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颇则事不成。“冒充记者”是这个时代辛酸莫名的闲话  相似文献   

2.
帝王“承天道”与圣人“谋天道”在中国传统政治伦理中,对权力正义性的论证是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孔子揭示其中的奥妙:“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所以,无论何人,一旦控制权力,就必定要为其行为“正名”,使之“名正言顺”——“名正言顺”意味着正义性。两千余年间,每一个政权不管通过何种手段得来,其执权柄者无不为权力来源的“名正言顺”而煞费苦心。  相似文献   

3.
<正>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意思是:名分不正,说话就不能合理并使人信服,不能以理服人,事情也就办不成了。……所以,君子必须重视名分的正当性、行事的合理性,不能随随便便、马马虎虎。由此可见,"名"对世事万物之重要。名与实又密切相关,《庄子·则阳》云:"有名有实,是物之居;无名无实,在物之虚。""名者,实之宾  相似文献   

4.
谈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礼是什么 礼是什么呢?《说文》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我认为《说文》以礼履二字音同,因用履,即践履来解释礼的本义,是对的,但不全面,不能作为礼这个概念的界说;至说“所以事神致福也”,则是画蛇添足,因为礼之为用,主要是对人的而不是对神的;说“致福”尤陋,殊不似出自“五经无双许叔重”的手笔。  相似文献   

5.
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经常去欧美各国经商做生意、与不同国家的人频繁接触,让做了13年多外贸生意的西安商人宋超鹏对荀子的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采访手记  相似文献   

6.
官伟勋 《炎黄春秋》2003,(12):69-72
儒家历来有“以礼乐治国”之说。音乐在儒家政治中地位之高,是一般现代人难以想象的。“礼乐不兴,则刑法不中;刑法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史记·乐书》)把音乐与“礼”与“政”与“刑”相提并论,看作治国要政,而且持续了三千多年,这在世界各国中是独一无二的。一这里说的“乐”,虽有泛指所有的音乐之意,但主要指的是“韶乐”。韶乐,也叫雅乐,又称郊庙乐,是历代帝王祭祀天地神祗祖先的音乐。韶乐的名称来自“舜作大韶”。(《通典》)孔子在齐国听到的韶乐,就是陈完为逃避迫害…  相似文献   

7.
史前中原地区的宗教崇拜和“礼”的起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前中原地区的宗教崇拜和“礼”的起源李禹阶在中国古代,礼是华夏民族及国家的重要文化特征。《大戴礼记·礼三本》:“礼有三本:天地者,性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宗事先祖而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说明礼与形而上学的...  相似文献   

8.
战国至汉初儒家对古典礼乐的传承,在“礼”的方面,可分为传承礼“义”、传承礼“仪”礼“容”。其传承方式是或着于竹帛,或直接传习“礼”的礼典和动作。在传承“乐”的方面,表现为《乐》的成书及亡佚。经过战国至汉初儒家的传承,宗周礼乐部分地保存了下来,但已不再是周代旧“礼”下礼的“义”、“仪”、“容”浑然一体以及礼乐水乳交融的状况。  相似文献   

9.
<正>《荀子·礼论》载:“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大意是丧礼是用生前的样子去装饰死者,侍奉死去的人如同他活着的时候,对于生死存亡都按照礼的规定来做。“事死如生,事亡如存”这八个字十分精确地概括了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特征,它以灵魂不死为精神寄托,追求的是对死者生前世界的“镜像”表达,最大程度还原复制生前的物件、场景、血缘关系、精神意志等,为死者打造一个可以继续“享用”的地下世界。  相似文献   

10.
家父裘欣木曾追随宋炜臣先生在既济水电公司里共事.小时候我就听家父讲过,宋炜臣先生不仅是个爱国的实业家,而且是汉口第一个喝自来水的人,他是我小时候心目中的英雄人物之一.商办汉镇既济水电公司筹办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水、电两厂分别建成于1908年和1909年.创办人是当时湖广总督张之洞很赏识的汉口工商巨子宋炜臣.他为了给水电公司取个好名,居然高悬招贤榜,征求命名.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利不成.”目的是为了大展宏图.于是,他的亲信和幕僚就一齐出动,大事张罗,甚至吟诗作赋,哄动一时.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给宋炜臣先生送了不少厂名,但他看了都不如意.  相似文献   

11.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一副对联,已成为劝人砺志读书的格言。“书山”与“学海”两个词,据说源于汉代扬雄。他在《法言·学行》中曾说过,“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意思是说百川奔流不息,所以能到达大海;而丘陵静止不动,永远也达不到山高。比喻学习勤奋则进益,停止则事不成。  相似文献   

