知天命”。  相似文献   

11.
胡绳是我最敬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之一。1982年后,我有幸在他领导下工作。那时,我们是一群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对胡绳的大名是熟知的。中央任命他来当党史研究室的主任,大家自然想快些一睹风采。可是得见其面时,才知道他是个胖胖的和蔼的老头。当时,我们一般尊称他胡绳主任,有时也不惮冒昧叫他老胡。他总是慈祥地笑着作答。得知胡绳大名,是由读他的书开始的。记得在做知青的时候,就读过他的《帝国主义和中国政治》一书。但那时患的是“缺书饥渴症”,有书就抓住读,所以印象不深。进大学读了历史系之后,这本书才真正引起我的敬佩。  相似文献   

12.
杨潇 《南方人物周刊》2010,(42):112-112
蔡定剑先生的呼吸止于11月22日凌晨3点半.这通常是他写完一篇时评,熄灯休息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李普同志: 你《悼胡绳》的文章(编者注:李文在本刊2000年第12期上刊载)收到了。拜读了两遍,觉得你援用蔡仲德先生评论他老丈人冯友兰先生的话,认为胡绳一生也有“早年实现自我,中间失去自我,晚年又回归自我”三个阶段,已经对胡绳作了全面确切的评价。你要我再补充点什么,我实在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补充的了。不过,你的文章启发了我,又使我再反复思索了一下,现在在你的评价的基础上再把我所亲历亲见的事多说几句,也许还不为辞费。 我认识胡绳比你晚了六年,是在1946年初进重庆《新华日报》的时候,也是先认识他的夫人小…  相似文献   

14.
龚育之 《百年潮》2001,(2):40-42,77
胡绳讲到自己的过去,有两段话是人们常爱引用的,一段是关于不悔,一段是关于困惑。《胡绳全书》出版座谈会那一年,正是他八十岁。他在会上重申了他三年前说过的一段话,那就是:回顾过去的写作生涯,我一生所写的文章,虽然有一些可以说有或多或少的学术性,但是总的说来,无一篇不是和当时的政治相关的(自然这里说的政治是在比较广的意义上说的)。可以说是“纯学术性”的文章几乎没有。对此我并不后悔。  相似文献   

15.
《百年潮》2000,(12)
沉痛悼念胡绳同志胡绳同志走了。这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特别是理论、文化战线的重大损失。胡绳同志是本刊顾问。从筹备之日起,本刊就一直得到胡绳同志的支持和关怀,因此,本刊同人对他的逝世尤感哀痛。为了表达对这位老革命家、老文化人的悼念和追思之情,我们特在本期推出一个专栏,发表龚育之、魏久明等五位同志的文章和挽  相似文献   

16.
胡绳同志是我们党的理论家。他的理论兴趣广泛,述涉及哲学、中共党史、中国近代史以及时政评论。他不仅是一个学,还是一个政治活动家,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贡献了心力。作为学,他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是他重要的学术贡献之一。据我所知,他与近代史研究所关系很深,对近代史研究所的发展十分关注。  相似文献   

17.
不论在学术上还是在年龄上,胡绳都是我的长辈,是我的领导和老师。按照胡绳自己的说法,还有一层关系,就是“同学”。70年代末,有一次去看望胡绳,谈话间有一位我不相识的同志来访,胡绳向他介绍说:这是王梦奎同志,我的同学。我看到来客不解的神情,接着说道:“五七干校”的“同学”。来客会意,相顾而笑。 我从中学时代起,几十年来一直是胡绳著作的热心读者。我从他的著作中得益不少,在治学方法、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文字表达技巧方  相似文献   

18.
一、胡绳病危的消息传来我是10月30日的清晨得到胡绳同志病危抢救的消息的。那天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京郊昌平开幕,预定我在会上有个发言。只好发了言,再动身去上海,希望还能在他生前见他一面,跟他心中告个别。我那个发言题为《从新民主主义到有中  相似文献   

19.
《百年潮》1998,(2)
1935年间,胡绳从北平辍学南归,住进上海的亭子间,一边写作,一边埋头研读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的古典哲学。然而,日本侵略者的大炮轰鸣起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不满20周岁的胡绳别无选择,不久即投身于伟大抗日战争的洪流。他于1937年间到了武汉,担负起《全民周刊》的编辑工作(这个杂志由柳湜主编,后来与邹韬奋的《抗战三日刊》合并,更名为《全民抗战》),同时还为《新学识》等刊物撰写文章,又办了个名叫《救中国》  相似文献   

20.
李东东 《纵横》2014,(10):24-29
我的父亲李庄,在几十年新闻生涯中,写了大量新闻报道和评论文章。1986年,父亲从人民日报社总编辑岗位退居二线,放下红笔,重操蓝笔,写散文,写论文,写随笔,写回忆录,笔耕不辍十余年。父亲上世纪90年代陆续将他的书题字送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