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民间历史年代学家刘坦,针对唐兰、陈梦家二位先生运用所谓殷历论证夏商周断代年限,撰文以理清殷历的来龙去脉,指出殷历缺乏完整的历史纪年,且与《竹书纪年》并非同一体系,不能拼合使用。纬书中的殷历资料,更无利用价值。刘坦独特的年代学思想,一是审查相关资料的来源,决不能采用无稽之说;二是强调不同体系的历法之间,不可穿凿拼凑;三是对历法等知识体系,首先应正本清源,辨明实质,不急于直奔具体历史年代的考索。这对于当下改进治史方法和学术风气,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殷历武丁期闰法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殷武丁卜辞中的年中闰资料,并据此研究殷历闰法。认为殷历并非仅行年终闰,而是实行一种以调节历月与分至四中气的固定关系为标准的置闰方法,这是后世"无中置闰法"的前身。  相似文献   

3.
公元纪年推算干支纪年的简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公元前12年至公元12年之间对应的干支纪年如下图;从这个确定的年代的干支纪年中,我们会看到干支纪年的有序性和循环性,由此就可以把公元前后的纪年还原成上图中的干支纪年。那么,如何还原呢?把已知年分别除以天干数10和地支数12,它们的余数(整除,天干算10,地支算12。)按已知年的公元前后从上图中对出天干和地支,这样对出的干、支相配就是已知年的干支纪年。显然,天干可以直接从已知年的个位数对出,0算作10。另外,我们从上图中还发现在公元前和公元后相邻的相同干、支所对应的年代相加分别等于11和13,这样就可以从公元前或…  相似文献   

4.
夏代纪年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本竹书纪年>记载的夏年471年是自大禹任夏伯之年始,而<世经>记载的夏年432年是自大禹即帝位之年算起,<世经>的记载是正确的.河南龙山文化王湾类型末期文化和二里头一期文化是早期夏文化,二里头一期大体包括启、太康时期和后羿代夏时期,二里头二至四期文化是少康中兴以后的夏代中晚期文化,二里头遗址是少康中兴以后的夏代中晚期都城.  相似文献   

5.
一随着商史研究工作的开展,史学界中长期争论未决的商代纪年问题,近年来,重新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众所周知,商代纪年不仅是商史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且也是解决夏代纪年的前提,对我国古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史学界对于商代纪年的认识是很不一致的。各家持说不一,各有所据。其分歧可归纳为两个方面:商代积年问题,商王朝灭亡——周武王克商的年代问题。关于商代积年问题,主要有以下三  相似文献   

6.
五代十国是一个短暂而复杂的历史阶段。论及五代十国纪年 ,史书及相关文献的说法不一。《辞海》的五代十国纪年表 ,与《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主编 )第三编中的年表 ,就有些出入。而且 ,就范书而论 ,年表和正文的处置又复不同。“五代”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阶段 ,它 (连同“十国”)前后的界线都有一些模糊之处。吴国的立国可以追溯到 90 2年 ,而北汉国直到 979年才灭亡。但一般的五代十国年表从后梁建立的丁卯年 ( 90 7)开始 ,到宋朝建立的 96 0年结束 ;这是很自然的 ,因为这显得很整齐。“整齐”正是人为的表现 ,这是历史表述的模式化所要…  相似文献   

7.
魏惠王的纪年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惠王名罃,因其在位时将魏国的都城由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禹王村)迁到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所以又称为梁惠王。魏惠王的纪年问题,在战国史的研究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过去,虽有不少研究战国年代的学者对此作过考订,但是由于史料记载的歧异,一直没有能够彻底解决。唐代司马贞认为:“实所不能详考”,清代梁玉绳指出:“所书各异,实一大疑案,有不可不辨者。”近人梁启超也慨叹;“随处感物括,莫衷一是”。关于魏惠王的纪年即其在位的时间,总  相似文献   

8.
由于各国的历史沿革、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等原因,其纪年方法各不相同。甚至同一国家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纪年方法。这种混杂使收藏者难以判断钱币的正确发行年代。现将钱币上常见的纪年以及如何换算到公元的方法,综述于下。豆.东方许多国家,如中国、日本、朝鲜和越南等在相当一段时期中均使用当时帝王年号纪年。日本至今仍只用平成X年。这是无规律可循的纪年法。只有查对照表才能换算到公元。2.欧美澳各国和其海外殖民地普遍用公元(AD人但欧洲梵蒂冈至今使用当今教皇任期起点纪年是个特例。3.回教影响很大。中东、北非…  相似文献   

9.
关于成王的纪年张闻玉一涉及西周年代学问题,“月相”的解说是不可回避的。我们说:月相必定点,且定在一日,不得有两天的活动(如为初二或初三、望为十四或十五),也不得有三天的活动(如董作宾氏说既望,可以指十六、十七、十八),更不得有七天八天的活动(如王国...  相似文献   

10.
西周纪年是中国古史上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司马迁作《史记》时,就苦于无历谱资料依据,难以考订周年。他作古史年表,始于共和元年。共和以前,著有三代世表,表中仅记夏、商、周世系,而无具体纪年。汉代以来,文人学士著书立说,探讨研究,不厌其烦,然终未能找到令人信服的结果。然而西周纪年的解决,不仅直接关系到西周史的研究,还关联着商代乃至夏代的纪年,它是史学期界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学术课题。  相似文献   

