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史月刊》2010,(12):66-66
<正>据考证,清代著名文学家、画家,"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四字,是在山东莱州的云峰山写的。那一年,郑板桥专程至此观郑文公碑,因盘桓至晚,不得已借宿于山间茅屋。屋主为一儒雅老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唐代诗人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被人们颂为千古绝唱,流传至今。而今,在土乡大地已经变成了现实。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的实施让全县困难群众看到了希望,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住有所居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改革开放以来,互助县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百姓安居乐业。但是,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全县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相似文献   

3.
走过饥荒     
女知青杀猪1971年8月的一天下午,湖南沅江县大成公社东山一队黄乎乎的堤岸上,响彻了队长曾明星忘情的呼喊:“知青组杀猪请客罗……”呼喊声带着欢快的旋律,透过茂密的杨树林,荡过宽阔的香莲湖,叩开了堤那头一排茅屋门楣。刚刚忙完抢收抢插、分完新谷的农民,闻声纷纷钻出茅屋,向知青集体宿舍涌去。知青茅屋禾堂坪里,早已热闹成一锅粥,隔壁龚家奶奶的大黄狗,也在人群里窜来窜去。我、韩立和几位社员,七手八脚捺住了大肥猪“咴咴”,晓晞、星星围着喻虹打转转,帮她系围腰、扎袖  相似文献   

4.
我出生在长江下游,50年前上中学时读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遐想着:将来到了成都,一定要把飘落江边的茅草捡拾起来送回杜甫草堂。44年前我跋涉数千里来到成都,首先瞻仰的是杜甫草堂,然后游览了其他名胜古迹,直观地感到成都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明古城。  相似文献   

5.
《收藏家》2005,(12)
龚贤《柳林茅屋图》龚贤(1619-1689年),又名岂贤,字半千,江苏昆山人,流寓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画山水以墨法尽工深厚见称,亦工诗文,有《草香堂集》。与樊圻、高、邹、吴宏、叶欣、胡、谢荪等并称为“金陵八家”。龚贤为“金陵八家”之首。《柳林茅屋图》纵192、横55厘米。展开画卷,水村舟桥,柳林茅屋,一一映入我们的眼帘。画面近处为坡石丛林,远景柳树森森,中间围绕河岸的是一座板桥,数间茅屋。幽谷之间,方塘之滨,古木参天,竹草葳蕤,小桥流水,景色苍郁,一派美丽富饶的江南水乡景象。画面题诗:“沙柳为薪不探樵,菱藕虾蟹水乡绕,远闻酒熟谁…  相似文献   

6.
圣谕碑,高210、宽101、厚18.5厘米,部分字迹略有剥蚀。1934年从四川省广汉县城郊一家农民茅屋的墙壁中发现。现存广汉公园。碑面四周刻饰龙纹;上部分刻楷书"圣谕"二大字,复绕以龙纹;下部分有文字三行;"天有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大顺二年二月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唐诗香飘海外。德国大诗人歌德曾把《梅妃诗》译成德文。据统计,日本有近五百多万人把吟诵唐诗看作是高雅的艺术享受。近年来,美国成立了全国性的唐诗研究会,并举办了李白专题学术讨论会,出版了李白、杜甫、王昌龄、白居易、柳宗元、岑参等人的著作,十分热销。在苏联,杜甫的名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已被编写成名为《四川悲歌》的  相似文献   

8.
<正>"焚銀魚"之疑"焚銀魚"一詞出自杜甫夔州時期的七律《柏學士茅屋》。全詩云:"碧山學士焚銀魚,白馬卻走身岩居。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餘。晴雲滿户團傾蓋,秋水浮階溜决渠。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這首詩不是杜甫的名篇佳作,無論是思想内容還是藝術技法,都算平平。明代之前,在普遍尊  相似文献   

9.
草堂诗魂     
《风景名胜》2009,(12):134-141
杜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坎坷。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晚年为避“安史之乱”,携家入蜀,建茅屋而居。草堂故居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  相似文献   

10.
白居易买房     
自古至今,房子都是个永远的话题,但"居者有其屋"并非一件易事。所以,杜甫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想,在唐代,想要"俱欢颜"的不仅仅是杜甫,就是当了一辈子高级"公务员"的白居易,也是"居不易"的,50岁才在城里买了房。  相似文献   

