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之初,西周社会性质成为中国奴隶制与封建制分期争论的焦点,因各派学者迟迟不能统一意见,解决问题的希望遂被寄托在新史料的出现上。当此之时,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造也有判定社会形态的需要,于是少数民族历史调查逐渐与古史分期讨论出现交叉。20世纪50年代郭沫若与胡庆钧的互动是上述两项研究相互作用的缩影。自郭沫若将胡庆钧的凉山彝族社会研究引入西周社会性质的讨论后,古史分期争论受到凉山彝族社会调查资料的启发,反过来又推动了凉山彝族社会研究的深入与扩大。探讨郭、胡二人之间的互动及其后续发展,既有助于了解古史分期争论在少数民族历史调查材料的支撑下取得的进展,也可捕捉唯物史观和社会形态理论在历史学科之外造成的余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史论战"对于唯物史观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史学月刊》2004,(12):89-95
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是大革命失败后人们思考中国往何处去和人们应该怎么办这些问题造成的,其兴起的学术原因完全是共产国际关于中国社会不同看法的交锋在中国的反响。论战中唯物史观的经典作被大量翻译过来并被许多学争相引用,马克思社会形态学说受到了广泛注意。那时的论战对待唯物史观的态度并非完全赶时髦或纯粹是党派之争,事实上确有一些学对待西方的社会学说和论战中出现的观点,保持着学的风范,即对于理论和学术的批判态度。  相似文献   

3.
从生产方式看商周社会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周社会形态是中国古代社会形态问题讨论的焦点之一。按一般的理解 ,所谓社会形态是指与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联系 ,两者对立统一构成生产方式。虽然讨论商周社会形态要涉及诸多方面 ,但因生产方式与社会形态关系密切 ,故在此仅从商周社会生产方式的角度对当时社会形态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商代的农具以石、骨、蚌、木质为主 ,是效率较低的生产工具 ,这对于当时的生产方式及土地占有形式有着极重要的影响。影响之一 ,是使农业生产力水平从总体上…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西夏社会形态研究的简单回顾西夏社会形态问题,是治西夏史者都要科学地加以认识的问题,因为它是准确地把握西夏历史上所有重要事件和变革的实质的前提。有关西夏的研究,在本世纪初叶仅限于西夏文字的破译、西夏语音的构拟和西夏语法的探索,时人称之为“西夏学”。自五六十年代开始,前苏联学者率先将“西夏学”的研究拓展到社会历史领域。我国学者亦有著文讨论西夏社会历史者,即涉及西夏社会形态问题。80年代初,西夏社会形态问题,在一些论著中又被提出来加以探讨。概括论者意见,不外两种:一种认为西夏未经过奴隶制阶段,其代表者有金…  相似文献   

5.
艾萍 《广西文史》2003,(4):44-49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意识形式和各种社会心理。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人口迁移运动,大批东部沿海沿江地区的人口被迫向西部后方内迁,对后方社会的变迁产  相似文献   

6.
社会形态与历史规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关于中国历史发展的社会形态及相关理论问题 ,五六十年代时曾有相当热烈的讨论。改革开放初期 ,史学界又曾对这一问题进行过探讨 ,但因种种原因而未能深入。得益于基础研究和实证研究近 2 0年来的发展和进步 ,使我们今天有可能从新的高度重新认识这一问题。对于涉及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社会形态及相关理论问题再做反省和研究 ,已经重新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重视。本刊编辑部与南开大学历史系在去年 11月联合召开了“中国社会形态及其相关理论问题学术研讨会”。这里发表的是会后我们约请部分学者撰写的笔谈。我们欢迎对此问题有兴趣的学者积极参与讨论 ,以促进史学理论研究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封建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封建主义”本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赖以存在的社会形态便是封建社会。对于“封建社会”定义的阐释,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理解不同,学术界对中国是否存在封建主义社会,中国何时进入封建主义社会,如何看待中国封建社会与西欧封建社会的差别等问题一直存在分  相似文献   

8.
正最近30年来,中国史学界一定程度上存在淡化甚至回避"五种社会形态"等理论研究的倾向,诸如奴隶社会的相关理论认识一直未能得到实质性推进(陈民镇《奴隶社会之辩——重审中国奴隶社会阶段论争》,《历史研究》2017年第1期),然而"逃避社会形态理论的辩论终究不利于问题的真正解决"(王彦辉、薛洪波《古史体系的建构与重塑——古史分期与社会形态理论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67页)。因此,在当前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持续深入的学术背景下,  相似文献   

9.
古史分期问题的考古学观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近几年来,关于我国古史分期问题的讨论,终于冲破禁锢而重新展开了。这种讨论,自然关联到对整个人类古代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因此,国际范围内发生的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再讨论,一定会影响到我国古史分期问题的研究。回顾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的第一次大讨论,它带给中国古史研究的深刻影响是最  相似文献   

10.
近百年来社会形态讨论的各种观点均映射着时代发展、现实政治与史学研究的关系,深化了对中国古代历史属性的认识。其不足或是以既定的理论框架解释历史事实,或者将某一种或者是某一时期的社会关系、制度等同于社会形态。科学之道是要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统一、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统一的前提下,从经济基础入手、在总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过程及其逻辑关系,从而把社会形态研究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1.
涂大杭 《攀登》2023,(4):45-50
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看,广为流行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所说的社会形态缺少实行“生产资料特殊公有制”的社会形态,这种社会形态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是第六种一般性的社会形态。确立人类社会有六种社会形态,能够深化对人类社会六种社会形态的认识,还能够更科学地认识和把握与“社会主义社会”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作为解释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一种理论范式,对历史学有着重要意义。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百年中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中国化过程,也是中国历史研究与之互动的过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时,即已影响中国史学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五种社会形态中,奴隶社会是争议最多的一种社会形态。许多国家的古史分期问题至今没有解决,有的分期先后相距一千多年,比西欧整个封建社会时间还要长。三十年代,我国曾进行过社会史论战,虽然许多进步的史学工作者论证了中国曾经历过奴隶社会,但古史分期问题却至今仍众说纷纭。六十年代开始,国内外一些史学工作者对奴隶社会是人类社会发  相似文献   

