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蕴 《考古与文物》2012,(3):102-104
唐高祖献陵位于陕西三原县,但陪葬墓区却分布于其身后东北方的富平县境内,本文从考古资料入手,结合文献记载,就唐高祖献陵陵园选址、陵园布局、陪葬墓位置等方面与秦汉帝陵相对照,阐述了献陵的主要特点、陵区布局及陵制承袭脉络,并附上富平县文管会陵区调查所得陪葬墓分布草图。  相似文献   

2.
明皇陵位于凤阳县城西南7公里处.是朱元璋父母之墓.《明史·礼志·山陵》载:“皇考仁祖墓,在凤阳府太平乡……洪武二年荐号曰英陵;后改称皇陵《凤阳新书》载:“皇陵,仁祖淳皇帝、淳皇后陵”.朱元璋的三个兄嫂、两个侄儿也合葬于此.“南昌等五王及妃附葬凤阳皇陵”明嘉靖十年一度命名皇陵为“翌圣山”.皇陵规模宏大,其建筑布局既继承了唐宋帝陵的规划特点,又有所创新.所谓“宫阙殿宇,壮丽森严”.特别是陵前神道两旁的石象生雕刻,为上承宋元,下启明、清的大型石雕艺术作品,价值颇高.本文试就皇陵的营建、布局、现状及其石刻艺术的风格、时代做一全面介绍,并就有关问题一抒管见.  相似文献   

3.
在巩县宋陵周围,因建陵、护陵和祭陵等过程,留下了众多相关的地名。本文仅就有籍可查和初经考证的一些地名,分类浅论如下。一、因永安陵而产生的地名乾德三年(公元965年),赵匡胤将其父赵弘殷从开封东南隅迁葬于巩县,名曰永安陵。从此,陵区之地叫做老龙窝,俗称龙洼,  相似文献   

4.
绍兴市宋六陵为北宋徽宗及南宋高宗至度宗等的陵墓所在,后代习称为宋六陵.2018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大范围勘探的基础上,发掘了一号陵园遗址,揭示了该遗址的中轴线建筑布局和垣墙范围,探明了石藏墓室的具体位置与规模,基本判定该遗址为南宋某座帝陵的上宫或后陵的基址.此次发掘为全面了解南宋帝陵陵园的整体布局与各陵上下宫的形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2000年7月,内蒙古巴林右旗博物馆抢救清理了辽庆陵中永兴陵区的一座多次遭盗掘现已无法保护的辽代晚期皇族墓葬. 辽庆陵位于巴林右旗大板镇北100公里处的索博日嘎苏木境内,在苏木政府所在地北14公里的瓦仁乌仁山南麓,当地人把这块地叫王坟沟.因为这里是辽代中晚期的三个皇帝陵所在地,即辽圣宗耶律隆绪的永庆陵、兴宗耶律宗真的永兴陵和道宗耶律弘基的永福陵.这三座陵也叫中陵、东陵、西陵.这次清理的陪葬墓是在东陵区主陵的西南300米处.  相似文献   

6.
一、西汉诸皇陵简介西汉11个皇帝的陵园,文帝刘恒霸陵在今西安市东郊的凤凰嘴,宣帝刘询的杜陵在今西安市三兆镇之南,其它9个皇帝的陵都在今西安市北面渭河北岸的咸阳平原上。此处汉代渭北9陵可分为3个区域:第一区以汉高祖刘邦长陵为中心,西为惠帝刘盈安陵,东为景帝刘启阳陵;第二区是武帝刘彻茂陵和昭帝刘弗的平陵,茂陵居9陵之最西,平陵在其东;第3区在渭北9陵的中部,以元帝刘奭渭陵为中心,西为成帝刘骜延陵,东为哀帝刘欣义陵,西北为平帝刘衍康陵。按规定,汉代帝后合葬同茔而不同  相似文献   

7.
西夏陵残碑是探讨西夏书法演变的最佳切入点。总体上看,西夏陵残碑书法先由纵势方折转向圆润宽博,再由趋向斜逸遒婉。西夏文碑刻书法可据此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下限到谅祚时期;中期从谅祚行汉礼开始,至乾顺晚期结束;此后为晚期。  相似文献   

