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甘肃渭源因渭水发源于境内鸟鼠山而得名。渭源不但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而且自然风光奇丽秀美,有全国独一无二的悬臂式纯木拱桥灞陵桥,葬有孤竹国二皇子伯夷和叔齐的首阳山,有“鸟鼠同穴渭水源”的鸟鼠山等历史遗迹,有国家级森林公园莲峰山、“十里画廊”天井峡、陇原“香格里拉”双石门等自然景观。在渭水源头这些景观中,留下了许多文人墨客的佳联妙对。  相似文献   

2.
北宋《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梁虹桥,名震中外,早为世人所知。然而许多人还不知道,地处中国西部渭源境内的灞陵桥,却与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艺术和科学价值之高,为国内罕见。灞陵桥北临古丝路重镇甘肃省渭源城,南对老君山,东眺七圣岭,西望露骨峰,巨龙般的桥身在清...  相似文献   

3.
渭水源头最为风光的景致,应该是雄踞于渭源县城南的灞陵桥了。桥名之“灞陵”,似有借取古人灞陵折柳之雅典,便增了一些诗韵,一些古意。灞陵桥确有古远的历史。此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初为平桥,木笼装石为墩,每遇水涨,桥墩易于冲毁,民国八年(1919)重建。新构桥大木相扣,撬握而起,除了铁匠手工打制的铁铆钉,就只有木头了。木木相撑,从两岸桥头逐次递级,飞挑凌空。顶部为飞檐式廊房,共13间64柱,桥两端建有卷棚式桥头屋,四角斗起,脊耸兽飞。一座造型独特,工艺精美,融民族古典美与精准力学的大桥,便昂昂然横跨于唐诗人笔下“浅浅满涧响,荡荡竟川鸣”的渭水源头之上。可以是弯弯的月亮,可以是七彩的虹,可以是你想象中的极尽婉妙的诗行———从中可窥见农民工匠飞扬的诗心。灞陵桥,这古典纯木结构卧式悬臂拱桥,大观之,与北宋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梁虹桥颇多相似之处。这类构架的桥,据说已是国内仅存。它被纳入省级文物保护之列,想必就是因为独特的桥艺和历久的桥史吧。灞陵桥重建后,引动了遥远的目光,许多名人要员为灞陵桥题写匾额、对联、诗词。蒋介石题写“绾毂秦陇”;孙科题“渭水长虹”;于右任题“大道之行”;林森题“舆梁利济”;爱国名将杨虎城题写...  相似文献   

4.
中国廊桥     
杨晓冰 《旅游》2000,(5):30-30
“灞陵腾越跨云天,岸柳朦胧锁雨烟。一泻随心古孟浪,清波渭水涌铁璇。”这是甘肃《临洮诗词》主编汪弘祺先生对家乡名桥的由衷赞美。真的.渭源县灞陵桥早在本世纪初就已饮誉华夏文化、建筑界.而今.她以更加婀娜秀美的靓丽容姿引中外游人竞聚焦.成为大西北上镜率最高的华夏廊桥珍品。  相似文献   

5.
兰州握桥与渭源灞陵桥陈元据说北京的古城墙因建设所需,早年被拆,而使今天的北京人和建筑师们大为遗憾。在我们甘肃,使得兰州人大为遗憾的莫过于建造在雷坛河上,至今已销声匿迹的握桥了。阅读《甘肃古迹名胜辞典》,内中对当年的握桥颇多赞许之词,称:“长约四十米,...  相似文献   

6.
灞陵木桥     
在甘肃渭源古秦陇通道比驼峰低比马背高拱起了一座灞陵木桥桥上罗列着六块碑匾难得都保存得如此完好我上下走了四个来回作历史加艺术的扫描蒋中正的字像是瘦金体孙科的楷书苍劲厚道左宗棠的字刚多柔少于右任的字才气最高汪兆铭的字颇见功底启功的字展示出今人的风骚我离桥而去走了很远思绪依然在桥上萦绕只要不因人废字在劫的也可得逃灞陵木桥@高平  相似文献   

