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族与龙     
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开始,大理市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组织了五个同志,以喜州区为重点,对流传于白族人民中的龙神话传说进行了一次较全面的考查。现将基本情况介绍如下: 一、龙神话传说的流传情况大理是神话的世界。有关龙的神话传说在白族人民中广为流传,而且丰富多彩,千姿百态。仅大理市,就流传着九十九条龙的故事。苍山十八溪有十八条龙;洱海中有小黄龙和大黑龙,龙王、龙母、龙太子和龙公主;大理城下玉白菜周围有赤须  相似文献   

2.
“图腾”这一术语,是北美印地安人的语言,意思是“它的亲属”,即所崇拜的这个神灵(精灵) 是他们的亲属。这种图腾崇拜我国各民族都有过,白族也不例外。白族在云南是历史比较长,经济文化发展比较高的少数民族之一。从它的社会发展情况和居住地区而言,大体分为三个支系: 一、居住在以洱海为中心,分散到昆明、元江、邱北、南华一带的民家人; 二、居住在维西、兰坪两县澜沧江沿岸  相似文献   

3.
鲁班,是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工匠,即公输班。关于他的民间传说,不只在汉族人民中广泛流传,在白、彝、壮、布依、瑶、水、土家等少数民族人民中也有流传。我们通过汉、白两族鲁班传说的比较,深深感到,白族鲁班传说很明显地受了汉族文化的影响,但它们也具有十分突出的民族特点:白族人民心目中的鲁班形象,或者是数千年来汉族优秀工匠的聚合形象,或者是白族人民自己优秀工匠的典型;白族鲁班传说反映的是白族人民的社会生活,表达的是白族人民的思想和愿望;白族鲁班传说里飘散着白族儿女聚居地区的泥土芳香,弥漫着白族风俗习惯的特有气味;白族鲁班传说表现了白族人民的民族心理和特殊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4.
白族形成问题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民族。据 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 ,白族有 1,5 98,0 5 2人 ;75 %聚居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 ,其中以大理市 (古称太和 )为主。另外 ,昆明官渡区团结乡、元江县、保山市、湖南桑植县 ,以及河南、贵州等地都有白族的分布。今天仍保持白族原始传统的白族是兰坪县的拉玛人、勒墨人。大理州的白族则多受到汉文化影响。早在 2 0世纪 5 0年代 ,学者们就曾对白族的形成问题展开过讨论。近年来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 ,白族形成问题又有新的进展 ,但论见歧出 ,尚无定论。兹将近 5 0年来关于白族形成诸问题讨论的情况综述如…  相似文献   

5.
在横断山的山岗上、悬崖下、峡谷里,处处都有山茶花。山茶花有绿茵茵的叶子,有殷红色的花,白族同胞人人喜爱。要知道这美丽的山茶花是怎么来的。请听我讲完这个故事。古时候,白族地方有个魔王,他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还要人们每年给他进贡一个美女。美女一进魔宫就出不来啦,谁家的姑娘也不愿去,美女就越来越难找了。有一年,进贡美女的期限到了,但还是  相似文献   

6.
白族长衫子     
我们白族地区,老辈人兴下穿长衫子,长衫子前衣襟和后衣襟一样长,一直长到脚髁骨。两幅长衣襟正中靠右手边,有一幅一尺见方的短衣襟。短衣襟上面,缝着一个小包包,可以装零食和小宗货。两幅长衣襟,全凭布条条打结的纽子和缝裢紧贴的纽扣连在一起,严丝合缝的穿在身上。穿上长衫子,人显得苗条、端庄、典雅。穿长衫子有个规矩,不能随心所欲地穿呢!小伙子结婚,白族人叫“登科”日子。“登科”这天,新郎必须穿上长衫子,在陪  相似文献   

