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5年冬,楚图南在马克思主义先驱李大钊的指示下,到哈尔滨以教师的公开身份,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他参加过中共哈尔滨党组织的创建,帮助时任哈尔滨党组织重要领导的任国桢,转递鲁迅给他的信件。他还参加了护送到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的活动,同时,及时地向从苏联归来的周恩来等报告了上海的革命情况。在哈六中,帮助和指导学生创办"灿星社",宣传革命思想,鼓舞革命斗志。1934年,不幸入狱后,通过撰写文章和翻译尼采名著,这种特殊方式继续革命。  相似文献   

2.
博古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同时又是中共历史上“左”倾教条主义的典型代表之一。纵观其一生,他由爱国而走向革命,但其“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曾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惨重的失败。他最终以克服教条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而终其一生  相似文献   

3.
中共情报工作龙潭"后三杰"的熊向晖曾被周恩来安插在"西北王"胡宗南身边,从事了12年的秘密情报工作,是中共情报工作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被毛泽东誉为"一个人能顶几个师"。他以超人的机智、果敢、坚韧,赢得胡宗南赏识,巧妙地送出国民党"闪击延安""西安军事会议"等诸多重要情报,为挫败国民党反共阴谋、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卫中共延安党中央等屡建奇功。12年对人的一生来讲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对于熊向晖来说,可能一直都在压抑着个人的愿望,而为党默默地工作着,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这份对党的无限忠诚?熊向晖的女儿回忆了父亲讲述的与中共老一代领导人短暂接触的十个小时经历,正是他们坚定的革命信念卓越的领导艺术和人格魅力影响了父亲坚守在情报事业上毫不动摇。  相似文献   

4.
正在中国共产党刚刚登上革命舞台的时候,由于中共缺乏强有力的对外宣传,加之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共产党的革命活动被迫转入"非法"状态,除了在国民党控制的报刊中见有以"土匪""赤匪""叛乱者"等称呼下的共产党"非法"活动,很难有对我党以及红军正面、客观的报道。  相似文献   

5.
1946年政协会议召开至内战爆发这段时期,国共双方围绕政协会议及其通过的决议,相互间展开强大的舆论宣传攻势,以争取有利的舆论环境与社会力量的同情与支持。在"破坏"与"保护"、"修正"与"坚持"的对决中,国民党虽然十分重视宣传,但由于其在宣传指导方针上的错误和不能客观真实地进行宣传报道,使其宣传效果大打折扣,在与中共的对决中落于下风。反观中共,无论在宣传的指导思想、方式方法上还是针对性、时效性等方面都比国民党更胜一筹,从而为中共争得了政治上的主动,赢得了宣传战的胜利。  相似文献   

6.
为了清算新旧教条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危害,1937年至1938年,中共党内开始总结中国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刘少奇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做了理论上的探索,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新民主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产物,《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又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产物,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抗日根据地的具体实践。"毛泽东思想"的提出和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共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努力目标,形成了中国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立即起来学习、宣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从而在中国出现了第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当时,最有影响的人物要算李大钊和陈独秀。李大钊是中国早期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先驱。从1918年以来,他连续发表文章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他认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认为十月革命是“世界  相似文献   

8.
国民党一大召开前后,面对苏联、共产国际对国民党的意识形态和革命方法灌输,孙中山为争取苏联援助,虽然有选择地"师法"其革命方法和政党组织、训练方法,但他并不准备,最终也基本没有接受苏联、共产国际建议的民族主义政策。孙中山所恪守的仍然是其自五四运动以来新发展的"积极底民族主义"政策,其通过"修约"反帝的策略也与苏联、中共所倡导的阶级斗争、暴力革命模式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9.
《南方人物周刊》2011,(35):12-12
回溯历史,早在1949年中共建国、国民党退守台湾以前,国共两党在殊死斗争中都要争夺“辛亥革命”的话语权。国民党以辛亥革命的正统自居,将共产党人作为“逆党”。共产党人建立起一套从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到共产党革命,即从农民运动到资产阶级革命,再到无产阶级革命,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革命历史话语”,强调共产党才是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的真正继承人,是国民党背叛了孙中山。  相似文献   

10.
诞生于1886年的董必武,1903年(17岁)中过秀才,1911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他对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孙中山的革命民主思想,都有过较深入的研究。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影响下,他接受马克思主义,参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代  相似文献   

11.
乔治·卢卡奇(1885~1971)是匈牙利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他在青年时代为总结革命经验而写作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是他在所有哲学著作中影响最大、争论最多的著作,这本书"有一个时期被称为西方共产主义的圣经"。卢卡奇从独特视角解读了阶级意识,揭露了资产阶级"虚假的阶级意识"并指出了"真正的阶级意识",表明他试图对当时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指导,其意义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12.
1926年底到1927年夏,武汉国民党人的政策从左向右,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导致武汉国民党人政策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共产党影响下的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因为它严重损害了武汉政府赖以生存的脆弱的财政经济基础和军官们的忠诚度。事实上,无论是武汉国民党中央,还是中共中央,这时都曾极力控制工农运动。但中共基层干部的缺乏,特别是在联共(布)党内权力斗争推动下斯大林对中国革命政策的赤裸裸的干涉,不仅使中共的工农政策无法顺应形势做出相应的切实调整,而且更极大地刺激了武汉国民党人的疑惧心理。武汉国民党人从"联共"最终走向"分共",与此不无关联。  相似文献   