14.
评《早期奴隶制社会比较研究》马克最近出版了两本好书,一本胡庆钧、廖学盛主编的《早期奴隶制比较研究》,另一本是多杰才旦主编的《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形态》,这两本书的共同点是用中国的具体的民族学材料,来论证社会形态的内容,对于社会形态学说的理论,有很大的...  相似文献   

15.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社会形态问题的研究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冯天瑜《封建考论》一书出版以来,赞成废弃中国中古时代为封建社会的人日益增多,并相继提出各种提法来取代封建社会这一概念。2010年5月,《文史哲》编辑部举办的秦至清末:中国社会形态问题专题学术研讨会,更是推动了这一进程。到目前为止,学界关于中古中国社会形态或社会性质,已经提出了诸如封建帝制时代、帝国时代、帝制时代、专制个体型家国同构农耕社会、皇权社会、帝制农民社会、郡县制时代、选举社会、专制社会等等各种提法,而每一种提法都没有赢得多数人的认可,相关研究呈现出理论解放之初百家争鸣、莫衷一是的局面。在不同提法背后所潜藏着的是不同的判断标准、不同的方法论思想,如果就此问题展开探讨,则可能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因此,本刊邀请相关学者撰文,就中国中古社会性质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进行探讨,并希望有更多学人参与进来。  相似文献   

16.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社会形态问题的研究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冯天瑜《封建考论》一书出版以来,赞成废弃中国中古时代为封建社会的人日益增多,并相继提出各种提法来取代封建社会这一概念。2010年5月,《文史哲》编辑部举办的秦至清末:中国社会形态问题专题学术研讨会,更是推动了这一进程。到目前为止,学界关于中古中国社会形态或社会性质,已经提出了诸如封建帝制时代、帝国时代、帝制时代、专制个体型家国同构农耕社会、皇权社会、帝制农民社会、郡县制时代、选举社会、专制社会等等各种提法,而每一种提法都没有赢得多数人的认可,相关研究呈现出理论解放之初百家争鸣、莫衷一是的局面。在不同提法背后所潜藏着的是不同的判断标准、不同的方法论思想,如果就此问题展开探讨,则可能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因此,本刊邀请相关学者撰文,就中国中古社会性质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进行探讨,并希望有更多学人参与进来。  相似文献   

17.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社会形态问题的研究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冯天瑜《封建考论》一书出版以来,赞成废弃中国中古时代为封建社会的人日益增多,并相继提出各种提法来取代封建社会这一概念。2010年5月,《文史哲》编辑部举办的秦至清末:中国社会形态问题专题学术研讨会,更是推动了这一进程。到目前为止,学界关于中古中国社会形态或社会性质,已经提出了诸如封建帝制时代、帝国时代、帝制时代、专制个体型家国同构农耕社会、皇权社会、帝制农民社会、郡县制时代、选举社会、专制社会等等各种提法,而每一种提法都没有赢得多数人的认可,相关研究呈现出理论解放之初百家争鸣、莫衷一是的局面。在不同提法背后所潜藏着的是不同的判断标准、不同的方法论思想,如果就此问题展开探讨,则可能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因此,本刊邀请相关学者撰文,就中国中古社会性质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进行探讨,并希望有更多学人参与进来。  相似文献   

18.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社会形态问题的研究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冯天瑜《封建考论》一书出版以来,赞成废弃中国中古时代为封建社会的人日益增多,并相继提出各种提法来取代封建社会这一概念。2010年5月,《文史哲》编辑部举办的秦至清末:中国社会形态问题专题学术研讨会,更是推动了这一进程。到目前为止,学界关于中古中国社会形态或社会性质,已经提出了诸如封建帝制时代、帝国时代、帝制时代、专制个体型家国同构农耕社会、皇权社会、帝制农民社会、郡县制时代、选举社会、专制社会等等各种提法,而每一种提法都没有赢得多数人的认可,相关研究呈现出理论解放之初百家争鸣、莫衷一是的局面。在不同提法背后所潜藏着的是不同的判断标准、不同的方法论思想,如果就此问题展开探讨,则可能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因此,本刊邀请相关学者撰文,就中国中古社会性质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进行探讨,并希望有更多学人参与进来。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具有近代意义的留学生教育虽然只有150多年的历史,但却出现了清末民初、“五四”之后和80年代以来三次留学潮和五代留学生(即洋务运动、清末民初、30年代前后、50年代和80年代)。这批留学生,特别是留美生对近现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无可替代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发展史和文本的考察,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特色可以大体归结为多维度的社会形态划分理论、似自然史的社会形态演进理论和有机的社会形态结构理论三个主要方面。其中,社会形态划分理论是从宏观上考察社会历史分期,社会形态演进理论是从动态中探讨社会发展道路,社会形态结构理论是从静态中剖析社会内部构成。应从发展史和文本出发,系统研究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特征,以正本清源,还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