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国以来,中美关系史的研究工作,成绩不小,但是还很薄弱。目前,应该怎样进一步研究中美关系史,已成为一些史学工作者关心的问题。1979年第3期《世界历史》发表了汪熙《略论中美关系史的几个问题》一文,1979年第2期《近代史研究》发表了丁名楠、张振鹍《中美关系史研究:向前推进,还是向后倒退?》一文。两文对中美关系史上的几个重大问题的看法,针锋相对。这种探讨是很正常的,也是可喜的现象。是建国以来中美关系史研究工作中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基辛格和尼克松的访华经历是中美关系破冰之旅,那么中美正式建交之后的邓小平访美,则彻底将这种脆弱的关系转变成稳定而广泛的联系,这种联系既包括政治的,  相似文献   

3.
陈继安  刘金田 《神州》2009,(1):64-66
1979年1月1日,敌视和对抗了20多年的两个世界大国——中国和美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尚在中美建交谈判时,美国第39届总统卡特就向邓小平发出了访美邀请。中美建交20多天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应  相似文献   

4.
1979年1月28日至2月5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访美9天,是中美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在这次出访活动中,邓小平就美国关注的“台湾问题”发表了谈话。然而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谈话竞然通过话筒同时外传……  相似文献   

5.
<正>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一对大国关系,军事关系是中美关系中最为敏感和不确定的环节。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尚处于在野党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就和美国当局进行了早期接触。20世纪五六十年代,意识形态之争使美国采取对华敌视态度,实施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对华遏制战略。20世纪70年代,抵御苏联扩张、稳定亚太安全的共同战略利益,促使中美两国关系缓和。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后,中美军事关系比以  相似文献   

6.
1942—1943年宋美龄访美与抗战后期的中美关系朱坤泉1942年冬,宋美龄以治病为名飞往美国。在美国的半年多的时间里,她充当了国民政府外交特使的角色,在美国舆论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并对抗战后期的中美关系产生了某些特殊的影响。考察和剖析宋美龄访美的背景...  相似文献   

7.
彭靖 《百年潮》2014,(7):63-67
正1979年1月,邓小平访美,费正清应邀出席美国政府举行的国宴,并与卡特总统和邓小平同桌而坐。中美两国正式建交后,费正清发自内心地感叹:"1979年结束了中美两国之间30年的疏远状况,也结束了我作为一个中国问题研究专家50年的奔走呼号。"作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国际汉学泰斗,费正清是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重要智囊成员之一,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一生中曾有5次以不同身份来到中国。  相似文献   

8.
党庆兰 《史学月刊》2005,(12):122-124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交。至此,两个对抗了二十多年的大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的这一变化,是两国关系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突破,也是当代世界影响最大的外交突破之一。中美关系能在20世纪70年代实现根本性的转折,除当时两国决策者的因素之外,国际政治力量的变化,国  相似文献   

9.
“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研讨会”综述郭学堂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的老大难问题。冷战时期,台湾问题如冰山的一角在表面较为平静的中美关系中时隐时现,严重影响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进程。冷战结束以后,台湾问题突现,1995年6月因李登辉访美事件,中美关系陷入了低谷。针...  相似文献   

10.
<正>进入民国之后,中美两国联系日益密切,中美关系研究逐渐兴盛。其中,同时身处中美两国学界的留美博士生以独特的研究视野、强烈的事功精神,对中美关系进行了深入解读和探究。作为西方学术视角下研究中美关系的重要著作,他们的博士论文在中美关系研究史和中外学术交流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一留美博士对中美关系的研究概况近代以来,国人普遍认为中美关系对于中国极为重要,学界也对此十分关注。如何理解中美关系、更好地发展中  相似文献   

