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侵略者的"船坚炮利"给清朝官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官员也想拥有这样先进的炮舰,因而建议朝廷购买一批先进的舰船来对付外敌和镇压国内的造反者。当时的海关代理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曾多次到总理衙门,  相似文献   

2.
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侵略者的“船坚炮利”给清朝官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官员也想拥有这样先进的炮舰,因而建议朝廷购买一批先进的舰船来对付外敌和镇压国内的造反者。  相似文献   

3.
中国青铜铳炮总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铳炮有铜、铁两类。青铜铳炮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大阶段:第一阶段,从元代至明正德时期,这是中国传统铳炮的发生、发展期,其时青铜铳炮占据主流;第二阶段,从明嘉靖时期至清末,主要是仿造欧洲传来的铳炮,其时由于铁制铳炮的发展,青铜铳炮渐趋衰落,最终被淘汰。文章综论了各个时期中国青铜铳炮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土耳其人阻断商路”说与西方的近东殖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传统商路被阻西欧人才寻求新航路的观点至今流行。但当时奥斯曼帝国正在崛起,葡萄牙人也尝试探险;葡萄牙人到达印度时,土耳其人尚未控制东地中海的埃及和叙利亚。葡萄牙人在西非的成功掠夺助长了贪欲,他们不愿通过正常商业手段而是通过掠夺获取财富,因此有意避开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保持的地中海贸易秩序。"土耳其人阻断商路"之说源于西欧人对"土耳其威胁"的夸大和对穆斯林的敌意,舆论制造者是后来的欧洲殖民者而非早期的殖民者。  相似文献   

5.
距今近400年的晚明崇祯年间,有一部总结火器技术的著作《火攻掣要》这样记载"镜与火器"之关系:"以守则有台垣异制,铳器异宜,更以窥远神镜,量其远近而后发,如是器美法备、制巧技精,力省功倍、兵少威强,以是御敌,庶几有可胜之道矣."  相似文献   

6.
明末来华耶稣会传教士与葡萄牙人(佛郎机)的关系,成为中国人将传教士视为是侵略者的重要原因。由于中国人视葡萄牙人为侵略者,导致传教士来华传教之初竭力掩盖与葡萄牙人的关系。1616年的南京教案,传教士被驱逐到澳门。然徐光启上强兵策,建议明朝军队引入西洋火器,并请传教士与澳门的葡萄牙人担任军事顾问。在传教士重返北京的同时,给中国人留下了传教士与葡萄牙人是同一集团的强烈印象。于是葡萄牙人是侵略者的看法被转移到传教士身上,导致传教士是侵略者的观念形成。  相似文献   

7.
影子 《旅游》2013,(2):68-73,3
"古庙神佛异,明堡暗道奇。"位于山西介休的张壁村,地上有内涵深厚的古城坚堡,地下有"万米长城"的隋唐地道;集中子夏商古文化遗址、隋唐地道、金代墓葬、元代戏台、明清民居等许多文物古迹,是一座被冠以"全国罕见""国之瑰宝",融军事、居住、生产、宗教活动为一体的古代袖珍"城堡",堪称一部厚厚的史书。这座曾在"中国十大魅力名镇"评选中榜上有名的古村,究竟有着怎样的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8.
刘海峰 《安徽史学》2008,(5):119-121,32
鸦片战争后,国内许多有识之土痛感国力积弱、武器落后,在羡慕英人“船坚炮利”的同时,也开始了不懈追求军事强国的探索,有林则徐、魏源等人的军事自强理论,有龚振麟、何礼贵、丁守存、陈阶平等人研制的新式武器。可以说,鸦片战争后的军事自强活动,既有理论又有技术,最后就是没有出现林则徐等人梦寐以求的“强大中国水师舰队”,以致十年后中国重复走“落后就要挨打”的老路,其中的历史教训,很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9.
16世纪,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法国人相继来到暹罗进行商业活动,并寻求建立贸易据点。葡萄牙人是最早到达暹罗的欧洲人。暹罗丰富的物产早为葡萄牙人所瞩目,同时敏锐的葡萄牙人觉察到,暹罗既是东南亚地区的贸易中心,又是中国与南洋贸易航线上的重要国家,这使其成为东、西方贸易往来的中枢。因此,葡萄牙人于1511年占领马六甲后,积极寻求同暹罗建立友好关系,以便能够在这一地区发展贸易、扩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张廷茂的新著《明清时期澳门海上贸易史》(以下简称《海上贸易史》)属于澳亚博士文库的一种,已经由澳亚周刊出版有限公司于2004年出版。该书对明清以来澳门的海上贸易之一般、商路之路线、海上贸易对应澳门社会之变迁均以独到之视角,作了精辟的论述。海上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15世纪以后,葡萄牙殖民者把触角伸向了中国,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遣使臣托梅·皮雷斯(TomePires)抵达广州以后,欧洲、美洲与中国的直接贸易从无到有,1557年以后澳门则成为其桥头堡。从此濠江商潮涌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澳门在中…  相似文献   

