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根据竹简格式和竹简的书写风格,将《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三册《彭祖》第4简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六册《竞公疟》的第5简拼合到一起,使之成为一支完整的竹简。  相似文献   

2.
在秦汉间有“周公奔楚”的传说,关于此事的记载分别见于《史记·蒙恬列传》、《史记·鲁世家》和王充《论衡·感类》。徐中舒先生认为此说是有所本的。《左传》昭公七年,曾经记载鲁昭公要去朝见楚王,梦襄公祖,梓慎曰:“君不果行。”祖是古代出行时举行的一种祭祀的名称。梓慎认为鲁昭公的父亲襄公适楚时,“梦周公祖而行。今襄公实祖,君其不行。”子服惠伯曰:“行!先君未尝适楚,故用公祖以道之,襄公适楚矣,而祖以道,君不行,何之?三月,  相似文献   

3.
“楚公(爫 家)”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半年来,湖南省博物館从廢銅中拣选出一批古代文物。多是两周时的鼎、鬲、壶、钟、鏡、戈、劍、带鈎等;其中特別重要的有"楚公(?)"銅戈,是以往青铜器图录中不見著录的。戈有援有内而无胡,形制甚古,戈面綠色近藍,内色黑,并有少数綠斑。戈面有黑色椭圓形斑块,大小不一,愈近鋒处愈小,海面有十四块。这种斑块,应是銀斑,因經久变黑。戈身非常光滑平整,质甚坚硬,刃尚鋒利。并現出了紫色銅。內呈长方形,长6.6、寬4.8、厚0.4厘米,中間有一梭形穿孔,长3.2厘米。近栏处有一圓孔,直徑1.8厘米。援长15.3厘米,稍带弧度。戈通长21.3厘米。内端有‘楚公(?)秉戈"銘文。"楚公(?)"三字与郭沫若著"两周全文辞大系图录"(四)177—178頁中所载"楚公(?)钟"上的文字相近。应是同时的制品。又該书(八)164頁釋"楚公(?)  相似文献   

4.
西黄续考     
《左传》僖公十二年记载的“自郢及我九百里”,为楚所灭的黄国,在弦、蒋二国间,位于今河南潢川以西的淮河南岸。历来认为,《左传》中的其余有关黄的记载,全都是指的这一个黄国。在《春秋时楚灭国新探》一文中,笔者根据《左传》桓公八年“楚子会诸侯于沈鹿,黄、随不会”,以及《左传》  相似文献   

5.
《文物》1959年12期上登载了湖南省博物馆从废铜中拣选出的铜戈一件,此戈形制颇异,其内上有"楚公?秉戈"铭文。高至喜同志根据郭沫若院长对"楚公?钟"的释文,断定"此戈大约也是西周末年时的",并言"这无疑是一件研究楚国早期兵器和文字的一件重要资料。" 于省吾和姚孝遂两先生则根据此戈的形制、铭文等,举出六项理由证明此戈及其上的铭文均是伪作,并说:"我们完全有理由可以肯定,‘楚公?戈’的铭文是伪造的。从戈本身的形制、银饰来看,器物本身也当是伪制的。"(《文物》1960年第3期)其论证甚为精覈。不过此戈既非"越戈",更非殷戈,亦非中原地区西周时期的戈。细察此戈的形制,乃系四川所谓"巴蜀"时期的戈。此戈本身当系真品,其内上的铭文或系后来的伪制。  相似文献   

6.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楚居》是一篇极其重要的先秦文献,详述从季连至楚悼王的居处迁徙,内容完整,是研究楚都的绝好资料。其中"为郢",出现频率高,时间跨度大,特别引人注目。本文从楚文王迁都情况出发,结合楚灵王时期的史实,判断为郢就是《左传》昭公十三年、《史记·楚世家》灵王十二年的鄢,在今湖北宜城西南,可对应1990年发掘的宜城郭家岗遗址。《楚居》中从邑安声的字,整理者读为鄢,应即《史记·伍子胥列传》中"楚之边邑鄢",在河南郾城县南五里处,与襃信白亭相近。  相似文献   

7.
晋侯墓出土楚公逆钟铭文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证楚公逆钟铭文的祭祀对象“四方首”指四方社、稷之神。钟铭记载了对楚国社稷、祖先的一次大祭祀,其中使用了战争掠夺的人牲作为祭祀品。文末对铭文中读为“谐”与“肆”的两个字做了解释。  相似文献   

8.
董珊 《江汉考古》2012,(3):87-94
本文重新研究2007年出现的"救秦戎"楚铜器群。器物可分为四组,都属于楚昭王世。第三组的器主楚王酓恷即楚昭王;第一、二两组的器主竞之佱即楚昭王之兄公子启(字子闾),他参加了楚与晋争夺蛮氏之戎的战役而获胜,見《春秋》哀公四年《经》、《传》记载,铭文所记即此事。此事又见于湖北当阳季家湖楚城遗址出土的"救秦戎"钟铭和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荆历钟铭,救秦戎钟铭文称楚昭王为"秦王",信阳长台关之所以出土荆历钟,是因为信阳是春秋晚期的楚申县,而申公寿余也参加了此次战役。此外,文中还附带讨论了救秦戎铜器群与最近发表的清华简《系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收录的《郑子家丧》、《武王践阼》、《竞公疟》、《三德》、《鲍叔牙与隰朋之谏》等篇,在整理者及前贤的研究基础上,就几个争议较大的疑难字词,提出新的解释,以期有助于文本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一窖藏古器解放后,每出古器多数十器同在一窖,谓之“窖藏”。何以如此,不易索解。或谓古人遭丧乱携出,惧为人得,遂掘窖藏之,其然欤?顷校先雪堂公《丁戌稿》,于《克鼎跋》得窖藏一例,文如下: “厂估赵信臣言,此器实出岐山县法门寺之任村任家……赵君尝为潘文勤公亲至任村购诸器,云当时出土凡百二十余器,《克钟》,《克  相似文献   

