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徽州文书与徽学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徽学之所以成为一门新学科 ,根本原因是大量徽州文书的发现 ;没有徽州文书 ,就不可能出现徽学。徽州文书现存约 2 0万件 ,内容涉及徽州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具有启发性、连续性、具体性、真实性和典型性等特点。正是由于徽州文书的学术价值被发现 ,才出现了以徽州文书研究为中心、综合研究社会实态、探寻中国古代社会后期发展变化规律的新学科———徽学。徽学研究将给宋代以后的中国古代史特别是明清史研究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汉唐碑志存世数量巨大,且陆续被发现,这些碑志资料对研究中古历史具有重要价值。将汉唐石刻文献与敦煌学研究结合,会在新时期进一步促进敦煌学研究的进步和发展。碑志文献为敦煌学研究提供了较多重要的史料,涉及敦煌学研究中的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民族史、书法艺术史等方面,给新时期敦煌学研究注入新活力。碑志文献亦将敦煌区域史纳入丝绸之路史、中西交通史、中古社会史的研究范畴,进一步加强与“长安学”“西域史”“中亚史”等研究领域的结合,为敦煌学研究开拓了新视野。并且碑志文献亦为敦煌学研究范式的转化提供了新的方向,汉唐碑志中大量涉及中古社会史的资料,为敦煌学研究旨趣、理论方法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图书馆(即中山图书馆)从1941年杜定友先生担任馆长时,就已经开始了广东地方文献的征集和收藏工作。经过几代专家、学者半个多世纪的艰辛探索和辛勤的劳动,到目前为止,已形成了收藏有广东地方文献8万余种、约30万册规模的专馆(即孙中山文献纪念馆)。据笔者了解,它所收藏的文献主要是建国前后出版的图书、报纸、期刊、地图、手稿、照片等各种类型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罗尔纲先生是海内外著名的历史学家,太平天国史学研究的泰斗和奠基人。70余年的学术生涯中,先生共撰写了专著40余部约700万字,发表论文400多篇,编辑文献资料约3000余万字,为太平天国史的研究立下了一座巍巍的丰碑。近年来,海内外学者介绍罗先生治学、为人的文章不少,但涉及先生辨伪学研究的不多。本文试从罗先生对太平天国史辨伪的角度,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研学旅行是教育与旅游跨界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对于旅游行业的创新发展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针对大学生对研学旅行的基本认知和心理需求,分析大学生研学旅行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大学生为主体,高校、政府、企业等形成合力,协同推进大学生研学旅行健康发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6.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实践育人的教育形式,成为我国旅游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大量代表性期刊文献发现,研学旅行的概念、特征、参与动机、影响因素、课程建设等方面是研学旅行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研学旅行资源的调查与评价、研学旅行产品的创新性开发、研学旅行专业人才培养等未来研究方向,为学者研究研学旅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志》现已出版专业志92部(篇),共6122.3万字,1073章,4724节,16380目(一级子目),文献辑存部分收录文献及各类统计资料共1656篇(其中各类统计表及名录131篇)。平均每部约67万字,12章,53节,178目,其中概述1.38万字,文献辑存18篇;每章约4节,15目,5.92万字。  相似文献   

8.
俄藏敦煌文献中由于种种原因,混入了一部分黑水城文献。将其判别出来,并进行释读、拟名及研究,对于敦煌学和西夏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部分俄藏敦煌文献中黑水城文献残片的缀合,对研究佛教在黑水城乃至西夏的传播、西夏时期的天文历法、西夏的社会生活等都将会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
正敦煌文献是蕴藏着丰富民族史料的学术富矿,百年来众多学者立足于此,在诸多领域产出了堪称宏富的研究成果。在民族史方面,近年出版的《敦煌民族文献论稿》(甘肃文化出版社,2019年)即是作者陆庆夫教授精勤治学、博观约取的缩影,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敦煌学学术发展的历程,具有相当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静 《风景名胜》2021,(4):0124-0126
从 2013 年中提出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后,有部分学者对研学旅行进行相关研究,在学术期刊上最早发表的文章在 2014,2014 到 2016 年文献发表量没有明显增长,但自 2016 年后,关于研学旅行的研究文献呈快速增长的状态,研学旅行研究进入发展期。本文根据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中收录的 963 篇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 Cite Space 可视化软件对这些文章从发表年份、作者、隶属单位、关键词等进行分类统计。研究发现从 2014 年到2020 年国内研学旅行研究文献整体呈“S”型增长,研究内容不断深化,但还是比较单一,对研学旅行的研究多基于中小学展开,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课程开发设计、红色研学旅游、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等。  相似文献   