11.
刘丹  徐明波  蒋雪琴  蒲丹 《沧桑》2014,(5):50-54
1927年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收回,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中的一件大事,中国方面付出的艰辛努力值得肯定和骄傲。收回英租界的过程中,英国自身因素对英租界成功收回客观上也产生了较大的作用。大革命时期,英国由"强硬"变为"怀柔"的对华政策直接影响了英国官员对"一·三惨案"后形势的判断;野心勃勃的英国殖民者不甘心放手交还英租界,也采取了武力威胁的方式企图让国民政府屈服,由于客观因素的限制,英国没有得逞。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大古都问题的学术史可直接追溯到晚清民国时期,而此前对于历史上不同都城地位的综合评估,可视作晚清民国以来认识中国大古都问题的前奏。中国五大古都之说始于1902年梁启超提出的"五大都",1931年有"中国五大名都"的提法,最晚到1935年出现"五大古都"的用语。中国六大古都之说始于1927年张其昀提出的"历史上之六大都会",最迟在1936年出现了"六大古都"的表述。中国四大古都之说始于1932年出现的"四都"之说,其后出现过"四个著名的古都"、"历史上的四大都城"的说法。大古都的表述用语初期呈现多样化态势,20世纪30年代后逐渐趋同于"大古都"一语。  相似文献   

13.
美国"新清史"学者欧立德等人认为,欧洲称中国为"中华帝国",是17世纪中叶以后才有的事情,其中,清朝入关并通过征服建立大清国,可谓欧洲论述里中国从"地区"或"王国"跃升为"帝国"的重要转折点。大量欧洲古文献证明,其基本观点和一些具体说法存在问题。早在明朝时期,欧洲通过耶稣会士等媒介,将中国称之为"中华帝国"的说法已然确立并初步流行开来。欧洲人最初所谓的"中华帝国",恰是对"大明"及其此前中国的一般感知与印象。当时在欧洲,"帝国"一词的使用较为宽泛,如果简单地从今日社会科学特别是政治社会学所界定的"帝国"概念出发,去说明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帝国"概念之内涵及其使用,重构欧洲早期汉学知识的系谱,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相似文献   

14.
<正>(上接第14期)18世纪,英国殖民者勾结西藏封建领主,武装侵入后藏。清高宗派遣大兵进藏,与西藏人民共同打败入侵者,保卫了西藏边境的安全,粉碎了英国殖民者的阴谋活动。19世纪初叶,英国殖民者又多次进扰新疆边境,清宣宗在新疆各民族人民的支援下,再一次粉碎了英国殖民者侵夺中国领土的企图。  相似文献   

15.
1867年加拿大自治领成立后到二战时期,印第安人被英国置于监护制之下,在法律上成为没有公民地位、权利被限制和被剥夺的臣民。尽管如此,印第安人对英国依然保持了一定程度的效忠,积极以志愿者身份参加英国海外战争。这种被殖民者对殖民者抱以一定程度效忠的特殊历史现象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在相当程度上,印第安人与英国殖民者密切的经贸往来、英国殖民者的怀柔政策、印第安人对英国殖民者的依赖以及反美背景下双方的准同盟关系,是这一历史现象的主因。印第安人的尚武传统、贫困以及自我民族意识薄弱也在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英国地处欧洲边缘,17世纪中期与欧陆主要国家基本同时建立了国家常备军队。这与欧洲大陆军事科学在英国的传播不无关系。军事出版物作为军事科学传播的重要载体,在英国军事近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英国出版了大量军事作品,其内容涵盖整个军事领域,成为英国军人学习军事事务的重要媒介,促进了英国军人群体的专业化和英国军事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苦力贸易是19世纪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中国向外掳掠劳动力的一种主要手段,是资本主义各国对近代中国侵略和奴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给近代中国人民,尤其是东南沿海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祸。当时的澳门,则是这种贸易的罪恶渊薮。澳门,自1557年被葡萄牙人以租借的形式窃据之后,几百年来,西方殖民者便利用  相似文献   

18.
《关于葡萄牙人居留澳门的备忘录》──葡萄牙寻找澳门主权论据的过程吴志良(一)斯当东(SirGeorgeStaunton)在谈到英国派遣使节团的缘起时写道:“两个世纪以前,最初来到中国的是葡萄牙人。在葡萄牙全盛时代以及以后的年代,葡萄牙人经常来到中国沿...  相似文献   

19.
<正>晚明是一个充满了张力和矛盾的时代,我在阅读晚明史料时,面对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的纷繁事象,不免产生如坠浓雾的困惑感,曾写过一篇短文《变与乱:光怪陆离的晚明时代》,认为晚明的时代特征,似乎可用"变"与"乱"两字加以概括。但对于怎样"变"、何以"乱",却又觉得总是说不清、道不明。读了商传《走进晚明》(商务印书馆,2014年7月),觉得那个时代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有豁然开朗之感。由于"变""乱"相生并行,前人在评述晚明时代时,受当时学术思潮的影响,不免有所轻重,甚至出现了不少"误读"。如老一辈学者多从政治方面着  相似文献   

20.
明代前期有铭火铳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火铳的发明,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一次革命,它体现了人类一种新的设计思想,即将火药装填在管形器具内,利用火药点燃后产生燃烧气体的爆炸力来射击弹丸。这种设计为兵器的发展赋予了新的生命,使它有可能具备比以往的任何兵器大得多的杀伤力。中国的火铳至迟创制于元代,现存最早的有铭文可考的元代火铳,是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元至顺三年(1332年)铜铳,这也是世界上最早有明确纪年的火铳。铳上铭:"至顺三年二月吉日绥边时寇军第叁佰号马山"。从现有的出士实物和文献记载看,元代火铳的品种和数量都较少。明以武功定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