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春 《巴蜀史志》2003,(1):35-36
抗日战争期间,沦陷区的难民流亡后方无以为生,为了赈济难民,爱国将军冯玉祥于1942年12月19日在重庆正式成立了“全国基督徒节约献金总会”。并在各地逐步成立分会,发起救济难胞的募捐、义卖等活动。随着局势的发展,献金的用途也由基督徒扩大到全体国民。1943年10月14日,“全国基督徒节约献金总会”更名为“中国国民节约献金运动会”。  相似文献   

2.
1938年10月末,华中重镇武汉在一片炮火硝烟中不幸沦落敌手一中国的抗日战争,自此步入最艰难、最严峻的战略相持阶段。而对于中国海军来说,武汉会战失利,则使其几乎损失了最后的舰船实力,不啻已经面临绝地之境。  相似文献   

3.
周韬 《史学月刊》2007,(8):131-134
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曾得到美国的援助,特别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至1943年这个阶段内,美援的数量大大超过了抗战初期。诚然,在此期间美援确实起到了援助中国抗战的作用,但是,美援的真正目的不是纯粹为了帮助中国抗日,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而是立足于美国自身的利益和其在  相似文献   

4.
回顾20世纪的文学史和教育史,可以发现:不少优秀的作家、诗人,包括鲁迅、茅盾、老舍、曹禺以及冰心、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等等在内,都曾投身教育,恢弘文术,启迪后进,惠流遐迩;有的还涉笔教苑,留下生动精美的诗文。与这些语言艺术大家不同的是,叶圣陶在中国新文学的诞生、成长期,于精研教术、诲人不倦之时,又把旺盛的创作精力投向教育领域:他把自己在这方面经过长期观察、深入了解得来的素材进行冶炼,塑造典型,从而多角度、多侧面地反映出一定历史时期中国教育界的真实景象。这些作品对当时中小学基础教育陈旧观念和腐败现象的剖视,以及其中所反映、流露出来的作者关于教育改革的呼唤、追求、思考和忧虑,为研究中国近现代教育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形象教材。这些作品的流传也十分广泛,不少篇章从二、三十年代开始就多次选人海内外的教材,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它们启发、教育了好几代的中国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对于其中许多人的认识真理,追求光明,踏上进步的途程,都产生了不可泯灭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罗谟、张大千这两位四川画坛名宿是丹青至交,他们在上一世纪30-40年代曾共同为振兴和发展四川美术事业做了不少贡献,缔结了深厚的友谊。  相似文献   

6.
梁丰 《文史春秋》2006,(9):50-52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贫穷落后,生活物质缺乏,笔者在湖北老河口读小学时,书本是用毛边土纸印刷;没有钢笔,找根鹅毛管剪尖沾墨汁书写;衣服用土白布缝制,为躲避空袭,每两个星期学校就组织师生到山上去挖红朱石,把身上的衣服染成土黄色;没有火柴,老百姓用火是用铁镰打燧石,引着藏在竹  相似文献   

7.
广西在抗战中的突出成就,主要是广西军民团结一致,英勇奋战的结果,也是与海外华侨(特别是东南亚华侨)的大力支援分不开的。被誉为“中国对日抗战的四大支柱之一”的广大侨胞,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国热情,成为祖国抗日军民的伟大精神力量和物质后盾。[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中,湖北西北部郧县的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共郧县地下党的领导下,积极坚持敌后斗争,在湖北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笔时为中共郧县地下党交通员,有幸投身于这一民族解放战争。现将我所知道的有关情况回忆如下。  相似文献   

9.
杨涛 《文史天地》2013,(1):13-16
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参与的神圣抗战,诚如蒋介石在抗战开始时庐山讲话中所说,战端一开,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人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抗战八年,举国上下,众多青年学子投笔从戎,积极响应“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另外一部分人则坚持办学,以另一种方式支援抗战。国立中央大学是南京大学等著名院校的前身,位于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是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  相似文献   