13.
本刊更正     
马林 《炎黄春秋》2000,(6):80-80
《炎黄春秋》今年第一期发表的《胡均鹤在谍报漩涡中浮沉》一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这个人物从追求革命到背叛革命最后回归革命道路的曲折历程。其中提到:1949年初,他以国民党特务的身份主动寻找中共关系,表示愿意为革命效力以赎过去之历史罪恶;中共保卫部门本着既定政策对他的弃暗投明行动表示欢迎,将他作为工作关系,  相似文献   

14.
韩勤英 《百年潮》2002,(6):35-41
提起张东荪,人们也许更多地想到他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几次反马克思主义论战,以及他在五十年代初因所谓"叛国案"被揭批从而在政坛和学界消失.殊不知,历史上的张东荪曾与中共有着扑朔迷离的关系,自抗战至解放战争时期,他与中共密切合作,是中国和平民主力量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尤为值得一提的是,1949年1月,他曾受攻守双方倚重,作为第三方的代表参与了中共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和国民党华北"剿匪总司令部"关于和平解放北平的谈判,为"北平方式"的创立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拟在史料分析的基础上,详述这一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  相似文献   

15.
反对帝国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之一,同时亦成为国民革命的基本目标。在早期,中共反帝方针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便是废除不平等条约。1927年汉口"一三"事件发生后,中共的反帝方针发生变化,从主张废约趋向于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变化原因,除了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和群众斗争的高涨之外,与共产国际的指示有着密切关系。中共的急进方针扩展了国民革命的反帝斗争,也由此与国民党发生矛盾,对国共合作的格局产生相应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国民党加速分裂进程。为了尽快建立全国政权,国民党对帝国主义的态度愈益走向妥协。又由于在领导权、工农运动、土地运动等问题上的冲突,先是蒋介石发动政变,继而汪精卫实行"分共",国共两党终于分道扬镳。  相似文献   

16.
终身的遗憾:李汉俊与陈独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云根 《炎黄春秋》2009,(10):34-38
李汉俊原名李书诗,号汉俊,笔名李人杰、人杰、汉俊、汗、海晶、先进等,他是中共建党时期最有影响的思想家、理论家之一,被认为是党内“最有理论修养的同志”。陈独秀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总司令”,被誉为“思想界的明星”、“新思潮的首领”、“政治革命之前驱”。他们两人不但都是中共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先驱,还同是上海中共发起组的主要成员,并先后担任了中共上海发起组的书记和代理书记,他们曾经为了一个相同的目标——创建无产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而并肩战斗,忘我工作。  相似文献   

17.
陈公博,一个极不光彩而又下场可悲的人物。在他身后,留下永久的骂名。 他最早加入中国共产党,当上了中共“一大”代表,担任了中共广东支部主要负责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有过一些作为,然而,他却被中共开除了党籍;后来,他又加入了国民党,一路飞黄腾达,担任过国民党各种显赫要职,红极一时。可是,也被国民党两次开除了党籍,并于 1946年6月3日被国民党司法当局处以极刑。 纵观陈公博的人生轨迹,他在政治漩涡的“棋局”中,他的思想是极其复杂的,他的政治立场是动摇而多变的,投机变质,导致他成了历史的罪人。 15岁反…  相似文献   

18.
已故的著名共产主义国际主义战士、为新 中国的卫生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著名医学专家马海德博士,原名乔治·哈特姆,系黎巴嫩裔美籍人士。1933年来华,在上海行医,参加了外国进步人士的马克思主义学习活动,并在宋庆龄的影响下,帮助过中共地下工作者的革命工作。1936年,经宋庆龄介绍,他和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冲破国民党的封锁,到达陕北苏区和延安访问。 他在亲身接触中,从中共高级领导人到普通广大红军指战员身上,不仅看到了中国光明前途和希望,也感悟到了自己人生的道路,因此他下决心留在苏区参加了红军,改名马海…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长期驻于上海,实与上海兼具"天时"、"地利"、"人和"诸有利因素有关,是历史诸因素合力的结果。所谓"天时",是指1927年以前上海与中共城市中心的革命主题及反帝反封建的时代任务相耦合,并占有主导地位。所谓"地利",是指上海具备适宜革命成长的土壤。所谓"人和",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传播以及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建党。当然,1927年以后由于中国共产党革命主题的转换,国民党及租界对中国共产党迫害的加剧,致使诸有利因素逐渐消解,中共中央遂于1933年春迁往中央苏区。此举既是形势所迫,亦是大势所趋,因为中共中央的驻地理应跟随革命主题的改变做出应有的调适。  相似文献   

20.
30年代初 ,在中国共产党发动和领导下 ,以上海为中心 ,包括北平、天津、武汉、广州等全国许多大中城市 ,曾兴起一个很有声势的左翼文化运动。一大批党内和受党影响的文化人士、革命青年学生 ,冲破当时国民党反动政治的压迫 ,积极从事马克思主义宣传和革命文艺创作等活动。广州的左翼文化人士和青年学生在这场运动中 ,也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 ,在革命的思想文化阵地上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有力地配合了当时蓬勃开展的抗日救亡运动。左翼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广州左翼文化运动起源于 1 931年。 1 92 7年大革命失败后 ,国民党实行白色恐怖统治 ,在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