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和文化整合的过程,其文化本性要求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必须按照教育目的,同时遵循文化的规律,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作为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传统文化构成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化语境,也为思政理论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播机制建设,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王延波 《沧桑》2009,(2):173-174
本文从传播学理论如何提高传播效果的视角,对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深刻分析。笔者认为,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深刻认识并充分尊重网络传播规律,通过具有吸引力的网络内容安排、加强思政网互动平台的建设、保持思政网的外观设计和内容常新等手段,不断增强思政网在大学生中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影响力,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使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发展所需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格。  相似文献   

3.
柯昌勋 《神州》2012,(21):10-11,13
《三国志通俗演义》其书的主题意识和思想倾向是众说纷纭,在学术界,至今也没有一个公认的定论。而要深刻理解一部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主题意识,仅单单从文本一个角度入手,是不够全面和立体的。理解作家在文学创作的作用和地位也是理解文学作品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受到客观环境的刺激而产生心理活动的这一过程,在传播学中称为"人内传播"。本文将从传播学中自我传播的视角出发,对《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思想倾向提出新的认识和解读。  相似文献   

4.
《攀登》2017,(3)
议程设置理论作为传播学的经典理论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的应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扩展,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维度。教育者要利用议程设置理论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契合,主动设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议题,准确把握议题的选择、发布、引导、转换、传播和话语,从而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新动能、新场域、新引擎、新载体、新形态和新话语。  相似文献   

5.
张莉  洪美云 《攀登》2020,39(2):6-12
习近平人才观涉及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等方方面面,其中对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阐释论述,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理论内涵,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广纳英才的博大胸怀,揭示了人才对于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重大意义。从传播学的视角对习近平人才观的传播路径进行研究,可以发现习近平人才观在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新媒体传播中的方式和效果是互为弥补的,是一个社会动员型的传播系统,其构成的传播网络保证了中央政策指令能有效到达普通受众,并在此过程中得以开展广泛的思想观念的动员,从而在社会层面达成统一思想的目标,为凝聚社会共识、汇聚人才伟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张翠  史启新 《神州》2011,(23):27-28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我国现存的媒体状态,理所当然地也改变了媒体宣传的传播方式和策略。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分析了利用新媒体这一媒体平台,传播芜湖铁画文化的必要性,和新媒体传播传统芜湖铁画文化的传播特征,探讨了针对此种传播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7.
张翠  史启新 《神州》2011,(10):27-28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我国现存的媒体状态,理所当然地也改变了媒体宣传的传播方式和策略。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分析了利用新媒体这一媒体平台,传播芜湖铁画文化的必要性,和新媒体传播传统芜湖铁画文化的传播特征,探讨了针对此种传播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8.
方志传播学是方志学与传播学相互交叉、融合的产物。方志传播学应以方志和方志知识为研究对象,以传播学的视角,立足于自古至今方志与方志知识在空间与时间上的传播事实,并结合当下的信息化传播发展,探究方志与方志知识的传播历史和发展趋势,目的在于探求方志与方志知识的传播规律,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地方志的社会价值,提高社会传承地方志的自觉性。方志传播有直接传播、中介传播、转换传播三种,研究采用的方法除传统模式外,更要注意从时间、空间和个案三个维度进行。  相似文献   

9.
与传统博客相比,微博具有传播对象广泛化,传播内容原创化,传播形式多样化,传播效果迅捷化等特点,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手段,微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促进学生人际沟通提高学生主体性,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等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主动开通个人微博并学会使用微博,树立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全面发挥微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愈发凸显。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困难有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载体缺乏创新性与灵活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适应性不足等。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策略有加强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创新传播载体,增强教育者的适应性,建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反馈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刘小梅 《神州》2013,(4):47-47
数字化技术的日新月异为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传播方式和更广阔的传播空间,恩施女儿会作为恩施地区传统的民俗文化符号之一,具有极强的文化传播价值。本文试从传播学角度探讨女儿会这类少数民俗文化在数字化背景下的传播路径变化,并寻求可供参考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2.
刘燕 《东南文化》2018,(1):99-104
博物馆作为一种大众媒介,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展示政治意图、传播政治信息的文化教育机构,是维系和支撑权力运作的空间载体。从政治传播的视角来看,博物馆以藏品为基础,通过内容设计、陈列展示、构建有效的政治符号等"再生产—解码"的方式来展示政治意图,当观众与现代语境下的展品价值发生接触时,展品就完成了政治文化信息的更新发展,从过去时变成现在进行时,成为观众学习的介质,从而实现政治传播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思想政治教育"适应超越"规律理论出发,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切入,将"适应超越"规律理论的精华应用于解决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不仅对展城市社区建设的创新和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也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适应超越"规律的应用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洪芳 《旅游纵览》2013,(12):22-24
文学旅游既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传播活动,本文拟从传播学的角度,以传播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因素——传播主体、传播受众、传播内容为切入点,结合蕴含着丰富文学旅游资源的秦皇岛个案分析,探讨如何加强文学旅游过程中传播的有效性,从而为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整合提升提供一种策略参考。"一切能造就吸引力环境,能为旅游业所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都可以被称为  相似文献   

15.
王欣 《沧桑》2009,(6):171-17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属于两门独立的学科,在理论基础、工作内容、工作原则等方面存在种种不同,但作为同属于精神领域的工作,却又有着诸多的契合点,与思想和心理之间的密切联系相关。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来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和途径,使思想政治教育逐步从经验型走向科学型。  相似文献   

16.
当前,各种新兴媒体逐渐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越来越多的新兴事物以“微”冠名。自2009年起,微博凭借自身的优势获得了广大青年大学生的青睐,并在大学生中广泛的普及起来。微时代即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微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人们恍然发现,原来传播交流信息乃至进行情感沟通,仅仅通过百余字就完全可以实现。在新的形势下,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微时代”的兴起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文章围绕“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这一问题,主要从“微博”和“微信”两个部分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南京人文精神有着鲜明的历史个性和时代内容。高职院校充分利用独有的地域文化资源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发挥其价值引导、精神熏陶、行为规范和传播影响的作用,并以此拓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观念以及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8.
从信息化环境的视角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了信息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中的地位、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具备的基本理念以及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沈双喜 《黑龙江史志》2013,(7):10-11,21
元代的宗教政策较为宽容,蒙古早期部落中就有景教的传播,如在乃蛮部,汪古部等,此外也在元代的贵族之中信仰。元代也专门设置了管理宗教的政府机构如:管理基督教的崇福司,管理伊斯兰教的回回哈尔司等,元代的景教传播是与其他的宗教相互作为支撑的,从其传播的影响,以及与中国的儒,佛,道等思想的融合,可以归结出其中国化的原因,景教在中国传播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适应中国社会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王怡锦  宋凝  金若颐 《旅游纵览》2023,(11):111-113
本文根据当下文旅小镇的发展现状,结合社交媒体传播背景选取新媒体传播形象塑造与品牌构建的视角,提炼太清宫镇旅游资源的品牌价值,将社交媒体作为桥梁,建立起旅游资源、新媒体传播、品牌塑造、文化符号、消费者之间的联系,明确文旅小镇的自身定位与特色。在物质开发的基础上将某文旅小镇的特色提炼成一个具体的主题,以此为中心进行品牌化的理念传播,打造小镇品牌,有助于提高文旅小镇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