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关怀古     
(一)赤砂千里淹踪痕,往事万桩却是真。应知元二阳关住,可曾修书寄渭城?(二)阳关城北墩墩山,尽收眼底古董滩。汉唐大道今何在?满目黄沙夕照寒。(三)古董滩前走碑廊,几多墨客情断肠。今人终将作古人,佳句如斯永流芳。(四)物换星移两千年,墩墩山上烽燧残。塞外曾经胡马嘶,高处几番蓬苣燃。(五)骆驼烽燧共留影,农妇善贾巧经营。谁料古来屯兵地,今朝旅游享太平!阳关怀古@邓华陵  相似文献   

2.
嘉峪关地处酒泉西北隅,南屏祁连,北依黑山,东临酒泉,西通玉门、阳关,是古丝绸之路咽喉要道,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西汉时期,汉武帝在取得反击匈奴战争胜利的同时,“设四郡据两关”,先设酒泉、武威郡,继分酒泉设敦煌郡,分武威设张掖郡,两  相似文献   

3.
袁培德 《风景名胜》2016,(2):90-101
15年前,我只身西出阳关,踏上一望无际的大漠戈壁,脚下是古丝绸文明之路,头顶着烈日和黄沙扑面,一颗坚定的心脏在干涩无垠的大漠戈壁上行走.这15年来我已经去新疆8次了.近期,我又一次踏上古丝绸之路这片土地,如同一个虔诚的朝圣者向心中的圣地进发.  相似文献   

4.
扬之水 《收藏家》2006,(5):47-50
一、谒与刺谒和刺的基本功能都是进谒通名,不过谒之称多见于西汉载籍,东汉文献则谒、刺并见。关于谒,刘熙《释名·释书契》解释说:“谒,诣也,诣告也。书其姓名于上以告所至诣者也”。清王先谦《释名疏证补》云:“王启原曰:《后汉书·孔融传》:河南尹何进当迁为大将军,杨赐遣融奉谒贺进,不时通,融即夺谒还府。又《文苑传》言羊陟大从车骑奉谒造壹。谒即今造往之名刺。羊陟列卿,于计吏亦奉谒,则上下通用。如孔融为杨赐奉谒,则似今之差帖者也。”羊陟事中的“奉谒造壹”,李贤注云:“奉谒,通名也。”壹即赵壹,其时他被郡里举为计吏到京师上计。…  相似文献   

5.
杂咏     
赞东北烈士纪念馆小分队龙江横纵一轻骑播雨耕云育花枝血花泪花自由花装点江山最相宜访阿城金上京遗址万顷绿野有古址赫赫金代亦华基一朝建成博物馆铸得文明天下知谒杨子荣烈士陵园一代英雄万世标林海智取座山雕夕阳斜照墓前影丹心横扫人中妖  相似文献   

6.
魏韡 《旅游纵览》2022,(17):144-146
甘肃省酒泉市,是河西古四郡之一、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战略通道。进入新时代,要讲好“酒泉故事”,就要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推进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项目建设,塑造酒泉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应从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增强品牌传播意识;整合宣传媒介资源,积累品牌社交资产;整合线上服务资源,统一服务提升质效;整合名人经济资源,主推品牌口碑提升四方面传播酒泉文化旅游品牌,以期提高酒泉文化旅游产业知名度,将其打造成名副其实的龙头产业,促进酒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历史上有“三皇五帝”的传说,“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五帝”为伏羲、炎帝、黄帝、尧帝、舜帝。现三皇之陵已荡然无存,而五帝古陵却保存完好。 伏羲陵,又叫太昊陵,位于河南省淮阳县城北5公里处。现存帝陵占地面积500余亩,伏羲陵高20米,周长150米,帝陵前巨碑上镌有“太昊伏羲之墓”6个大字。 炎帝陵,又称天子坑,位于湖南 县城西南15公里。明万历48年(1620年),吴道南所撰碑记云,宋太祖登极,遍访古陵不得,忽梦一神指点,才于茶乡(今 县)觅见帝陵。陵前原有规模宏大的祠坊建筑.现仅存“天使行馆遗址”、炎帝采洗草药的“洗药池”、“…  相似文献   

