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认识麻佩三同志是在1949年武汉解放后的年底,当时,武汉市仅有的一座清真寺,武昌楚材街清真寺的阿訇(教长)王维贤告诉我,湖北省人民政府担任行政处长的麻佩三同志是回族人,他待人很和气,你可以去见见.适值我和武汉市的一些回族青年准备筹组“武汉回民青年联合会”.经过再三酝酿认为,回民青年  相似文献   

2.
回族与其他9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其丧葬习俗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很大,但又与其他9个民族有所不同.不仅如此,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回族,在不同的时期,也存在着时空上的差异性.因而决定了不同地区,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回族丧葬习俗上的差异,亦即回族丧葬习俗上的地方特点.武汉回族的丧葬习俗也就自然具有武汉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3.
侗族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总人口250多万。主要分布在黔、湘、桂三省(区)边界结合部。多声部的侗族大歌举世闻名;独特的侗寨鼓楼、风雨桥建筑驰名中外。此外,还有独具风味的侗族食品——油茶、腌鱼、腌肉、烧鱼、白蘸肉、槽血肉、牛(羊)瘪、侗果等。现将侗族十种风味食品及制作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油茶侗乡油茶,不仅香味扑鼻,而且能增进食欲,深受侗族人民的喜爱。它已成为侗族人民用来款待客人的佳品。  相似文献   

4.
武汉食品商店中最老的牌号要算“汪玉霞”,创始于1738年(清乾隆三年),至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汪玉霞的第一个老板叫蔡玉霞,原是安徽休宁人汪士良的姨太太,蔡开店用己名而从夫姓,故称“汪玉霞”.最初为一小店,设在汉正街灯笼巷口,只卖些茶叶、甜食等小商品.蔡玉霞死后,汪士良之长孙汪国柱继承.嘉庆初年,因白莲教大起义,清廷封锁九江关,汪国柱在此所开油榨坊,桐油积压,不得下运,心急如焚.一日老仆窥见九江关关督鸣锣过街,关督原系汪士良生前好友,汪国柱前往具拜帖求见,关督告知三天后开关一个半时辰,嘱其作好准备.其时大批桐油困泊关口甚久,急欲抛出,汪国柱  相似文献   

5.
江苏泰州市泰山公园内有1座明代石碑坊和4只回民骑狮子石刻,后者原为牌坊柱座.这是一组比较少见的表现回民形象的石刻佳作.四只回民骑狮子石刻,根据形状和大小可分为两组.为叙述方便.分别用A_1、A_2和B_1、B_2代替(下同)A_1石刻 通高1.92、宽0.70米.回民骑牡狮.回民通高1.72、肩宽0.54米,方面大耳,浓眉,圆眼,高鼻梁,张口露齿,面有胡须.头戴圆椎形皮兜帽,帽顶部向前弯卷,后帔覆盖在后肩之上;上身穿短袍,颈部系一块围颈肩披,并在胸前扎结成八字形,脚穿方口高靴.(图一,1)  相似文献   

6.
酿皮子将小麦面粉和成团,然后放在凉水里搓洗,洗至只剩面筋为好。在洗好的面水中加上适量的硼灰水,舀在专用的铁皮“罗罗子”中(即形似碟子浅而圆的铁皮浅盒,无盖),放入锅中蒸15分钟左右,面汁就凝成了面张。面张出锅晾冷后,切成条状,拌上醋、酱、蒜泥、辣椒油等即可食用。蒸酿皮时,也可将面水舀在略深一些的器物中,厚可1寸多,蒸1小时左右。不过,后一种方法虽然比较省事,但酿皮的颜色及口感都不及前一种。前一种酿皮切在碗里,黄、薄、软、亮、香、凉、韧,色香味俱佳,夏日食用,尤其可口。在武威古浪等地的小吃地摊上,酿皮是最受欢迎的价廉物美的一种小吃。青稞面搓鱼子青稞面搓鱼子主要流行在气候较凉的山区,如天祝、古浪等地。做搓鱼子时,将青稞面和成较硬的团,擀成厚面张,再切成小指粗细、2寸左右长的面条,然后放在案板上来回搓动,就将面条搓成了“面鱼”。把搓好的“面鱼”下在开水锅中煮熟,捞进碗中,拌上蒜泥、芥茉浆、辣椒油、猪香油,吃来滑而柔韧,独具其香。子子是一种干饭,原料可以是山药,也可以是胡萝卜或甜菜,甚至野薄荷。将切好的山药或甜菜或薄荷下锅调料煮沸,水面上铺一层面粉。大约煮一小时,清去剩余的水,将面和下面的菜料搅和至可以用手抓食,然后...  相似文献   