8.
刘毅 《北方文物》2002,(4):38-47
明代皇陵的陵园结构是一种全新的布局,但6处18座明代皇陵因建成时代先后不一,陵园结构亦有所变化。大体说来,凤阳皇陵基本套用了宋陵制度,南京孝陵创立了新的陵园平面布局,北京长陵因之而小有改作,献陵以后各帝陵则进入定型守成期,诸陵之间只有细微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祈求丰产的祭祀符号--大汶口文化陶尊符号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德增 《民俗研究》2002,1(4):59-69
一 从1957年到1982年,在山东莒县陵阳河、杭头、莒县店子大朱村和诸城前寨四处大汶口文化遗址中陆续出土了19个刻画在陶尊上的符号(图一).其中,陵阳河遗址12个,大朱村遗址5个,杭头和前寨遗址各有1个.  相似文献   

10.
巍然耸立于尼罗河畔沙漠之中的古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从四面看,就像是汉字“金”的化身,故称金字塔。中国也有被人称为“东方金字塔”的古代陵墓。它们是: 少吴陵:少吴是中国传说中的五帝之一。父亲是黄帝,母亲是娥皇。据说他政绩斐然,史书以五行之首的“金”象征其功业,所以也称为“金天氏”,奉为神帝。少吴陵建造年代约与埃及金字塔年代相同,这是一座棱角分明、设计科学的金字塔。陵墓呈覆斗状,底边长28  相似文献   

11.
唐恭陵调查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堰师县缑氏公社滹沱村村南景山上,有唐高宗太子李宏(《新唐书》作弘,今从碑文作宏——下同)墓,俗称"太子冢"。按《新唐书·列传第六》及墓前高宗所撰《唐孝敬皇帝睿德纪》碑文,均称李宏为"孝敬皇帝";其墓虽为太子墓,而陵墓规制"尽用天子礼",墓号"恭陵"。因此,在唐王朝十八陵之外,尚应有此一陵待记。 1963年恭陵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有关陵墓规制及陵前石刻未见公开报道,因此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1983年,河南省洛阳地市区划进行调整,原属洛阳地区之偃师、孟津、新安三县划归洛阳市。11月下旬,洛阳市文化局、洛阳市文物管理处等单位对三县文物现状进行了调查,偃师的恭陵是这次调查的主要对象之一。现就恭陵调查所及,记述如次。  相似文献   

12.
南宋六陵自绍兴元年始建孟后攒宫,历今已876年。元初遭盗毁,明洪武三年多有修复,各陵垒土墩、立碑、植封树,还敕建理宗顶骨碑及碑亭①。洪熙元年又局部"敬修陵寝"②。清初"诸陵仅存封树,唯孝、理二陵献殿三间,缭以周垣"  相似文献   

13.
咸阳“周王陵”考古调查、勘探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王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周陵镇北侧,陵园平面为长方形,方向170°,由南北两陵、内外双重围墙、双重壕沟、外藏坑、建筑遗址、小型墓葬等部分组成。内陵园中除南、北两陵外,还有少量的建筑遗址及外藏坑。外陵园内则有较多的外藏坑及建筑遗址。外陵园的西北角、东北角及东侧外围墙、外壕沟之间的北段发现小型墓葬三组。据陵园形制、布局特点及出土遗物分析,周王陵的时代为战国晚期,为秦悼武王及其夫人的陵墓——永陵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4.
2011~2013年,对西汉宣帝杜陵进行了全面地考古调查与勘探.基本探明了杜陵陵区范围与布局,明确了杜陵陵园有一重外围沟、一重外园墙,外园墙之内发现帝陵陵园、皇后陵园、100座外藏坑、57座祔葬墓、6座建筑遗址、数条道路;陵区东、东北、北部发现75座陪葬墓;陵区西北发现陵邑墙基、围沟,并在陵邑内发现4处大型建筑遗址、2座陶窑等.对全面认识西汉中期帝陵的形制要素与布局及西汉帝陵埋葬制度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秦汉陵墓的考古资料与研究成果出发,讨论陵寝制度与象征研究中的思路与方法问题。秦汉陵寝制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陵寝制度也就是陵墓制度,狭义的陵寝制度指陵侧出寝的建筑制度,多年来两方面都进行了深入讨论;秦汉陵墓实行独立陵园制度,对于陵园的象征有若都邑说、若宫城说;近年在此思路基础上,出现了将地下陪葬坑与秦汉帝国职官架构比拟的新思路,这种思考还需要从理论与考古实践上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1975年秋冬,我们在发掘西夏陵区八号陵以后,为了进一步搞清西夏帝陵与陪葬墓的关系、地面布局、墓葬形制、墓室结构等方面的差别,又发掘了一○八号陪葬墓。发掘工作从9月16日开始,12月5日结束。虽然一○八号陪葬墓也遭到严重的盗扰,但是墓葬的形制比较完整,刻有西夏文  相似文献   

