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华人移居荷兰,在荷兰形成少数民族群体是近百年的事。但是远在400年前已经有华人抵足并逗留荷兰,直至20世纪初才出现华人移民荷兰潮。200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华人移居荷兰情况怎样?20世纪初为什么出现移民潮?早期华人来荷与后来的移民在方式与性质上有何不同,等等。本文试述早期华人移民荷兰的情况,以就教于海内外侨史研究者。一19世纪前来到荷兰的华人谁是最早来荷兰的华人,是一个难予考证的问题。包乐史先生(L·Blusse)著《中荷交往史》记述了一位叫恩浦(Impo)的华商大约于1600年搭商船抵达荷兰,并在荷兰接受基督教洗礼。①…  相似文献   

2.
近十几年来,安徽淮河流域发现了不少公元前6000~4000年的遗址,本文结合其特征将它们分为三期,认为它们与山东的原始文化有一定的联系,但不是一个文化体系,而可能是另一个文化区,并可以分为两个文化类型。  相似文献   

3.
杨燕 《丝绸之路》2011,(8):75-77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家与阶级应运而生。对此,佛陀提出了其理想的政治诉求,即"以佛法治国",它包括了最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社会政治主张以及理想的政府职能。虽然这些理想政策的实施曾经取得过良好的效果,但最终却不能持久。佛陀已经认识到了菩萨与众生、个人与社会、国家与万民、佛法与国家等一系列永恒的政治问题。而这一切又都充分说明佛陀最终追求的是全人类社会乃至一切生灵的幸福。  相似文献   

4.
几何形印纹陶是我国江南地区(主要指东南、中南)古代物质文化中重要的特征之一。几何形印纹作为一种装饰艺术,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产生(见于浙江吴兴钱山漾、杭州水田畈、江西修水山背、清江筑卫城、广东曲江石峡、福建昙石山等遗址)。这种最早制作出来的印纹陶器,我们称之为早期几何印纹陶。本文拟就其特点、年代和产生的原因诸问题作一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族群认同一直是加拿大社会的重点和热点,从社会双向融合的视角审视华裔等少数族群的认同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天的加拿大华裔之所以成为对加拿大具有强烈认同的族群,除了华裔在经济、语言、社会参与等方面的主观努力,还与加拿大社会的结构性、制度性因素的促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这些结构和制度性因素对华裔族群认同的形成和强化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沙拉碗”式融合理念下,新加坡华族内部存在的诸多融合裂痕,也使华族新成员面临融合困境。论文借鉴分层融合理论中的弥合思路,分析了新加坡社会中的制度性、组织性及互惠网络弥合机制及成效,总结了新加坡华族新移民的融合模式,探讨了其中政府政策与社会接纳间的关系以及亚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8.
汉民族的特殊族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屯堡人的形成是一种特殊的汉民族地域文化现象,源于明初中央政府对西南的用兵和其后的大规模移民,即所谓的明王朝“调北征(填)南”。这批兵士或移民的后裔形成既不同于周边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9.
认同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十多年来,社会心理学家把社会认同理论运用于少数民族心理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族群认同涉及到民族心理学研究的方方面面,成为民族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族群关系,族群文化适应,族群之间的偏见、歧视和冲突,都与族群认同的发展有关。本文综述西方学者近年来对族群认同、族群认同发展、族群认同测定等方面的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的新进展,旨在对我国的民族心理学研究提供某种借鉴。  相似文献   

10.
龙山时代早期,在今黄淮间的淮河流域一带,分布着一支大汶口文化。它来源于山东汶泗流域的大汶口文化,其性质属东夷文化,是东夷少昊氏的后裔;其年代与皋陶及其近祖生活的年代相当;其分布地域与皋陶族团活动的范围大体一致;其与华夏文化交错分布的情况也与皋陶为华夏联盟成员的身份相符。这一系列的证据链表明淮河流域大汶口文化的族属应与皋陶族团有关。  相似文献   