7.
宁古塔城,在清中期以后,是汉、满、回等各族杂居的地方。就拿回族来说吧,康熙年间,始有回族张、杨二家来宁古塔经商。以后回民逐有所增,至民国年间,已由同治年间的二百多人发展到四百多人,约二百余家。其中有米、杨、白、韩四家以开碾磨房为业,有一家宰牛卖肉、有两家挂幌开回民饭馆,即海仙园和张包铺,其它各家除部分人在牛马市场做经济交易外,均自己动手做各种小吃,在城内坐卖或走街叫卖,以小本经营维持生活。他们做的各种小吃,品种繁多,味美可口,经济实惠。回民小吃,在塔城是独具特色的。每天从早到晚街头巷尾的叫卖声持续不断,每当夜晚戏院的锣鼓声停止  相似文献   

8.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回民约十七万(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报告),约占全省总人口数的千分之四。其中半数以上居住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境(约九万余人。),若以分布在全省的地域而言,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县都居住有回民。又以偏居于省的西部和中部者多,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状况。这十多万回民,百分之八十以上都住在农村。  相似文献   

9.
叶华荫 《丝绸之路》2010,(19):38-38
据有关史料记载,回族首入云南永平,缘于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相似文献   

10.
1949年5月14日前后是武汉的真空时期,江边的趸船、码头被炸毁;工厂停工,工人自愿组织护厂;许多商店关闭,市场萧条;学校停课,师生徘徊,人心不安,整座城市呈现出惶恐景象,人民翘首以待,渴望解放。 在汉口民权路清真寺里,回族爱国人士马公瑾召集该寺的阿訇(教务主持人)魏武臣、堂董(寺务管理人)杨寿延、于昌华等人商讨欢迎人民解放军进城,迎接武汉解放事宜。 5月16日清晨,马公瑾先生率领着民权路清真寺附近的回民群众杨寿廷、于昌华、马廉泉、马重生、徐宏海、定超群、米大云、马文治、李顺炳等30余人,在清真寺…  相似文献   

11.
列数现代回族人物,白崇禧算得上级别档次很高,亦曾名驰遐迩而且经历极其复杂的历史人物之一。他确实是近、现代史上叱咤风云的回民之子。舆论界几十年来有关他的报道、记述、追忆、评论或批判,多从其军事活动与政治态度着眼,或基本否定,或严加鞭挞,或分阶段考察;褒中有贬,贬中有褒。当然,例如在台湾、香港等地,亦有基调为讴歌赞誉者。  相似文献   

12.
新疆回民的由来,据元史“世祖本纪”:“至元二十五年,命回回人忽撒马丁为管领甘肃陕西等处屯田等户达鲁花赤,督斡端(今和田)、可失会儿(今喀什)工匠五千户屯田”,其中就有不少回回人户同维吾尔等族共同屯垦。至元二十七年(1290)“给滕竭儿回回屯田三千户牛、种”。“腾竭尔”是指“胜纳会儿”或“特纳格尔”,即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之阜康市,这里一直是重要的回回垦区。上述为新疆回民来源的最早记录。①清代内地回民更大量迁徙至新疆,除所谓“遣犯”之外,多为屯边、军旅、经商者,主要分布于现今之昌吉、乌鲁木齐、吐鲁番、…  相似文献   

