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3年安徽省合肥市文物管理处收集到一件酱釉金彩瓶(图一)。此瓶出土于肥西县将军岭乡李岗村外三国运河的南岸。这一带散布许多宋代墓砖,瓶的出土地点也有大量宋砖,推断此瓶出自宋代墓葬中。瓶高18.1、口径7.1、腹径12.6、底径8厘米。口沿外折,短颈,丰肩,鼓腹,下腹斜收,矮圈足。壁薄胎白,内外均施酱色釉,足根露胎。釉上有金彩描画的纹饰,金彩虽已脱落,但图案尚清晰可辨。上部图案,从颈肩处的两道细弦纹到腹中部的两道细弦纹之间,绘一支亭亭玉立的荷花,两片随风摇  相似文献   

2.
清江发现东汉青盖神兽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3年秋,江西清江洋湖发现一座仅存墓底的砖室残墓,出土铜镜一面,现藏清江县博物馆(见图)。铜镜直径12.5厘米,体厚实。镜面微鼓。背面中心为半球状圆纽,周围浮雕花纹图案。内区主体花纹为鼍龙涌浪,其外两道凸弦纹间铸汉隶铭文一周:"青盖作竟四夷服,多贺国家人民息,胡虏殄灭天下服,风雨时节五谷熟,长保二"。再外饰栉齿纹一周。外区略高起,饰锯齿纹、曲折纹、凸弦纹,素缘。  相似文献   

3.
宋代江西经济文化的辉煌,已有诸多学者之研究成果证实。本文所要探讨的堆塑长颈瓶,即是在宋代江西经济文化大发展背景下的产物。堆塑长颈瓶又名魂瓶、皈依瓶,是宋元时期南方地区墓葬中特有的一种丧葬冥器,几乎每墓必出。江西宋墓出土的堆塑长颈瓶,造型独特、纹饰繁缛、数量众多,是研究江西宋代丧葬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江西省博物馆收藏有大量宋墓出土堆塑长颈瓶,是本文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
近年博尔塔拉州博物馆在文物调查中,先后征集到几件古代铜镜,现分别介绍如下。 1.双凤镜 1987年3月出土。有柄,已断,残长1.6厘米。镜面直径11厘米,略呈弧形。桥形纽,饰双凤和流云纹,双凤作飞翔状。其外饰弦纹一周(图一)。此镜从形制及纹饰看,应为宋代铜镜。  相似文献   

5.
介绍几件吉州窑彩绘瓷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彩绘是吉州窑瓷器装饰方法之一,它在该窑南宋时期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现择近年来在江西出土和收集的几件宋、元吉州窑彩绘瓷器,介绍如下: 一、彩绘奔鹿纹盖罐一件。1975年9月,新干县界埠公社南宋墓出土。罐作圆筒形,平肩,直口,矮圈足。通高18.2、口径9.3、底径8.4厘米。盖呈凉帽形,中间有稍凸起的假纽,有子口,上饰四个对称蝴蝶纹,外绕一道弦纹,盖边全饰褐色彩绘。器身中部双  相似文献   

6.
1986年10月,江西省上饶市北门乡东瓦窑村砖瓦厂发现一座古墓,古墓中出土两只青花瓷瓶,现介绍如下:Ⅰ、青花荷塘垂柳隐士图纹玉壶春瓶喇叭口、细长颈、坦腹、圈足略作外撇.高 27.5、口径 8.5、底径 8.2厘米.全器内外施釉,釉面透明度高,胎土细白,青花深蓝浓艳,略带蓝黑色斑点,露胎处呈类火石之红色.口沿内侧饰一周草叶  相似文献   

7.
宝鸡县甘峪发现一座春秋早期墓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九七九年十月下旬,宝鸡县甘峪公社甘峪大队第二生产队队长温西存和社员李长发在饲养室后面的断崖上取土时,发现了一座古代墓葬。断崖呈斜坡状,墓葬居断崖中间,墓口距耕土层两米左右,墓葬形制与葬式不明。共出土陶器、青铜器、金丝等十六件文物。据社员反映,器物出自墓主人头骨旁边。现简报如下: 陶罐一件。泥质灰陶,口沿已残。短颈,园肩,斜腹,平底。肩上有两个扁园状小耳,有穿孔。肩部饰四周阴弦纹,下腹部饰绳纹。残高27、肩径30、底径13厘米。(图版贰:1)  相似文献   