7.
我是在洱海边长大的,小时候就听过许多白族民间故事。但后来从事一点民间文学工作,接触了更多的民间艺人和歌手,看到了一些有关资料,才知道自己小时候听过的,仅仅是白族民间故事中的很少一部份,好比沧海一粟。我曾经请教我很尊敬的最会讲故事的一位白族民间老艺人:“我们白族的民间故事,究竟有多少?”他笑起来说:“我也说不上来,恐怕有苍山的花朵那么多,有洱海的贝壳那么多,有天上的星星那么多吧?……”老艺人幽默风趣的回答,不仅生动地形容出白族民间故事多到难以数清、无法统  相似文献   

8.
《山茶》2009,(11):30-31
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白族就在苍山洱海间生息繁衍,曾是云南历史上最大的民族,唐宋时期,云南地区甚至一度出现过“白族化”的现象。如今,他们聚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在云南其他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和四川凉山州也有分布。  相似文献   

9.
在大理县七里桥公社境内,有一个很大的“干龙潭”。这个干龙潭,当地白族人民中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这个“干龙潭”不干,周围苍山脚下的大理地区风调雨顺,白族人民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可是,不知什么时候,龙潭里跑来了一条“怪龙”,于是,人们把它叫做“怪龙潭”了。说起这条龙的“怪”来,使百姓们恨得咬牙切齿。七八月间,它下起瓢泼大雨,从龙潭里喷出滔滔洪水淹没田地;二三月间,它又借着风吹日晒,潭里滴水不留。它高兴了,供给人们几月碾碓用的水,不  相似文献   

10.
云南西部,北起丽江县的九河,南至凤仪县的江西村,现在还保存着相当多的宋、元、明三代的白族火葬墓群,我们调查发掘过的有十九处,都在白族乡村附近,最远的离乡村也不出二公里.有些墓迄今还有后人奉祀香火,其人都是白族,从墓主姓名上看,也是白族祖先.现在只就沿公路或旧路附近的,择要叙述如下.(图1).丽江县的九河,现在虽不属白族自治州,但聚居的全是白族,地区又紧连着剑  相似文献   

11.
古时候,白族人不会唱山歌,也不会弹口弦、不会吹笛子,更不会跳舞,一年到头过着苦闷的日子。自从天宫中的仙女灼采来到人间、同白族放羊娃于购结为夫妻后,她教会了白族人唱歌、跳舞、吹笛、弹弦……从此,人间才有了欢乐。听老辈人说,很早以前在大干山中,有一个白族人居住的小山村,叫纠雾村。村里人都是都椤士官家的家奴。一年四季,男奴给土官家砍柴、烧炭、伐木料、放牲口;女奴给  相似文献   

12.
民族是历史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融合体。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民族之间(或其中一部分)有产生同源导流或异源合流的现象。贵州‘”黔西北白族”就是在近五百多年来的社会历史演变过程中,由“龙家”(南京人)、“段胜、尚姓、七姓民”等异源合流的新型民族共同体。它是我国白族的一部分,人口127166人(见《贵州少数民族》史料专辑)。主要分布在贵州西部的毕节地区、安顺地区、六盘水巾的有关县(市),以大方、黔西、毕节三县(市)最多。一、龙家源流据有关史籍记载,“龙家”源于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古龙国部落…  相似文献   

13.
早在三、四千年前,居住于洱海西岸的白族先民已经知道利用火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服务。当然,在生产力极端低下,科学技术水平不高的原始社会中,白族先民认为火是神秘的。每家的火塘是家人团聚的中心,这块地方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支放三脚架的地方,更是受到尊重。这些迹象表明白族先民对火的原始崇拜。火把节与白族先民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险峻挺拔的苍山十九峰之间,是白族先民围猎的天然场所,小部落的夜间围猎有十分壮观的场  相似文献   

