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传统的信息建设资源理论、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系统理论和资源优化配置理论是基于共建共享的资源建设理论的理论基础.基于共建共享的资源建设理论内容包括:资源建设原则;信息资源结构和补充理论;信息资源组织和评价理论.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阐述南岗千年瑶寨发展的基本情况,其次分析南岗千年瑶寨旅游资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南岗千年瑶寨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即增强保护意识,树立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牢固理念;开发民族文化,创造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新亮点;培养旅游人才,打造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优秀团队;完善相关政策,为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完善基础设施,奠定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3.
马建堂 《攀登》2005,24(6):19-20
柴迭木地区是青海省最重要的资源富集区,是青海乃至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点地区。在“十一五”期间加快柴达木地区的开发与建设.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一要树立资源是资产的观念;二要在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提高资源开采效率上下大功夫;三要在深度加工、循环利用上做文章;四要在企业内部、园区内、区域内建立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产业链条;五要立足于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六要高度关注水的节约和重复循环利用;六要进一步完善区内的基础设施;七要改进对资源尤其是油气资源的配置。  相似文献   

4.
洞庭湖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洞庭湖区湿地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之一,湿地资源特别丰富,开展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条件十分优越;本文根据洞庭湖区湿地呈同心环带状分布的特征,对洞庭湖区湿地资源进行了景观分类:即洞庭湖湖泊河汊区、洞庭湖湿地平原区、洞庭湖环湖低丘岗地区;分析了洞庭湖区湿地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开发利用现状,按照洞庭湖湿地各环带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提出了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即洞庭湖湖泊河汊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洞庭湖湿地平原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洞庭湖环湖低丘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并就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说明,以期达到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合理开发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实现洞庭湖区湿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旅行社共创O2O模式的互补性资源投入决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运营商与在线旅行社通过合作发挥资源互补优势实现双方的O2O模式,但互补性资源的投入会产生机会主义风险,协调成本会使资源遭受效率损失.本文综合考虑资源投入的收益与效率损失构建了合作收益模型,运用Stackelberg博弈分析了双方互补性资源的最优投入策略,并通过算例和案例对模型主要部分结论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合作主导者收益达到其阀值时,双方才能达成合作;资源之间存在不完全互补关系,资源与合作努力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双方可调整资源与合作努力投入比例,控制资源效率损失;双方互补性资源投入和合作努力投入比例与其在共创O2O模式中的成本收益比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体育旅游资源丰富,民族体育旅游发展前景广阔.文章首先对广西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进行分析;其次研究广西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再次探索广西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最后针对广西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持续性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旨在帮助广西更好地将民族体育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资源型城市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它因资源的规模性开发和利用而兴起和发展,其演进与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必要条件即生产技术紧密相连。对资源型城市历史的研究,有助于为当今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或必要的理论支撑。研究资源型城市史应注意:重视多学科参与和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探索建构资源型城市的立体理论体系;要具有全球史观和全球城市史的视野,将资源型城市放在全球背景下观察,挖掘新意;注重从环境史视野考察资源型城市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国内外资源型城市形成、发展和转型的共性与个性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8.
资源是一个国家、一定地区、一个系统所拥有物力、财力、人力等物质要素的总称。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矿藏等;社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通过人的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等。资源是社会生产、社会生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我们办任何事业,第一要解决资源问题;第二,要使资源发挥最大效益,这就有一个合理配置资源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国璋 《人文地理》2002,17(5):93-96
农业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本文通过分析山西农业土地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山西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措施:加快退耕还林步伐,调整农业用地结构,优化农业生态环境;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率;加大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力度,防止土地退化,减轻自然灾害;强化土地管理,规范土地市场,保护农业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四个部分探讨了信息社会里,博物馆藏品数字资源的应用与管理,从博物馆藏品数字资源的概念和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入手,着重分析了藏品数字资源的应用领域与内容;结合以上分析结论,对数字资源管理模式进行了思考;最后一部分结合当前发展趋势,指出了藏品数字资源建设应用和管理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第二轮《洛阳市志》出版后,洛阳市志办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地情资源开发利用的道路上。先后筹划实施了地情信息化建设、"图说洛阳"系列丛书编纂、"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系列丛书编纂、"洛阳乡镇概览"系列丛书编纂、历代旧志整理等项目。经过多年的实践的探索,作者提出应把握以下几点:党委、政府领导重视是做好地情资源开发的关键;人才队伍建设是做好地情资源开发的基础和前提;实施项目型、规模化、系列化开发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以市场为导向,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是做好地情资源开发的必由之路;多渠道、多模式发展是地情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是做好地情资源开发的重要方法;加强宣传、扩大影响是地情资源开发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宋金叶 《人文地理》2002,17(6):85-88