11.
《汉书·律历志》说:“《春秋》、《殷历》,皆以鲁纪①自周昭王以下亡年数,故据周公、伯禽为纪。”引文的意思是说,(春秋)、(殷历)皆以鲁君纪年的原因,就是周纪年已经亡失f。周纪年亡于何年?前256年周赧王(五十九年)为秦所灭,前249年东周小国又为案所灭。至此周亡。包括周纪年在内的周王朝的历史档案皆为秦火所焚。由此可以知,(春秋)、(殷历)、(左传)等史籍的撰写年代都应在秦赢楚之后,传说“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其说不实,因为孔子“述而不作。”周纪年为秦火所焚。司马迁寻找同纪年只推到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  相似文献   

12.
楚铜器铭文和楚简中关于以事纪年的材料已发现较多,为了解和研究楚国纪年法提供了重要材料。楚国纪年法情况如何?与周王朝及其诸候国的纪年法关系如何?楚国纪年法有何特点?在楚史、楚文化研究中的作用如何?对这些问题,目前似尚无专文讨论,在此试作简要论述,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楚国纪年法,顾名思义,就是记录楚国历史年代的方式、方法。综观现有的纪年材料,楚国纪年大致有三种不同的方式,几种  相似文献   

13.
曲永建 《收藏家》2002,(8):68-68
北京出土后周(公元954-960年)“显德年制”纪年款残片,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正式的以皇帝年号纪年款识。它不但开启了“永乐年制”的先河,也填补了唐、宋之间陶瓷研究的一个空白。此款识(图1)为碗内底心模印单圈宋体字,圈栏直径33-34毫米,周围模印完整的勾花图案,碗边饰以回文。圈足外直径64毫米、内直径51毫米,内足墙离心,外足墙向心(图2)。陶胎质松软、较白,吸水率高,胎表面无化妆土。孔雀蓝色低温铅釉,釉面呈现蛛网状片纹。  相似文献   

14.
王健 《中国钱币》2001,(1):35-38
提出 ,中国货币史上存在一个“通宝钱体制”的历史阶段。“从唐初创立开元通宝起 ,到北伐前制钱完全退出流行为止。即从公元62 1— 192 7年 ,约行 13 0 7年 ,为通宝钱体制时期。 ~~论开元通宝的诞生与纪年通宝币制的形成@王健①《资治通鉴》卷一八五。 ②《隋书·食货志》,《册府元龟》卷五○一。 ③《旧唐书·高祖纪》。 ④《新唐书·高祖纪》。 ⑤如南朝刘宋武帝铸孝建四铢年号钱;后周武帝铸布泉;五行大布钱;宣帝铸永通万国钱等。 ⑥《汉书·律历志》。 ⑦《旧唐书·食货志》。 ⑧《唐六典》卷二二。 ⑨《中国…  相似文献   

15.
<来室家乘>是民国时期满族学者杨钟羲自订的家谱兼年谱.本谱的纪年方式与通常的纪年方式相比,表现得非常简略.本谱的纪年分为三种,一种是某年号某年,当同一年号下的另一年份出现时,不写年号,只写某年;第二种是某年号某年某甲子;第三种是只写甲子.这三种对应的时间分别是清初至光绪末年、宣统元年到宣统三年、清朝亡国后第二年到作者逝世.通常年谱开头都以"某年号某年,某人几岁"为常例.但这个常例在本谱仅出现一次,即"宣统三年,钟羲年四十七".这仅有的一次常例在本谱显得很突兀,令人思考作者的弦外之音,由此抽丝剥茧.其遗民情结也就昭然若揭了.  相似文献   

16.
从公元纪年与伊斯兰教纪年的换算谈伊斯兰教历法刘金毅近几年连续教高三文科班历史,相互交流了不少试卷。在交流来的试卷中,我发现有这么一道选择题被数次采用,还有人把它收录在编著的书刊中。这道题的原文如下:公元1258年;西征的蒙古军灭掉了黑衣大食。这一年是...  相似文献   

17.
《文物》2020,(8)
正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浙江是我国瓷器的发源地和青瓷的主要产地,迄今发现的大量古窑址构成了上起商周、下至清代的庞大瓷窑体系,出现了越窑、龙泉窑等著名窑口,对全国其他地区的制瓷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本套图书以时间为序,收录浙江丽水、绍兴地区目前已知有明确纪年的墓葬和有纪年款识的出土瓷器,其中丽水卷资料自西晋永宁元年(301年)墓始,至清道光元年(1821年)墓终;绍兴卷资料自东汉永元八年(96年)墓始,至明万历十  相似文献   

18.
1973年6月,在简阳县城西1公里处,四川拖拉机厂修建子弟校挖地基时,发现一座南宋纪年墓。此墓为竖穴石郭墓,墓向西偏北约20度。墓室距地表1.2米。死者骨架无存,随葬品零乱地散放于墓底,其中有:  相似文献   

19.
1985年6月,绵竹县教育局饮料厂在城西郊的诸葛双忠祠侧挖窖坑取土时,于地下2米深处发现有南齐纪年铭文的方砖一块。(图一) 纪年砖长31厘米,宽19厘米,厚5.5厘米,色青灰,基本完整。砖的上、下、左、右四面皆素,无纹饰,唯在前楞面和后楞面有图纹,前楞面的纹饰为环带莲花纹。纹样正中部有竖行铭文“永明五年”四字。(图二)其书体介于隶、楷之间,单个字大约1.5厘米至2厘米不等。砖的后楞面烧造有二方连续的  相似文献   

20.
1977年,兰溪市永昌镇朱村发现一座唐代纪年墓,清理出土了四系罐、青瓷碗、青瓷小碗、磨刀石、铁斗等12件文物。该墓的发现为研究兰溪唐代的丧葬习俗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