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滕 《安徽史学》2013,(1):78-84,128
建国初期,党—国家通过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一系列乡村社会革命运动为载体,实现了政权下乡与党团下乡;通过培训及在历次群众运动或完成上级任务的过程中、从大量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中选拔以贫雇农为主的乡村干部的方式,解决干部的来源问题;进而,通过乡村干部对群众运动进行领导与推动——但在此过程中不免产生干群矛盾。对于乡村干群矛盾的化解,党—国家往往在推动乡村革命的进程中,通过发动群众、整顿组织,进而整顿干部,甚至以群众意愿决定干部去留的方式解决。这种方式显示了建国初期乡村干部与群众关系的时代特点:干群关系受革命伦理及动员—运动机制的制约。当然,这一时期乡村干群关系的特点正是国家建构目标与乡村现实矛盾的折射。  相似文献   

2.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逐步落实并发展。乡土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也是乡村建设中的难点,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赋予乡土文化新的时代特征和发展活力,是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内容。宗祠作为高淳地区村落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建筑,既体现了当地特色建筑风格,又是当地乡土文化的天然载体。文章立足充分发掘和保护传统文化的角度,从高淳地区宗祠情况概述到新时代宗祠功能的转化和完善等方面,积极探索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如何盘活宗祠资源,转化其功能属性,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3.
翟颖 《沧桑》2013,(4):150-152
入党积极分子党校培训是高校党建的一项基础工作。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是保证党员发展质量的关键,也成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加强和改进党校培训工作的对策,提出了入党积极分子党校培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王馨可  霍美丽 《旅游纵览》2023,(13):138-141
乡村振兴战略是乡村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皖北乡村地区地理位置重要且文化底蕴丰厚,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对其地区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促进文旅融合是皖北乡村地区将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促进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本文从文旅路线、文旅符号、文创产品、文旅宣传等方面探讨皖北乡村文旅融合的路径,旨在促进皖北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带动经济发展,以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有大约40%的地方未经历过土地革命,这些地区不仅地权较集中,且租佃关系较发达,因此成为中共推行减租的重点地区。减租过程中,发生了中央政策与地方惯性及实际情形的冲突后,中共及时调整政策,对地方惯性和实际情形表示认可,推动了减租政策的落实。佃权是减租中的核心问题,中共通过两种方式对农民的佃权进行保护,一是从制度层面上约束地主不得任意撤佃,更不能因减租而撤佃;二是通过中共支持下的各种民间减租组织强制地主不得撤佃。民众动员使农民消除了对地主恐惧的心理障碍,敢于和地主面对面地进行斗争。减租运动使乡村社会发生了变化,一是发生了地权转移,即地主典卖土地、农民买进或典进土地,并且得到中共的大力支持,随着地权转移,以地主为核心经济体制转变为以农民为核心的经济体制;一是以地主为中心的乡村权威逐渐消退,中共扶持起来的积极分子成为新的乡村权威,他们成为未来中共管理乡村社会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阶段乡村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给百年古村落文化创新与传承发展带来新机遇,也给其带来新挑战。本文以百年古村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鲁家村为例,深度剖析其文化创新传承现存问题,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与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一系列有效举措,找到适合鲁家村的文化创新传承发展之路,探讨百年古村落文化创新传承发展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李杰 《旅游纵览》2023,(13):71-73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传统的经济模式往往会忽略或者低估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价值,这也包括乡村旅游所在的环境和自然资源。将乡村旅游的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可以让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经济考虑范围内,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文在总结乡村旅游生态价值转化的必要性基础上,提出乡村旅游生态价值转化的4种方式,分别为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环境收益和市场开发、生态文化服务消费、生态保护补偿,希望通过这4种方式实现生态保护和乡村经济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在社会各界对乡村发展问题的高度关注下,学界相关研究成果令人瞩目。为了解读百年来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总结中国乡村建设研究的经验,进一步拓展与深化该领域研究,由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中国乡村建设思想(百年)史"课题主持人王先明教授发起,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太原理工大学政法学院和《史学月刊》杂志社共同主办的第二  相似文献   

