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说姜堰     
姜堰,今泰州市的一个区。历史上先后有过姜堰、罗塘、三水等名字,又有过罗塘港、姜堰镇、罗塘镇、姜堰镇坝、三水镇、泰县、姜堰市等称谓。  相似文献   

2.
试说雍正钱     
李坚 《安徽钱币》2005,(4):32-32
清代钱币中,雍正钱相对少见,在出土或存世的大量清钱中,仅占1%。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雍正年间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使流通所需货币越来越多,而制造铜钱的原料黄铜生产不足。雍正四年(1726年)正月,户部建议,除乐部等必须用黄铜铸造者外,一律不许再用黄铜制造器皿;已成者,当作废铜交官,估价给值;倘有再造者,照违例造禁物律治罪;失察官员,买用之,亦照例议处。同年九月,再下禁令,只准三品以上的官员用黄铜器皿,其他一概禁止;现有铜器,一律要在两年内清缴。  相似文献   

3.
试说年志     
为做好2000年后的续志的准备工作,许多区、县(市)志办在完成本届志书出版任务后,相继开展了资料长编、地方综合性年鉴,年度记事的编写工作,不仅为续修志书积累了大量资料,也为如何做好续志的准备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为创立多种积累资料形式以适应各地不同情况和特点,哈尔滨市志办在市第六次地方志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编写年志的要求,并希望各地进行大胆实践,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4.
<正>方志界对于方志是什么即方志的性质问题进行过并还在进行热烈的研讨,提出了几十种不同的说法。笔者也参与了研讨,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见《黑龙江史志》2005年第4期《我对方志性质定义的新表述》)。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即方志的本质问题, 方志界却很少研究。笔者所见到的研究方志本质问题的专文仅有李玉成所写《方志的本质》(载《广西地方志》1997年第1期),韩章训所写《方志本体和本质论析》(载《中国地方志》1998年第5期),金达迈所写《方志本质论》(载《新方志理论与实践二十年》——中国地方志协会2004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方志出版社,2005年版)。  相似文献   

5.
俑名试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古》和《文物》上曾有一些报告、图录、报导文章,把古代墓葬中出上的动物一类的"明器",称作马俑、牛俑、羊俑、鸡俑、狗俑、猪俑、骆驼俑……或总名之为动物俑或兽类俑。我认为这样的称呼动物类"明器",是不太恰当的,理由是:俑在古代文献  相似文献   

6.
试说续志特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些地方拟订的续志篇目中 ,值得注意的是增加了“特载”这一体裁。如 2 0 0 0年在哈尔滨市召开的全国续志篇目理论研讨会上 ,安徽省地方志提供一个《××县 (市 )志》(××××~ 2 0 0 5)篇目设想 ,里面就有“特载” ,内容有“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军区工作报告”、’领导讲话”、’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情况统计公报”。安徽《濉溪县志续编》也设有“特载”。该志《凡例》第五条说 :“特载辑录有价值的文件及反映濉溪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7.
试说明代的行人孙卫国行人是明代的使臣,在明代中外关系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并未引起学人的重视,笔者不揣浅陋,试就明代行人及行人司变化沿革、职掌、行人在明代中外交往中的地位,行人与明代其他使臣的关系等等问题,作些粗浅的阐说,以求史学方家指正。一...  相似文献   

8.
这个题目乍看起来有些奇怪。中国地处东亚,其历史当然是东方型的,为什么要加以破除呢?故须稍作释诂,以明其义。所谓东方类型,指的是亚细亚形态,即:农村公社、土地国有、专制主义的三位一体。而专制主义之所以能够存在,除以农村公社为基础外,还由于公共工程特别是水利灌溉工程掌握在中央政府手里。这种类型的社会自古以来直至近代资本主义兴起之前,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所以它又是长期停滞型的。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才打破了这种停滞状态,使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中国的历史当然不属于  相似文献   

9.
试说唐钱铸造的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谓的唐钱,专指以会昌开元为代表的中、晚唐钱币。会昌开元钱币中的文字、轮、廓均不清晰;肉地、文字之间多残留流铜;背文轮、廓大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错范。这与前朝的五铢,后朝的北宋钱,以及前期开元钱存在截然不同的形态。五铢钱采用的是范铸法铸造,北宋钱采用母钱翻砂法铸造,处于转变时期又形态完全不同的中晚唐钱币,难道采用了新的铸造技术? 由于其时的钱范、母钱资料太少,本文拟从铸就的钱币实物上来研究。作者收集了具有  相似文献   