11.
中美知识产权关系的发生、发展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知识产权关系的发生、发展与中美经贸关系的发生、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美国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而实施的知识产权战略和中国为现代化事业而实行的开放政策的相遇,为中美知识产权关系的产生提供了广阔的历史空间.但是,中美知识产权关系极易政治化.一方面,中美知识产权关系的发展深受中美关系大环境的影响,表现为冲突与合作的关系;另一方面,中美知识产权关系反过来又对中美关系从冲突走向合作和中国知识产权法制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李捷 《百年潮》2005,(3):12-19
1975年邓小平全面主持中央工作之际,不但国内面临巨大的问题和压力,而且国际上也面临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徘徊不前的困境.1972年<上海公报>发表以后,中美两国曾经一度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美建交的时间表,锁定在尼克松总统竞选连任以后.然而,随着1974年"水门事件"的发生,这一设想成为泡影.启动不久的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明显受到了中美两国国内政治局势的制约,陷入徘徊不前的境地.打破中美正常化僵局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邓小平和美国新领导人的身上.  相似文献   

13.
来信     
40年,不容易从中美签署"望厦条约"丌始,这两个国家,就这样结下不解之缘。40年时,也是早春二月,尼克松的破冰之旅,似乎终结丁近三十年的恩怨情仉,历史因此改变而难忘。过去的40年,中美关系有过近似蜜月期的互动,也有上世纪80年代术跌入谷底的冰点。但中国的改革开放,却是以邓小平访美为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从那之后,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再也没有关上。中美毕竟是两个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截然不同的国度,40年之后,仍难以找到准确的战略定位。关系时好时坏,  相似文献   

14.
被遗忘的危机:1944年中美两国在谈判贷款和在华美军开支问题上的争吵任东来1942─1943年无疑是抗战时期中美关系的"蜜月"。继1942年4月美国对华贷款5亿美元之后,1943年1月中美双方达成废除美国在华治外法权的《中美平等新约》;10月11日罗...  相似文献   

15.
龚娜 《黑龙江史志》2013,(9):118-118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不仅是中国的朋友,也是中美关系发展的推动者。1936年,斯诺前往苏区采访,开启了中共对美交流的大门。1960年,斯诺来华带回来了中国希望恢复与美国谈判的信号。1970年,斯诺再次访华,直接促进了中美的建交。斯诺的三次来华经历折射出不同历史阶段的中美关系,其本人也成为中美交流的使者,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6.
约翰逊政府时期,美国一方面把中美大使级会谈作为应对批评美国对华政策缺乏灵活性的挡箭牌,把中美僵硬对峙的责任推给中国;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开始把中美大使级会谈作为与中国联系的潜在的、有用的渠道,避免两国发生直接武装冲突。约翰逊政府与尼克松政府对会谈的不同立场,说明20世纪60年代中美关系是由美国对华政策决定的,美国在中美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7.
毛主席如何及因何决定邀请 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 这一段是中美“乒乓外交”的关键部分,是毛主席打开中美关系的战略决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生涯》转引吴旭君的回忆说: “主席让我看完文件退给外交部 办理,办完这件事后我觉得主席有心 事……至于有什么心事,我不知道。 就在4月6日那天,他要提前吃安眠  相似文献   

18.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新论李芬1946年11月4日,《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简称“中美商约”)为国民党政府公之于世。作为战后重建中美关系的开端,“中美商约”虽是满纸“平等”、“互惠”,但却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这其中的症结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9.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新论李芬1946年11月4日,《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简称“中美商约”)为国民党政府公之于世。作为战后重建中美关系的开端,“中美商约”虽是满纸“平等”、“互惠”,但却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这其中的症结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20.
周超 《神州》2012,(26):169-169
何汉理教授曾指出:"‘天安门危机’把人权问题带到中美关系的中心,并把它变成冲突问题。"1自此以后,中美在人权问题上多次交锋。此间美国的态度也有一定的缓和。2010年10月份,达赖喇嘛窜访美国时也并未得到总统奥巴马的接见。清华大学教授孙哲认为:涉疆、藏问题—噪音不止,难成气候。2美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对华态度似乎出现了较大的转变。只是,在10年7月,奥巴马便不顾中国政府的强烈抗议会见达赖,人权问题再次成为中美对抗的焦点,中美关系再次遭遇冲击。本文认为,中美双方人权观的差异以及中国自身人权问题的存在使得人权问题总是中美关系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