11.
从当前国内外主要旅游研究期刊中析出关于"认同"研究的文献,通过统计整理,归纳分析出旅游视域下认同研究的视角、内容、方法,反映旅游视域下认同的研究进展和学术动态,为后续研究提供学术线索。研究发现:旅游文献中关于认同的研究热度与其他学科研究具有一致性;旅游文献中关于认同的研究已形成了以心理社会认同理论为基础,文化认同为核心,沿着政治认同、族群(民族)认同、地方(场所)认同、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五大脉络延伸的研究思路和框架;通过国内外研究的比较,表明国内关于认同的研究与国外研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文章最后探讨了认同研究在旅游研究中的学术地位和国内关于认同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从漠视到觉醒:西方旅游研究对身体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少燕  陶伟 《人文地理》2019,34(4):1-12
旅游是一个身体体验的过程。旅游中的身体是物质性的身体和社会建构的身体的统一体。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人文社科领域“身体转向”、“感官转向”和“非表征转向”的到来,西方旅游学界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到旅游者的身体和具身性话题。在梳理西方旅游研究关注与身体话题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旅游研究关注身体话题的几个发展阶段和相应特征,并从身体与旅游目的地形象表征,身体政治与性旅游、医疗旅游,身体展演与旅游节庆仪式,身体、感官与旅游景观,具身性与旅游体验五大议题进行了归纳和探讨。提出了基于身体理论视角下的旅游研究的路径和框架,并进一步提出了国内未来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话题。以期推动国内旅游研究对身体的进一步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ublic perceptions of archaeology and the information that archaeologists produce in Zimbabwe. There have been accusations that archaeologists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world research for themselves. The products of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are often presented in academic jargon only accessible to those in the profession.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has been criticized for having limited involvement, if any, with the local communities in which it is conducted, and fails to address development issues that are important and much more relevant to the concerned societie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extent to which these accusations are justified in Zimbabwe, focusing on the perceptions that local communities have on archaeology, archaeologists, archaeological remains,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and institutions dealing with archaeological cultural heritage in that country. It also discusses why it seems difficult to put into practice some of the suggestions that have been made in the past on how to engage with the public. The paper argues that, although there have been efforts to change the situation, southern African archaeology in general and specifically its practice in Zimbabwe remains largely a preserve of the initiated. It concludes by recommending that writing on archaeological issues be accessible and that research issues should have social relevance. Awareness of local communities in research, outreach activities to schools, and the benefits of archaeological resources for local communities, are crucial means by which the value of the discipline can be appreciated by the public.  相似文献   

14.
姚冲  甄峰  席广亮 《人文地理》2021,36(5):15-23
伴随着智慧城市建设实践的快速发展,智慧城市研究引起了城市科学、地理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多学科的广泛关注与探讨。本文在分析近十年来我国智慧城市研究文献基础上,重点从智慧城市内涵、智慧城市发展阶段、智慧城市影响因素、智慧城市逻辑框架、智慧城市行业应用等方面,梳理我国智慧城市研究取得的进展。同时指出,在智慧城市的跨学科研究、区域体系、影响因素与系统影响机理和新时代发展路径研究等方面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未来智慧城市建设,应着力加强智慧城市跨学科、智慧城市体系、智慧城市仿真模拟、智慧城市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研究,以及新时代智慧城市发展路径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The links between research and teaching have been the subject of much debate and controversy over the need for both activities to take place in universities remains current. This paper report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research placement module, which aimed to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work as research assistants on small-scale projects.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placement and reviews staff and student experience of the module. The research placement illustrates the multiple benefits of link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terms of enhancing learning, employability and boosting the research culture.  相似文献   