8.
王辉 《文物》1992,(10)
1985年8月,山西省榆社县城关村民烧砖取土时发现1件春秋晚期吴国青铜剑。剑身有铭文2行24字,原报道释为"工吴王(月古)发訾谒之弟季子所扃后余厥吉金旬曰其元用剑"。细读之后,觉得有些释文似不尽妥,因草此小文。1."(月古)发□谒"铭称"工(?)王(月古)发□谒",原报道释"谒"前一字为訾,说"‘訾’通疵,《说文》:‘疵,病也。’"又引《说文》:"谒,白也。"因此解释此句大意为:"吴王诸樊  相似文献   

9.
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竹书《孙膑兵法》《齐孙子》)中,《禽庞涓》一篇有云:"孙子弗息而击之桂陵,而禽庞涓。"事与《史记》所述不同。《史记》记齐魏桂陵之战未提及庞涓,记马陵之战则谓庞涓兵败自到,除时地不同外,"禽"与"自到"之差异颇为时人所注意。按禽字通作擒、捦,古  相似文献   

10.
阮小籍  木子 《旅游》2013,(1):10
余秋雨先生曾在《阳关雪》里说,诗文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比如劝君更进一杯酒的阳关,比如烟波江上使人愁的黄鹤楼,比如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寒山寺……洛阳,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一句"洛阳亲友如相问,片冰心在玉壶",让洛阳成了多少男人心头的故乡。万家灯火夜雨敲窗时候,一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  相似文献   

11.
1985年8月,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普查队对吐蕃松赞干布陵和赤松德赞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所获简报如下。松赞干布陵(封二:1),又名“红陵”,位于穷结县城西南的穷结河岸边,即藏王墓地的西北角。《贤者喜宴》云:松赞干布陵“在雅隆穷布境内”。《档木措》又载:松赞干布陵“在穷普下游”。以上两地名都指现在的穷结。松赞干布陵上有一“红庙”,属宁玛派著名的热巴坚·尼玛沃色(1124—1192年)时期所建。松赞干布陵除封土外,陵园范围内小部分已被水冲成河流,大部分成为耕地,现在地面上不能辨其周长。该墓位于孙芒松芒赞陵的北边,一线排列,  相似文献   

12.
《南京史志》2009,(8):34-34
古都南京自古就是游览胜地。散布南京全城的一座座古建筑,一处处古遗迹,是这座千年古城极富文化内涵和悠久历史的最好见证。为此,《文化南京》丛书日前推出第五辑,选取了《梅花山史话》《南唐二陵史话》《中华门史话》《汪伪国民政府旧址史话》四大名片,与已出版的前四辑珠联璧合,成为海内外朋友探幽访胜途中的知己。  相似文献   

13.
广东深圳市大黄沙沙丘遗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黄沙沙丘遗址位于深圳大鹏湾一个小海湾内的沙堤上,行政上属于深圳市宝安县葵涌镇。西北距土洋村0.6公里,东北距葵涌镇1.2公里,北距公路0.23公里。公路北侧为农耕地,南侧与遗址之间是养鱼塘。遗址处于两丘之间,面积近1万平方米,海拔高约7米,地形呈西高东低的倾斜状。南临大海,沿海滩沙层向海面斜坡成陡崖状,系因大规模人工取沙所致。海滩沙质细软,水下岸坡平缓,整个海湾处于两个向海中突出的岬角之内。遗址背倚古泻湖平原,东侧有葵涌河自北向南蜿蜒入海,遗址正处于河流入海口西侧。因此处黄沙堆积厚,故名大黄沙(图一)。1981年,深圳博物馆曾对此遗址进行过调查。1988年5~6月,深圳博物馆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联合对遗址进行了试掘,开  相似文献   