7.
书讯     
高平 《丝绸之路》2003,(4):45-45
武都四山挤城小,两水夹房脊。川洼春来早,山高月上迟。莲湖灯闹影,窄巷夜吟诗。冬日蝴蝶舞,陇花第一枝。子午岭路窄树稠枝挡人,桃花色浅丁香深。一场黄土一场雨,美景总须滤风尘。渭源慕名而来过会川,疑是此身到江南。莲峰五台泉争响,首阳双冢气轩然。灞陵桥上汇宝匾,天井幽谷看奇山。石门油松接云水,梦绕情牵在渭源。静宁成纪文化城伏羲画卦溯本源,文屏五台立中天。仙风习习漫成纪,道气徐徐贯陇山。寻根愿涉八万里,尊祖当知五千年。神州地理中心点,四望凛然复浩然。(注)文屏、五台:为静宁近郊二山。崆峒山天地正气贯天地,…  相似文献   

8.
狄道城西洮水古渡王楷丝路南线的走向是:沿渭水河谷地,经威阳、宝鸡,折而北上,过千阳、陇县,越陇坂,入甘肃境。经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清水、天水、秦安、甘谷、武山、陇西,至渭源县境,越鸟鼠山的高城岭,沿滥水(《山海经》称滥水,《水经注》称陇水,今称东峪河)...  相似文献   

9.
<正> 西汉十一个皇帝的陵墓都分布在长安附近高且平的“原”面之上。除文帝灞陵与宣帝杜陵在长安东南的白鹿原和少陵原外,其余九个帝陵均位于渭水北岸的咸阳原上。此外,还有四个西汉帝后陵域,这就是高帝父亲的万年陵、文帝母薄太后的南陵、昭帝母钩弋夫人的云陵、以及未曾完工和使用的成帝昌陵。所以,长安附近共有15座西汉帝后陵园。 西汉帝陵的位置从文献记载到地面之上的高大山陵都是很明  相似文献   

10.
我们从河南省博物馆收藏的古代官印中,选出一批简单介绍如下: 1、铜质“长夷泾桥”印一方,印呈正方形,背面为台式鼻纽。印面篆刻阴文“长夷泾桥”四字,并刻有“田”字界格(图一),印面2.5×2.5、通高1.5厘米。关于“桥”的问题,文献上记载不少,据《水经注》:“水上有梁,谓之桥,秦制,亦曰便门桥。秦始皇作离宫于渭水南北,以象天宫”。又如《三辅黄图》:  相似文献   

11.
渭水流域的史前陶窑可分为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半坡期、庙底沟期、西王村期和龙山时代五个时期.从形制上来看,渭水上游地区的陶窑均为横穴式,接近于渭水中下游地区的仰韶文化半坡和庙底沟期陶窑.渭水上游地区始终保持着以红陶为主的文化传统,而渭水中下游地区仰韶文化之后的庙底沟二期文化和客省庄二期文化,却一改红陶作风而大兴灰陶.陶窑结构和技术的改变可能是导致渭水上游和中下游地区自龙山时代开始陶器颜色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渭水风情集束韦中兴渭水,源于甘肃省陇西县的鸟鼠山,东流经甘肃陇中、陕西关中地域,而后由潼关入黄河。渭水上游沿岸,群山连绵,地旷人稀,民风淳朴。这里有个令外地人惊奇的现象:十里之遥,语音各异;百里之外,自有方言;乡乡县县,差异甚大。一块地方自成一种语音...  相似文献   

