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世凯(1859——1916年),原籍河南省项城县,1916年6月6日死于北京。北洋政府遵其“扶柩回籍,葬我洹上”的遗嘱,1916年8月24日将其葬在河南省安阳县洹上村(1909年袁世凯被罢黜后所居之地)东北隅之太平庄。墓地距安阳县北门五里许,位于安阳桥北、洹水北岸。群众称之为“袁坟”。查《东方》杂志第十五卷第七号(中华民国七年七月即1918年7月出版——笔者注)“中国大事记”一栏中6月15日记载:“内务部呈准前大总统袁公林墓祀典并保管规则  相似文献   

2.
卢肇字子发,号标,祖居宜春县标乡(分属分宜),据《卢氏族谱》记载:卢肇生于唐宪宗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二月初三日亥时,殁于唐僖宗中和二年(公元882年)8月初一日巳时,享年64岁。他少时家贫,笃志为学,曾说“为业之初,家空四壁,夜无腊烛则睡。恨冥顽。亦尝是刺。”也就是说,晚上用柴火照明读书,想睡时就学古人用锥刺肤,用功读书。他的章“驰骋上下。伟奇事观”,当时的“达官宿儒皆推重之。”卢肇于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以进士第一各及第。他是江右第一状元。“开风气之先,  相似文献   

3.
民国政府在1912年设立了币制委员会,研究币制改革。民国三年(1914年)3月6日的《币制局简章》规定设置币制局,12月27日裁撤。民国七年(1918年)8月10日公布《币制局官制》复设币制局,直属国务院。币制局的职权包括监督全国造币厂,监督中国和国民银行发行券,监督、整理各省官银钱号,筹办其它关于币制事项。次年4月18日,财政部、币制局会呈大总统文中已经谈到整理币制,先从统一大银元入手,“熔旧铸新既颇著成绩,铸成之新币各省一律通用,其势骎盛”,“从前各厂铸造之  相似文献   

4.
一梅瑴成字玉汝,号循斋,又号柳下居士,是清初数学家梅文鼎(1633—1721年)的孙子,1681年5月19日生于安徽宣城,1763年11月20日去世。梅瑴成年青时即跟随他祖父梅文鼎学习数学,据他自己说: 历算之学,先征君龆齔从事,至耄耋之年犹笔不停披,殆以毕生精力赴之,故能見极根抵,通貫中西,……余小子自幼侍先征君,南北东西,未离函丈,稍能窃取绪余。……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梅文鼎撰的《勿菴历算書目》已题“孙瑴成玉汝校正”。又  相似文献   

5.
王鹏 《炎黄春秋》2004,(5):27-31
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1902年6月17日创刊于天津的《大公报》,是创办得较早且又较为重要的报纸之一。其创办人是英敛之(1866-1926年)。英敛之其人 英敛之,名华,字敛之,号安蹇,满族正红旗人,1866年生于北京。他幼年家贫,“家世微寒,先代无达者”。据说英敛之的父亲和长兄都是体  相似文献   

6.
胡母致胡适函(1914年10月15日)第十一号嗣糜吾男知之:八月十号接到第十五号禀,八月廿一号接到第十六号禀,均已阅悉。尔决计移居橡树街,景物清幽,足可陶养情性,予闻之甚喜。十六号中日记,亦足见彼地风土之一斑,予殊乐闻之。里中自上次得雨后,迩来又已二十余日未降雨矣。禾苗正吐秀生实之  相似文献   

7.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一秋瑾于这一年夏历十月十一日诞生。秋瑾兄妹四人。长兄誉章,字徕,附生;次名閨瑾(后易名瑾),小字玉姑;再次名閨珵(后易名珵),字佩卿;最幼为宗章。瑾之祖父名嘉禾,官福建厦门海防同知(补用知府),故当时全眷寓居福建。瑾父名寿南,字益三(山),号星侯,举人。瑾之生母单氏,萧山人,长于文学。徐自华“鑒湖女侠秋君墓表”云:“君瑾,字卿,又字競雄,姑秋氏,自号鍳湖女侠,越之山人也。家世仕宦,少长閩中……”  相似文献   