10.
藏文明有两大发源地,一是象雄,一是雅砻河谷,丹珠昂奔发表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9年第五期上的文章认为,“蕃”族称形成的标志是,象雄文明用本教统一了青藏高原,使化民族脱离了思想意识形态的原始信仰阶段.形成了藏民族最早的统一语言、思想意识和风俗,奠定了共同的民族心理和文化基础;雅砻河谷文明,推出了悉补野王朝,这一王朝以政治和军事统一了青藏高原,使藏民族脱离了原始社会遗留的联盟和小邦邦国阶段,形成了藏民族地问的生活地域。对藏族的族源,研究中具有定论性的观点是“藏源于十九”。藏人时间身形成的认识,在《…  相似文献   

11.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第七册①《周故宋州砀山县令李府君神道铭并序》:“君讳义琳,字□□,陇西成纪人也……曾祖之,齐太子洗马、考功郎中,赠光、胶二州刺史……祖为仁,太原太守、吏部侍郎……父玄成,隋北平郡主簿、潭州都督府长史……弱冠射策及第,解褐虞州桐乡县尉。”是则李义琳唐初曾登第,其名不见于清人徐松之《登科记考》②。据《新唐书》卷七二上《宰相世系二上》“李氏姑臧大房”下载之字曼容,北齐尚书考功郎中,与上引墓铭义琳曾祖合,盖为同一人。同表录之子元俭、武卿二人,失载上引墓铭所记义琳之祖李为仁。今补入为仁…  相似文献   

12.
李学勤 《文博》2010,(2):3-3,42
<正>1924年,王国维先生作《散氏盘考释》,文中论及盘铭"夨王",说:夨僭王号亦见他器。……当宗周中叶,边裔大国往往称王。《史记·秦本纪》有丰王,彝器有邵王鼎,有吕王鬲、吕王壶,而录伯(?)敦云:"作  相似文献   

13.
杨敏 《文物世界》2009,(5):21-22
距今四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从新石器时代进入了青铜时代,创造了很多令人耳熟能详的奇迹,诸如夏九鼎、商司母戊鼎、周原窖穴青铜器等,但更多的奇迹出自春秋晚期晋国都城新田。新田即今侯马。晋都新田也被考古工作者称为侯马晋国遗址。其中发掘的侯马铸铜遗址,其青铜铸造技术达到了青铜时代的巅峰。  相似文献   

14.
张麟 《巴蜀史志》2014,(2):39-42
孔子访苌弘.是说举世闻名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在公元前518年。带着对东周王朝日趋衰微、札崩乐坏等问题的疑问,访问苌弘的历史事实。其时。苌弘已盛名于世。是东周的三朝元老.是大学者、大忠臣、贤德的敬王大夫,后无辜受戮,死而血碧,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在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也为丰富和发展历史科学理论,指导和推动历史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这中间,他的历史主义观占有重要地位,按照笔者理解,毛泽东的历史主义观主要由基于对立统一规律的历史事物普遍联系观,以社会内部  相似文献   

16.
一人能参加两届修志,真是千载难逢的大好事,而且又处在世纪之交,更值得庆贺。本人以为要做好续修志书的工作,必须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实事求是,认真总结上届修志经验,努力提高续修志书的质量。一、关于指导思想问题。下届修志是本届志书的续修,这已成定论,无可争辩。何谓续修?条件有二:其一是同一朝代,其二是同一区域,接连撰修两部以上志书。后一部或几部是前一部的续修。续修志书古人有之,不是什么创造发明,如:清同治七年(1868年)编了《南安府志》32卷,到了清光绪元年(1875)又编了《南安府志》补正12卷,…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的夏天,我曾看到一件■(胡)应姬鼎的照片、拓本,其铭文记述胡国妇女应姬在周昭王伐楚时见王的事迹,颇有研究价值,于是写了一篇小文《胡应姬鼎试释》,己在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的《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六辑发表。最近我想到,这两年新出现的胡国青铜器,还有一件周初的方  相似文献   

18.
长久以来,以齐鲁化区为代表的黄河中下游地域对汉以前的本土教育史的描述及研究,搞得有声有色,而毗邻巴蜀化区的荆楚化区以及吴越化区等长江中下游地域在这方面的工作也颇见成绩;相比之下,我们对汉以前的四川教育史成系统的勾勒或介绍,则属空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鉴于此,笔特根据典籍所留蛛丝马迹并辅以神话传说与考古资料而试作蠡测,  相似文献   

19.
古之南海,为州为郡为县,建置沿革不同,析置不一。而古为百越聚居之地,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多民族多文化融合地区,早已为人们所共识。只是为了“详今略古”的原因,某些资料志书也时有“语焉不详”(《南海县志》新志沿革部分对本地春秋时属百越、汉属交州两个时段尤为空白)。  相似文献   

20.
北宋时期 ,雄州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以及位于宋辽边界要冲的独特地理位置 ,迅速崛起 ,成为北宋的北边门户。本文试图分析雄州城出现的历史、地理条件 ,论述其在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所处的特殊地位及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