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年 3月 2 1日 ,我们访问了刘大年先生。大年先生在他的书房里很高兴地接见了我们。我们向先生问候 ,说明对这次访问 ,白寿彝先生很重视 ,曾两次同我们谈到这次访问的事 ,我们希望大年先生就当前我国史学发展的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史学发展的前景等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大年先生很忙 ,这次能接受访问 ,很不容易 ,我们感到十分高兴大年先生说 ,白寿彝同志同我谈过几次 ,你们的刊物《史学史研究》我能收到 ,刊物上的访问记 ,我也读了一些。有的访问记讲得很好。你们要我谈的问题 ,我可能要交白卷。说到这里 ,大年先生笑起来。他说 ,我…  相似文献   

2.
中国史学界的骄傲张椿年大年同志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俄罗斯、日本和其他一些国家中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学者十分注重大年同志的编著。1986年,我陪同大年同志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孙中山诞生12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不少俄国学者...  相似文献   

3.
大年同志突然地离开我们以后,在史学界的重要活动中,常常会使人强烈地感觉到:大年同志不在了!  相似文献   

4.
在祝贺刘大年同志80华诞座谈会上的致词张海鹏同志们:今年8月1日,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名誉所长刘大年同志诞生80周年的日子。中国史学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联合举办座谈会,祝贺大年同志80华诞。承蒙各位出席,谨表示衷心感谢!刘大年同志是...  相似文献   

5.
刘大年同志与中国历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大年同志与中国历史研究戴逸刘大年同志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也是中国史学会的创始人和领导人。长期以来,他在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同时,组织和领导了历史学界的活动,对新中国历史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大年同志是抗日战争初期参加革命的,长...  相似文献   

6.
<正>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各个研究所中,近代史研究所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其厚重扎实的学风中不乏创新的敏锐与灵气,求真求实的精神自然地流淌于学问之间。近代史所的这一优良学风是一代代前辈学者以言以行而铸就而传承的。刘大年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杰出代表。一我于1986年进入近代史所。作为晚生后辈,在最初的几年中,我与大年同志少有见面。20世纪90年代前期,因参加大年同志组织编写的《中国复兴枢纽》一书的写作,才有了与他直接接触的机会。当时,为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组织编写中国抗日战争史丛书,大年同志出任编委会主任。除统筹全套丛书的规划外,大年同志对被称为"丛书之纲"的《中国复兴枢纽》  相似文献   

7.
刘大年同志与近代史所余绳武日前张海鹏同志打电话来,建议我今天谈谈大年同志与近代史所的关系。我到所较早,自己觉得义不容辞;其实我对这方面的情况了解很少,因为80年代以前我是一名普通科研人员,与大年同志接触不多。这里,我只能介绍一些零星情况,事隔多年,记...  相似文献   

8.
刘大年同志存当代学人手札选刊刘潞编注(一)大年同志:前天由石家庄回来时,李何林①同志托带回代乳粉三筒,想你知道是那几个同志的。现派人送去请为转交是荷。搬家后有无其它新的问题,便中盼见告。即致敬礼!成仿吾②[1948-?]③12日(二)大年同志:你的信...  相似文献   

9.
我真正见到大年同志是1963年9月18日。当时,我从武汉大学历史系毕业,分配到大年同志直接领导下的近代史研究所工作。这一天,大年同志和其他所领导会见我们新到所的青年人。我对大年同志的第一印象是平易近人、很重视青年人,有当时的日记为证:“上午是研究所里的刘大年、黎澍、李新等领导同志和我们见面,介绍所里的情况。席问,充满着活跃的气氛,谈笑风生,刘大年显得特别幽默,其平易近人的程度是我所没想到的。刘大年……首先讲话,其内容有二,一要坚定信心,做出成绩来,说希望在我们身上,争取出大科学家;二要达到这一目的,非轻易之举,需要付出巨大劳动,所以要下决心艰苦奋斗,克服知识分子易犯的动摇。就是说,不但要有决心,还要有行动,始终如一。”  相似文献   

10.
刘大年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快一年了。《近代史研究》编辑部约请学撰写回忆大年同志的稿件,我也在被邀约之列。关于大年同志的治学经历,我已经写过一些介绍性的字。最早的介绍字,是《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1992年出版)的刘大年词条。1995年,近代史研究所召开祝贺刘大年同志80华诞的会议,学术界的许多前辈学前来祝贺,发表了祝贺感想,我在会上作了发言,进一步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刘大年同志的学术经历。这次会议,刘大年同志本人避席他去,表现了他的美德。我们明知道他不会出席,还是照旧开会,这是因为,我们在会上所说的话,不一定要他本人听到,而是从学术界的需要出发的。199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了展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大家的整体形象,启迪和教育新一代年轻学人,决定编辑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学术大师的治学经验,选出了在我院工作过的在世和过世的院长、学部委员、一级研究员32人,我所入选的是首任所长、学部常委范澜,继任所长、学部委员刘大年,以及一级研究员罗尔纲。该书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大师治学录》。主持要我为刘大年同志作传。为了完成任务,我仔细研究了大年同志生平,重读了他的许多作和论,写出了1.6万字的传记。去年底大年同志去世后,我又在今年《抗日战争研究》杂志第1期发表《战士型的学,学型的战士》的长,总结他的抗日战争研究成果;同时在5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一个战士学对中国历史学的贡献》的怀念章。现在要为《近代史研究》写稿,一时觉得写不出新意。  相似文献   

