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先秦时期,华夏民族周围聚集着众多的少数民族,他们与华夏民族发生过或大或小的战争,同时自身也受着华夏民族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诗经》中部分反映华夏民族与西北民族之间战争的诗篇,来探讨华夏民族在早期与其他民族战争的表现,从而揭示先秦时期民众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2.
书讯     
正彭丰文博士所著《先秦两汉时期民族观念与国家认同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6年3月出版。全书共六章,45.1万字。该书对中国古代"国家"、"国家认同"概念进行了辨析界定,在此基础上,紧紧围绕"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考察了先秦两汉时期民族观念与国家认同的形成发展历程及其历史意义。作者认为,先秦时期中国传统文明已经表现了追求"大一统"政  相似文献   

3.
书讯     
<正>彭丰文博士所著《先秦两汉时期民族观念与国家认同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6年3月出版。全书共六章、45.1万字。该书对中国古代"国家"、"国家认同"概念进行了辨析界定,在此基础上,紧紧围绕"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考察了先秦两汉时期民族观念与国家认同的形成发展历程及其历史意义。作者认为,先秦时期中国传统文明已经表现了追求"大一统"政治的文化特质,西汉时期"大一统"特色的中国古典民族观念与国家认同正式形成,东汉  相似文献   

4.
提出并归纳了黑龙江先秦史研究中的三点认识:一、在基础材料的使用方面,不应纠缠于神话故事、历史传说以及后世追补性文献的修订和考索,而应全面采用考古学提供的新资料、新成果;二、在年代序列方面,对于已经进入中原王朝历史时期的时段,不宜再使用生产工具、武器质料的断代概念(如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等),而应使用体现与中原王朝相对应的断代概念(如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等);在族源族属方面,不应笼统套用传统的东北土著民族三大族系说,而应具体研讨其先秦时期在黑龙江境内分布情况,即主体部分、延及部分甚或有无等情况,同时还应审慎考虑其与同时段考古学文化的对接问题。  相似文献   

5.
书讯     
正彭丰文博士所著《先秦两汉时期民族观念与国家认同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6年3月出版。全书共六章,45.1万字。该书对中国古代"国家"、"国家认同"概念进行了辨析界定,在此基础上,紧紧围绕"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考察了先秦两汉时期民族观念与国家认同的  相似文献   

6.
浙江富阳市文物馆藏有少量先秦青铜器,为春秋战国时期器物,部分有出土地点,均分布于其境内沿河平原或山谷地带。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巴、蜀是先秦时期的两个重要诸侯国,境内生息着不少兄弟民族,其中最强盛的一支,就是氐人。这支民族在古蜀国内居于统治地位。在我国历史上也是较大的民族之一。他们特别活跃于两汉及南北朝时期。氐人,在五胡十六国中曾先后建立了前秦、后凉两个政权。又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立了“仇池园”、“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等封建割据政权。隋唐以后,吐蕃兴起,白马人居住地区处于唐蕃争夺的中间地带。此后,史书记载氐人的活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地市各县文管部门对渠江流域的地下文物遗存进行了调查。在渠江支流通江流域发现先秦时期遗址6处,采集到石器、陶器等遗存;在州河流域发现先秦时期遗址和石器采集点12处;在渠县境内发现3处先秦时代遗址。上述遗址与通江擂鼓寨、月亮岩及重庆江津王爷庙、峡江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均有一定联系,反映出了当地古代居民具有一定流动性或频繁迁徙,可能与其经济生活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9.
从史前时期开始,我国东部和南方的一些原始民族曾流行对牙齿进行损毁,改形或变色的习俗,其形式有“凿齿”、“黑齿”和“包齿”等.本文拟对我国古代“黑齿”习俗的分布,成因及其意义作一初步钩稽;至于这种习俗的起源和演变,因问题复杂,限于篇幅.留俟来日另文探讨.一 我国古代“黑齿”的分布何谓“黑齿”?汉·王逸《楚辞·招魂》注说:“黑齿,齿芽尽黑,”可见“黑齿”乃是人们改变牙齿自然色泽而形成的一种体饰特证.同时,又是华夏——汉族别具有这种体饰的原始民族的一个泛称.在先秦典籍里所保存的我国古代境内“黑齿”民族的资料.尽管零碎,但经过爬梳整理,仍可为我们了解先秦时期“黑齿”民族的分布范围,提供一条粗路的历史线索.  相似文献   

10.
从汉代的丝绸之路到唐宋时期的茶马古道,古代甘肃在各个民族之间的贸易交往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唐宋时期的茶马贸易,主要在甘肃地区与藏族之间进行。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唐、宋时期甘肃境内茶马互市的基本情形、形成原因以及茶马古道在甘肃境内的线路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尖首刀是先秦时期刀币系统中铸行最早的货币。其币形的演进特征与流通空间的变化大体相对应。尖首刀流通区域的范围较广,且区域内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差异,这一流通区域的形成与演变与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地理的分布格局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在先秦及秦汉时期,新疆宗教文化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主要有原始宗教文化、早期佛教文化,还有祆教文化。多种部族、民族集团在这里共处,呈现出或融合或分化的特点。这时期宗教文化对新疆早期部族、民族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早期部族、民族形成有推动了宗教文化的趋同。  相似文献   

