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美健  苏禄煊 《文物春秋》2012,(4):27-28,68
保定莲池书院创办于清雍正十一年,由于历史资料毁于兵燹,其第一任院长是何人,一直令研究者困惑。本文通过查阅清宫档案和有关资料,从所发现的几条信息和线索中考证出首任院长是直隶新安县人张鳞甲,并勾勒出其家世与生平,补充了莲池书院史研究中的一个缺项。  相似文献   

2.
<正>保定古莲池是一座古老的园林,从元汝南王张柔创建开始,迄今已有760多年历史了。她不仅以其古朴典雅、清碧绝尘的风姿闻名于世,而且园内收藏有大量历代碑石,是河北省著名的碑群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莲池书院法帖》是清道光十年(1830年)直隶总督那彦成将其家藏唐以来名贤墨迹和旧拓命人摹刻上石的,因刻石原嵌于莲池书院南楼壁间,故名《莲池书院法帖》,目的是让人们观摩学习。莲池书院建筑被英、法、德、意四国联军毁圯之后,刻石移入高芬轩两  相似文献   

4.
论莲池书院的办学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莲池书院(也有人称之为“直隶书院”、“保定书院”),坐落在保定古莲花池园林的西北角。它地处畿辅的首善之区,为清廷重臣直隶总督直接掌握,又先后延聘海内多位大儒名师掌学,因此,地位辉煌,成就亦辉煌,颇得时人赞誉。  相似文献   

5.
<正>古莲池内清代皇帝御制诗碑共七通十首诗,包括乾隆、嘉庆、道光三位皇帝的御笔,计有乾隆御制碑四通七首诗,即赐直隶总督周元理一通两首(碑阳、碑阴各一首)、赐直隶总督袁守侗一通一首(碑阴有赐直隶总督刘峨诗一首)、赐直隶总督刘峨两通三首(一通碑  相似文献   

6.
古紫阳书院     
《江淮文史》2008,(4):F0004-F0004
  相似文献   

7.
<正>张裕钊(1823—1894)字廉卿,武昌人。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举人。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考取国子监学正,授内阁中书。主试官是当时任礼部侍郎的曾国藩,奇张裕钊之为文,极称赏,并告以文章利弊、唐宋诸大家文法及所应读文书典籍,与黎庶昌、吴汝纶、薛福成称严曾门四弟子”据闻钧天先生所著《张裕钊年谱》,咸丰二年(公元1852  相似文献   

8.
要谈所谓桐城文派,我以为第一步就需要做一番订名的工作,这就是要把关于所谓桐城文派的几个基本概念,作一番诠释和商订,使它名实相符.不然的话,对于所研究的对象的含义就不明确,论断当然难于恰当,甚至还会完全错误.桐城文派是否是一种宗派?什么叫古文和古文义法?这些貌似粗浅但却是关键所在的根本问题,我以为有必要先谈一谈,而后议论才有所依据.这就是我要做订名工作的缘故.  相似文献   

9.
正浙江书院始建于唐代,约有5所。宋元时期,达156所,著名的有金华丽泽书院、慈溪慈湖书院、杭州西湖书院、婺州正学书院等。明代浙江书院有170余所,其中较著名的有杭州万松书院、绍兴甬上证人书院、余姚姚江书院等。清代浙江书院更多达400余所,著名的有杭州崇文书院、紫阳书院、求是书院、诂经精舍等。浙江书院对浙江古代学术文化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曾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著名学者吕祖谦、陈亮、叶  相似文献   

10.
11.
闻名遐迩的武汉市汉阳归元寺,以丰富多彩的宗教活动、文物古迹和艺术珍藏吸引国内外无数游人流连忘返.人们在这香火缭绕的名刹中,是否知道它的来历呢?  相似文献   

12.
钱念孙 《江淮文史》2006,(1):108-114
一代美学大师朱光潜是安徽省桐城县人。桐城位于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一座著名的文化古城。激荡清朝文坛200余年、全国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桐城派”,其发祥地和大本营就在桐城。该地明清两朝读书风气极盛,整个桐城境内,书院多、私塾多、家学多,读书人更多  相似文献   