8.
(一) 蔡元培先生,1868年1月11日(清同治六年丁卯十二月十七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城内笔飞弄。“明隆、万间”,他的“迁山阴始祖”蔡恭政“由诸暨迁绍兴井巷”。不过,他的六世祖佐臣,卒于1743年,原葬于诸暨五十一都邓村山;而五世祖士爵,卒子1775年,则葬于绍兴栖凫村山麓。看来,清初雍正、乾隆年间,山阴蔡氏和原籍诸暨,还不是毫无关系。他“小名宜哥,小字意可”,又“小名阿培,入塾时,加昆弟行通用之元字,曰元培”。原字鹤卿,旋改字仲申;号鹤庼,一度号民友,最后改号孑民。  相似文献   

9.
李长明 《史学月刊》2007,(11):134-136
剑虹(1875~1926),云南大理人。原名李夔羲,号剑虹。1904年留学日本,在东京音乐学院就读。1907年入同盟会。同时期写有《滇声歌》、《云南大纪念歌》等学堂乐歌,分别发表于《云南》1907年12月31日第11号、1907年2月13日第4号,其论著《论国民之责任》,发表于《云南》1907年7月20日第7号。他曾为岳飞的《满江红》谱曲,其爱国之情凝结于曲调之间,影响广泛。剑虹1908年回国,在昆明省垣各校任音乐教员。1909年出版音乐理论书籍《乐典》,此后在军政界就职。剑虹编著的《雪耻唱歌集》,1928年由革命军事新闻社出版,于右任为其题词:“音乐之道感人深矣…  相似文献   

10.
“哈尔滨”之名的出现,已被《哈尔滨考》一书定论,认为“哈尔滨”三字是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由“哈拉宾”正式改名而来的。其实早在同治六年(1867年)“哈尔滨”就以地方名称的形式,正式出现在官府衙门的呈文中了。据阿勒楚克档案右司11号卷载:“为劄饬事,同治六年六月初六日据拉林属界哈尔滨地方丁民武及选迎、舆控称情,因小的正在家中,于五月十七日乡约张越青、地方赵幅、拉林民役李亮、张姓等  相似文献   

11.
徐畅 《收藏家》2013,(10):41-45
蔡哲夫(1879—1941年)原名绚,易名有守,再改名守,字守一、哲夫,号寒琼,别署成城子、寒道人,晚号茶丘居士,广东顺德人。1879年8月11日(清光绪五年六月二十四日)生。对於书函、篆刻、博物、碑版,均有研究:为国学保存会会员,蜜蜂画社社员。中年,参加邓实主办之《国粹学报》图片工作。1909年,加入南社。1917年3月25日,与社友倡组南社广东分社。1941年12月14日,  相似文献   

12.
1927年的“八一”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从此, 党有了自己领导的军队。五十八年来,我军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曾使用过“中国工农红军”、“国民革命第八路军、新四军”等不同名称。朱德总司令在1945年8月11日,连续发布了二号、三号、四号、五号、六号、七号六项命令,在延安《解放日报》第1543号(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八月十二日,即1945年8月12日)第一版公布了命令全文,总标题为“延安总部命令各路解放军向辽吉热察绥等省挺进”,这是我军第一次使用解放军的名称。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设立所谓中日“合办事業”的投资方式来对我国进行经济掠夺,是日本帝国之义者的一贯伎俩。关于中日“合办事業”,张雁深同志的“日本利用所谓“合办事業”侵华的历史”(1958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孔经纬同志的“九一八前东北的中日合办事業”(史学月刋,1959年11月号)中已经作了较详细的叙述和探讨。由于张、孔二同志都是把论述重点放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前的阶段,而对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的一段史实则未曾论及或语焉不详(张著中仅用了三页的短篇幅来略加叙述)。所以,本文拟专就1937——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内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沦陷区设立的所谓中日“合办事業”来加以叙述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鄂三城遗址调查简报》报导了两件铜戈(实为戟),其中一件援绢帛,长胡二穿,?侧有??銎,径2.2厘米,似柄从銎内穿出,顶端加矛即成为戟,直内上刻有“??”二字(文应释为“陈往”,乃人名,曾二见: 一、于省吾先生著《商周金文录遗》578号为陈(日住)戟,胡部有铭文八字(重文一):‘陈(日住)之岁,(亻告)(造)?之戟”。二、《书道全集》卷一(日本平凡社1965版211页)著录一枚两面的楚私印,一面为“陈?”一面为“陈往”,当是一名一字。(参见裘锡圭先生说,见《考古学报》1980年3期295页)。“陈往”或作“陈(日住)”,如同“均”或作“(土旬”(《古玺文编》13.6),楚王?章(镈)又作?璋  相似文献   