11.
周允中 《文史博览》2010,(10):70-70
<正>吴稚晖人称"吴疯子",言行放荡不羁,不管是骂人还是写文章,脏话连篇。虽然口德极差,不过他的清廉自重,却是有口皆碑。抗战爆发后,吴稚晖随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当局专为他在重庆修建小楼一座,他拒不领情,特意在中央组织部后面的大田鸡山坡上,自盖茅草屋一座,面积13平米。他的茅屋在风雨中倒塌之后,就租住在上清寺(国民政  相似文献   

12.
杨振华 《纵横》2008,(11):60-63
一1934年春,一个年轻人应朋友之约,来到位于武康县(1958年并入德清县)莫干山麓的上柏山中。他漫步在山道上,"只见满山松树,中间茅屋几间,溪水从  相似文献   

13.
文殊现身 无着文喜禅师虔诚地去朝礼五台山,在到达五台山的前一天晚上,他投宿在一间茅屋,屋内住了一位老翁。 文喜问道:“请问您,五台山这许多道场,内容如何?” 老翁回答:“龙蛇混杂,凡圣交参。”  相似文献   

14.
(一) 本文所研究的英国小土地持有者(Small-holder)包括维兰身份的茅屋农(Cottarii)、保达(Bor-darii)、四分之一农(Fardels)(即持有七点五英亩土地的维兰)及自由持有者中的下层,其共同的经济特征是仅凭土地的收益无法维持生存。小土地持有者,作为英国庄园经济中一个异常活跃的因素,曾对英国社会经济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由于缺乏土地,单凭农耕无以维生,迫使他们从  相似文献   

15.
高老庄旧事     
宋科 《丝绸之路》2014,(17):64-66
据史书记载,唐贞观四年(630),著名僧人玄奘从长安去天竺(今印度)取经,曾途经温宿(时称跋禄迦、亟墨、拨换),翻越温宿木扎特古道上的穆素尔岭后,继续西行。明朝小说家吴承恩根据玄奘西天取经的经历编写的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写道,高老庄是猪八戒入赘并眷恋的地方。自古以来,高老庄是一幅优美清新的田园画卷,是一个典型的世外桃源。吴承恩笔下是如此描述的:只见那茅屋重重,错落有致,可见人丁兴旺,生活富庶。密密的竹篱笆扎在茅屋周围,门前栽着参天大树,浓荫蔽日。  相似文献   

16.
江东 《广西文史》2010,(1):4-16
一、诸乐三(1902—1984) 1939年春,我和中学的几位同学逃出日敌占区杭州,被人接救到天目山区,尔后进了浙西临二中读书。l晦二中设在孝丰县的林山深处,这里青松耸天,修竹拂翠,古为佛家探索人生的胜地。学校借得古刹厅堂,外加茅屋竹舍,师生减衣缩食,生活比较艰苦,但大家思想很活跃,充满一片救亡激隋。更高兴的是,就在这所简易的战时学府中,我有幸从师诸乐三先生。  相似文献   

17.
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认为“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并且随着文化而兴盛、衰亡”。从新石器时代垒巢凿穴开始,中国的先民们就建筑了最早的茅屋,经过夏商周三代的发展,到了秦汉时期建筑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形成了独具中国元素的建筑形态。  相似文献   

18.
何达兴 《风景名胜》2009,(11):112-113
站在茶辽岭脚,眺望临海著名古胜景——茶辽岭。不由得想起宋代一位乡间文人给这个小山村留下的赞美诗句:倚云茅屋绕清涟,如画青山半是田。淑气暖蒸千树锦,野禽啼破一川烟……  相似文献   

19.
郝金红 《湖南文史》2012,(12):58-58
自古至今,房子都是个永远的话题,“居者有其屋”并非一件易事。所以,杜甫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在唐代,想要“俱欢颜”的不仅仅是杜甫,就是当了一辈子高级“公务员”的白居易,也是“居不易”。自居易小时候家里很穷,在写给好友元稹的《与元九书》中,就毫不避讳地爆料:“家贫多故,二十七方从乡试。”  相似文献   

20.
自古至今,房子都是个永远的话题,“居者有其屋”并非一件易事。所以,杜甫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在唐代,想要“俱欢颜”的不仅仅是杜甫,就是当了一辈子高级“公务员”的白居易,也是“居不易”。自居易小时候家里很穷,在写给好友元稹的《与元九书》中,就毫不避讳地爆料:“家贫多故,二十七方从乡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