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物》2016,(10)
正裹足支烧工艺是一种为保证瓷器表面尽量满釉,采用匣钵单烧的方式,用支钉支起施满釉的瓷器底部,烧成后将支钉打掉,仅在器物底部留下细小支烧痕迹的支烧方法。它是中国古代陶瓷精工制作中的一种重要工艺。采用这种工艺制作的器物釉面近于完整,能够达到美观的效果。北宋晚期,以汝瓷为代表的不少古代名瓷在烧造中采用了这种工艺。从目前的发现看,这种工艺的使用主要集中于带有官窑性质的窑场中。在以商品生产为主要目的的窑  相似文献   

2.
龙泉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窑系之一.南宋时期,以厚釉制品中翠绿莹润的梅子青和粉青称绝一时,达到了青瓷釉色与质地之美的最高境界.元代时,龙泉窑则以对胎的各种装饰技法众多而见长,其中又数露胎印花和贴花技法独步海内.露胎装饰即为用贴花和印花的技法.在瓷器上布施浮雕状纹样,其表面不施釉,利用烧成后胎的色泽显现花纹.一般常见于洗、浅盘、瓶等器物的底、腹等处.生产的工序分为二类:露胎贴花用模子先翻印好浮雕状纹样,粘贴于已施釉的坯体上,而后烧成;露胎印花,在器物施釉时根据图案需要留有空白,用模子直接压印于未干坯体上,而后烧成.由于龙泉窑特有的胎土成分和生产工艺,使烧成后的露胎处呈赭红色,与同时期青绿的釉色对比鲜明,相映成趣.本文拟就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露胎装饰的器物和窑址出土的标本作点探讨.  相似文献   

3.
位于侯马市曲沃县北赵村的晋侯墓地是山西商周原始瓷器出土数量最多、地点最集中的一处遗址。同时,遗址西部的曲村墓地也发现两件原始瓷器。这些原始瓷器制作精细,外观精美,从器物形制、制作工艺、胎釉特征上分析,与中原王朝的原始瓷器共性较多,但与南方同时期发现的器物有较大差别,很可能来自于王朝的赏赐或交流。  相似文献   

4.
《收藏家》2017,(3)
<正>二、釉面的各种瑕疵瓷器在烧制过程中,由于受到窑温变化以及胎、釉原料等方面的影响,釉面通常会出现一些小的瑕疵,如气泡、棕眼、缩釉、炸纹等。瓷器出窑后,在长期的使用和把玩过程中,釉面又极易产生一些人为损伤,如划伤、磕伤等。这些小的瑕疵在不同时代、不同器物的表面出现,形成了一些器物独有的时代特征,这些瑕疵都是在瓷器烧成和长期使用后的自然状态下形成的。造假者为了仿制的更加逼真,连一些常见的瑕疵痕迹也一并研究模仿。因此釉面的各种瑕疵痕迹在鉴定中也是  相似文献   

5.
以北方地区窑场出土的早期白瓷为主要研究对象,辅以墓葬出土材料,从制瓷工艺视角来探讨该类瓷器产生、发展乃至成熟的相关问题。经分析,这些问题与青瓷烧造技术的改进、北方传统釉陶的生产技术,以及"铅釉瓷"关系密切,具体表现为:原料上,不断降低胎釉铁含量;装烧技术上,提高烧成温度、明火裸烧到匣钵应用;使用化妆土等。  相似文献   

6.
黎李 《陇右文博》2009,(2):42-43
瓷器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发明创造,中国素有世界瓷都之称。瓷器的真正烧成,应在东汉末年的南方,到三国时期已广泛使用,成为南方的主要手工业产品之一。所以,这一时期烧制的青瓷是中国早期瓷器的杰出成就。白瓷是一种胎色洁白、釉色白净的瓷器。我国白瓷的出现晚于青瓷,是在青瓷的基础上。逐步改进对原料的筛选、淘洗、降低胎、釉中含铁量而烧成的。  相似文献   

