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土豆网“退休”后,少年成名的王微最终选择了动画电影,他一直想创造点什么美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他和自己和解了。王微靠在沙发里,习惯性高高跷起二郎腿,高瘦的他不时调整坐姿,说话时眼睛一直盯着房间里壁炉烟囱的纹路。  相似文献   

2.
姚永 《神州》2012,(21):34-35
在李唐王朝,有两位伟大的悲剧诗人一直为人所关注,其中一位就是被誉为“诗圣”的杜甫,他生活在大唐由盛转衰的时期,时代造就了他的悲剧,使他生活无着落,入仕也为难,颠沛流离,终其一生;但同时也造就了他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成就了他“诗中圣哲”的美名。另一位就是李商隐,正如他的诗一样,他一直是个扑朔迷离、让人欲说还休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采访这两天,常俊曙一直穿着白色的衣服鞋子裤子,戴一副半框眼睛,对人总是客客气气,说起话来文绉绉的透着“书生气”。就像父亲对他的评价的那样,他一直以来都像个学生。  相似文献   

4.
张骞通西域除了地缘政治、军事的目的以外,也有汉武帝求仙的考虑。汉武帝的欲望强烈,一直对生命没有达观的看法;西方昆仑山神仙信仰也一直吸引着他,使他对西域昆仑山、天马等充满幻想,乃至不惜发动战争。  相似文献   

5.
附会武当山     
陆布衣 《风景名胜》2014,(11):172-173
即便如此,真武大帝也是通情理的,他不会报复,他能理解,保家卫国需要真枪实弹,泥塑毁了还可以再塑。于是,他一直红,一直红,红了六百年。日积月累久了,就成了传统,传统久了就是文化。看来,附会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附会似乎是中国传统文化集成的主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桂林栖从1949年安庆解放时担任安庆地委书记时起,到1963年调离安徽时止,先后15年时间,一直把桐城县作为他的点,长期蹲在桐城。他虽然在1963年因推行责任田而犯了“方向性错误”离开安徽,在“化大革命”中惨遭迫害、永远离开了他一直惦念的桐城人民,但40多年来桐城人民却始终没有忘记他。他的音容笑貌,他对党对人民的一片忠心,  相似文献   

7.
他是一个把反通货膨胀作为终生使命的人,一直战斗在反通胀的前沿阵地上。1949年前,他曾追随马寅初揭穿国民党当局利用通货膨胀等手段大发国难财而成为著名的反通胀专家。1949年后,他作为南汉宸的秘书,积极参与治理国民党当局遗留下来的金融货币一片混乱的烂摊子,使人民币币值很快得以稳定。他最早破除社会主义国家没有通货膨胀的迷信,一直强调要警惕通货膨胀。为揭露国民党当局的通货膨胀而呐喊  相似文献   

8.
来信     
他的上海滩水很深F1赛车跑道上再也看不到他的影子。他曾经赫赫有名,但现在才知道,他充其量只是一个前台,虽然一直被视为大亨,  相似文献   

9.
“我一直把自己当个标本来看待,一直把自己作为一个他者来观望。我从小就习惯性地观望自己,我是谁”  相似文献   

10.
桃源     
钱超 《南京史志》2010,(6):15-15
一抹微笑,一句道谢,—个手势,看,黑眼黑发的善良。中国一直是一个和谐的国家。上溯至春秋.已经有一位伟人开始教授礼仪、忠信、仁德,他的思想一直影响着华夏的每一个朝代,直到现代,当我们细细品味儒家思想时,依旧受益匪浅。孔子主张的是“和”,他反对战争,热爱和平,他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的指路人。  相似文献   

11.
少年陈德森生活在单亲家庭,父亲有3房太太,他跟母亲在外面居住,父亲偶尔来看望他们。复杂的家庭让他跟父亲一直关系紧张,朋友们劝他,"连你妈妈  相似文献   

12.
最早知道黄姚这个地方是山水画家陈平告诉我的,他说那个地方不错,建议我有时间去看看。至此,黄姚这个名字一直在我要去地方的计划中,无奈去此地从交通上不是很方便,此计划一直未能实施。我在南方给在北方的画家陈平打电话,询问他近来的计划,他告诉我要去黄姚看梅花。真是不谋而合,我也正计划去那里,于  相似文献   

13.
如今,精通陶罐传统手工制作技术的传人已为数不多了,而新和县的阿巴什老人是家族里第五代继承这门传统手工工艺的人了,他以制作陶罐为终生事业。今年76岁的阿巴什说,他制作陶罐不只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传承着祖祖辈辈的智慧,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这门传统手工工艺一直流传下去。1934年,阿巴什出生于新和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他的父母一直以制作陶罐为生。生活在一个制陶家庭  相似文献   

14.
琐忆龚肓之     
我一直视为师、兄、友的龚育之,转眼远行已经两年多。他的音容笑貌依然宛在,一些往事也时时浮现脑际。媒体回忆文字不少,无不称赞他的道德文章。我与他相识共事30年,深感他不仅是  相似文献   

15.
来函     
王鹤棣少年棣的奇幻漂流以前不追星,也理解不了追星的快乐,因为觉得明星距离自己很远。这个采访让我忽然觉得,他也是我可以触摸到的人,并不会遥不可及。他有活力、阳光四射,对待事物永远都保持热忧,让人好生羡慕,也是自己想拥有的那种状态。他不会觉得自己普通,在自己的故事里就是一个不普通的人。对我而言,他是明星,也不是明星。感谢《人物》,让一个新粉了解到了他的不同面。希望他可以一直保持这样的开心,永远走下去,希望他一直都好。  相似文献   

16.
我们黑龙江省文博界的老师友柳彦章同志不幸与世长辞了,享年70岁。他的突然逝世,使许多老友和后生十分悲痛,然而细想起来也不是偶然的。他一生手脑勤奋不辍,离休前是这样,离休后仍然是这样。他一直为发展黑龙江省文博事业、文史事业而奔波不息。他的夫人身患重病,自己也有病。他除顽强工作、勤奋学习之外,就是照顾一直忧患与共的身染重病的夫人,置自身之病于脑后。每谈及事业与工作时,他总是滔滔宏  相似文献   

17.
吴佩孚1874年出生在山东蓬莱,原本是一个破落的穷秀才,家里太穷,一直讨不到老婆。后来,一个店铺老板相中他是个人才,认为他一定不会久居人下,所以没有嫌弃他,把女儿张佩兰嫁给了他。  相似文献   

18.
阎明复 《炎黄春秋》2005,(11):16-17
今年是胡耀邦同志诞辰九十周年,他离开我们有16年了,但是他那音容笑貌常常浮现在我面前,我一直在深深地怀念着他。  相似文献   

19.
他15岁做论坛,19岁做暴风影音,一直想做聚焦产品本身的他,25岁迎来机会做起了酷盘。在诸多巨头试水的云存储服务领域,他差不多是最年轻的创始人了。  相似文献   

20.
公扎  羽芊 《中国西藏》2007,(6):22-27
我早就听人说起布达拉宫管理处的处长强巴格桑。 强巴格桑个子高高大大的,显得十分魁梧。他父母去世较早,7岁到17岁一直在寺庙里生活,没有上过学。参加工作后一直放电影,他的好多知识和汉话就是从电影里学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