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十几年来桂林抗战文化研究述评魏华龄抗日战争时期,桂林被誉为“文化城”,可见其文化的繁荣和鼎盛,当时,不仅在国民党统治区,就是在国内外都有着广泛的影响。令人遗憾的是,建国以后,在很长一段时期,我们对于抗战文化,对于桂林文化城的研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的桂林,由于蒋、桂之间存在矛盾这一特殊的政治环境,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统一战线),在一段时间内,文化名人云集,书店、出版社林立,报刊琳琅满目,文化活动高潮迭起,被誉为“文化城”。这是一个独特的历史现象,它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辑录并重温抗战时期文化人、也是这一文化现象的见证人对桂林文化城的论述,对于我们了解那一段历史,认识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重温桂林抗战文化历史,那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文化运动,一派欣欣向荣、云蒸霞蔚的壮丽景象依然使人心潮澎湃.革命文化前辈的爱国主义精神可歌可泣,他们创造的英雄业绩让人敬仰.这里所记述的仅是那汹涌澎湃、滚滚向前的戏剧运动大潮中的一朵奇丽、壮观的浪花.然而,这朵浪花“打破了当时桂林、广西过去话剧演出水平,揭开以后桂林文化城的剧运(话剧)繁荣的序幕”.其重要意义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我在桂林所做的几点工作──回忆录的一节林焕平我在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做了几件工作,现在回忆起来,觉得很有意义。批评过吕亮耕先生的“诗即自然”的错误文艺思想①1942年吕先生连续在《诗创作》第九期和《文艺新啃》一卷六期发表关于诗与自然的文章。我认...  相似文献   

5.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国各地许多化界人士纷纷聚集桂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化运动,并很快普遍展开,为全民抗战做出了卓越贡献,也使桂林成了名的“化城”。[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反映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抗日文化活动光辉史实的大型系列丛书——《桂林文化城大全》中的小说分卷(共4辑,220余万字)最近已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渡城的“琵琶行”与“长恨歌”黄德读《文史春秋》1994年第6期吴狄同志的中渡城的"琵琶行"与"长恨歌"一文,兴味复萌,颇引为佳趣。忆梁立亚所作的咏女史李淑青遗事诗初问世时,曾不胫而走,广为传诵,不仅中渡、桂林一带,且遍及广西各地,从闹市以至穷乡...  相似文献   

8.
古城曾有水几环--桂林两江四湖古今谈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历代歌咏桂林山水的诗句,人们当然会说到唐代韩愈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它状写了桂林的水澄清、飘逸,桂林的山峭拔、秀美;不会忘记宋代王正功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它已成为高度评价桂林山水千古传诵的名句;大家乐于提及的还是宋代刘克庄的“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因为它描述了峰、水的分布,特别是水与城的亲密。  相似文献   

9.
正抗战时期,我国现代戏剧奠基人田汉曾三到桂林。在3年零8个月时间里,他以大搞戏剧演出和戏曲改革等活动来积极宣传抗日,促进救亡,为建设桂林文化城并夺取全国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率"平宣队"转战桂林在武汉被日军侵占前夕,中共党员、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第六处处长的田汉,随该厅全体人员历尽艰辛、迭经辗转,  相似文献   

10.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梅州“一城两坊”,即嘉应古城、攀桂坊和望杏坊虽然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但分布较为散乱,缺乏系统性整合和归类,难以形成完善的数据库。这导致许多有价值的历史文化信息没有得到充分发掘和保护,也使得历史文化遗产传承的难度加大。为此,文章基于梅州“一城两坊”发展现状,阐述梅州“相约一城两坊”公众号运营意义,提出梅州“相约一城两坊”公众号运营建议,旨在系统整合古城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历史文化创新性传承发展,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提高“一城两坊”知名度。  相似文献   