11.
淮河是介于黄河与长江之间的重要河流,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化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占有重要的地位。本对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化进行了重新界定,对淮河流域出土的史前陶鼓进行了定性与定名、器形分类、发展与传播、使用与作用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并探讨了陶鼓与原始礼乐的关系及东夷集团在华夏明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神州民俗》2009,(7):14-14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有两部电影,恐怕是没齿不忘。一部是《城南旧事》,其中的插曲“长城外,故道边,芳草碧连天……”谁都会哼上几句。还有一部是《原乡人》,影片中感人至深的情节,谁都曾挥洒过泪水。  相似文献   

13.
从淮河流域水资源的特点和经济发展需求出发,提出淮河流域综合利用水资源的主要任务是防洪、灌溉和城市供水,并兼顾水电、航运、水产、水利环境等工作,以求用最小的投资换取水资源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取得最佳社会、经济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4.
正早婚,是指不到法定婚龄而事实上的同居行为。它作为中国农业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延续已久,近代社会各地区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淮河流域这种现象还是比较明显的。本文试图通过对订婚年龄、结婚年龄、童养媳、指腹为婚等方面来解析近代淮河流域的早婚现象,并通过这些现象来探讨早婚依旧存在的原因。一、淮河流域早婚现象概述1902年12月,清末维新志士梁启超在他所创办的《新民丛报》上发表了一篇  相似文献   

15.
《华夏地理》2008,(5):172-173
鉴于91%的中国人是汉族,中国从表面上看似乎可以算作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然而以13亿人口总量来算.中国的少数民族人口已经相当可观了,而且还在持续增长。这55个少数民族大多可以免受“独生子女”政策约束,总人口已超过1亿。与墨西哥的人口相当。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考古资料,结合文献记载,系统论述了战国时期淮河流域包括冶铸、丝织、漆器、玉石器及原始青瓷在内的手工业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7.
根据美国最新公布的各族群的普查、统计及抽样等数据与研究成果,对亚裔各族群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华裔、印度裔、菲律宾裔、日裔、韩裔和越南裔,在人口构成与地理分布、人口素质与职业构成、个人与家庭收入、企业数量及收益、自营职业状况等方面各有千秋。华裔呈现两极状态:高层次方面,华裔受教育水平、高级职业比例、企业平均收益等指标,都紧随印度裔之后居第二位;在硅谷和美国新经济中,华裔与印度裔相媲美;低层次方面,华裔贫困率高以及高中以下学历者多,都仅次于越南裔;偷渡移民在亚裔中最为突出。此外,华裔族群经济规模较大,自成一体,具有自我生成、自我扩张的能力,能够消化相当数量的移民。亚裔在美国的差异性与他们在亚洲本土的文化差异度没有直接的相关性,甚至大相径庭。这些差异是移民及其后裔在迁徙过程和异国谋生过程中适应环境所做出的不同的理性选择。中华文化与海外华人的独特性等既有观点,经不起客观数据比较的验证。  相似文献   

18.
东晋南北朝时代是淮河流域漕运发展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虽然南北分治与战争严重制约了该流域漕运的发展,但南北政府出于军事需要,时或修治原有漕路,甚至还开辟了某些新航道,不但适应了当时的需要,而且对后世该流域漕运事业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一、邗沟—...  相似文献   

19.
元明清时期淮河流域人地关系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海涛 《安徽史学》2010,(4):102-106
淮河流域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区,其当前相对紧张的人地关系是历史时期不断积累的结果.根据其人地关系演进状态,可以将其人地关系的演变分为先秦时期、秦汉至北宋时期、金元明清时期三个阶段.元明清时期其人地关系已演变为严重不协调状态.黄河南泛、战乱较多、农业生产结构单一是对其人地关系影响较大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20.
金烨 《黑龙江史志》2010,(18):46-49
中国朝鲜族的认同问题对某些国际国内的政治问题都有借鉴作用,接触的结果往往违反初衷,那些去过韩国的朝鲜族并没有加强对韩国的认同,反而体验到更多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