14.
一千多年前,白族人民以一朵云霓为幻想,根据自己的生活、理想和愿望,创造了一个美丽的传说——《望夫云》。无论是书面记载还是口头流传,这个传说都以它特有的魅力,在白族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许多白族民间艺人,采用各种文艺形式,来表现这饱含深刻寓意的传说。当代诗人、作家们也争相借题抒怀。这里发表的这部《望夫云》说唱作品,就是白族人民喜闻乐见的白族大本曲,它以自己的特色区别于其它文艺形式,深深植根于洱海之滨的土地。论其这部《望夫云》的价值,不仅可作为文学欣赏作品,而且可作为广大专家、学者研究《望夫云》这个传说的资料。本期正欲发稿,惊悉著名大本曲艺人李明章不幸去世,特发表此遗作,表示我们的悼念。  相似文献   

15.
《山茶》2009,(11):32-32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俗称“扎花布”、“印花布”、“疙瘩花”,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手工印染技艺。东汉时期,白族先民就已经掌握了“染采纹秀”之法。唐贞元十六年,南诏舞队到长安献艺,所着舞衣“裙襦鸟兽草木,文以八彩杂革”,即为扎染而成。如今,扎染已成为颇具白族风情的手工印染艺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相似文献   

16.
提起乳扇 ,凡是到过云南大理的人都不会陌生 ,甚至还留下难忘的印象。乳扇 ,这是一种呈扇形的高级乳制品 ,分乳白、乳黄两色。它含有较高的脂肪 ,营养价值高 ,醇香可口 ,是当地白族群众招待客人的上等菜 ,也是白族传统的名特食品。白族群众谢人送礼 ,探亲访友 ,更是少不了它。乳扇 ,主要产地在大理州洱源县邓川坝。这里气候温和 ,年平均气温1 4 2℃ ,最高时气温达 2 9℃ ,海拔约1 90 0米 ,年平均降雨量为 775毫米。在这一代 ,生长着一种白族群众叫“乳香草”的植物 ,牛特别爱吃 ,同时这里产的蚕豆粉多质好。这些都为饲养好奶牛提供了有利…  相似文献   

17.
每年早春,布谷鸟在山野里、村庄里“布谷,布谷——”不停地叫着。有的农家贪闲不出工,它就不飞走,一直叫得口中吐出鲜血。“唉唉,怪可怜哩!”大爹一边说一边赶紧扛起锄头;大嫫一边抹眼泪一边背上包谷种子,对着布谷鸟高声说:“好姑娘,莫叫莫叫,我们去种包谷了!”布谷鸟高兴地飞走了。真怪,大爹大嫫为什么叫这长翅膀的小鸟儿“好姑娘”呢? 听说很久以前,有一个美丽的白族姑娘,名叫阿凤。阿凤心灵手巧,还会唱好听的山歌。阿凤心肠好,她同情穷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国内讨论有关龙崇拜及龙神话的文章,时或见诸报刊;而对各民族的龙神话,也有所探讨,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白族崇龙思想较为普遍,龙神话也特多,这乃是在一段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形成的现象,并非骤然而致,因此,素为学者们重视,颇有论述,且多精辟之见。本文拟就个人管见所及,对白族崇龙的问题,略加探讨。  相似文献   

19.
解放三十多年来,在白族观音故事研究中,有一种带普遍性的倾向,即不承认或变相否定印度佛教文学对白族观音故事的积极影响。我们认为,尽管白族观音故事积极、进步的成份,主要是古代白族劳动人民的创造,但也受了印度佛教文学的影响。当然,印度佛教文学也给白族观音故事带来了消极影响,但由于对此已有不少论述,本文就着重  相似文献   

20.
白族命名     
《神州民俗》2007,(7):32-32
古代大理地区白族的姓名制度,也深受阿吒力教的影响,形成了极有特色的白族佛号命名制度。 白族的佛号命名制度就是信徒将其修炼的“本尊”(即所希望达到的境界)之名引入自己的名字之中,以示虔诚。如,宋朝时有大理商人李观音得,“李”为其姓,“观音”是佛号,即此人修炼的“本尊”,“得”为其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