13.
赵书 《北京文史》2001,(1):23-25
满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个古老民族,也是在北京历史悠久、有谱系可查的世居民族之一。满族人在先秦时期称肃慎、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辽、宋、元、明时称女真。无论是叫肃慎也好,叫女真也好,  相似文献   

14.
安徽铜陵地区先秦青铜文化简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铜陵,地处皖南西北部,与江淮地区隔江为邻,先秦时期曾为淮夷和百越人活动地区,依照习惯说法,归属吴越文化范围(图一).铜陵地区迄今已陆续出土上百件先秦青铜器,不仅铸造精美,且品种繁多,文化内涵丰富.近些年来,境内又先后发现古代铜矿采冶遗址数十处,并出土了大量的矿冶生产工具.其中部份遗址的年代,上限可到西周时期,充分反映了铜陵悠久的矿冶历史和它在我国南方青铜文化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本文试就铜陵地区先秦青铜文化谈一点认识,以期有助于南方青铜文化和皖南古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自古以来,我国西南地区民族人口众多,民族成份复杂,民族分布面广,民族活动能量强、社会影响大。三国时期,立国于西南之蜀国与西南民族的关系极为密切,对西南民族地区社会历史的影响广泛而深远。本文在阐述蜀国建立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其境内的民族成份及诸葛亮平南中的事件,并对(?)人的族属和平南中的时间作了进一步的探研。  相似文献   

16.
巴人来源的传说与史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秦巴人是由多支族群所构成的多元化亚民族集团。因各支系来源的不同,关于自身来源的传说也不同。由于古代文献取材的地域和年代有差异,导致学术界对于巴的含义、巴人的族属与地域、巴国王族的来源,以至先秦究竟有几个巴国等问题长期存在分歧。巴人不等于巴国,先秦只有一个巴国,即周武王所分封的宗姬巴国,是著名的汉阳诸姬之一。宗姬是巴国的王族即统治者,而史籍所载的巴地八族以及廪君蛮,则是居息在巴国境内的属民。  相似文献   

17.
光泽县生产陶瓷的历史悠久,先秦时期这里生产有大量的黑衣陶器、印纹硬陶。唐五代到清代,境内瓷器生产绵延不绝。经历年考古调查,已发现有10多处窑址,生产青瓷、青白瓷、青花瓷等产品,采集到大量文物标本。本文对光泽境内历代瓷窑做了初步概述,并对产品种类、特征、外销等问题作了初步分析,对研究福建陶瓷史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集中论述了古代西北 (今陕、甘、宁、青、新五省区 )少数民族多元文化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共分三部分 :(1)先秦时期西北民族的区域文化 ,分别论述西北新石器文化区域类型和先秦西北民族的区域文化 ;(2 )秦汉至北宋约一千余年间 ,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发展因受四周文化的影响 ,特别是佛教文化的影响 ,而发生变异 ;(3) 15— 16世纪 ,因民族的迁徙与融合 ,近现代西北少数民族及其分布格局基本形成 ,而其多元文化因伊斯兰教的传播而发生第二次变异 ,从而基本定型。  相似文献   

19.
元代辽阳行省境内的契丹、高丽、色目与蒙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古以来,东北地区即为多民族聚居地区,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各民族的频繁迁徙与相向对流以及随之而来的自然融合或强力揉合,使得居住在这一地区内的民族成员及其分布地域不断有所变化。元代于东北设置辽阳行省,在这个民族关系动荡变革比较剧烈的时代里,辽阳行省境内各少数民族的成份与分布,同样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这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行省境内增加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的民族成员,如原居于我国西、北部或中亚地区属于突厥语族、藏缅语族或伊朗语系的某些民族,其部分族众先后进入了辽阳行省境内; 蒙古族的居地向辽阳行省的西部与中南部迅速扩展,部分蒙古族的足迹甚至远抵日本海及鄂霍茨克海沿岸,因而行省境内的蒙古族人口数量空前增加; 土著东北、分布地域亦较广阔的女真族,与辽金两代比较,人口呈现急剧锐减趋势,居住地域亦向东  相似文献   

20.
新疆古称西域 ,位于祖国西北部、亚欧大陆腹地。特定的地缘区位使这里自古以来就成为沟通东西方文明和各民族间相互交往的枢纽。众多的民族在此留下了生活的足迹 ,共同开发和建设了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 ,创造了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一、先秦时期西域的民族有关先秦时期生活在西域的民族情况 ,中外古代文献记载极少 ,对此的研究很大程度上须依靠现代考古学的成就。考古资料表明 ,早在新石器时代西域就存在各种不同的氏族部落 ,他们的经济生活互有差异 ,生产发展水平也不一致。但总的情况是 ,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高 ,金属冶炼已开始 ,农业、手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