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清官”与“清官”迷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为官要清廉的政治要求.历来受人重视。历代史家向来以清、贪为标准褒贬官员一般林清官为“廉吏”、“循吏”或“良吏”。《韩非子·好劫我臣》强调要让百官之吏明确.必须“以清廉事上而求安”、“以清廉方正奉法”。《史记》称孙叔敖为“廉吏”,《后汉书》则称杨震为“清白吏”,宋代也曾有“清白宰相”之称产到了明代,况钟任苏州知府,廉明公正.人称之为“况青天”。这时人们把“清官”与凡人心目中最为崇高的“天”相提并论。由于民间长期的流传以及说唱、话本等文艺形式的反复加工和传播,包拯的名声似乎超越了历代一切“清官”。…  相似文献   

2.
“清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清官”问题,建国以来有过相当激烈的学术争鸣与政治争论。它第一次作为重要话题,是在60年代中期。50年代末,毛泽东主席针对当时严重的经济困难和共产党内部出现的徇私枉法等现象,向党内同志提出了学习明代“清官”海瑞的号召,也即提出了共产党人要发扬对人民负责,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的品格,丢弃曲意逢迎的思想作风等问题。在这样的政治、历史背景下,明史专家吴晗相继发表了《海瑞骂皇帝》、《论海瑞》等文章,编写了《海瑞罢官》的京剧剧本,从而引发了学术界对海瑞精神的评判,并由此拓展到对“清官”的讨论与评价。当时上海社…  相似文献   

3.
明代海瑞为官清廉耿介,敢于冒死上书批评昏庸的嘉靖皇帝,被后人誉为"海青天",与北宋时期廉洁公正、不攀附权贵而被称为"包青天"的包拯齐名。这两位"青天"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清廉耿介的封建官员,都被后人奉为清官的典范。在今天,人们对这两位封建时代"青天"的评论有所不同。对"包青天"包拯,鲜有对他批评诟病的声音;但对海瑞,相比而言,却有不少批评贬抑的论调。对海瑞的这些批评和贬抑的言论是不是合情合理,是不是言之有据?本文根据史实和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对这些言论进行论证,为海瑞作公正的辩护。  相似文献   

4.
石瑛,一位上世纪三十年代民国政府的官员,但却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文人正直、不阿附权贵、清廉为民的好传统。我们的干部都能像石瑛这样当官为民,小康社会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5.
王氏《东华录》乾隆七年四月乙未谕下有注云:“人之言曰:‘康熙年间有清官,雍正年间无清官。’”初读颇费解。康熙年间吏治不如雍正年间,后人多有议论。清世宗整饬官方,严惩贪墨,裁革陋规,又何以“雍正年间无清官”?后来读孟森先生《明清史讲义》,很受启发。 康熙年间,学者陆陇其知嘉定县,时人称他“洁己爱民。去官日,唯图书数卷及其妻织  相似文献   

6.
石瑛为湖北“三怪”、“三杰”之一,国民党元老,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孙中山先生去世后,为其抬灵柩的八名中执委之一。他秉性刚直,两袖清风,被人誉为“民国第一清官”。  相似文献   

7.
黄启昌 《文史博览》2005,(12):42-45
张伯行(1650-1725),字孝先,号恕斋,晚年更号敬庵,河南仪封(今兰考县)人。康熙年间进士。历任中书舍人、济宁道、江苏按察使、福建巡抚、江苏巡抚、仓场侍郎、户部右侍郎、礼部尚书。他勤于为政.造福干百姓;他疾恶如仇,耻于与贪官污吏为伍他居官清正廉明,“止饮江南一杯水”.深受百姓爱戴。康熙皇帝称赞他为“天下清官第一”,老百姓称誉他为“天下第一清官”。  相似文献   

8.
张伯行(1650-1725),宇孝先.号恕斋,晚年更号敬庵,河南仪封(今兰考县)人。康熙年问进士。历任中书舍人、济宁道、江苏按察使福建巡抚、江苏巡抚、仓场侍郎、户部右侍郎、礼部尚书。他勘于为政造福于百姓;他疾恶如仇,耻于与贪官污吏为伍,他居官清正廉明,“止饮江南一杯水”,深受百姓爱戴。康熙皇帝称赞他为“天下请官第一”老百姓称誉他为“天下第一清宫”。  相似文献   