8.
《收藏家》2022,(9):1-1
通高27,口长18.5、宽16.5,腹部深11.2厘米出土于第一代晋侯燮父114号墓,时代为西周早中期之际。由于114号墓被盗,叔虞方鼎出土时已碎为数十块。经专家修复后,才显露其本来的面目,器为一方鼎,腹部饰兽面纹,云雷纹地,鼎四角饰有扉棱,耳之外侧饰两道平行倒U形凹纹,四柱足上部饰云纹和蕉叶纹。  相似文献   

9.
《收藏家》2022,(9):1-1
通高27,口长18.5、宽16.5,腹部深11.2厘米出土于第一代晋侯燮父114号墓,时代为西周早中期之际。由于114号墓被盗,叔虞方鼎出土时已碎为数十块。经专家修复后,才显露其本来的面目,器为一方鼎,腹部饰兽面纹,云雷纹地,鼎四角饰有扉棱,耳之外侧饰两道平行倒U形凹纹,四柱足上部饰云纹和蕉叶纹。  相似文献   

10.
时代:商代晚期出土时间:1976年春出土地点: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西北约lop$处妇好墓中尺寸:通高45.9厘米,0长16.4厘米,盖高13.4厘米重量:16.7公斤“妇好”尊,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共出土两件,形制、纹饰基本相同,惟大小略有区别。尊形体呈猫头鹰()状,宽嘴突眼,高冠小耳,两足粗壮,四爪着地,宽尾下垂,昂首挺胸,作站立状。头后有半圆形孔,可以置盖。背后有牛头。胸前有扉棱。嘴饰饕餮纹,冠饰鸟纹。胸中部饰蝉纹,蝉纹两侧饰夔纹。颈饰鹿纹。翅膀前端饰有三角形头的长蛇一条,蛇身紧盘,上饰对角雷纹,蛇尾与翅并行。…  相似文献   

11.
1981年7月和1982年冬,嵊县文管会在县城北金波山麓清理了一座晋墓(编为31号)。此墓为砖室墓,方向135度。墓室券顶已塌,宽1.64、残高1.4米。墓壁用三顺一丁法砌筑,铺地砖两层,平铺作人字形。下有排水沟一道。葬具、人骨架已朽。墓砖平面饰钱纹和斜、直线纹。分两种,一种为平砖,一侧饰双鱼纹,另一侧素面;一端饰鱼  相似文献   

12.
<正>1993年春,邳州市博物馆发掘了九女墩三号墩,墓中出土铜盘5件[1]。其中一件铜盘(M3∶34)在修复过程中发现内底刻有铭文。铜盘口沿方折,颈略收,肩稍斜,弧腹,平底。颈部、上腹部饰蟠虺纹,下腹部饰两周内填蟠虺纹的三角纹,三组纹饰间以两周绳纹(图一、二)。铭文4行共21字,含重文1字(图三)。现将铭文  相似文献   

13.
1992年5月,定州市文管所配合粮局基建时,发现了四座宋代残墓,在清理发掘过程中,发现了一套注壶、温碗碎片,后经修复,藏于所内。现分别介绍如下:温碗为白釉,高14、口径17.5、底径9.5厘米。口沿为六曲花四,芒四,深腹,高圈足,胎厚0.2—0.3厘米,腹部为剔花缠枝牡丹纹,近足处为莲纹。注壶为葫芦形,口残,残高21.5、腹径15.3、足径6厘米。其胎质、釉色与温碗相同。颈部上下分别饰菊瓣纹,下部通体饰剔花缠枝牡丹,近足处为重叠仰莲纹。留足底,流为龙首形,作张口状,镂空圆珠带状圆形柄,柄与腹上侧之间有一圆柱作支顶。这…  相似文献   