17.
南京现存上坊镇石马冲、栖霞山西南狮子冲两处石兽遗存的墓主问题多有不同意见,就《建康实录》、《元和郡县图志》、《六朝事迹编类》、《景定建康志》、《至正金陵新志》等文献有关梁昭明太子陵、陈武帝万安陵、陈文帝永宁陵的地理位置的记载等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的认识:陈武帝万安陵在上元县东南今方山西北一带,特别是根据《六朝事迹编类》的记载,石马冲石兽为陈武帝万安陵之说有相当的可能性;狮子冲石兽为陈文帝陵的看法,从地理位置和石兽风格两方面看都是符合的;至于昭明太子陵,虽然文献记载的地理位置很不一致,但大致可以从尧化门内数里和栖霞山旁两个位置来考虑。  相似文献   

18.
1980年10月,河南省偃师县缑氏镇永庆寺旧址出土宋代《永泰陵采石记》碑一通。碑质为青石,高2.6、宽1.29、厚0.27米,碑文二十二行,每行二十六字,楷书。碑首书写《永泰陵采石记》。碑文记述了修筑宋哲宗赵煦寝陵采石的经过。赵煦于公元1086年执政,共做了十五年皇帝。碑文首句记载:"大行哲宗皇帝以今年正月十二日己卯奄弃万国",说的正是他在元符三年(1100年)死去。按照朝廷丧葬礼仪,立即开始浩繁的建筑工程,仅采石一项,据碑文记载,规模就很惊人。由于北宋  相似文献   

19.
1985年8月,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普查队对吐蕃松赞干布陵和赤松德赞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所获简报如下。松赞干布陵(封二:1),又名“红陵”,位于穷结县城西南的穷结河岸边,即藏王墓地的西北角。《贤者喜宴》云:松赞干布陵“在雅隆穷布境内”。《档木措》又载:松赞干布陵“在穷普下游”。以上两地名都指现在的穷结。松赞干布陵上有一“红庙”,属宁玛派著名的热巴坚·尼玛沃色(1124—1192年)时期所建。松赞干布陵除封土外,陵园范围内小部分已被水冲成河流,大部分成为耕地,现在地面上不能辨其周长。该墓位于孙芒松芒赞陵的北边,一线排列,  相似文献   

20.
唐兴宁陵调查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7年12月,咸阳市博物馆在规划唐兴宁陵保护范围的同时,对该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获得的资料整理如下。唐兴宁陵,又名唐代祖元皇陵,是唐高祖李渊的父亲李晒之墓,位于咸阳市红旗公社后排村的北原上,即咸阳原二阶台地上。《咸阳县志》记载:"代祖元皇陵,在县东三十五华里,坐落萧城村正南三里,名兴宁陵。"《关中胜迹图志》引《长安志》云:代祖元皇帝兴宁陵,"在五云多,周二里"。萧城村即今咸阳市韩家湾公社怡魏村,此地是汉高祖长陵所在地,长陵城传说为萧何所筑,故俗呼萧城,因而此村又称萧城村。兴宁陵除封土外,陵园范围内均已成为耕地,现在地面上不能辨别其周长。此陵距二道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