10.
该书选编的专论,大多是改革开放以来、依据新史料发掘而产生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地处西南大后方国民政府的各项盐政施策,还有地处西北、华北各地中共抗战根据地的盐业情况,以及战争发动者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决策与作战活动诸方面的专题内容。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如何在内地开拓新的盐基地,发展盐业,事关抗战大业成败与民众基本生活,成为当时国家、民族、各社会阶层、各政党团体共同面对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四川是大后方的粮源基地,担负着前方战场军粮和后方民食供应重任,因此保证四川粮食运输的通畅是夺取抗战胜利的重要保障。为此,国民政府和四川地方政府一方面设立了粮食管理机构以加强粮食运输管理;另一方面颁布了大量粮食运输法规以指导粮食运输,增强粮食运输力量,保证粮食运输安全。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大后方军需民食的供给,对后方粮价的飞涨发挥了一定抑制作用,但由于国民政府粮政的腐败以及粮运价格过低、运输手续繁杂等原因,粮食运输政策又未能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民国政府的边疆教育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边疆教育”概念的提出、边疆教育政策的内容、边疆教育政策的施行等三个方面对民国政府的边疆教育政策进了概要探讨。认为“边疆教育”从政策层面上言是在1935年提出的,由此引发了民国政府边疆教育政策的系列变化,并制定了特殊的政策,设置了特殊的管理机构,进而对边疆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抗战期间,湘西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教育一改战前落后状态,获得重大发展。教育走向大众,在湘西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完备的学前、小学、中等、职业、师范和高等教育等现代教育层次,现代教育体系、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得以确立,湘西教育的现代转型最终完成。战时湘西教育的现代开展,不仅培养了大量适应战时需要的人才,为民族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也强化了湘西各族的中华一体感和民族国家认同,推动了后来湘西现代教育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空前的浩劫 抗日战争爆发前,全国有高等院校(包括专科学校)108所,大多分布在东南沿海沿江地区。日本侵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这些院校中的大多数都遭受到了严重的损坏。  相似文献   

15.
抗战初期,我任河南省保安司令部军法官,随河南省政府由开封到镇平,又由镇平到南阳,后来到了洛阳。当时,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兼河南省政府主席程潜为了选拔青年担任县长,乃举行县长考试。我参加了考试,成绩名列第三。  相似文献   

16.
童然星 《古今谈》2002,(1):7-10
浙江地处东南沿海,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是革命文化的摇篮。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爆发,浙江是最早遭受日本法西斯入侵的省份之一。1937年11月5日,日军在杭州湾登陆,12月24日,日军侵占了杭州,整个杭嘉湖地区沦人敌手。  相似文献   

17.
伪造假币,扰乱经济市场,从中牟取巨大利益,这并不是当今社会才出现的金融造假案件。抗日战争时期,阴险狡猾的侵华日军就曾费尽心机的制造假法币,向根据地大量倾销假冀钞掠夺中国经济。用自造土纸造币、添加土水印、加盖号码、频换纸币颜色等,富有丰富智慧的中国军民采取了各种"土办法"予以还击,让日本人尝到了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苦果。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农村经济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巩固陕甘宁边区,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边区的农村经济,使农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使边区的阶级关系、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既满足了群众自给的需要,提高了群众的生活水平,也为边区政府提供了财政收入。为边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边区农村经济之所以得到发展,其原因是边区农村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边区处在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之中。  相似文献   

19.
抗战期间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呈现类似二律背反的特点:一方面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抗日战争和创建联合国等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另一方面则是这种提高的有限性和表面性,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看来只不过是给了中国一个“礼节性”性的位置。这种现实大国与虚幻大国的矛盾与罗斯福的对华战略有直接关系,但主要还是取决于中国自身因素,即中国国力特别是经济力的不足,以及中国在事实上没有摆脱不平等条约体系的束缚。中国人民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付出了巨大而艰辛的努力,但在很大程度上这种地位还是西方大国出于其战略利益的一种给予。只有完全排除这种“给予”因素,中国才能真正获得大国地位。  相似文献   

20.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军侵占了华东,随着该地区部分大学和蚕业学校的内迁,国内不少从事蚕桑研究的科研人员也纷纷来到贵州遵义,我国生物、动物学家,动物学会创始人之一的蔡堡(1897—1986,字作屏,余杭高桥头人)就是其中一员。到了遵义,蔡堡和一些科技人员分析了遵义的地理、气候和中国蚕桑发展的需要,决定筹办中国蚕桑研究所。经多方呼吁,他的设想得到了中英文教基金董事会即中英庚款董事会资助和海外爱国华侨的帮助。1939年秋,中国蚕桑研究所在贵州省宣布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