7.
北朝陶瓷可分为瓷器和铅釉器两大类。瓷器主要指高温青瓷,铅釉器则以低温烧成,施以铅釉。两者关系密切,互相影响,也时常难分彼此,因此更需要明确它们之间的差异。尤其是在讨论白瓷起源这一问题的时候,高温釉瓷器和低温铅釉器的区别为一大关键。最近的研究成果表明,过去被认为是北齐"白瓷"的范粹墓(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出土随葬器物,实际上是铅釉器。诸如此类,在北朝陶瓷研究领域中依然存在着不少如定名、区分等需要重新检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聚焦北朝陶瓷中自成一重要体系的"铅釉器",联系新近的考古发现和相关研究成果,来讨论北齐铅釉器物的定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青瓷是我国瓷器的传统品种之一。历来中外学者对青瓷存在着不同的理解。青瓷一般指器表施有青色釉的瓷器。但是严格讲,有些器物是青色的,不一定就是青瓷,相反的有些器物是黄色或黄褐色的,却属于青瓷的范畴。青瓷色调的产生,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氧化铁,必须在还原焰中烧成。有些青瓷含铁不纯,或是还原气氛不够充分,胎釉中的铁分受到氧化,釉的呈色就由青变为黄或黄褐色。这种情况在青瓷中是  相似文献   

9.
霍华 《收藏家》2010,(12):43-50
青花瓷是以钻为色料,直接在胎上绘画,再施透明釉,入窑经1300℃上下的高温,一次烧成的蓝白两色相间的釉下彩瓷器。青花瓷有釉下青花、釉上青花和贴纸青花三种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0.
黄釉青花瓷器是景德镇窑明清两代烧制的彩瓷品种之一。它既有青花典雅的风格,又具皇家器物风范。本文重点介绍黄釉青花瓷器的制作工艺、发展及其在造型、纹饰、款识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王承旭 《收藏家》2013,(3):47-52
(二)窖藏其他瓷器艺术研究元代作为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景德镇瓷器生产进入最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景德镇工匠除了创烧出举世瞩目的青花瓷外,还创造出釉里红瓷、卵白釉瓷、霁蓝釉瓷等新产品,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繁昌元代窖藏不仅出土了15件珍贵的元青花,更是出土了比元青花更为稀少的3件霁蓝釉瓷器和4件卵白釉瓷器,同样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研究价值。1.元代霁蓝釉瓷器:元代景德镇成功创烧的高温霁蓝釉,为高温石灰碱釉,是用和青花相同的钴料,直接拌入釉中,施于器物表面,一次性烧成。  相似文献   

12.
广元市瓷窑铺窑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瓷窑捕窑址面积大,堆积尽,文化内涵丰富,是唐宋时期建窑系黑瓷在四川的典型窑址。报告对窑址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窑址发现的遗迹现象有作坊和窑炉,窑的形制为马蹄形。遗物以瓷器和窑具为主,瓷器以黑色、黑褐色釉瓷为主,另有青灰色、米黄色、黄色、绿色褐釉等。胎以灰白色为主,另有灰黑色、黄白色。其黑釉窑变现象有兔毫、油滴、玳瑁等。器表采用刻花、粉绘、彩绘、印花等工艺。器物大部分采用匣钵装烧,烧造技术相当娴熟。是四川宋代黑釉瓷的典型烧造窑口。  相似文献   

13.
李晔 《收藏家》2022,(7):49-56
五彩是中国古代瓷器彩绘装饰技法,同时也指彩绘瓷器品种。“五”为虚数,实指色彩丰富。按照工艺特征分类,有纯釉上五彩、青花五彩和色地五彩三类。纯釉上五彩,是在烧好的白釉瓷器上以红、黄、绿、褐、紫、黑、蓝等彩进行绘画,勾线平涂,入窑以800℃到900℃焙烧而成;青花五彩,先以青料在胎上绘画,施透明釉入窑高温烧成,再进行釉上彩绘.  相似文献   

14.
冯宁 《东方收藏》2021,(4):16-19
五彩指的是分布在瓷器釉面上多种颜色的彩,并不一定指瓷器釉面上只有五种颜色,多于或少于五种彩的陶瓷,在习惯上也同样称之为五彩瓷。它是釉上彩中的一种,在已烧成的瓷器的釉面上,用多种彩料绘画图案,再低温二次烧成。因彩在釉上,用手抚摸,有凸起的感觉,可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种。釉上五彩以红、绿、黄、蓝、紫五种颜色描绘纹饰,也可只用二三种颜色。画法均用单线平涂,较早实物为明成化年制。  相似文献   

