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汉魏至唐宋时期的玉礼器初探(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博》1997,(5)
  相似文献   

2.
汉魏至唐宋时期的郊坛遗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 言 拙作《汉魏至唐宋时期的玉礼器初探》一文,承蒙《文博》编辑部厚爱,予以刊载,使有关此段时期有无使用玉礼器,以及玉礼器形制的问题,能够藉此机会就教於诸多方家,个人谨表由衷的谢意。 拙文发表后,台湾知名的历史学者,兼精研古玉的尹章义教授,认为拙文似仍意犹未尽,鼓励笔者续作历代郊址考,以竟全功。尹教授的高见,笔者深有同感,但是有感于个人并非历史系科班出身,之前所以作有关玉礼器的探讨,系因在阅读古玉的论著中,发现有些时贤以为玉礼器的使用,只到汉初为止的理论,和史书的记载,有段相当  相似文献   

3.
多嘴壶是一种以多嘴或多角为主要装饰特征的明器。福建地区墓葬中使用多嘴壶随葬始于唐、盛于宋、没于元。目前福建地区出土的多嘴壶以闽北和闽西地区居多,闽东地区次之,闽南地区较少。从器身、分层、嘴(角)的形制等特征可将其分为唐、宋两个时期。它的器身由宝塔形、蚕蛹形、橄榄形等向罐形发展;分层由明显向不明显仅用浅弦纹分隔或不分层发展;嘴的数量多为五的倍数,且多有开孔,并由长嘴向短嘴再到乳突状嘴发展。多嘴壶独特的造型蕴含了妥死者之魂、慰生者之望的用意。  相似文献   

4.
<正>一、呼吁走出框架2016年12月底,在暖暖的冬阳中,笔者参加了由广东省博物馆为配合"玉鸣锵锵—妇好玉器特展"而举办的"夏商玉器及玉文化学术研讨会"。当然,在近三十篇报告中,多篇都是与商代玉器,尤其是与妇好墓出土玉器有关的论文。从分类定名、造型源头、艺术风格、雕琢工艺等问题均有涉及。讨论也很热闹。在会场中笔者心中很感慨。自1994年开始,二十  相似文献   

5.
王瑾 《四川文物》2020,(4):65-79
芝麻钉装烧是我国唐宋时期烧制瓷器时采用的一种重要装烧工艺,陕西、河南、北京、四川等地的多个窑口都采用过这一技术,尤以北宋晚期的汝窑最为著名。这种装烧工艺的使用可追溯至魏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低温釉器烧造,且和二次烧成有密切的关系。五代黄堡窑对这一技术进行了革新,并以新的面貌传承到了汝窑、修内司官窑、郊坛下官窑、张公巷窑等举世闻名的窑场。这一技术的变革与窑工烧造经验的积累及供瓷制度的推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李传军 《民俗研究》2008,(3):220-226
两汉魏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发展、民族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自秦始皇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以来,综合国力到两汉时期而臻于鼎盛。魏晋时期,中国虽然又重新陷于分裂,但南北各方之间,汉族和兄弟民族之间交往密切,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主要交通道路基本上都是畅通的。这一切,都促进了中国人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了人们的旅行活动,使得行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形式,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历史行旅民俗。汉魏时期的行旅习俗,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近日看到新闻说裁撤驻京办一事,颇觉有趣。其实驻京办古已有之,在唐宋两代叫“进奏院”。不过在古代,一般只有省一级单位才有设立驻京机构的资格。  相似文献   

8.
近日看到新闻说裁撤驻京办一事,颇觉有趣。其实驻京办古已有之,在唐宋两代叫“进奏院”。不过在古代,一般只有省一级单位才有设立驻京机构的资格。  相似文献   

9.
唐宋时期慈善事业概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卫平 《史学月刊》2000,(3):95-102
慈善事业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乓中唐宋时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唐朝设置悲田养病坊,用以收养贫病老弱、残疾人及孤儿;宋代政府更为重视慈善事业,先后设置了居养院、安济坊、慈幼局、漏泽园等机构,有针对性地对老弱、疾病、孤幼、死者进行救助,其计划之详尽、规模之宏大、设施之齐全、内容之广泛,在中国历史上二是空前绝后的。  相似文献   