14.
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四载此帖本文云: 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嵩阳居士今何在,青眼遥看万里情。此蔡君谟梦中诗也。仆在钱塘,一日,谒陈述古,邀余饮堂前小閤中,壁上小书一绝,君谟真迹也:约绰新娇生眼底,侵寻旧事上眉尖。问君别后愁多少?得似春潮日夜添。又有人和云:长垂玉筋  相似文献   

15.
酒泉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军事、经济和文化重镇,包括古塔在内的文化遗产数量众多,历史、艺术和学术价值较高。本文梳理酒泉古塔遗存情况,阐述其历史文化和科学艺术价值,是酒泉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题中之意。  相似文献   

16.
鲁超杰 《文博》2023,(4):63-67+31
三晋古玺“左武萃□长”中“萃”下应是“■”字,该印是当时负责管理兵车的负责人所用之印。《中国封泥大系》收有一方战国古玺“成陵市玺”,“市”下应还有一“出”字,该印当是成陵的官市长官所用之印,用以钤盖在运出市场的货物上,作为一种征税的凭证,货物在出门关时可以免税通过。  相似文献   

17.
迦陵嫔迦是佛经美音鸟的梵文释名,《正法念经》云:“山谷旷野,其中多有迦陵嫔迦,出妙音声,若天若人紧那罗等,无能及者,唯余如来音声。”其形象多作人首鸟身。"##$年$#月,宁夏考古研究所对西夏陵区%号陵园遗址进行发掘,首次发现了迦陵嫔迦。%号陵出土的迦陵嫔迦是分模制作、模制成形的。整个器形为人头鸟身,其双掌合一置于胸前,两手腕各饰一镯,腹部呈蚕节状,两肋和尾部各刻一窄槽,用以插装翅膀和尾翼,腹部以下连接一方形空心基座。翅膀和尾巴单独制成,翅膀大体呈椭圆形,正面印刻羽翅花纹;尾成弓背条状,形似鱼,此物应为佛…  相似文献   

18.
《羊城今古》上期发表拙作《三朝古都给广州留下了什么》,其中提及南汉高祖刘岩康陵在北亭(今番禺新造镇北亭青岗山),中宗刘晟陵在萝岗黄陂石马村发现.唯刘岩兄刘隐追尊列宗.其陵日德陵,陵址却无确载.一说在北亭,一说归葬于封开刘王岗。北亭宋地立有石人、马、羊各一对,文武各一,有指此为德陵的。所谓北亭青岗山康陵之说,既有已出  相似文献   

19.
唐玄宗在开元十七年拜谒定陵、献陵、昭陵、乾陵四陵后,为每陵设置三千户百姓供役。三千户实即六乡百姓,属于专门服务特定帝陵的奉陵户,其中包含了"四百人"或"三百人"的陵户。陵户由诸陵署管理,从事守卫、洒扫和筑坟等日常劳作,免除课役;而其他奉陵户则被州县征派,服杂徭力役,但蠲免陵寝之外的其他正役与杂徭。唐代陵户身份并非以开元十七年为界分为贱民与良人,谒五陵大赦诏中的陵户放良仅针对五陵中贱民身份的官户,不具有普遍性。事实上,贱民身份的官户与百姓良人一直都是唐代陵户的组成部分。随着中唐以后役制的变迁,陵户在国家管理层面一度失去役的特征,但地方实际用役逐步恢复了陵户的职役本质。总体上看,唐代陵户问题凸显了唐代役制的复杂性和唐宋役制变迁的整体趋势。  相似文献   

20.
“谒”、“刺”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谒”、“刺”是汉晋之际社会上通用的一种文书形式,后世称为“名帖”。《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记载郦生求见沛公时,即“踵军门上谒”。《汉书·外戚传下》则有关于刺的记载。证明谒、刺在秦汉之际已通行。《释名·释书契》王先谦疏证补云:“王启原日《齐书·符瑞志》建元元年有司奏掘得泉中,得银木简长一尺,广二寸,隐起文日:‘卢山道人张陵再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