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0年,郑州西郊自来水厂平整球场时,发现一批窖藏铜造像和一件鎏金铜造像。其中有确切纪年和铭文的七件,无纪年的四件。造像中最大的高43、最小的7.5厘米。按纪年顺序分别予以介绍:1、永安二年造释迦像(图一)造像通高7.5、宽3厘米。高肉髻、面  相似文献   

2.
一2002年11月底,在一位朋友处见剑一尊有纪年款的辽代金铜观音造像,此像得自干一次拍卖会(图1)。像高71.5厘米。这在中国古代金铜造像中算是大型造像。观音跣足立于莲台之上。左手持净瓶,右手结与愿印。头顶发髻高耸,戴单叶环形宝冠,中饰化佛。双  相似文献   

3.
山东泰安岱庙碑廊内藏有一件东魏造像石座,扁长方体,高22、四面边长70~90厘米。三侧面刻造像题记、造像供养人及僧像。题记为:“[东]魏武定五年岁次丁卯七月丙申朔四日己亥,邑仪一百卅四人等敬造石像一躯,上为国祚永隆,后愿七世父母居家眷属一切堒(?)咸同斯福。”后刻造像僧众名录(图一)。名录旁又线刻一供养僧人像,僧人穿  相似文献   

4.
孙建华 《收藏家》2003,(5):42-44
2002年11月底,在一位朋友处见到一尊有纪年款的辽代金铜观音造像,此像得白于一次拍卖会(图1)。像高71.5厘米。这在中国古代金铜造像中算是大型造像。观音跣足立于莲台之上。左手持净瓶,右手结与愿印。头顶发髻高耸,戴单叶环形宝冠,中饰化佛。双目低垂,双眉修长,内侧通干鼻梁,鼻梁挺且直。观音表情肃穆而慈祥,面容融合了北方少数民族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宝丰县连续出土了数十件自南北朝至唐代的铜质造像,介绍于下: 一、北齐“河清二年”铜造像(图一)。这件铜造像出土于县城西郊,是城关西街群众郭宝军挖土时发现并献交。造像全高7.5厘米,重28克。为带有背光的结跏趺坐像。造像半浮雕,肉髻高突,面孔窄长,高鼻深目。佛像无衣着表示,上体椭圆形,两侧作节链状组成,每侧各四节似膊下垂。像后有类火焰状尖眉形背光,刻画潦草简单。佛像坐于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景县出土北朝造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景县出土北朝造像考沈铭杰1973年7月,河北省景县中学在校舍基建施工中,从距地表一米多深的原"开福寺"遗址中发现一批北朝造像,当即送县文化馆收藏。经初步考证,现介绍如下:(1)、武定四年造太子像残高25厘米。上身及右腿皆残,仅存小腹以下及左腿。...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七年四月二十九日,彬县新堡子乡白店村发现隋开皇十五年造像碑一通,现收藏于彬县文化馆内。这座造像碑系红砂石,是隋文帝杨坚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四月所造。碑顶已残缺,通高138厘米,上宽43厘米,下宽52厘米,碑侧上厚17.5厘米,下厚18厘米。碑上方凿一方形尖拱窟龛,龛高35厘米,宽37厘米。龛内中间造释迦像一区,结跏趺座,低平肉髻,右臂上弯,手指向上,掌心向外;左手置于盘腿上,掌心向上,有托法器。闭目凝神,安祥自然,端庄肃穆。两旁站立二菩萨,右边合掌恭立,左边双手托一  相似文献   

8.
1978年1月上旬,新乡市博物馆从新乡市废旧品公司购得一件北魏铜造像。造像全高31厘米,佛像连座高20厘米,佛像高9.5厘米。造像为弥勒说法,高螺髻,大耳,面目清癯。宽衣,衣领作长环状裸于胸前。右手前伸,左手下垂,作"施无畏与愿印",结跏跌坐于束腰须弥座上,下衣褶纹垂千须弥座前。须弥座下为一方形四足座。佛背光作  相似文献   

9.
夹江县文管所在1987年4月的文物普查中,在吴场乡的白龙村牛仙寺附近,新发现一处大型的唐代摩崖造像。经编号统计,共有254龛,造像2760余躯。最大龛高350厘米,宽400厘米,深208厘米,一般龛面积约1平方米左右。龛中造像最多的达320尊,最大的造像高近3米。共发现造像题记8幅,年代最早的为贞元三年(787年);最晚的为咸通十五年(878年)。该处摩崖造像镌刻精美,内容丰富,保存较完好,但因交通不便,造像过去少有人知道。这次普查中,我们对造像进行了详细的记录整理,现将其主要情况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10.
1953至1954年 ,河北省曲阳县修德寺遗址发掘出土一批北魏晚期至盛唐间的珍贵白石佛教造像2200余尊 ,其中纪年造像200多件[1]。在纪年造像中有两件造像铭文有“真王五年”字样。真王五年杨天仁等二百人造弥勒坐像(图一) ,头缺 ,残高33厘米。像身披袈裟 ,领口低垂 ,露系裙宽带。左手施与愿印 ,右手残 ,推测为无畏印。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袈裟及下著长裙前后分为三层满覆座前。身后背光上部残缺 ,分为内外二区 ,外区浅浮雕火焰纹 ,内区呈锯齿样。其造像风格基本与同遗址出土的北魏正光二年(521年)张开造弥勒坐像一致。像座刻发愿文 :“真王五…  相似文献   