9.
史文静 《旅游纵览》2022,(22):94-96+116
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同时还是破解“三农”问题,带动乡村致富,推进乡村发展现代化的有效手段。本文以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杨家镇乡村旅游产业现状为基础,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其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找到制约杨家镇乡村旅游发展的因素,提出促进杨家镇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以期推动杨家镇乡村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攀登》2021,40(4)
乡村生态宜居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助推美丽乡村文化以及培育生态治理主体等方面,是乡村生态振兴的核心内容,更是乡村生态治理的丰富内涵。后脱贫时代的生态宜居建设被赋予新的内容要求,同时,具有缓解乡村相对贫困治理的压力,衔接生态振兴和脱贫攻坚成果以及进一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开创性意义。然而在乡村治理和乡村全面转型的后脱贫时代,乡村生态宜居建设机遇和挑战并存。基于此,有必要从理念构思、资源转化、文化引领、体制保障以及体系健全等方面不断加强乡村生态宜居建设,从而进一步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阶段乡村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给百年古村落文化创新与传承发展带来新机遇,也给其带来新挑战。本文以百年古村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鲁家村为例,深度剖析其文化创新传承现存问题,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与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一系列有效举措,找到适合鲁家村的文化创新传承发展之路,探讨百年古村落文化创新传承发展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党瑞  马艳敏 《旅游纵览》2022,(17):74-76
乡村旅游资源是乡村开展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影响着旅游开发利用的综合效益。乡村旅游资源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密切,一方面,乡村旅游是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提升农户整体素质、重振乡村经济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落实,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旅游设施及相关的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将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立足于新的时代背景,树立新旅游资源观势在必行。本文以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为例,依据旅游吸引物理论与人地关系理论,运用新旅游资源观梳理其乡村旅游资源,并分析总结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以期推动杨陵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曲晓杰 《神州》2011,(5X):8-9
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不断强化学生党员、积极分子的党性意识,更好地发挥先进作用,已成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提出围绕《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员工制”评价指标》加强对党员、积极分子规范化管理,构建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体系,使学生党建工作与“育人”工作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
乡村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旅游形式,已经成为现代旅游研究的热潮。本文针对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重点阐述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形式,并且提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研究的预测。乡村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新领域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尤其是近两年,随着综艺节目的兴起,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然而与当今的市场需求相比,乡村生态旅游为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时代,国内基本矛盾发生改变,振兴乡村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已经占据战略发展的重要位置,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最重要的是构建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乡村社会治理体系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实践与理论逻辑存在较大的偏差、治理工作比较零碎化、乡村文化异化和治理人才短缺等问题都加大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难度...  相似文献   

16.
在"四清"运动中,约有300万人次的工作队员赴乡村参加了这场运动。"四清"工作队员来自各行各业,以各级干部、高校学生和农村积极分子为主。工作队人员的构成体现了中共中央对"四清"运动的指导精神,对"四清"运动影响深远。对"四清"工作队人员构成的系统分析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这场运动。  相似文献   

17.
刘平 《史学月刊》2004,(12):9-12
“中国的问题实质上是农民问题”,农民及其所依附的土地,构成了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乡村社会。近年来,乡村史研究越来越引人瞩目。人们对历史上乡村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乡村本身,诸如经济、社会、人口、区域等等;二是研究乡村的理论与方法,如停滞论(珀金斯)、陷阱论(伊懋可)、过密化论(黄宗智)、内卷化论(杜赞奇)、区域经济(中心边缘)理论(施坚雅)、权力共同体论(秦晖)、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增长论(马若孟、罗友枝),革命范式,现代化范式,学科交叉,等等。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工商界青年被认为是资产阶级阵营中最激进、最积极的力量,广州市通过在工商界青年中培养积极分子来推动工作。工商界青年积极分子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政策,并积极参与党和政府布置的各项工作,但其动机较为复杂。广州市对工商界青年积极分子进行了严格的挑选和教育培养,并对其利益予以适当照顾。工商界青年积极分子成为党和政府与工商界沟通的重要桥梁,他们不仅自身积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而且还带动了其他资本家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关系协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晓蕊 《攀登》2007,26(1):32-34
乡村关系冲突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乡村关系冲突主要表现为“附属行政化”和“过度自治化”两种不良倾向;乡村关系冲突从根本上讲,主要是由乡镇政府在我国权力体制中的特殊地位、村委会在利益角色上的双重性和乡镇政府在利益上的自利性、乡村关系在法律规范上的制度供给短缺造成的。可以通过转变理念、创新体制和完善法制对其加以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消费热点。为落实“十四五”规划对文旅融合的顶层设计机制,应对旅游业的转型发展,各地不断探索乡村资源高效开发的可能性,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全域旅游视角下,本文首先回顾相关文献,其次以河南省信阳市新县西河湾为例,根据西河湾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景观整体优化、服务配套升级、治理综合覆盖、产业全域联动和成果全民共享五方面构建西河湾乡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以期促进西河湾乡村全域旅游发展,为类似古村落的乡村旅游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