11.
“风马牛”新解杨钊鲁僖公四年齐伐楚,《左氏春秋》载楚使语:"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何故。"自汉唐注疏"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为句,至今"风马牛不相及"已为辞书收词作解。笔者思考,似作新解更为恰当。晋杜预注《左氏》是语:"牛马...  相似文献   

12.
《旧唐书·李翱传》勘误一则郝润华中华书局本《旧唐书》卷一六0《李翱传》谓:李翱字习之,凉武昭王之后。父楚金,贝州司法参军。按,"父楚金"当是"祖父楚金"之误。《全唐文》卷六三九录李翱《皇祖实录》一文曰:"公讳楚金,咨议诏第二子。明经出身,初授卫州参军...  相似文献   

13.
《左传·僖公四年》中"南至穆陵"之"穆陵",既不在齐境内,也不在楚境内,而应在越国南部,可能就是会稽山中的"永穆陵"。  相似文献   

14.
一、关于赐膰礼的争论在周代,天子、诸侯祭后有赐胙的习俗。如《左传》载庄公二十三年,楚成王贡献于周惠王,天子赐胙。僖公九年,王使宰孔赐齐侯胙。  相似文献   

15.
《江汉考古》2000,(1):94-94
楚文物的发现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早在宋代,湖北嘉鱼太平湖出土了楚公逆钟:宜都“山中”出土了楚王孙钟:孝感出土了楚王熊章镩。至20世纪30-40年代,楚文物开始大量出土,在安徽寿县楚王墓被盗掘出楚文物近千件,在湖南长沙被盗掘出楚帛书、帛画等成批楚文物。新中国诞生之后,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发展,楚遗址、楚墓葬的考古发掘取得了空前的硕果,  相似文献   

16.
一、楚方城提起楚方城,人们往往会想到《水经·(氵无)水注》(卷31)所引刘宋时人盛弘之的一段话: 叶东界有故诚,始(?)县,东至(氵亲)水,达比阳界。南北联联数百里,号为方城,一谓之长城云。在汉魏六朝有关记载中,这是最为系统、具体的一条,因而受到后人的重视。然而,与汉魏六朝的其他有关记载相比,盛弘之所述却有明显的不同。《左传》僖公四年屈完说“楚国方城以为城”,《杜  相似文献   

17.
伍子胥献"三分疲楚"策略,吴国以小搏大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亲自率领3万精锐部队伐楚,五战五捷,长驱直入,一度占领楚国郢都。楚国上下在灭顶之灾中团结起来,反抗吴军暴行,秦哀公发兵援楚抗吴,吴国内部发生了夫概叛乱,还受到越国重兵袭击,结果吴军大败而归。关于伍子胥向吴王阖闾奉献的攻楚之策,《左传·昭公三十年》记载,吴王阖闾问伍员:"‘伐楚何如?’对曰:‘楚执政众而乖,莫适任患。若为  相似文献   

18.
江、黄是周代南土地区相邻的两个嬴姓诸侯国,古书亦常并称,如《左传》僖公二年:"秋,盟于贯,服江、黄也。"僖公五年:"楚斗谷于菟灭弦,弦子奔黄。于是江、黄、道、柏方睦于齐,皆弦姻也。弦子恃之而不事楚,又不设备,故亡。"江在今河南省正阳县东南、息县西南一带(2),周襄王二十三年(前623)灭于楚。  相似文献   

19.
《史记正义》纠误一则王洪瑞《史记·秦本纪》有言“躁公二年,南郑反”,此句《正义》注曰:“南郑,今梁州所理县也。春秋及战国时,其地属于楚也。”今人张大可从之,亦云:“南郑:指今陕西汉中地区,春秋及战国时属楚”(《史记全本新注》第93页,三秦出版社,19...  相似文献   

20.
"文物"1959年第12期博物馆藏品栏内载有高至喜同志的"楚公籇戈"一文,对"楚公籇戈"作了详细的介绍.据说这件戈是湖南省博物馆从废铜中拣选出来的,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据文中关于"楚公籇戈"的描叙以及所附的图片看来,我们认为,这实际上是一件赝品.其理由如下:一、这件所谓"楚公籇戈",其铭文"楚公籇秉戈"五字,自左而右,绕列于"内"上.其中"秉戈"二字,尤其是"戈"字,在纳柲之后,势必为夹柲所掩.凡戈类铭文的部位适当于纳柲处者,其铭文必伪无疑.例如,"周金文存"卷六第四十页之一的所谓"作?右戈",同卷第四十四页之二的所谓"陵右戈";又"三代吉金文存"卷十九第二十七页之二的所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