12.
朱宇聪 《神州》2012,(33):199-199
孔子在《论语》中讲到“不学礼,无以立”,荀子也以一句“礼者,人道之极也”道出了“礼”的地位。讲求礼教,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礼”反映在文化中,便体现为形成一套制度式的软性方式传承社会思想,是具有稳定性、公认性、继承性、便宜造作性的文化仪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与“礼”有着很重要联系的一个说法便是“礼乐教化”。“礼”与“乐”相互配合和融通,形成有别于西方文化的基本文化范式。作为中华“礼仪”文化浸润下的“乐”,也必然带有“礼”的特征,形成了梨花大鼓这种艺术的风格。本文从中国文化大背景入手,来分析梨花大鼓这一“乐”中体现的“礼”,以求获得对这一中国传统曲艺形式最“中国味”的解读。  相似文献   

13.
传统中国之礼,或曰起源于“戏”,或曰起源于宗教祭祀。礼一旦确立,既是一种道德规范,又是一种社会秩序。时至明代,因社会变迁而引发明代的礼观念发生了诸多变化,进而影响了明朝人的行为实践。在礼与情的关系上,明朝人提出基于人生、人情之上的新见,实现了从“以礼为情”向“礼由情生”的转向;借助于对“礼”与“非礼之礼”的辨析,将礼定义为内心的自觉;无论是朝廷行政,还是学者所论,礼与法无不有趋于合流之势;在礼与俗的关系上,则是礼通过简易化、通俗化的历程而渗透到地方社会的治理实践之中。明末清初,士大夫开始致力于礼教秩序的重建,礼观随之趋于中庸化。  相似文献   

14.
《礼记》是一部儒家经典著作,其中包含许多儒家的文学理论与批评思想,尤其是其中的《乐记》,可以说是一篇专门阐述儒家文学理论与批评思想的专章。《乐记》中的儒家文学理论与批评思想主要包括:乐感论,即关于音乐应感的思想。这一思想一方面表现为音乐是由人心感物而生的;另一方面是音乐的感物作用;乐礼论,即乐与礼的关系。乐与礼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是文艺与社会伦理道德的关系。《乐记》中对乐与礼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乐准论,即音乐的评价标准,也即文艺批评的标准。音乐评价的标准包括“和”、“正”、“真”等。  相似文献   

15.
文献是真有历史价值之反映人类活动的文字记录.我国古籍,分为经、史、子、集四部,由来已久.先秦之书,只有经、子、集三部而无史,但经、子实也没有严格区别,只是因为自汉以后,特尊儒学,乃自诸子书中提出儒家之书,而称之曰经.六经之名,始见于《庄子·天运篇》引孔子对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以为文.称六经为六艺始见于《史记·滑稽列传》,亦引孔子日:“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  相似文献   

16.
《南方文物》2002,(4):48-55
1、祭孔沿革 祭孔礼制是从周代的祭祀之礼演变而来的。最初的祭祀包括“礼”和“乐”两个组成部分。礼,指礼仪、等级。乐,指音乐、乐舞。南宋大史学家郑樵在《通典》中说:“礼乐相须为用,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 祭祀在我国古代社会政治领域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每当改朝换代、帝王登基或国家大事必祭祀,以求社会稳定,国富民强。因此,它成了一种制度,世代相袭,直至清末。  相似文献   

17.
本文第一则依据《郭店楚墓竹简》的《六德》及庄子《天运》、《天下》、董仲舒《春秋繁露·玉杯》等文对《郭店楚墓竹简·语丛一》第37至44号简的排列顺序加以纠正,并认为《诗》、《书》、《礼》、《乐》、《易》、《春秋》是六经的较原始排列次序。第二则根据《郭店楚墓竹简》的《缁衣》篇的“巷”字对金文的“(?)”字及从“(?)”的一些字的音义进行了阐释。第三则释《郭店楚墓竹简》的《缁衣》篇的“林人不敛”为“麻人不敛”,破读为“靡人不钦”。  相似文献   

18.
冯兵 《东南文化》2007,(6):61-66
荀子的性恶论是其社会道德教育思想的立论依据,“礼”、“法”、“乐”是进行社会道德教育的主要手段,而义利统一、礼乐一体、明刑弼教则是基本的实施途径。荀子的社会道德教育思想对于我国当前社会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在观念及方法论原则上均有着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释“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出版的儒家经典译注中,多数将“俭”译为“节俭、俭省、俭朴”。如《论语·学而》“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俭”,杨伯峻译为“节俭”,唐满先泽为”俭朴”。①《礼记·檀弓下》:“国无道,君子耻盈礼焉;国奢,则示之以俭.国俭.则示之以礼。”王梦鸥译“俭”为“节俭、俭朴”,钱玄等人亦译为“节俭”。②《孟子·离娄上》:“孟子曰:‘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侮夺人之君,惟恐不顺焉,恶得为恭俭?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杨伯峻译“俭”为“节俭”,还有人译为“勤俭”。③纵观儒家经典,“俭”…  相似文献   

20.
自从有了高低贵贱之分,君臣主奴之份,上下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就是一个始终未能解决的问题。孔夫子主张下对上要尽忠、尽礼,但反对谄媚。不过他也知道,既然尽忠、尽礼只是对主子一人,而且要一切无违,那么,这样的忠与礼同谄与媚,是很难分别的——“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事主尽礼呢,当然也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