16.
"文革"中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革"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是当代中国的重大事件之一.中外学者对这场运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发表了一批论文及专著,整理和公布了许多资料,目前在许多问题上已达成共识,与此同时也存在很大分歧,如关于"文革"中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基本动因问题、历史进程及其评价问题,对知青"返城风"及上山下乡运动终止原因等等,这些都有待研究者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此外,在研究中还存在资料收集困难、研究力量薄弱、研究方法单一等困难与不足.  相似文献   

17.
旅游地理学视角下第二居所旅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流动性范式下,旅游正经历从单一化的观光到多元化的生活方式转变,旅游与日常生活的界限逐步被打破。一种基于“休闲度假”与“居住生活”为一体的第二居所旅居现象方兴未艾,并因其独特的流动性特征及引发的新的“人-地”互动关系,引起学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在对国内外第二居所旅居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旅游地理学“人-地”关系为研究脉络,对第二居所旅居研究内容进行归纳,并总结出基于“人-地”关系的研究内容体系。对比国内外研究成果,发现我国现有研究对第二居所旅居引发的新的“人-地”关系关注相对较少,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最后,基于旅游地理学的本质特征,按照人地关系理论的“要素与结构-特性与演化-作用与机制-协调与优化”的研究主线,对未来第二居所旅居研究提出展望,以期形成具有旅游地理学特色的第二居所旅居研究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Research projects conducted on Indigenous communities have largely been developed within a dominant Western research paradigm that values the researcher as knowledge holder and the community members as passive subjects. The consequences of such research have been marginalizing for Indigenous people globally, leading to calls for the decolonization of research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Indigenous research paradigms. Based on a reflexive analysis of a five‐year partnership focused on developing capacity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in Lake Helen First Nation (Red Rock Indian Band), we offer a way of understand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Indigenous research paradigms and the western construct of community‐based participatory research as a philosophical and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to geography. Our analysis shows that researchers should continue to move away from methods that perpetuate the traditional ways of working ON Indigenous communities to methods that allow us to work WITH and FOR them, based on an ethic that respects and values the community as a full partner in the co‐creation of the research question and process, and shares in the acquisition, analysis, and dissemination of knowledge. Our reflection also shows that when research is conducted on a community, the main beneficiary is the researcher, when conducted with, both parties receive benefit, while research for the community may result in benefits mainly for the community. We further contend that any research conducted within a community, regardless of its purpose and methodology, should follow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Indigenous paradigms, and respect the community by engaging in active communication with them, seeking their permission not only to conduct and publish the research but also with respect to giving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back in ways that adhere to community protocols and practices.  相似文献   

19.
提高生活质量是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一直是国内外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等不同学科关注的热点课题。近年来乡村生活质量相关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梳理。国内外基于地理学视角的乡村生活质量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生活质量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形成机制、存在的突出问题、调控与优化等方面内容。从理论研究、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对国内外乡村生活质量相关研究进行述评,并展望了地理学研究框架下乡村生活质量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旅游研究中的三种社会心理学视角之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彭建  王剑 《旅游科学》2012,26(2):1-9,28
旅游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需要从其他学科引入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来推动自身的成熟与发展。旅游感知、态度和行为是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在过去数十年间,社会心理学的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表征理论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相对剥夺理论是一种二战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在社会弱势群体的心理失衡和疏导机制研究方面有较强的解释能力。本文通过对旅游研究中的既有社会心理学视角剖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相对剥夺的内涵和旅游发展中的相对剥夺现象,进而比较了相对剥夺理论与既有社会心理学理论视角的独特性和互补性。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心理学视角,相对剥夺理论在旅游地相对剥夺感的表现形式、成因、疏导机制和定量测量等方面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和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