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庆树的福斯塔夫,我看都没有看过,可是《戏剧之家》却非要我写一点文字,配合他们刊登胡庆树的福斯塔夫剧照.编辑说,只有你写了,因为你写过《武汉有个胡庆树》.《武汉有个胡庆树》是他演了《同船过渡》之后写的,这时我跟他已经混熟了.《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则是将近十年前的事,那时他是个大演员,我是个小编剧,差着辈份,也不是一个朋友圈,武昌、汉口一条江隔着,素无往来.  相似文献   

2.
回家的路上,我计划着晚上一定要把《风险投资宝典》的最后几部分看完。一想起儿子在家肯定又玩疯了,我又生起闷气来。出乎我的意料,回到家我一看,儿子并没有疯玩,而是在满头大汗地整理着作业本。我过去一看,嗬,作业本整整齐齐放了三摞,每摞上还放着张小卡片,分别写着  相似文献   

3.
八年前,我突然接到中联部寄来的一封信,打开一看是李一氓同志逝世的讣告,既未讲追悼会的日期,也没有让我去北京送别的意思,实际上就是一张通告。但我继续往后看。在另一张纸上印着他感人肺腑的遗言:“我的后事从简。只称一个老共产党人,不要  相似文献   

4.
尹洁 《环球人物》2014,(31):23-25
2011年她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窗里窗外》60岁时又出版了第二本散文集《云去云来》“爱好文艺和学问的女学生大多充不得美人样品。”这是钱锺书在《猫》里写的话。但林青霞是个例外。在娱乐圈,林青霞创作的文字超过了她绝大多数同行。岁月流逝,红颜易老。林青霞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充满文字的桃花源,于是,岁月加载给她的时间变慢了。  相似文献   

5.
咏慷 《纵横》2004,(12)
几年前的一个盛夏,我有幸去北戴河疗养。曾应当地新华书店之邀,就我刚出版的两本新书《青春殇》和《红色季风》举行过签名售书。仪式开始不久,就见一位高高大大的中年人走了过来。他颇有兴致地从案台上捧起那两本书看了起来。这两部书前,都印制有一幅近40年前有关彭真同志的一幅照片。这张照片显然引起了中年人的注意。他久久地凝视着,沉思着,回忆着。我没有打扰他,只是好奇地看了看他胸前悬挂的某疗养院的通行证,只见上面写的名字是“傅亮”。他那专注的神情,使我忽然联想到有关党史资料上曾经介绍过,彭真原本姓傅,又忽然发现这位中年人的…  相似文献   

6.
我原有一本海南出版社出版的、方舟子写的《溃疡·直面中国学术腐败》。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他提的也很及时。当今中国存在官场腐败、商场腐败,而且很严重,大家有理由指望学术界能够坚持真理,在反腐败上成为中流砥柱。现在又出现了学术腐败这种现象,因此,十分注意,准备好好地读一下这本书,写一篇读后感。可是一直没有抽出时间来做这件事。我把它保存着。它一定在我家里。可是当我想看的时候,忽然找不出它来了。有一天,我逛隆福寺商场,看到书架上有这书,而且有两本。当时我正在想把这本书找出来,没有下决心再买一本。可是回家后经过好几个…  相似文献   

7.
珍重     
董桥 《江淮文史》2014,(4):100-103
正小庆的父亲是我的老学长。今年一月里我写《懂得》,收尾引了老学长写给儿子的八个字:"因为懂得,所以无语"。文章刊出两个月,江西琴剑楼居士来电邮说,他的老舅舅看了《懂得》影印本一再感喟:"这么熟悉的老文字"。说文字老说的也许是旧民国的旧文字,隐隐透着线装纸墨的暗香,配上窗  相似文献   