10.
将东北地区的生业特征分为两个大的区域进行长时段的归纳,可以看到北部地区在新石器时代主要是采集和渔猎,到青铜时代开始,种植农作物和家畜饲养的比重逐渐增加;而南部地区至少从距今8000年前开始出现少量的农作物,当时可能也开始饲养家畜,在整个新石器时代,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家畜的行为在燕山南北地区发展缓慢,而在辽东半岛南端地区则逐渐成为主要的生业模式。到青铜时代,主要分布在辽河下游地区的高台山文化以种植粟等农作物和饲养家畜为主,也包括渔猎活动。主要分布在西辽河地区的夏家店下层文化以种植粟和黍及饲养家猪为主,家养动物中牛和羊的数量较多,畜牧业开始出现。从夏家店上层文化至燕文化时期,农业和畜牧业均呈稳定发展的趋势。这些特征的形成与当地各个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及更替状况密切相关,也与自然环境的制约和黄河流域地区以农业为特征的文化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1.
唐宋时期的文人会社李修松中国的文人会社兴起于魏晋,到唐宋时期,获得了较为全面的发展。究其原因有四:第一、“君子以文会友”①是中国文人一贯的传统,汉以前临时性的文人会聚发展到魏晋以后,受民间其他会社的影响,遂逐渐演变成为相对稳定的文人会社,其成员之间经...  相似文献   

12.
唐宋时期的中枢秘书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代中枢秘书官是指中央起草文书诏命的官员。北宋类书《册府元龟》归之于“词臣部”,清季政书《六典通考》系之于“历代复逆之官”。它以“代王言视”、“发演丝纶”为职任,是君主的喉舌和耳目,始终处于国家政务活动的中心。历代君主在标榜“朕即国家”的同时,总是企图实现朕即政府,从而包揽政府的行政事务。而实现这一企图的重要步骤,就是在行政系统之外组建内朝,以新的秘书班子牵制以宰相为首的外朝官的政务活动。于是就有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就有了相职的演变,也就有  相似文献   

13.
正汉魏晋时期的地方志是一个上承秦汉,下启南北朝,由雏形单一逐步向完善定型的过渡时期。因世代沧桑,典籍离合,存者不足十之一二。但是,从古注及类书征引来看,其资料异常丰富多彩,而且学术价值颇高。清人钱大昕《廿二史考异》说:"予谓魏晋诸儒,地理之学极精。"期间,江苏的各种方志层见叠出,而私修之志十居八九。方志形式多样,有记、志、录、传、  相似文献   

14.
自“唐宋变革”提出以来,国内、外对唐宋时期城镇化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研究之热点。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区域城镇化探讨,又取得了较多成就。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涉及唐宋时期市镇研究的专著有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另有施坚雅《中国乡村的集市和社会结构》,张邻《唐代的夜市》,黄正建《中晚唐社会与政治研究》,崔功豪的《中国城镇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以砖筑墓之风在汉代已广泛流行。安康地区发现的汉魏六朝砖室墓葬,不仅造墓的构思巧妙,制砖的工艺精良,而且在墓砖上施以华缛的纹饰,特别是有大量的铭文砖和画像砖,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这些遗物既是重要的考古资料,同时也是古代书法、绘画的珍品,现剔选其中的主要部分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关于汉魏晋时期北地郡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末年,北地郡受到羌胡内侵,此后郡境萎缩,边民内徒,户口锐减,郡治多次变迁,领县名存实亡;东汉、魏晋时,郡治及领县都不停变化,同名郡县的实际所在,需要仔细加以斟酌才是。《中国历史地图集》东汉图幅中将富平、灵武标于西汉故地即误。  相似文献   

17.
河南地处中原,地下矿藏较为丰富。从奴隶制社会到封建制社会的中前期,冶金工业十分发达,当时有不少能工巧匠,在许多冶炼技术方面,代表了我国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建国以来我省文物工作者为了配合基本建设,先后发掘了大量的冶铁冶铜遗址,出土了数以千件冶金实物。这些实物引起了我国冶金界的高度重视。特别近几年以来,曾有不少科研单位来河南研究由渑池和巩县铁生沟出土的汉魏时期的铁器,经科学检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古代城市的居民结构,是城市经济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所说的居民结构,主要指城市居民的人口数量、社会成分、职业结构、稳定性或流动性、居民组织状况,等等。唐宋之际的城市,至少包括四种类型——国都之类的政治城市、边镇堡寨之类军事城堡、扬州苏州之类综合型城市、镇市之类新型或雏形的经济都市。本文着重从这些城市居民结构的特点与差异方面,进行比较性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谈唐宋时期的碾茶具康煜茶圣陆羽的《茶经》,对唐代采茶、制茶、饮茶的过程和方法,及所应用的生产工具、饮茶器具等部有精辟的阐述。《茶经》论述茶之采制分为七道工序,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制成后的茶是"茶饼",而饮用时的茶则需要用...  相似文献   

20.
唐宋时期成都地区就已形成了完备的集市规模,在当时的史料文献中留下了大量的关于集市的资料。《锦里耆旧传》六中记载:王蜀降唐,“魏王谴李严于三市,慰谕军人百姓”,三市是概括省略说的,实际是四个城门的市集。每当集市的时候,每天中午击鼓三百声,四面八方的人都聚集来,到日落前的一个时辰,击钲三百声,市集的人们才开始散。[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