15.
上林湖越窑在晚唐、五代时期烧制出了釉色青灰、色泽莹润的秘色瓷,迎来了越窑瓷业的巅峰。以上林湖后司岙越窑遗址出土唐、五代秘色瓷和普通青瓷科技分析数据为基础,采用当地沉积黏土、草木灰等为主要原料开展了秘色瓷的工艺模拟实验研究,重点对比了不同类型匣钵和装烧方式对模拟烧制青瓷釉的影响。此外,通过色度分析仪及光电子能谱仪等对模拟烧制青瓷釉色度和着色物质铁的价态进行测试,探讨了瓷质匣钵口沿封釉装烧秘色青瓷的作用和机理。越窑青瓷实验考古中,对七件青瓷样品进行了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显示,采用瓷质匣钵口沿封釉装烧青瓷釉的Fe2+/Fe3+比值为2.8,远大于普通匣钵内青瓷釉的0.57。结合考古实地调查研究,可以推断这是越窑秘色瓷呈色不同于普通青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斗彩瓷器创烧于明代成化时期,它以图案纹饰新颖、色调柔和、色彩淡雅而名传于世。斗彩瓷器的烧成是我国制瓷工艺史上的重大成就,它为后来彩瓷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斗彩瓷器是先在釉下用青花勾划纹饰轮廓线,然后入窑烧制,再于釉上填绘各种色彩,二次入炉烘烤而成,因此是釉上与釉  相似文献   

17.
南京发现的孙吴釉下彩绘瓷器及其相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2004年,南京城南秦淮河南岸以及大行宫地区的3个地点,先后出土一批六朝釉下彩绘瓷器。这是继1983年南京长岗村5号墓之后同类瓷器的一次重大发现。根据这批瓷器的行制、装饰特点,以及出土层位、伴出遗物等判断,其烧制时代应为孙吴后期。这批瓷器无论胎釉还是制作工艺都比同时期的一般青瓷器精致,装饰也更华丽,可能主要是为孙吴宫廷专门烧制的高级H用瓷器。  相似文献   

18.
原始瓷是对瓷器初创阶段在技术和产品都未成熟情况下的一种称谓。施釉技术尚未成熟,初始阶段常表现为非有意加施的包含釉(暴汗釉),胎土也往往非真正的高岭土。成熟后的原始瓷施釉有厚薄两种,有的薄釉产品,基色呈青和透明的玻璃状,有的厚釉产品则呈浮浊状。釉色以青、黄、褐黄、青灰、青等为大宗。原始瓷由于胎土、施釉、烧制温度等方面的原因,其器物的胎尚有一定的吸水性。建国以后,在德清地区东苕溪沿途发现了  相似文献   

19.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四三一处国库工地发掘了五座唐墓,年代早晚相递,器物组合不同,各有特色.墓中出土的瓷器、三彩器尤为精美,从器物胎、色、釉观察,应为巩义黄冶窑的产品,为北方白瓷及唐三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瓷器中所提到的五彩,是瓷器彩绘中的术语。所谓五彩,并非五种颜色,而是多种颜色的意思,但是它必须有红彩存在才能称之。其烧造过程就是在已经烧成的瓷器上,用黄、红、绿、蓝、紫等多种彩料,按图案花纹饰于釉上,再在炉火中经二次焙烧而成,属于釉上彩。但严格来说五彩和斗彩都应该是釉上彩和釉下彩的结合物,因为这两种彩都有釉下青花彩的存在。但是五彩又区别于斗彩,斗彩是用釉下青花先勾绘出图案的轮廓线,经过1300℃高温烘烧,然后在轮廓线内填上各种颜色,再入炉烧成,所以斗彩也称填彩、点彩。而五彩的不同之处在于图案轮廓勾绘不是用青花色,而是用紫色或红色,釉下青花作为单独的色彩使用。所以说五彩是釉上和釉下彩的结合物更为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