文章阐述了我国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探讨。指出:传统的地理信息利用方式存在着信息不能共享,传输速度慢,工作量大,收藏成本高,信息利用率低等严重问题。认为,新时期地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内容主要是开发大众化地理信息产品的建设,即广度上对地理信息资源进行电子化和有序化建设,改善地理信息资源的可获得性和共享性;地理信息精品的建设,即从深度上对地理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建设,提高地理信息产品的附加值和建立完善的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地理信息数据库联机检索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还要重点开发地理信息的智力性资源、预测性资源和提高对地理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以及提高地理信息资源的创新机理,加快地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进程。重点提出了新时期我国地理信息资源深层开发和利用的途径。①加强对信息资源的宏观调控;②尽快建立地理信息网,加强地理科学数据库建设;③实现文献载体的多样化,增强文献的时效性;④加强信息人才培养,转变服务职能;⑤重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3.
高等农业院校在资源转型期城市如何发挥作用,是值得探讨和总结的一个问题。要发挥高等农业院校精神资源、文化资源的优势,注重整体、注重协调、注重生态的发展观,用整体和生态的思想去把握资源型城市在转型期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为资源转型期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城市功能培育和完善期,努力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融入资源型城市转型期的可持续发展中,在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期,争取高等农业院校自身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论旅游文化资源及其开发——以苏北地区为例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本文论证了文化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分析了旅游文化资源的结构和特征;揭示了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本质。在对苏北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实证研究中,提出了以英雄文化为主线,集中外显、强化感知;营造氛围、深化体验;创造意境、白话读解等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5.
靳娜娜 《旅游纵览》2023,(23):173-175
旅游业在山西转型发展全局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首先从古建雕塑壁画类旅游资源、根祖文化类旅游资源、晋商文化类旅游资源、红色文化类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五方面阐述山西旅游资源概况;其次分析山西旅游业发展困境,包括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文旅融合程度低、专业人才缺乏、宣传效果不理想;最后针对以上困境,提出助力山西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即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升级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打造文旅新业态;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性,培养复合型人才;创新推广方式,优化营销效果,以期为推动山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谢俊斐 《旅游纵览》2023,(23):139-141
本文主要研究旅游景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首先分析旅游景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性;其次指出旅游景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问题;再次从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社区参与和公众教育、科技手段与创新应用三个方面提出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方法 ;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阐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景区文化资源的策略,以期为相关景区开展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贯彻落实这一基本国策,必须要开展实施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结合洞庭湖区土地资源的实际,提出了本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新举措:针对面临的新环境,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适应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土地资源利用结构;根据区内洪涝风险特点,建立避灾、减灾的土地利用新模式;加强土地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强土地资源的资产化管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健全土地法规和政策,保障土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148名华侨留守儿童、44名国内留守儿童与187名非留守儿童进行家庭教育资源、人格和行为的调查,旨在分析探讨华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资源、人格与行为的特点及其关系。结果显示,华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资源、人格、行为与国内留守儿童具有显著差异;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资源、人格、行为也具有显著差异。得出结论,华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资源、人格与行为均不如国内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与父辈生活在一起的华侨留守儿童遭受更多的惩罚与羞辱,初中生的家庭教育资源好于小学生;华侨留守儿童女生的宜人性高于男生,男生的违纪行为和攻击行为多于女生;华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资源影响其人格,人格又影响其行为。  相似文献   

19.
樊新民 《攀登》2010,29(6):86-90
本文以个体生活资源基本需求为计算单位,探讨青海生态总资源的人口承载力,预测青海人口发展与生态资源的关系。根据本文给出的计算方式,青海耕地资源与人口数量关系将在5年后基本饱和,牧草地资源与牧业人口关系8年后达到饱和,森林资源与人口关系缺口较大,水资源与人口关系富足有余,但工业污水排放问题突出。面对这一现实,青海要进一步推行控制人口增长的计划生育政策;加大保持草场生态平衡的意识和力度;保护好现有森林,充分利用林业用地资源;保护好水资源。  相似文献   

20.
石素真 《旅游纵览》2010,(12):93-95
<正>寻根旅游文化资源是河南省的优势旅游文化资源,为了充分、合理的发挥河南寻根旅游文化资源的优势,针对当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