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地方志与地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方志又称"图经","图则作结之名,经则载言之训"。简言之,图加上文字说明,就是"国经"。方志又称"图志",如唐《元和郡县图志",后来围栏,只能称为《元和郡县志》。还有"图说"、"图考"都是方志的名称。由此可见,地图与方志是密不可分的,是  相似文献   

2.
一、《元和郡县志》的来由 《元和郡县志》是现存最早的地理专著,是唐宪宗时两度出任宰相的李吉甫所著,于元和八年(813)表上朝廷。原名《元和郡县图志》,盖叙四十七镇,每镇皆有图冠于篇首。363年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张子颜任京西牧,镇襄阳,在秘书少监程大昌的建议和支持下,始将该书刻板刊行。其时《图》已亡,《志》文亦有缺佚。但程大昌的《跋》文并未叙明缺佚多少。  相似文献   

3.
<正> 《太平寰宇记》中引有354条所谓“《郡国志》”逸文,由于乐史在《寰宇记》序言中曾提到“元和有《郡国志》”,清严观作《元和郡县补志》辑补今本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阙文时,即将《寰宇记》引《郡  相似文献   

4.
以《括地志》、《元和郡县志》为例,对唐宋时期重要的地理总志进行探究.探讨正史地理志的编纂传统对唐代地理总志的影响及《太平寰宇记》为代表的宋代地理总志在方志学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元和郡县图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相对完整的一部地理总志。因其成书早于两唐书《地理志》,而又保存有唐代及唐以前的大量史料,所以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由于该书传世既久,难免出现讹误等情况。贺次君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本自是嘉惠学林,功德无量,然白璧微瑕。笔者近来阅读该书关内道部分,发现尚有校勘不当及失校处,因而尝试提出一些补充意见。因《太平寰宇记》成书于《元和郡县图志》之后,对其有所参考,故而其所保存的《元和郡县图志》部分原文也间有采用,以与今本互勘。  相似文献   

6.
汉代玉门关址,自唐代以来已不能确指。1906年斯坦因在敦煌西北发现汉简以前,对汉代玉门关的地点,大致有四种意见: 一、在唐代寿昌县西北一百一十八里。《括地志》、《旧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舆地广记》等,均持此说。二、在唐代寿昌县北一百六十里。巴黎藏石室本残《沙州都督府图经》、晋天福  相似文献   

7.
宋代的地方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宋代地方志的编修我国有组织地大规模编修地方志是从隋唐开始的,隋大业中“普诏天下诸郡,条其风俗、物产、地图上于尚书”,编成了《诸郡物产土俗记》一百三十一卷,《区宇图志》一百二十九卷,《诸州图经集》一百卷。唐朝规定,诸州郡每三年造送图经上职方(一度改为五年),编成了《括地志》五百五十卷和《元和郡县图志》四十卷。  相似文献   

8.
唐代蚕桑业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研究唐代蚕桑丝绸地理分布的学者为数不少,大多均以当时的贡赋资料为主要依据。如《唐六典》所载开元赋和开元贡、《元和郡县图志》所载开元赋和开元贡、《通典》所载天宝贡反映了唐代前期的情况;而《新唐书·地理志》所载长庆贡、《元和  相似文献   

9.
黄展岳 《文博》2004,(5):69-69
读贵刊2004年第3期晏新志《张臣合墓唐俑品鉴》,文中据张臣合墓志“龙朔三年(663)授泉州刺史”,断“泉州为今福建泉州”,实误。查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宋梁克家《三山志》以及清代编修的《福建通志》、《福州府志》、《泉州府志》等史料,福建在唐初只有泉州、丰州、建州三州,其后增置漳州、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陇右道西部图》对安西都护府的置废迁治有所标志,以其首次从西州迁治到龟兹是在公元658年,即唐高宗显庆三年。这与史籍所载未尽一致。 安西都护府首次在西域设置,据《元和郡县图志》卷四○《陇右道西部》及两《唐书·地理志》载在贞观十四年(640),治西州交河城。贞观十  相似文献   

11.
唐后期淮南道户口考陈勇本文所指的淮南道,主要是唐后期淮南节度使常领的扬、楚、庐、寿、舒、滁、和七州之地。唐后期州郡户数见诸记载的仅有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以下简称《元和志》)。由于是书淮南道缺佚,故元和时期淮南七州的户数不得而知。这里试根据其它文...  相似文献   