11.
2000年1月中旬,我从福建回来,收到张海鹏先生给我寄来刘大年同志的生平及遗著《评近代经学》,才知道大年同志已在去年12月28日谢世。我感到很突然,在我离开北京前不久,大约是11月中旬,我和大年同志通过电话,曾问及他的健康。他身体多疾,有点悲观,他说越来越不行了。其间还谈到一些别的,当我问及具体情况时,他说见面谈吧,我们约好我从福建回来后去看他,谁知这竟是最后一次话别.  相似文献   

12.
1999年12月28日,刘大年同志逝世了。噩耗传来,我深感悲痛。大年同志是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在研究中国近代史,创办近代史研究所和《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刊物,在组织和领导近代史学术活动及发展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事业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刘大年同志推动中国近代史研究二三事王庆成刘大年同志是近代史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当今中国史学界的前辈学者。他长期担任近代史研究所和史学界的领导工作,对推动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我认识刘大年同志虽已多年,但接触的机会较少。我对大年同志...  相似文献   

14.
我因病在外休养,获知大年同志不幸去世的消息较迟。我回忆,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他80大寿的纪念会上。次年我自己就患病住院了。后来我外出休养,行前向他电话告辞,他嘱我好好养病,并问及手头有什么工作。此后就没有联系了。今春得知不幸的消息后,感触很多。大年同志从事和领导近代史研究数十年,他在学术和学科建设上的建树很多,但我手边没有任何字材料,所以只能就记忆写一点与我有些关系的他对近代史学科建设的贡献,以表示敬意和怀念。  相似文献   

15.
祝贺刘大年同志80华诞汝信刘大年同志多年来做了大量工作,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贡献。第一,他在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这种贡献不限于史学的领域,可以说凡是研究社会科学的人都受到非常深的影响。我自己虽不是研究史学的,可是从50年代以来就...  相似文献   

16.
我和大年同志接触较早 ,但通常是在会议的场合。 1 996年 9月 ,国家教委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市历史学会联合举办“中国近代 ( 1 840 -1 949)重大历史是非问题系列讲座”,有幸请到大年同志作一次学术报告 ,我为他主持了这次报告会。作为晚辈 ,有此机会 ,实为荣幸。他讲的题目是《方法论问题》,一口气讲了两个多钟头。已是年逾八旬高龄的老人 ,仍然是那样认真 ,那样执著 ,很令人感动。讲稿全文刊载于《近代史研究》,《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分别发表了其中主要部分。这次报告和文稿的发表 ,在…  相似文献   

17.
日本女子大学教授久保田文次先生在一篇题为《同刘大年先生在一起的时候》的文章里有下面这样的叙述: "刘大年先生此次访日期间,对于历访东京周边与孙文及中国革命有关的史迹表示强烈的愿望。在横滨方面,幸得  相似文献   

18.
1983年4月8日至9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在北京召开会议,隆重宣布成立。这是中央批准恢复地方志小组活动,并改名“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后第一次召开会议。指导小组共十三人:组长曾三,副组长梁寒冰、韩毓虎,成员有刘大年、严中平、牙含章、侯仁之、朱士嘉、陈元方、李志敏、章夷白以及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地理所两位同志(暂缺)。出席会议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梅益同志,指导小组成员十人,牙含章同志因事请假。中国地方志协会副会长董一博同志应邀出席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梅关桦、钟允之,国家档案局,全国政协,陕西省委等有关同志列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喜见涓滴入长渠——《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译俄记述薛衔天1991年上半年,我在前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作学术访问,正值该所所译《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编辑定稿阶段,《文选》俄译主持人远东研究所研究员贝列罗莫夫有些具体事情要与大年同志商量,但当时电传不通,书...  相似文献   

20.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今天是中国史学会成立五十周年的日子,我本应出席会议,同大家一起庆贺,但因身体不好,不能如愿,向大家道歉。五十年前,我同范文澜同志、郭沫若同志、翦伯赞同志、侯外庐同志等一起筹建了新中国史学会。第二年,正式成立了中国史学会。五十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