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婷婷 《神州》2011,(2):60-6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一过高中阶段数学文化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学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开阔视野.寻求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激发对数学创新原动力的认识.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从学生的角度而言.数学文化是通过感知获得的,而不是依凭认知、说教就可以直接习得的.数学文化是寓于数学知识和课堂教学之中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数学文化.渗透人文精神.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学生就成为广大数学教师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吴周成 《神州》2012,(19):317-317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是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制订的,是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标准))是整个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枢纽,它的内容涉及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基本理念、数学课程设计思路、数学课程目标(总体标准、学段目标)、数学课程内容标准、教学教学建议、数学评价建议、数学教材编写等各个具体领域,体现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数学学科上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这一次数学课程改革是革命性的,将对我国今后的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曹秀枝 《神州》2012,(6):203-204
随着社会信息进程的日益加快,人类面临一个新的教育命题: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数学课程标准》前瞻性地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之本,解题之源,学好它既是基础又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刘守强 《神州》2013,(32):186-186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新《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关注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实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是说,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去,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去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示其数学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5.
闫丹 《神州》2012,(16):106-10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6.
黄雪莲 《神州》2011,(6S):40-40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而我们身边的学生又有多少人真正喜欢学习数学?笔者认为可以从发掘情感的积极因素;课堂教学生活化、重视学生操作三方面着手,切实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赵济歌 《神州》2012,(24):78-78
《数学新课程标准》根据我国数学教育的现状,在素质教育宗旨的指导下,对数学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重新的审视。《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构建一个符合素质教育的数学课程标准体系,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学习兴趣,形成自我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8.
董艳芳 《神州》2011,(2X):128-128
数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数学课程改革,数学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数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不仅仅要关注备课、讲课和批改作业等数学教学环节,而且要研究数学课堂、数学活动、教学对象、教学资源,关注数学活动中教的行为和学的方式的有效性。自觉反思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内涵.强化效率观念指导,并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效应,取得应有的效果,产生应有的效益,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9.
李学平 《神州》2012,(34):17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把解决问题列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总体目标之一,并且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的教学活动要  相似文献   

10.
数学的产生源于生活,数学的课堂同样离不开实际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自身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田蓉 《神州》2011,(6S):102-102
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处处皆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其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来设计教学,为学生精心创设用数学的情境,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杜林丽 《神州》2012,(18):195-195
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面对这一要求,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考虑数学教学中能不能把现实的问题与之相联,能不能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去重新体验“数学发现”的过程,能不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问题?这一连串的问题,使我联想到如果数学教师能和学生一起走进生活,那么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3.
浅谈高中数学建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玲 《神州》2012,(6):230-231
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国受国际上“问题解决”教学的影响,也注意强调对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开始在教育中引进实际问题,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建模纳入其中,这是我国中学数学应用与建模发展的里程碑,同时标志着数学建模正式进入我国高中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4.
刘伟焱 《神州》2012,(18):189-190
《数学新课程标准》根据我国数学教育的现状,在素质教育宗旨的指导下,对数学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重新的审视,《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构建一个符合素质教育的数学课程标准体系,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学习兴趣,形成自我学习策略,笔者通过不断探索以及与自身教学实践的结合,发现了任务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可操作性,并能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5.
刘鸿哲 《神州》2012,(6):226-227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教学中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可以很好落实这一数学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可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人类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有价值的数学知识,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郭彪 《神州》2012,(34):165
数学新教材的最大特点是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相似文献   

17.
刘亚宾 《神州》2012,(3):256-25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营造民主、快乐的氛围,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去参与数学、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再创造”数学和应用数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8.
黄伟 《神州》2011,(3):120-120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9.
高强 《丝绸之路》2009,(14):117-119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教育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之一,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应客观地分析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现状、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将数学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自然渗透。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必须积极引领孩子们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趣味,让他们在对数学知识认知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从而促使他们快乐的环境中进行开心地学习,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夯实数学基础,提升数学应用技能,增强数学素养,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