13.
福建由于地处祖国东南沿海,从先秦以来,就逐步发展起水上交通运输,汉代开始,又有了对外贸易活动,至东汉时,福州已是海上交通、贸易的重要港口:“旧交趾七郡,贡献转运,皆从东冶,泛海而至。”南朝陈时,印度僧人曾从泉州乘“大舶”经南洋回国。唐代,  相似文献   

14.
段继业 《攀登》2007,26(6):126-131
所谓西北回民的第二次东渐,是指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甘青宁地区的回族群众以开牛肉拉面馆的方式大规模进入东部城市的一种现象。这是西北回民自明中叶以来最大的一次东移行动。虽然他们的根扎在西部,但这次行动的意义却非同寻常,具有重要的潜在功能。本文以"南京地区牛肉面经营者群体调查"的资料为主,结合了"深圳调查"和"厦门调查"的成果,对这个现象进行了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一)云南回民革命的社会政治根源太平天国革命发生之后不久,云南的回民革命便接踵而起了。这次云南回民革命的社会、政治根源,大体上是和太平天国革命的社会、政治根源相同,伹也有它的特殊之点馐紫染褪锹逋持握叨杂谠颇匣孛竦奶乇鹧现氐陌?例如云南省境,因「乡勇饷银,向由本籍地方筹措,………任意科敛,弊窦丛生」,且正赋之外,「历年以来,皆按成熟田亩,酌抽厘谷约十分取其一二,资助军食」,回民所受剥削,已属不轻;同治三年(公元一八六四年)以后,满清为筹饷镇压已经兴起的回民革命,除照旧抽牧厘谷外,「并将可征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中国全面抗日和国共第二次合作70周年,以"从国为天命"的回族穆斯林在抗日战争中作出了卓越贡献,冀中回民支队是全国回民抗日的光辉典范,关于马本斋指挥回支健儿巧妙进行游击战,获得"打不烂,拖不垮,无攻不克的铁军"赞誉的事迹,人们耳熟能详。现在介绍冀中回民支队的一些琐事轶闻,以使读者全面准确地了解冀中回民支队。  相似文献   

17.
宋水平 《新疆地方志》2007,(1):43-45,50
19世纪60年代,新疆回民起义的爆发引发了新疆政局的大动荡。作为清朝乌鲁木齐的提督参将索焕章和妥明在乌鲁木齐发动回民起义。素焕章后失信于妥明,从大元帅降为散目,驻守吐鲁番,并抵抗阿古柏对吐鲁番的入侵。  相似文献   

18.
(一)陕西的回民革命(1)革命的起因和发动同治元年(公元一八六二年)三月,太平军扶王陈得才会同捻军首领张乐行、姜太凌共约二十余万,由河南进攻关中,直迫西安;而原据四川的另一个反清革命力量——蓝大顺等也于此时北进,攻占汉中(南郑),洋县和佛坪厅(今佛坪县)等地。其时陕西驻防清军多已调赴外省镇压革命,陕西团练大臣张芾与巡抚瑛棨乃命渭南团绅训导赵(?)中强迫渭南『(?)目』马世贡,马四元率『回勇』四百名隨同团练与太平军作战,结果战败  相似文献   

19.
写在前面清代咸同年间,在贵州爆发了各族人民的大起义。其中黔西南地区一支以回民为主的起义军,反抗清朝反动统治达十四年之久,影响甚大。关于这次起义斗争的直接导火线及结束的情形,史书记载不详。本文材料,除已注明出处者外,系根据笔者解放初期采访一些回民老年人所得到的有关资料整理,因以补过去史书的不足,使这一起义斗争始末得以记入史册  相似文献   

20.
同治年间陕西和甘肃爆发了回民反清事变,起义失败之后,左宗棠对回民采取了善后措施,使许多回民背井离乡,对当地回族社会、民族成分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与变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此作者对陕甘回民起义之后的回民安置作详细论述,以求教于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