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述而不作的本义是对理论、学说而言。首轮修志提倡述而不作,但事实上是述而有作,大述而小作。述而有作不是矫揉造作,而是资料运用的合理延伸。述而有作就是要增强志书的述性。增强述性的前提是消化资料。  相似文献   

2.
浅论述而不作与述而有作的辩证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述而不作”语出孔子《论语·述而》,但当代志人真正知道其初始含义的却不多。其初始含义,不是说孔子不“作”,而是说孔子没有称“作”的地位,不是说孔子的“述”不是“作”,而是因礼制,只能把“作”称为“述”。历代的史和志都是有“作”的,第二轮志书应该是有“述”有“作”,坚持两者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3.
“述而不作”是方志界长期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作认为方志编写应“述而有作”,并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才能“述而精作”,从更深层次和细节上写出本质,写出特色。  相似文献   

4.
有人认为,志书客观真实地记载一地地情,具有资料性,应该坚持“述而不作”;也有人认为,志书全面系统地记载一地地情,具有著述性,必须“述而有作”。志书编纂究竟坚持“述而不作”,还是采取“述而有作”,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方志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尚未形成一致的意见。目前,全国二轮新志编修正在紧张有序进行,故有必要议之。笔者不揣浅陋,就此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弘沐  洪涛 《羊城今古》2000,(1):8-13,15
地方志是资料性科学著述,在大多数修志者中已取得共识。但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并未取得统一认识。诸如:方志具备什么条件才算是科学著述?方志有没有彰明事物内部联系和因果关系的任务?方志除了回答“是什么”外,要不要回答“为什么”?修志应“述而不作”还是应“述而有作”?“述体”是怎样成为方志的一种体裁,应怎样加以运用?等等。本文联系上海城市区志的修志实践,对上述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述而不论与反映观点两者间似乎是对矛盾。既然"不论"为何又有"观点"?是否要"论"?怎样"论"?志书为何既要讲述而不作,又要提倡述而有作。探讨这些问题对提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一、志书必须有正确的观点作指导述而不作,出自《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按朱熹注解:"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愿意是只阐述前人著作,无自己的创见,只记述客观事实,不加作者评论。用于地方志编写引伸为只记述客观事实,不加作者评论。这是方志界长期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志书讲  相似文献   

7.
唐放明 《广西地方志》2001,(4):119-120,23
志书要注意写好宏观资料,要注意加强志书的资料性科学著述,同时要注意坚持“述而不作”的撰写原则。“述而不作”与加强志书资料性科学著述并无矛盾,不必提“述而有论”。志与史是两种不同的文体,有共性也有差异,各有用途,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8.
按照修志传统,方志述而不作,“寓褒贬于记述之中”,“据事直书,善否自见”,是修志的一条原则。但近年来,随着修志实践的探索和创新,主张对“述而不作”的原则作适当灵活掌握的意见纷纷出现。如胡大宇主张“述而略作,作必合道”,说“‘述而不作’的提法似乎太武断。……作为地方志书,在体例  相似文献   

9.
述而不论.是我们编修志书需要坚持的基本手法,是志书具有客观性、权威性并经得起时间检验的重要保证,也是志书区别于其他书籍的重要特征。述而不论的“述”,是“记述”,不是论述,也不是什么“夹叙夹议”,这是《地方志工作条例》明明白白地规定了的。坚持“述而不论”,就是要记述描写已经发生了的、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一般不作主观评论。用古人的话说,就是据实而述、“不著论断”。  相似文献   

10.
文章提出志书写作的三个问题加以研究和讨论。学术定位:资料汇集或科学著述;行文总术;以编为主或以著为主;基本笔法;述而不作或述而有作。  相似文献   

11.
“述而不作”考析辽宁省阜新市教育研究中心刘金印“述而不作”是编修方志的一条重要原则。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述而不作”的解释和理解不同,在学术观点和实际运用上也截然不同;因而,其社会作用和社会功能也就不同。这种不同的观点,影响了方志理论的改革和创新,影...  相似文献   

12.
“述而不论”刍议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余楚修纂修志书是否应该坚持“述而不论”,目前在志界同仁中尚属见仁见智,并未形成一致意见。赞成者认为这是志书纂修的一大特点,应该坚持;反对者则认为这是老框框,应该突破。一些已成的志书,尽管《凡例》中讲了要坚持“述而不论...  相似文献   

13.
目前,方志理论的研究出现百家争鸣局面。文章择其资料性与著述性,继承传统与体裁创新,述而不作与述而有作,改革开放集中记述与分散记述,生不立传与人物简介,特载、专记设与不设,突出地方特色升格与不升格,第二轮志书是否复载前志内容等相互对立的理论观点,分析形成发展过程、二者关系、争鸣视角。  相似文献   

14.
目前市县志编纂存在着内容平面化、可读性差、不符合方志文体、文字简练不够、时段混乱、内容重复过多、"述而不作"与"述而有作"关系处理不当、书写形式不统一、标点符号不科学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志书的科学性与质量。文章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探讨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信史”之笔 客观公允——《广西通志·政府志》漫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凡在政治部类的志书中,党政专志编纂难,编出上乘之作更难。共产党组织的专志在此暂且不提,而就政府志的内容及地位来说,其主要是记本地执政当局施政的历史,实实在在是为官而书,可谓官书之首。如何做到为官者言而善否适度,叙政务事而臧否自现;写政绩而不致渲染浮华,记失误而不失冷静客观,这不但是编纂者棘手的难题,也是读者关注的悬念。《广西通志·政府志》一问世,本人持疑披览,读竟欣然自喜,该志编纂可赢得读者信赖,相信她能够经受历史的考验,堪称传世“信史”。感受之深,有如下几点:述而不作 冷静中允  “述而不论…  相似文献   

16.
沈泽云在1991年第2期《贵州方志》上发表《谈述而不作的原则性与灵活性》,认为“述而不作”作为地方志书的编写原则应该遵守,但也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志书要写出一定的深度,要写出事业的兴衰起伏,  相似文献   

17.
编纂二轮地方志遵循"生不立传"、"述而不作"、"不越境而书"、"宜粗不宜细"、"横不缺项,纵不断线"等原则。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编纂原则应当与时俱进,提出"生人入志"、"述而有作"、"通变则书"、"实话实说"、"横不缺变项,纵不断革线"。使志书充分反映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8.
《湖南文史》2011,(2):32-33
“浮云” 2010年,“浮云”成为网络热词,然而,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曾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用来表达对不义富贵的轻蔑。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概述体裁的形成经历了六个阶段;首轮志书概述体武名称五花八门,应当庄重统一;概述的文风不同于记、志、传,可以使用述而有作的“快笔”和述而有论的“论笔”,注重文采,注重叙事,适当运用赋比兴等修辞手法;同时概述写法上要继承叙故事的史家法度。  相似文献   

20.
首轮《广西通志》编纂,在增强著述性方面的实践主要是科学合理设计篇目,体现著述的严谨性;明确主线记全要素,构成资料的系统性;直书其事述而不论,保持历史面貌的客观性;加强记述深度,突出特点,反映事物的规律性;写好概述,提升总揽全局的宏观性;加强总纂驾驭,着眼一部书的整体性;编纂指导提前介入,体现“官修”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