13.
正渭水源头话四岳寻访渭河源头,为此次玉帛之路渭河道考察的开场大戏,大家都满怀期待。但昨天从兰州奔赴渭源时却是细雨蒙蒙,让人颇为忧虑,唯恐天公不作美影响行程,满眼青绿的山川美景也未带来更多的兴致。未曾想一觉醒来,竟然是晴空万里,蓝天如洗,考察队员们自然是大喜过望,每人一碗牛肉面后即驱车出发。先至五竹寺遥望渭河源的远景,让大家可以宏观地感受源头之地南依西秦岭的主峰露骨山,西傍鸟鼠同穴山的南脉,处于两山相夹处低山缓岭  相似文献   

14.
本文要谈的是丝绸之路通过甘肃境内时,跨越了哪些长城段落及其关隘,不全面写长城。丝绸之路最先开通的一段,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开的陇西道。秦人兴起于甘肃的东南部,即古成纪地区,是人所共知的。至公元前770年,犬戎灭西周,秦襄公将兵护送平王东迁洛邑,始受封为诸侯而立国,从此秦国沿着渭水向西开拓。秦武公十年(前688年),灭邽、冀戎,建立邽县(今天水)与冀县(今甘谷)。献公元年(前384年),“兵临渭首(渭源县境),灭狄、(貌原)戎”(据《史记·秦本纪》)。按:(貌原)戎在今武山、陇西,狄戎在今临洮。至此,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主要河流流量的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一发源于黄土高原的主要河流黄土高原有巍峨的高山和广漠的原野,山原之间还有纵横的河流。这些河流主要有渭水、汾水,还有沁水。黄河贯穿黄土高原,渭水、汾水和沁水都是黄河的主要支流,另外还有一些河流  相似文献   

16.
安元寿其人,两《唐书》无传,其他文献也鲜有涉及。1972年《安元寿墓志铭》的出土,补正了文献的阙失。据《墓志铭阿知,安元寿投唐后,历经高祖、太宗、高宗三朝,在玄武门之变、突厥兵临渭水便桥等重大事件中,都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中期,牛羊建筑遗址的局部发现和发掘,拉开了秦咸阳故城探讨的序幕,20余年来,多有争议.近来,张沛同志在<秦咸阳城考辨>(<陕西文史>2002年第5期)和<秦咸阳城布局及相关问题>(<文博>2003年第3期)两文(以下合称<考辨>)中皆阐明"秦咸阳城位于当时横桥西北渭水之滨,不在远离渭水的今窑店牛羊村一带.""由于渭水不断北移,秦咸阳城已完全没于渭水.其南半部和中东部今属草滩农场,北部基本上为林地、沙滩和河床.从主河道看,故城范围基本上在今西安市辖区."对此,笔者也想谈一些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8.
马玉蕻 《丝绸之路》2010,(17):10-11
2010年8月8日,由渭源县委、县政府主办的2010甘肃·渭源旅游资源推介会在兰州宁卧庄宾馆举行。甘肃省旅游局局长黄周会、甘肃省商务厅副厅长王玉武、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马苏平,定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美萍,  相似文献   

19.
王琪 《丝绸之路》2014,(9):26-28
秋风乍起时,我披一身风霜,牵着自己的影子,沿着渭河,从新兴镇最西端的韩家墩,步行至最东头的渭水峪。岸边的风景,一如从前。渭水悠悠,日夜不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渭水人家,沿河而居,鸡犬相闻,祠宇相望,五谷飘香,炊烟缭绕,一派盛世年间五味俱全的生活图景。  相似文献   

20.
《丝绸之路》2006,(8):9-13
陇西地处黄河最大支流渭水上游,即甘肃省南部渭水流域陇西盆地,自然地域开阔。渭水流经全境,境内山川秀美,风光迷人。古城中心坐落着建于宋代的威远楼,雄伟壮观,凸显千古雄风。天下李民出陇西。陇西还是李氏发祥、发迹、成长、繁衍、迁播之地,是天下李氏的“郡望”故里。陇西堂、李家龙宫等古迹闻名遐迩,是中华人文历史的精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