12.
西魏京兆郡未曾改称京兆尹东湖《元和郡县图志》卷1“京兆府”:“后魏大武破赫连昌,复于长安置雍州,孝武自洛阳迁长安,改京兆尹。”《太平寰字记》卷25“雍州”略同。今按《元和志》所云北魏孝武帝”改京兆尹”之说不确。元魏改郡为尹只有二例,一是孝文帝大和十九...  相似文献   

13.
《沧桑》1995,(6)
在绵延几千年的方志发展史中,地图始终与志书相伴随。从中国早期的志书如汉代《巴郡图经》、《三辅黄图》;唐代《元和郡县图志》、《沙州图志》;宋代《景定建康志》,到明清方志鼎盛时期的各类志书,地图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世纪80年代,新方志编纂兴起之后,地图被更广泛地运用于各类志书。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研究、没有固定的标准和规范,当代志书中的地图可谓良莠并存。笔者以为,入志地图编制得优劣,是衡量志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检验修志人员水平的重要依据。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入志地图的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灵宝县文管会近年征集到一方唐代"东都尚书吏部之印"玉印。印为正方形,边长5.7、厚1.7厘米,光背,印文为"东都尚书吏部之印",阳文篆书,边沿略有伤损(见图)。洛阳在东周时就有东都之称。东汉光武帝定都洛阳,对长安而言,洛阳遂称东都。隋、唐时囚之,据《元和郡县志》记载,武  相似文献   

15.
唐代关中的蚕桑问题萧正洪据《唐六典》、《元和郡县图志》、《新唐书·地理志》和《通典》等所载贡赋情况,可推知唐代关中蚕桑生产之地位。这一点业已有多人研究。史念海先生指出:“从整个黄河流域来说,蚕桑事业的中心是在它的下游各地,径渭流域虽有基础,也只能屈居...  相似文献   

16.
<正> 《元和郡县志》和《新唐书·地理志》备载各地贡赋,从中可见唐代手工业和农业等方面的地区发展差异。但贡赋品类并不能全面反映各地的实际生产情况,如入贡名纸的州郡中就没有著名纸产地蒲州。 蒲州纸为唐代名纸,可见于《唐国史补》卷下“叙诸州精纸”条:“纸  相似文献   

17.
尤德艳 《文献》2006,(4):12
《括地志》残缺不全,王应麟早在《玉海》卷十五已言之,而具体何时残缺,王氏未言.清孙星衍序其辑本时说:"其书称述经传山川城冢,皆本古说,载六朝时地理书甚多,以此长于《元和郡县图志》,而在其先.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方志,源远流长,究其肇端,其说不一,《四库全书总目》曾概述方志源流称:“古之地志载方域、山川、风俗、物产而已,其书今不可见。然《禹贡》、《周礼·职方氏》,其大较矣。《元和郡县志》颇涉古迹,盖用《山海经》例。《太平寰宇记》增以人物,又偶及艺文,于是为州县志书之滥觞。”  相似文献   

19.
绵阳市特色乡镇概况 绵阳是四川省地级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带。绵阳古称“涪县”“绵州”。据《元和郡县志》《华阳国志》《直隶绵州志》等记载,绵阳最早的县级政区建置为汉高祖六年(前201)设置的涪县,属广汉郡;自此后.市境相沿各代均有州、郡、府等县以上政区建置。从隋代后,政区建置逐渐稳定,形成市境中部以今市区...  相似文献   

20.
关于南北朝时期陕州的历史沿革,《隋书·地理志》没有记载。《元和郡县图志》卷六《河南道二》陕州条下记载为:“后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年),置陕州,以显祖献文皇帝讳‘弘’,改为恒农郡。十八年,罢陕州。孝武帝永熙中重置,西魏文帝大统三年,又罢州。周明帝复置,屯兵于此以备齐。”又据《魏书》卷106中《地形志中》陕州条记载:陕州,最初设置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年)”,治所设于“陕城”(今河南陕县境内),“领郡五,县十一”。孝文帝又于“(太和)十八年(494年),罢陕州”。可以认定,《元和郡县图志》卷六《河南道二》陕州条记载的北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