8.
<正>母亲,你的话语有如甘露,令人心旷神怡。啊,我的母亲!你如果沉下脸来,我将哭泣,我将热泪滚滚,为你哭泣。金色的孟加拉,我的母亲,我爱你。——泰戈尔《金色的孟加拉,我爱你》去孟加拉国之前我对这个南亚次大陆国家的认知仅止于孟加拉虎,而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的那只虎又让我对孟加拉国的想象沾染上了某种奇幻的金黄色。没错,孟加拉似乎真是金色的,至少在泰戈尔看来是如此。生于印度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的泰戈尔,在1906年为劝勉孟加拉人团结一致而写了一首名为《金色的孟加拉,我爱你》的诗,可见在泰戈尔心中,只有用金色来描绘故乡  相似文献   

9.
李敖爷爷:我现在是在北京大学校医院的病床上给您写的这封信。早在今年3月末,我就准备动手写它,那时我还是14岁。五十六年前的今天,你也是一个14岁的少年,正奔波在逃难去台湾的路上。4月10日的生日一过,我就15岁了。前几个月发烧发得昏天黑地,但我又是个不能没事干的人,就把妈妈刚买的《李敖回忆录》和《北京法源寺》看完了,觉得很不错。《李敖回忆录》看到写马占山一段,我觉得好,念给妈妈听,还没念完就哭了。您的文章字字都喊在我心里,所谓“五十年来五百年内白话文第一二三”之说看来是实事求是!后来又买了《李敖快意恩仇录》和《坐牢家爸…  相似文献   

10.
大约是2000年,我上大学期间,某一天.文艺理论课老师讲的是“新历史主义”,用此理论分析了刘震云《温故一九四二》。课后,我找了书来读,很受触动。接着,我在我们中文系的系报上写了一篇《在“吃”的世界里》,尝试着用“新历史主义”写一写中国人吃饭的历史。我在那篇文章里提到了1961年死于饥饿的曾祖母。  相似文献   

11.
两年前,有一天李春光同志到我家来,说起胡耀邦怎样处理傅聪回国演奏的情况。我在听了之后,认为应该设法公开发表。为此目的,我请他把情况写出来给我。他一回家就写。2001年8月15日晨写完,17日寄出。18日我收到。不久,他又去美国了。原先我对他说,我打算根据这个材料,自己写成文章拿出去发表的。所以在材料前李春光同志写了“光远同志参考”六字。可是看过之后,我觉得还是就用他本人所写的文字为好。我觉得他对事实写得具体真实,并且从他叙述的傅聪回国演奏一事前前后后处理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胡耀邦同志的为人,看出他(胡耀邦)处理问题既有高度的原则性,又有高度的灵活性,可以看出他处理事务的精神和方法。请读者们特别注意这篇文章中,李春光同志所叙述的赵沨看了他写的那封不少于四千字的给胡耀邦的长信之后,劝他“不要去批评胡耀邦,你把那些话统统删掉罢”时,李春光回答说“据我所知,耀邦是可以批评的。”我认为这篇文章有史料价值,希望全文刊登。  相似文献   

12.
王健 《炎黄春秋》2012,(2):25-27
我是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到的香港。原计划到香港后再经越南去昆明读大学。但是有些人劝我,内地(指重庆、昆明)经常遭日本轰炸,学生不能安心读书。在我拿不定主意时,一位《大公报》的朋友给我写了个便条,介绍我先去看范  相似文献   

13.
1946年,我在汉口统一街一个叫“辅仁”的教会小学读书,课余喜欢到交通路的书店看书,在街头看报。当时报纸不少,其中有一张《武汉日报》,它只有一个文艺副刊“鹦鹉洲”是我喜欢看的。第二年,我来到宜昌,不久就失学了。仍然喜欢在书店看书,在街头看报,居然发现宜昌也有一家《武汉日报》,是汉口《武汉日报》的分社。一天,在报上看到一则广告,说“本报排字房招考‘练习生”’。我走进去了。里面的人让我用毛笔写了一篇自传,录取了,从此走进了排字工人行列。  相似文献   

