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行八陉”是有关太行山古代交通与战略最著名的一组地理概念。前人在使用或评价这一地理概念时存在简单化、绝对化的倾向,对“八陉”的形成背景缺乏必要探讨。唯有厘清初始含义、回归历史情境,才能合理地回应若干疑问,评价“八陉”的历史定位。“陉”的本义是指山口或横谷地貌,是山路经行的某一节点或路段,不应完全等同于道路。“八陉”概念的出现与东晋末年刘裕的北伐计划有关,陉口的选择与命名皆由晋宋之际的战略形势决定。“太行八陉”属于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若用于概括历代太行山交通格局必然存在局限。  相似文献   

2.
一、设防体系 雁门关位于山西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北岳恒山主峰——雁门山中。在168平方公里面积上设防雁门关双关,现留有“双关四隘口”六大军防体系,这是一套中原北边科学而完整的建筑设防体系。雁门关为双关,一为西陉关,一为东陉关,合称雁门关。上古称北陵,夏商周称西喻关,春秋称句注塞,魏晋分成西陉关、东陉关。  相似文献   

3.
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必须吸收我国传统文化中意蕴深长的“和文化”思想。主张和谐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一大特点,更是道家思想的基本特征。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而“道”的重要特征即是“和”。《太平经》的思想就是沿着“和”文化的传统,在东汉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对当今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广西区位僻远,地形复杂,内外交通建设受军事因素的影响极大。先秦至南朝时期,广西交通得到初步发展。隋至宋,广西交通体系基本形成。从宋代开始,岭南交通的功能开始向经济型转变。元至清中期,广西交通体系日益完善。晚清至民国时期,广西交通进入现代化起步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西交通进入全面建设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广西现代交通更是快速发展。随着广西内外交通的进步,广西的商业贸易也随之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5.
"轵关陉道"是洛阳盆地北渡黄河,经轵关陉,翻太行山而至晋南的一条重要通道。道路沿线聚落形态的时空分布特点反映此道可能在早至史前时期即已存在。轵关陉道相对于虞坂巅軨道、中条浢津道而言,道路比较长且需穿行丛山,道路各段有着不同的控制点或要冲地带。该道路在先秦时期作为军事要道的作用非常明显,同时也是一条盐、铜矿等重要自然资源的运输通道。  相似文献   

6.
秦汉“甬道”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时代,是交通事业取得突出进步且为后世交通发展奠定了基本格局的重要阶段。秦汉帝国对于交通道路的经营为交通运输的空前发展提供了条件良好的运输线路。当时除著名的宽广通达的驰道和由关中直达北边的直道而外,又有“阁道”、“复道”、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西汉一代与南海诸国 (即今东南亚地区 )的交通及往来 ,主要分两部分 :一是叙述西汉长安至南海诸国的两条主要交通道路 ,即由蜀至缅甸的“身毒道”和由南越经海上的“南海道”,以及两道的形成和具体路线等 ;一是论述西汉遣译长出使南海诸国 ,以及南海诸国的“朝贡”和长安的南海珍物 ;以揭示今东南亚地区古代诸国早期与中国交往之历史  相似文献   

8.
新桂系统治广西时期是广西交通运输业的起步和重要发展时期。到抗战时,广西基本形成了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新桂系的交通运输建设,使广西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近代化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使以往交通不便的山区内地与外界联系增多,对近代广西商品市场的初步形成起到相当大的作用。这对广西近代经济的发展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广西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为抗战作了一定的贡献。抗战开始后,沿海各省被封锁,出海交通断绝,广西成为战时重要交通枢纽之一。其抗战前后的交通建设,对战时交通运输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西南大后方的军需民用交通和经济发展、支援全国抗战,都有积极意义。纵观新桂系开展的交通运输事业建设,确实表现了他们一定的积极进取和务实的精神。但是也不能过分高估其对于广西近代化的意义。他们搞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强与蒋介石相抗衡的实力,以维护狭隘的小集团利益,而不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因此,其建设中的很多措施带有局限性,使其建设成效受到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新桂系统治广西时期是广西交通运输业的起步和重要发展时期。到抗战时,广西基本形成了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新桂系的交通运输建设,使广西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近代化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使以往交通不便的山区内地与外界联系增多,对近代广西商品市场的初步形成起到相当大的作用。这对广西近代经济的发展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广西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为抗战作了一定的贡献。抗战开始后,沿海各省被封锁,出海交通断绝,广西成为战时重要交通枢纽之一。其抗战前后的交通建设,对战时交通运输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西南大后方的军需民用交通和经济发展、支援全国抗战,都有积极意义。纵观新桂系开展的交通运输事业建设,确实表现了他们一定的积极进取和务实的精神。但是也不能过分高估其对于广西近代化的意义。他们搞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强与蒋介石相抗衡的实力,以维护狭隘的小集团利益,而不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因此,其建设中的很多措施带有局限性,使其建设成效受到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陈炯明信奉的民主联邦制,意在争取和平与民主的环境中亟谋国家建设,而他又十分重视社会实践,他尝以“为治之道,贵在力行;立身之道,贵在毋苟”自勉并敦劝别人。孙中山曾赞扬“其坚忍耐劳,亦自有过人之处”;胡汉民亦以“勤、谨、韧”来概括其个性。驰在形成民主联邦制理想的同时,即抓紧一切和平机遇,加强地方建设,力图以此示范于他省,推而广之,并通过实践检验,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理想。这些地方建设为时人瞩目.亦为后世留下这些地区的近代化脚印。本文拟分阶段择要略作勾述,以就教于学界同行。  相似文献   