9.
王谦 《文史博览》2005,(3):28-31
石瑛为湖北“三怪”、“三杰”之一,国民党元老,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孙中山先生去世后,为其抬灵柩的八名中执委之一。他秉性刚直,两袖清风,被人誉为“民国第一清官”。  相似文献   

10.
《文史月刊》2013,(12):48-48
“五花八门”通常被用来形容种类繁多和变幻莫测。“五花”和“八门”分别指“五行阵”及“八门阵”。“五行阵”是用红、黄、蓝、白、黑五色分别代表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将其混合,使敌人眼花缭乱。“八门阵”也叫“八卦阵”,是按八卦顺序排列,可成六十四卦之变化。  相似文献   

11.
12.
“瑚琏”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礼制,典笈记载虽然丰富,但由于种种原因,流传到汉代,其中有些问题即便当时的经师也不十分明了,以至后世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当今,我们要想弄清这些问题的原委,就不得不依赖地下出土的实物资  相似文献   

13.
<正>人们常把工作方法简单化、刻板化称为"一刀切"。这个词的来历和确切内涵,却很少有人提及。《史记·李斯列传》:"请一切逐客。"是说不考虑任何情况。司马贞《索隐》说:"譬若利刀之割,一运斤无不断者。"可见"切"当读平声,是比喻的用法。  相似文献   

14.
四十年代,郭沫若同志著《青铜时代》一书,提出了“青铜时代”这一史学概念,以代指我国的商周时期。但他对“青铜时代”这一概念的文化义蕴并未作具体的阐释。此后,这一概念在我国学术界得到承认并被广泛使用。然而,学者们对这一概念的文化义蕴的理解和诠释,却是见仁见智,各持其说。其中,具代表性者大体有二说:其一,认为青铜器是我们商周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马晓先 《沧桑》2011,(1):249-250
对于名剧《窦娥冤》,窦娥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焦点,而在其社会定位问题上,目前普遍认为她是"下层社会劳动妇女的典型"。但笔者从蔡婆婆家的经济情况出发,通过对蔡婆婆家的社会背景及社会地位的探讨,认为窦娥不属于完全意义上的下层社会劳动妇女的典型。  相似文献   

16.
关于贝曾经做为一般等价物来使用这个问题,古人在史书中多有记载。所谓“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利,通有无者也”。“先民有作,龟贝为货”。“古者货贝而宝龟”。此外,在甲骨文、金文中也多有记载。现在,大多数的考古学者和钱币学者都接受了这个观  相似文献   

17.
<正>江西新干县博物馆有如此一块木匾,此匾长170厘米,宽75厘米,厚2厘米,中间横书"敕赐",竖向直书"天下清官第一",右侧上方竖向直书"康熙四十三年甲申鸿岁",左侧下方竖向直书"顺天府宛平县知县王言立"(图一)。据考证,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帝御驾亲临永定河巡视,河道总督奉召宣谕:"永定河官,天下清官第一。"夸王言才德超人,并升调他为顺天府  相似文献   

18.
魏晋时代,服药成风,大家世族都在争服一种叫五石散的药物.那个时代大凡有身份的人,都对五石散趋之若鹜,争相服食.比如与陶渊明经常进行学术争鸣的白莲社高僧慧远就经常服食五石散,最后因此丢了性命.现在的人已经无法想象当时社会人们服食五石散的那种盛况了.据史料记载,魏晋时期服食五石散确是一种极普遍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9.
"季夏"这一概念是战国时的邹衍正式提出来的,本文归纳出古人对"季夏"最有代表性的两种说法夏秋之交说与主四季最后十八天说。最后通过分析并得出"季夏"处于夏秋之交说是较有说服力的。  相似文献   

20.
“”字探源张涌泉俗字有""字,用与"卷"同。明杨慎《谭苑醒醐》卷四云:"道书以一卷为.与轴同,陶九成《说郛》用之。"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内篇·篇卷》:"道书称,即卷之别名也。元人《说郛》用之。"字又作""。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字》条:"即卷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