11.
北京建城史和燕文化研究的新进展──“北京建城3040年暨燕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杜金鹏由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和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北京建城3040年暨燕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8月21日至24日在北京市房山区召开,与会海内外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2.
惠州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鲜明。惠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设置傅罗县开始。惠州境内集山、泉、湖、瀑、海于一体,素有“半城春色半城湖”的美誉,著名的有“苎罗西子”之称的西湖、葛洪炼丹的道教圣地罗浮山、汤泉的苎龙飞瀑、波涛起伏的大亚湾等。惠州已形成东坡文化、东江文化、东征文化、东纵文化、渔家文化。全市有邓  相似文献   

13.
《文史春秋》2004,(12):F002-F002
广西靖西县龙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创办于1994年3月.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山水小桂林”、“气候小昆明”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的边陲靖西县城。南与越南交界.北与红七军起义地革命老区百色市、云南省富宁县相连.西与那坡县毗邻,东与天等县、大新县接壤.东北则紧靠德保县。该公司是县内唯一集采、选.深加工于一体的私营矿山企业。  相似文献   

14.
我在《李任仁先生生平事略》一的前言中,曾提到我在重庆当“丐”时,听到一些进步化人说:广西有“二李”,由于他们与广西当局的特殊关系,曾支持、掩护、包庇了许多化人的进步活动,使当时广西的政治局面较其他蒋管区开明,使桂林成为光辉一时的化城。这“二李”中李任仁先生未曾谋面,李钊先生则解放初期我们在桂林共同参加“戏改”工作,曾聆教诲,有一定的感情。  相似文献   

15.
赵平 《广西文史》2009,(4):27-33
早在1984年2月,笔者从桂林市文管会出版的《桂林文物》第3期上,拜读到同仁陆汉卿、左超英的大作《抗战时期的〈狮子吼〉——访巨赞法师》时,就深为激动,感到这是广西佛教界值得骄傲的一页,亦是桂林文化城孕育出来的奇葩。从此,便留意这个刊物的种种。如今25年过去,便想着要对这个刊物试作一些补充,让后人更多的了解有关的人与事。  相似文献   

16.
唐现之是广西乡村教育、师范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在解放前的半个世纪里,他心怀教育救国思想,为广西教育献计献策,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创办了桂林师范学校,为桂林文化城的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从民本思想、爱国主义、民主办学、仁爱教育等方面对唐现之办教育的思想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7.
以公元223年东吴夏口城诞生为标志,武昌建城已经跨越1800年。本刊将陆续载文以志“城庆”,反映武昌的历史文化风貌和时代前行步伐。  相似文献   

18.
袁春霞 《岭南文史》2022,(2):53-59+80
<正>秦始皇于公元前214年平定岭南,设立南海、桂林、象三郡。秦末中原战乱,南海郡尉赵佗(河北真定人)于公元前203年建立南越国,以故秦南海郡治番禺(今广州)为都城,自立为南越武王。公元前196年,赵佗接受汉朝的册封,后因吕后专权,对南越国实行“别异蛮夷”的政策,赵佗切断与汉联系,自称“南越武帝”。汉文帝继位后,汉越和解。至公元前111年,西汉大军“攻败越人,纵火烧城”,  相似文献   

19.
田力 《广西文史》2007,(3):71-73
走进位于桂林西山风景区的桂林博物馆三楼,人们就会发现一个在国内不多见的“国际友人礼品馆”。这些展品都是从博物馆珍藏的2600多件国际礼品中精选出来的。我曾多次来到这里参观,欣赏着琳琅满目的展品,品味着其中的文化内涵,联想起有关展品后面蕴藏着的桂林“外交”故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在庆贺桂林建城2110周年,迎接新世纪和新千年的日子里,由多年担任桂林旅游局局长、交通局局长的黄家城同志任主编,由广西历史学会秘书长、广西师大陈雄章副教授参与主编,由多位中青年历史化和社会发展研究专家共同撰写的《观石读史——精选桂林石刻评价》、《桂林旅游史略》、《漓江史事便览》、《交通与历史横向发展变迁》和《桂林交通发展史略》五部作,于1998年5月至2000年7月的两年多时间内相继出版面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