15.
张翀(1525—1579年),字子仪,号鹤楼,明广西柳州卫籍马平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举人,三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云南司主事。三十七年三月二十七日,给事中吴时来疏论严嵩奸状,次日,张翀与同部主事董传策两疏继上,俱下镇抚司讯所主使。初拟大辟之罪,以朝官力救,改廷杖。四月四日奉旨:“各犯都发烟瘴卫,但逃,杀了!”张翀戍都匀(吴时来戍横州、董传策戍南宁)。五月,起程。四十五年,释归。隆庆元年(1567年)正月五日,起补刑部浙江司主事。  相似文献   

16.
一、《三管英灵集》简介(一)《三管英灵集》的主编者及其编定成书《三管英灵集》的主编者梁章钜,字闳中,一字茝林,号茝邻,晚年自号退庵,祖籍福建长乐县人,清初徙居福州,故自称福州人。乾隆四十年(1775年)元月初六日生于福州。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中举,嘉庆七年(1803年)成进士,时年二十八岁。曾任礼部主事、军机章京、礼部员外郎等官职,道光间官至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后以疾告归,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卒于温州(因其第三子时任温州知府),享年75岁。梁章钜自“髫龄即慕著书之名”(《归田琐记》卷六),故一生勤于著述,成果甚丰,部分著作,“皆…  相似文献   

17.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原籍直隶南皮(今河北省南皮县),其父张锳,字春潭,举人出身。道光十三年(1833)任贵筑县知县,寓所在贵阳六洞桥(今六洞街),道光十七年(1837)张之洞出生于此。据说因此取名“之洞”(他们弟兄系“之”字辈,有张之清、之渊、之(氵舞)等)。道光二十一年(1841)张锳擢升兴义府知府(府治在今安龙县)。张之洞7岁时随其父到安龙任所读书,到14岁始回河北原籍准备应试。后历中秀才、举人、探花,成为晚清重臣和后期洋务派首领。  相似文献   

18.
张继     
张继,原名溥,号博泉,后来他投身辛亥革命,改名为继,“取恒久之义”,易号溥泉。1882年9月5日(清光绪八年壬午七月十八日)出生于沧州城东南的孙清屯之“津南望族”。自幼受到良好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教育。16岁时,到其父在任的莲池书院,随名古文学家吴汝伦学习。时值甲午战争之后,中国国势危弱,屡蒙国耻,张继深受刺激,萌生救国思想。1899年,他经在莲池书院学习的日本友人中岛裁之的帮助,于农历五月间,毅然离乡去国,负笈东行,成为中国最早的留日学生之一。  相似文献   

19.
莫祥芝,清代贵州著名学者莫与俦之子、莫友芝之弟。据遵义人黎庶昌所撰《莫祥芝墓志铭》的记载,莫祥芝宇善徵,因为晚年多须髯,故又号拙髯,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三月初一日卒。因其享年六十三岁,故推知应生于清道光丙戌年(即1826  相似文献   

20.
(一) 1644年,清廷定都北京。始则顺治,继而康熙,二朝交替,由乱而治。其间,名臣倍出。清初的这些名臣在实现统一,举荐贤能、安定社会、改革时弊、发展生产、兴修水利等方面都做出了程度不同的贡献,李光地就是其一。李光地,字晋卿,一字厚庵,号榕村。福建安溪人(今福建省安溪县)。生于明崇祯十五年九月六日(1642年9月29日),卒于清康熙五十七年五月二十八日(1718年6月26日)。李光地在近半个世纪的仕途生涯中,几经波折,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并深得康熙帝的宠眷。康熙帝称他们之间“义虽君臣,情同朋友;”“知之最真无有如朕者,知朕者也无有过于李光地者!”终康熙一朝,李光地受此殊荣,实属罕见。雍正帝即位之前,曾两次书赠扁额予之,一是“情虚怡简,”一是“昌时柱石。”雍正元年春,雍正帝首录并追恤康熙朝宣力效忠、名节清白之臣时,特赠其太子太傅衔。雍正十年(1731),再加恩宠,入祀贤良祠。上述史实说明了李光地在清前期历史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