11.
在云贵高原,山间盆地即当地所称的“坝子”是水稻农业集中的区域,承载了远比山区多得多的农业人口。自明朝后期以至清末,在云南,纳入政府田赋征收范围的平坝地区水田面积的总数一直没有显著的增长。清朝时期,云南财政总收入中,大约三分之一来自于田赋,更多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盐课和矿课等税种。在清朝长期稳定的田赋政策形成和实施的过程中,地方督抚张允随、鄂尔泰及乾隆帝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做出的政策决策,限定云南田赋征收范围仅限于坝区水田,同时扩大盐课、矿课的税基,使得无论是坝区还是山区居民,都能够以不同形式纳入到国家税网和当地府州县与土司的行政管辖体系中。清朝的国家体制,并不是简单地局限于以坝区水稻农业为政治经济基础的政治体系,国家通过实行差异性和多样化的财政政策和行政管理体制,积极推动山区与坝区社会之间的有效整合,同时,云南边疆社会也在交通体系、人口流动和矿业生产等不同形式的网络支持的社会经济体系中实现了进一步的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12.
自唐以后,中原汉地与西藏之间形成了青藏道、川藏道等多条道路,明朝使臣入藏的交通道路,前期以青藏道为主,中后期川藏道成为主要入藏道路,明朝使臣也曾行经西域道、滇藏道进入西藏。明代汉藏交通的兴衰演变主要受政治、经济因素的制约,军事活动、藏传佛教的传播也影响了道路的兴废,地理环境因素对汉藏交通的形塑作用则不断减弱,明代汉藏交通网络格局对后世汉藏交通奠定了基础并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肖霞 《民俗研究》2009,(4):239-244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态或文化表现形式的形成,都是长期的历史积淀和多种因素的合成。“道”既是日本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日本社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对日本“道”的认识与了解,是认识日本社会的一把钥匙。本文从“道”在日本社会中的表现出发,揭示了日本“道”的来源及文化表现。  相似文献   

14.
新县位于豫南大别山腹地,自古就有“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土产不出,外货不入”之说。由于交通闭塞,信息不灵,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严重制约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为尽快改变交通落后状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1984年国家实施扶贫开发以来,新县县委、县政府坚持把以公路建设为主的交通事业放在扶贫开发的突出位置,带领全县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大打公路建设攻坚战。作为交通行业的主管部门,我们责无旁贷地挑起“先行官”的重任,组织和率领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全力以赴,顽强拼搏,知难而进。在工作…  相似文献   

15.
彭科 《文史天地》2023,(5):7-12
<正>西藏地处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历史上,由于复杂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其交通运输十分落后。清末驻藏大臣联豫在《修理西藏道路桥梁摺》中提道:“窃查西藏地方,跬步皆山,由悬崖陡壁中凿成鸟道,以通行人。”民国时期,西藏地区的主要交通线路基本沿袭清代,并确立了通川、通甘、通新、通印四条最为重要的交通主干,未在航空运输领域有任何进展。西藏和平解放之后,党在建设和发展西藏的过程中,十分重视西藏民用航空事业。  相似文献   

16.
《贵阳文史》2009,(2):46-48
“城市公共交通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正确战略思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一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北朝时期邺南城布局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邺城是魏晋北朝时期的名城,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都城。魏晋北朝时期的邺城交通便利,有七途,~([1])易守难攻,西凭太行滏口陉,南有黄河黎阳津,北拒漳河,“山川雄险,原隰平旷”。~([2])自春秋齐桓公始置,至北周大象二年毁废,邺城存在了1200多年。齐桓公始置邺城,“筑五鹿、中牟、邺、盖与牡丘,以卫诸夏之  相似文献   

18.
华夏纪事     
《山茶》2010,(7):176-176
采访最前线 鸟瞰太行 历时5个月的“巍巍太行走八陉”专题总行程4000多公里.但大都是地面上的拍摄.太行八陉的壮美让摄影师陈新宇心旌摇曳.却无法尽兴:“倘若可以从空中鸟瞰太行.我一定能拍到另一番雄奇的景象。”  相似文献   

19.
陉庭、荧庭和陉城是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在今山西省南部的地名, 一些学者以为陉庭和荧庭是一地二名, 又有人把陉城当成陉庭, 所以出现了三名同地的现象。我们认为陉庭和荧庭截然两地, 陉城也不是陉庭。对三者的具体位置, 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研究者对明清时期鄂豫皖交界山区及其地域开发问题十分关注。以往研究大致呈现为三种研究取向:“无意识”的“山区研究”;“有意识”的“山区研究”;从“山区研究”到“研究山区”的转变。本文依循第三种研究取向,以地处鄂豫交界山区的麻城县两路口作为研究对象。两路口自康熙年间以来经历了移民定居和逐渐成集的过程,地方社会以庙宇和集市为中心构建起关系网络,而两路口郭氏则通过这一网络攫取了地方权势。当咸同年间胡林翼等人的军事策略想要在鄂豫交界山区落实之时,以两路口郭氏为代表的山地人群成为其主要的依靠力量,亦使得地方官府对山区腹地的控制需要依靠山地社会的力量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