14.
元代青花牡丹塔盖瓷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省九江市博物馆的藏品中有一件元代青花塔盖瓷瓶(图版玖:1),原系九江旧辖近邻出土,同墓出土之墓券记载,墓主人殁于延祐戊午年(1318年),葬于延祐己未年(1319年)。此瓶由瓶身和盖两部分合成。瓶为直口弧肩,腹部修削,近底部微侈,口径9.3、腹径16.3、底径10.3厘米。盖呈笠状,上塑七级宝塔,塔顶有葫芦形之宝刹,盖下带子母口,盖径13厘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宜阳县董王庄乡洞子沟村出土白釉黑花瓷梅瓶一件,现藏县文化馆。梅瓶重唇小口,短颈,丰肩,上腹微鼓,下收为小平底。高44、口径3.2、腹径17、底径10.5厘米。外部通体施白色护胎釉,釉下黑彩绘纹饰三组:上绘缠枝纹;中间开光内绘鸳鸯戏莲,周围饰牡丹花叶纹;下绘莲瓣纹(见图)。此瓶造型端庄,纹饰秀丽,具有浓厚的民间艺术风格,属金代磁州窑类型,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品。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宝应县县城中心和县城城东两工地1995年10月和1996年5月先后发现两处宋代墓群,抢救性地发掘了21座墓葬,共出土漆器、瓷器、金银器、铜器和砚墨类文物二百余件,特别是 M11墓出土的“东山贡墨”和 M2墓出土的“千岁墨金”铭文墨,尤为引人注目。“东山贡墨”,牛舌形,长14.9厘米,宽3.9厘米,厚1厘米,残重40克(图1)。正面阳文楷书“东山贡墨”四字,其字四周饰阳文平行双线方框,背面素纹。此墨似为模铸的松烟墨,从字表面有金的痕迹来看,铭文皆为涂金。“千岁墨金”,牛舌形,长14厘米,宽3厘米,厚0.5厘米,残重20克(图2)。正  相似文献   

17.
1972年在陕西乾县发掘的唐乾陵陪葬墓章怀太子李贤墓出土一件有铭文的鸟兽纹铜镜,该墓的发掘简报中未作报道。镜厚胎平缘,半球形钮,钮座双线方格内饰莲瓣纹,主要纹饰为鸾鸟、凤凰、龙、麟组成的鸟兽纹。其外有楷书铭文一周:"鉴若止水,光如电耀,仙客来磨,灵妃往  相似文献   

18.
古顺芳 《收藏家》2013,(11):71-75
2011年,大同御东恒安街一座坐北朝南向的北魏时期的偏室土洞墓出土墓铭砖、石灯、陶壶、陶罐、铁镜、项饰、金耳饰、云母片和水滴形铜饰片等器物①。墓铭砖上阴刻"崔令珎妻韩法容"七字(图1)。石灯白色砂岩质,底座上圆下方,圆形部分雕饰莲花瓣(图2)。该墓出土的大喇叭口陶壶,宽圆肩,壶身饰弦纹夹忍冬纹及水波纹,颈部施竖向暗纹(图3)。陶罐口沿外和颈下部均施三周凸弦纹,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考释蒙古北部诺因乌拉匈奴墓出土的一件刺绣毛毯上的动物纹和植物纹中,通过与大量我国北方和西伯利亚南部出土相同或相近时期的青铜牌饰、金牌饰、木雕器和纺织品上的类似纹样进行对比后发现,刺绣表现的是一种典型的野兽风格动物纹样,其中有耳鹰形动物与有竖耳、颈部鬃毛末端和尾端饰以钩喙有耳鹰头的虚幻动物应均是格里芬,而动物纹间间有的植物纹可能是生命树。  相似文献   

20.
1986年10月中旬,绵阳市刘家河乡九村七组一农民,在开荒造田时,出土宋代铜壶、铁刀、铁锄、陶罐等文物。铜壶内盛约10公斤钱币。钱币质地分铁钱、铜钱两种,多已锈蚀难辩。铜壶1件。平口、卷唇,长颈,圆腹,喇叭形高圈足。颈饰三道凸弦纹。分上、中、下三区,上、下区为素面,中区由四方连续的圆圈构成团花图案,并有两道回纹。颈置两兽耳,耳套环,腹饰一圈凸弦纹和四道扉棱,底饰波纹和四方连续的团花图案。圈足处饰蝉纹和雷纹,口径13,腹径23,底径18.7,高57厘米。该壶制作工艺细致。(图一) 陶壶1件。上沿及颈部残,腹呈橄榄形,高圈足,颈部置双耳,套环,一耳残,腹部绘黑彩花卉图案,瓦缸胎,胎上施一层化妆土,后施釉,陶壶残高28.5厘米。铁刀1把。单面作刃,有把,长37,宽8厘米(图二)。铁锄1把。方銎,单面作刃,窄条形,长28.宽7厘米。(图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