11.
广元新发现的佛教造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3年4月和1986年9月,四川广元城关豫剧团基建工地先后两次出土佛教石造像,第一次8尊,第二次1尊,共9尊。造像属北魏至唐代,出土时整齐叠放于土坑内,显系有意瘗埋的。早年均经人为破坏,残损程度不同,佛头大多残失。唯一的一个佛头,则已身前异处,躯体残失。像残高28~143厘米,大多雕饰精美,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其中,尤以1983年出土有延昌三年(514年)造像题记的"释迦文佛"圆雕和1986年出土的兴安刘约造像碑格外引人注目。前一像为四川首见的有明确纪年的北魏造像;后一像  相似文献   

12.
1979年10月,在扶沟县固城公社道清寺村(原名清凉寺)挖红薯窖时,发现两尊石刻造像,运县文化馆保存。据了解,清凉寺原有面积10亩,寺中房屋子1940年被毁。所发现的这两尊石刻造像,一为汉白玉菩萨,一为青石佛。汉白玉菩萨通高149厘米,方形须弥座高63厘米。座上边为莲花,边长46厘米,高21厘米。菩萨造像高86厘米,螺髻,面部丰润,正中脸眉间作白毫相,袒胸,内着僧祗支,腰束带,身披袈裟,盘足,左手放在膝上,手心向上,右手已残(图一),为明代作品。青石佛通  相似文献   

13.
赵金 《文物春秋》2005,(4):53-53
这尊唐代中期造像1976年出土于山东广饶县李鹊镇地赵村皆公寺,现珍藏于东营市博物馆,为国家一级物。造像石质,呈黄白色,通高50.5厘米,座高10厘米,座宽31厘米,座厚12厘米。  相似文献   

14.
1978年10月,林县城北11公里的姚村乡史家河村出土一尊唐代释迦牟尼造像。现收藏在林县文化馆。石刻造像通高90厘米,长方形双层束腰须弥座长42、宽32.5、高36厘米,佛像部分高54厘米。须弥座下层束腰处雕八个负重力士,鼓目突睛,或坐、或蹲、或跪、或爬,各具形  相似文献   

15.
1986年9月河北省宽城县大石柱子乡村民石宝清在打石条场内挖到3件北魏铜造像,现分别介绍如下。1.太和十二年(488年)张玄姬造像(图一)菩萨像。通高11.3、像高5.3厘米。头戴宝冠,身穿圆领通肩袈裟,右手手心向内置于胸前,左手下垂握一莲蕾,跣足立于莲台上。身后为舟形火焰纹背光。莲台下为四足床,  相似文献   

16.
山东博兴出土百余件北魏至隋代铜造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3年9月,山东省博兴县崇德村农民贾效国在村北200米处取土时,在距地表40厘米深处,发现一批铜佛像和一件老子铜像。造像原盛在一红陶瓮中,出土时陶瓮已破碎,造像和泥土混在一起。有关部门得知后,即到现场调查、清理。共清理出造像一百零一件,其中能辨识形体的九十六件,较完好的七十七件,有铭文的四十四件,有确切纪年的三十九件。造像中最大的高28、最小的高7厘米。现将部分有确切纪年和具有代表性的造像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七七年冬,太康县文化馆普查文物时,在县东北三十里高朗公社玉皇岗大队赵寨村,发现一块东魏造像碑,现存县文化馆。这块造像碑高34厘米,宽28厘米,保存完整,碑阳造像三尊,为一佛二菩萨;本尊释迦牟尼,肉髻,园形头光,身穿通肩大  相似文献   

18.
北京雍和宫法轮殿宗喀巴像前,供奉着一尊铜质鎏金释迦牟尼佛像。1924年以前,此像一直作为法轮殿内的主体佛像供奉。造像手法带有印度早期艺术风格,并多有藏地特点(图一、二)。此像身高40、铜台座高22厘米,下带木质须弥座,高24厘米,后有木质背光,通高110厘米。佛像头饰螺发,肉髻凸现,呈青色,面部双眉高挑,间饰白毫,鼻梁挺直,双唇微合。像右肩袒露,披帛斜披至腋下,胸部丰满,衣纹呈水波状,双手端置胸前,右手掌向外,以大姆指结触食指成环形,左手掌心向内,作说法印。  相似文献   

19.
刘双智 《文博》2002,(2):75-76
1993年5月20(即农历四月初八日)。长武县昭仁镇东关村村民崔天发修庄基挖土时,在距地表80厘米处,发现一批铜质造像,造像和泥土、炉灰、废铜渣混在一起。县博物馆得知后随即赶到现场调查清理,参加清理者有刘双智、李拴昌、崔天发等。共计清理出造像39件,其中有佛像12件;菩萨像26件;武士像1件;造像大小不等。  相似文献   

20.
陕西临潼邢家村发现唐代鎏金铜造像窖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1985,(4)
1984年3月,陕西省临潼县武屯乡邢家村社员在村外一、二百米处取土时,于距地表1.3米深处,发现一处鎏金铜造像窖藏。当地政府随即电告我馆,由我馆将出十造像及时收藏。这一窖藏。计有完整造像297件(图一)。残像42件,零星背光4件,足床24件,残片54件;其中最高的23.5、最低的3.2厘米。造像因系直接入土窖藏,没有盛器,出土时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