13.
《毓文书院志》是洪亮吉在担任安徽旌德毓文书院山长时,为书院编纂的一部专志,刊刻于嘉庆九年.其后,该志书曾就原版赓续增刊,但目前并未见到有增刊本流传.依据相关文献材料,对该志书增刊内容予以辑补,包括经费门1条,金石门记文3篇,艺文门诗词42首,存目10篇(首).  相似文献   

14.
我收藏的200钮战国小玺中,玺文多有不见著录者。试读四则,请专家指正。 一、(?)(图一) (?) 应为“骨”,《古玺汇编》有(?)(3432)。此“骨”字中多一口,应为饰笔。战国古文字中,此类饰笔多见。骨姓望出邰阳,穆天子传有骨钎氏,骨姓宜始于此,后改为单姓 (?) 应为“  相似文献   

15.
<正>由山鹿素行、伊藤仁斋和荻生徂徕构成的古学派是日本江户时期重要的学术流派,因其批判中国朱子学而复兴日本古学的学术取向,而被后人视为“最具独创性”的日本思想。因此,对于古学派的研究是后世学者难以绕开的话题,井上哲次郎、宇野哲人、丸山真男、吉川幸次郎、尾藤正英、子安宣邦、田原嗣郎、守本顺一郎、黑住真、黄俊杰、张崑将、朱谦之、韩东育等海内外学者,对古学派皆有过不同程度的研究,但多集中在古学派“反宋学”的思想特色上。然除  相似文献   

16.
书院与理学     
书院是古代地方设立的供人读书、讲学的特殊的教育处所。理学是一种以儒学为主体,把儒、释、道三者结合,经过改造再创造的唯心主义哲学,称 新儒学,又称为“道学”或“宋学”。本文试图探讨书院与理学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第一、书院的兴衰与理学教育在我国远古就萌芽出现了,教育组织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汉武帝建立太学,西晋武帝 设国子学。太学和国子学都是封建王朝建立、控制的教育组织,到唐宋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已不能适应,平民百姓求知愿望很强,从而书院开始建立。孔孟创建的儒学,得到了历代统治阶级的重视、遵循,…  相似文献   

17.
正凤仪里,安徽桐城城东一条古老的里巷。人们徜徉于此,踩着麻石路上的千年沧桑,仿佛还能倾听到擦肩而过的古人的笑语悲歌,不由得深深感叹:那最先以"凤仪"作为族名,并让凤仪里名扬海内外,有着"诗礼世家、文化巨族"之誉的桐城方氏,尤其是包括方以智、方苞在内的无数名留史册的方氏先贤,一直都与凤仪里同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辨析了以往研究成果后,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考释,认为瓷碑立于1229年,立碑人库木哥是军军官,族属可能是密儿纪或汪古部;通过与敖伦苏木、北京跑马场石雕刻品的比较,得出松州瓷碑是金代景教聂斯脱利派典型碑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时间 :公元 31 3年 6月 / 7月信件 :41 .5× 2 4厘米 ;封面 :1 4× 9.5厘米书写人 :那耐·万达克 ( Nanai″vandak)1 90 7年斯坦因发现于敦煌以西长城烽燧遗址中。发现号 T. a.ii.2 ;编号 82 1 2 / 95 (信 ) ;82 1 2 / 99.1 (信封 ) ,99.2 (包裹 ) ,99.3 (原粘连在信封上的碎纸 )。1(见封二 )现珍藏于大英图书馆。信以墨书写于纸上 ,里层用丝绸包裹 ,外包装是麻织物 ,并有墨书字迹。1 90 7年斯坦因教授在中国西北敦煌以西的长城烽燧遗址 (发现号为 :″T. .a″)中发现了一组非常重要的信札 ,该信件就是其中的一份 ,以前从未公开陈列过。这…  相似文献   

20.
彩箋是文人雅玩,也是傳統中國重要的文獻形式之一。鈎摹碑帖字迹的集古箋,增加與突出箋紙的視覺美感與文化趣味,是晚清彩箋新變的一種表現,這與嘉、道以來碑學興起的學術風尚有密切關係。作爲彩箋背景的石刻文本,不僅是供人觀賞的視覺圖像,也是供人閲讀的"副文本/隱文本",在表情達意上與書札正文構成互補關係。晚清參與製作使用此類彩箋的文士很多,其中包括不少金石學者,此風一直延續到民國初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