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尧健 《神州》2011,(5S):72-72
平时老师们谈论的差生,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习成绩差,他们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社会的、先天的和后天的等等,但是大部分差生是后天形成的,他们的学习成绩直接影响老师的教学质量的好坏、班级学生的平均分质高低。提高差生学习成绩对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董素敏 《神州》2012,(9):234-235
教师应保持多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转化少数数学差生,数学差生分为智力型数学差生和情节感型数学差生,对智力数学差生的转化对策是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诱发并强化学习动机;进行强化记忆训练,让其熟练各种记忆方法,筛选适合自己性格和个性的学习方法;反复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让其掌握基本的数学方法,培养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3.
何倩 《神州》2012,(13):325-325
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农村中留守孩子越来越多,学生厌学情绪严重,于是差生越来越多。转化差生势在必行。它关系着我国21世纪人口的整体素质及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也是摆在广大教育者面前的一大难题。现就我转化差生的实践经验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李贵民 《神州》2012,(18):255-256
学困生即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决定了其最终目标,即让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每个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教育、获得全面发展。对学困生进行研究井使之转化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摆在教育工作者前面的一项紧迫任务。各个学校,各门功课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学困生。学困生是指智力与感官正常,但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作为高中化学学科,当然也不例外。在化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差生关键是找到学困生的成因后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5.
曾海燕 《神州》2012,(4):272-272
近几年来,在偏远的农村,大力倡导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结果似乎导致“差生”有决堤之势。“差生”多,老师上课也越来越没劲,经常抱怨,某某学生简直就是“蠢货”、“笨蛋”,可谓苦不堪言。这种简单的把后进生看成是智力低下的行为,往往也证实了教师的简单粗暴。可是作为教师不可能只教优生而把差生扫地出门,所以我们要善于转化差生。  相似文献   

6.
姚利华 《神州》2012,(22):343-343
不少学生讨厌数学课,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数学学困生,虽然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社会、智力等诸多因素,但大部分学困生是后天形成的,通过教师、学生、家庭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其“后进”局面是可以扭转的。提高教学质量,转化学困生,是数学教师不可回避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刘丽红 《神州》2012,(7):315-315
加强对差生的转化,不仅是对教育工作者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加强班级建设和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是初中教育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班级呈“橄榄球”状分布而不是像“杠铃”一样两头大。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而初中学生正处在学习外语的黄金时期。对于英语差生,教师应用真诚的师爱消除差生的自卑心,用高超的教育艺术教育他们,用足够的耐心和合理的评价体系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赵海红 《神州》2011,(2X):111-111
差生的决大多数是由于心理、习惯等因素造成而,非智力因素。所以,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矫正学生心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做好差生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9.
刘建平 《神州》2013,(20):50-50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每个班都存在不同数量的后进生,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因为智力发展缓慢,认知水平低下,也就是先天智力方面的原因导致的;另一种是因为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学习目的不明确,也就是后天非智力方面的原因导致的。作为一名老师要让每一个发展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那么转化后进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转化后进生的重要方法就是找出后进的原因,对症下药,因材施教。现在我就智力和非智力后进生如何转化,谈一点个人的初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李德军 《神州》2012,(19):83-83
在教学中发现,差生中的绝大多数智力并不差,可见决定差生的因素往往是非智力因素。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的因素,例如动机、兴趣、情感、性格、意志、习惯等。因此在教学中,在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融于教学之中,把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作为学科教学的目标之一。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1.
蓝小玲 《神州》2012,(9):382-382
提起“差生”这是让老师都头痛的字眼.是不管在哪个学校、哪个年级都会遇到的现象,“差生”是学校的一块阵地。所谓差生是指那些不太听话,不守规矩,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而这些学生中,不少人在某些方面很有天才,正像爱迪生、达尔文曾被学校认为“捣蛋”,“糊涂虫”而被赶出学校一样,无情的应试教育也可能已经埋没了无数个那样的科学家。为此,我们一定要帮助他们。那么,如何帮助“差生”呢?对差生的教育应该采取哪些方法和措施呢?就这个问题,阐明以下几个观点:  相似文献   

12.
杨秀容 《神州》2011,(9S):77-77
后进生问题时刻围绕着农村初级学校的教学,从我十几年来的教学体会来看,后进生对学习产生逆反的情绪,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一大困难。后进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后进生都是后天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王继苹 《神州》2012,(22):394-394
怎样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一、掌握差生心理,建立师生感情。二、根据英语特点,采取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学旺 《神州》2012,(8):71-71
具体到课堂教学也要落实三个三个代表,必须关注所有学生的成长,尤其是后进生和学差生,不要因为他们的成绩不好就置之不理。教育后进生是一门真正的艺术,要跨过门槛,真正走上全面教育的道路。后进生身上也有许许多多的闪光点,也有他们的优点,只有你有爱心、诚心、耐心,你就会发现。你就能真正成为他们的朋友,就能转化他们。  相似文献   

15.
马淑艳 《神州》2012,(21):162-163
1了解差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学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理智、情感、和行为诸方面进行动态的人际交往过程。建立良好的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是教学成功的保证。而教师——中差生关系尤为重要。一位耐心体贴、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师,肯定为中差生学生所尊敬;而尊敬老师的中差学生往往又会顺应老师的期望,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学习。那么,如何才能建立教师与中差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呢?我从以下几点去作了些努力:  相似文献   

16.
法国的历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一个重视历史教育的国家,其历史课的设置由来已久,发展至今已成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法国历史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世界的过去、现在并放眼未来;注重学生比较、辨别能力、历史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培养,形成一定的历史观,同时也要求掌握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讲究学科互助,在将历史课置于人文、社会学科的广泛背景中加以考察的同时,又强调从历史的角度加深对其他学科的理解。法国历史教学的模式,在法语地区乃至国际上曾长期占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欧洲国家的典型代表。其课程设置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每个班都存在不同数量的后进生,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因为智力发展缓慢,认知水平低下,也就是先天智力方面的原因导致的;另一种是因为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学习目的不明确,也就是后天非智力方面的原因导致的。作为一名老师要让每一个发展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那么转化后进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转化后进生的重要方法就是找出后进的原因,对症下药,因材施教。现在我就智力和非智力后进生如何转化,谈一点个人的初浅看法。  相似文献   

18.
张静 《神州》2012,(30):137-137
在教师教学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数学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怎样做好这些学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转化差生的措施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李育新 《文史月刊》2012,(Z3):120-120
历史是高中学科中一门重要学科,但是由于在中学阶段历史总处于副科的位置,而且分值所占比例不大,所以往往得不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历史意识是根据历史的经验以及由此总结的发展规律来理解历史、观察现实、展望未来的思维观念和方法。历史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提升学生历史意识是促进高中历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本文将对此方法进行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20.
刘高军  李玮娜 《神州》2012,(19):137-137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碰到了一定数量的外语学习上的差生。怎样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在这方面我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