14.
恍惚的诗意     
吴琦 《南方人物周刊》2013,(37):104-104
《离婚》也许是老舍最好的小蜕。这本书是在《大明湖》手稿被日本海军一把火烧为灰烬后,他重新写的。他曾用英文自我推销,“从这部小说起,我建立了自己的文字风格……我在《离婚》中所用的语言是第一个,也可能是最好的,文字简洁清新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我的妈妈     
“叫你去写作业,你不写;不叫你看电视,你倒看了。关了,写作业去!”妈妈的大喇叭嗓门又开始播音了。 这句话我都不知道听了多少遍了,耳朵都起茧子了。“妈,你不累吗?”我撇着长腔说,“放我一马吧,我还不能休息一下吗!”  相似文献   

16.
甄予 《文物》1965,(12)
《兰亭序》异文和《禊帖》书体,都有争论,这对中国文字史,特别是我国书体史以至思想史全有关系。我看,"序"也罢,"帖"也罢,可以用原作者的语言否定原作。我说这一序帖的本身就正是"虛诞"和"妄作"的典型。王羲之既撰文、又写帖,就有必要区别异文,分析思想,然后论证书体真伪。有例有则,不可不辩。  相似文献   

17.
丁山 《收藏家》2005,(11):3-4
为了赋予“神州六号”更多的文化意义,我想到了“和平”这一主题,所以在搭载物上,我用赋的形式,写了这个《和平颂》。——高占祥和平、发展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愿望,所以,我画了这个《和平颂》,并用古人象征和合的荷花来歌颂祖国的和平复兴,和平崛起。——崔如琢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呼啸而去,载着两位英姿勃勃的宇航员,载着华夏儿女的荣誉、希望,载着中华民族奋发的决心、勇气、智慧和力量,还载着一轴书画长卷《和平颂》。高占祥先生深情地写了个赋,通篇90行、375字,大字行书,一气呵成。他纵情春秋以降,畅论寰宇之间,祈愿千秋之伟业、万世之太…  相似文献   

18.
“刷”,“刷”!我狠狠地在日历牌上,用黑色水彩笔将这一星期打上一个大大的“三”——我称之为“命黑一星期”。 Monday,去看《指环王》,结果已经不公映了,于是临时改看无聊至极的《蓝血人》,看完后发现外面风雨交加,身边又没雨具,哥说时间还早,就玩上了游戏机。我对此一窍不通,只好杵在那儿,尴尬极了。结果,老天没有任何怜悯的意思,我们仍旧冒雨回家。 Tuesday,去医院拔牙,医生凶神恶煞,用锤子又敲又打,仅用半个小时,就成功把我培养为琼瑶最爱的哭戏女主角。一边敲敲打打,还一边抱怨我的牙齿长得太不整齐,竭力向我老爸推荐“整牙全套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丁黎 《名人传记》2015,(1):33-33
2014年11月25日,是巴老一百一十周年诞辰,他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我的脑海。在初冬夜雨的静谧之中,我从书柜里拿出巴老的《随想录》,打开后,书中夹着的一张照片落了下来,一看.是我当年拍的巴老的半身照.那是他在看我送给他的照片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20.
唐兰先生曾经在 1935年写过《古文字学 导论》,1949年又写了 一本《中国文字学》。他 当时的主要论点是说, 文字的发生在夏以前; 又说中国的历史还是应 该从黄帝开始,中国有 6千年左右的文明史。 在山东发现大汶口文化 遗址以后,唐兰先生连 着写了四篇文章,强调 中国的文明史有6千多 年。这个观点曾经引起 了不同意见的讨论。我 想到,《荀子·解蔽》篇 说:“好书者众矣,而仓 颉独传者,壹也”。《韩非 子·五蠹》篇说:“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好书者众矣”,说明发明文字的不只是仓颉,仓颉所以独传者,是因为他专门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