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51年,党中央派遣中央民族访问团到金秀大瑶山,指导瑶山各民族共同订立《大瑶山团结公约》,改善了民族关系,促进了民族团结,访问团随行的摄影师将这一盛况通过镜头记录了下来。70多年过去了,那些照片如今都已泛黄、模糊,为了还原那些珍贵片段,讲好“金秀故事”,传播民族团结好声音,引导界别群众更好地理解和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更好地促进瑶山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023年5月,金秀政协组织专访组开展“寻找照片里的人”(《大瑶山团结公约》见证人)采访活动。  相似文献   

2.
费孝通 《文史春秋》2023,(11):28-33
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他一生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先后对我国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进行实地调查,提出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发展思路与具体策略,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1935年10月,费孝通携妻子王同惠第一次进大瑶山,开展民族与社会方面的调查,并随行发表了《桂行通讯》,对外介绍广西及大瑶山的真实情况。然而,费孝通却在调查时遭遇了迷路、中虎阱、腰腿受伤等意外事件,妻子王同惠亦不幸溺水身亡。费孝通强忍悲痛,坚持将考察成果汇编成《花蓝瑶社会组织》一书,为后世开展民族调查奠定了基础。此后,费孝通与广西金秀的深厚情缘便伴随着他的一生,为了继续对金秀瑶族展开调查工作,他分别于1978年、1981年、1982年、1988年四访大瑶山,亲笔写下“瑶族之乡”“人间仙境大瑶山”“瑶族博物馆”“世界瑶都”等题词,撰写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等一批有影响的学术文章和专著,为金...  相似文献   

3.
1951年8月,在中共领导下,金秀大瑶山各族代表自主协商,以传统瑶族石牌的形式订立了《大瑶山团结公约》。该公约的订立标志着大瑶山各族人民走向新的历史阶段,它废除了“山主”特权,改善了瑶族内部以及与其它民族间的关系,促进了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在新时代,利用《大瑶山团结公约》讲好广西民族团结的故事,为培育和擦亮广西民族团结这块“金字招牌”提供了成功范例和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4.
罗伟才 《文史春秋》2023,(11):60-64
<正>时序更迭,华章日新。70多年前,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金秀瑶族自治区于1952年5月28日正式成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瑶族自治的地方,以瑶族为主体的大瑶山各族人民,真正得到了当家作主和自己管理的权利,大瑶山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沿着1952年到2022年的“时光之轴”,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  相似文献   

5.
《文史春秋》2023,(11):4-6
<正>1951年8月29日,时序已入秋,但大瑶山里仍艳阳高照,金秀村四周彩旗飘扬,欢声笑语,热闹非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金秀大瑶山各族代表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民主协商,为解决民族内生产资料分配不均等矛盾,共同订立了《大瑶山团结公约》,并遵循瑶族传统的石牌仪轨,杀鸡饮血酒盟誓。  相似文献   

6.
恽圻苍 《文史春秋》2023,(11):45-47
<正>2022年11月,在金秀瑶族自治县成立70周年之际,由政协金秀瑶族自治县委员会组织编写的《金秀记忆》(广西人民出版社)问世,书中记录了金秀70年发展中经历的风雨历程和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当拿到这本书时,我心潮澎湃,爱不释手,书中的一篇文章《一张年画让大瑶山走红全国》,勾起了我的一段回忆……  相似文献   

7.
罗伟才 《文史春秋》2023,(11):12-14
<正>在金秀瑶族自治县的瑶族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块特殊的石牌——《大瑶山团结公约》石牌。该石牌历经岁月洗礼,已是斑驳开裂,但上面的文字依然清晰可辨。这是1951年8月,在中央民族访问团的指导下,大瑶山5个瑶族支系的代表一致协商后,按传统的“石牌制”形式,饮血酒立誓,将共同制定的《大瑶山团结公约》刻碑树立,70多年来,瑶山人民信守不渝,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入,为广西乃至全国民族团结提供了成功范例和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8.
<正>70年栉风沐雨,70年历史沧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金秀大瑶山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用“日新月异”“今非昔比”“翻天覆地”都难以形容。在这一过程中涌现了许多类似“石牌头人当县长”“穷苦‘山丁’翻身做主人”“民间歌手上北京”“黄泥鼓舞‘出国门’”等一个个关于民族交融和民族团结的生动故事,谱写了一曲曲委婉动人的民族团结之歌,展现了一幅幅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和谐画面。  相似文献   

9.
余雪华 《旅游纵览》2015,(2):175-176
关于金秀乡村旅游的发展研究能够大力促进兴宾区旅游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根据金秀县旅游业发展的现状综合分析,根据发展战略,提出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措施。一、金秀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金秀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中部偏东的大瑶山主体山脉上,金秀瑶族自治县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所辖的一个自治县。金秀县城地处大瑶山中部,县内面积为2518平方公里,其中森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宏伟目标,也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近几年来,民族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和地理环境,在经济发展上与沿海内地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民族地区如何加快发展,能否在本世纪末完成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场市经济体制的转变,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功与否。笔者认为,只有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进行分析和研究,才能正确地把握民族地区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才能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也才能实现全国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走出一条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路子。 机遇与挑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为全国各地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大舞台,也为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从民族地区来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是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各民族走向共同繁荣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民族地区的市场范围不断扩大、市场对经济活动调节的作用日益增强。实践证明,市场机制的功能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动力就强,生产发展就快。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11.
庞晓华 《文史春秋》2023,(11):41-44
<正>2021年,金秀瑶族自治县的“瑶族石牌习俗”以规约习俗类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是在金秀瑶族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的积极参与挖掘、保护、传承的成果。这一项刻在石头上的国家级“非遗”,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大瑶山瑶族人民与石牌制度在金秀70多年沧桑巨变中难忘的历程。  相似文献   

12.
从20世纪40年代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是“红太阳”思潮的酝酿形成阶段,其显著标志是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得以最终确定和歌曲《东方红》编成并开始在民众中传唱。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前,是“红太阳”思潮的演进或曲折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红太阳”思潮迅速扩展到除台湾、香港、澳门等少数未解放地区外的全国范围内,并在全国各民族各阶层各领域中持续发展。“大跃进”运动前这一思潮长期处于较低缓的发展时期,“大跃进”运动、“反修防修”运动和活学活用毛泽东著作的活动对思潮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全面理解和把握这一理论,对于我们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民族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 诚心诚意地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原则,也是我们在解决民族问题上的根本立场。这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我们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是坚定不移。”“不仅西藏,其它少数民族地区也一样。我们的政策是着眼于把这些地区发展起来。”他还特别强调“观察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是看那个地区能不能发展起来。”“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邓小平的这些论述,集中地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在民族问题上的根本政策。同时也告诉我们,加快民族  相似文献   

14.
唐桓 《民族译丛》2006,(2):29-37
下高棉人是今越南九龙江平原地区(历史上为“下柬埔寨”地区)的土著。下高棉人与越南主体民族越人(京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民族隔阂及现实矛盾,在世界民族分离主义浪潮的影响和外部敌对势力的煽动下,演变成下高棉人要求成立独立的“下高棉国家”的民族分离主义运动,对越南的社会、政治及对外关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过火炼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这次如非亲眼所见,很难相信是事实。 1997年9月,我应邀去了广西大瑶山参加《文史春秋》作者座谈会。金秀是瑶山的中心,聚居的瑶族有茶山瑶、盘瑶、坳瑶、山子瑶、花篮瑶等五个支系。当年费孝通先生就曾五上瑶山,探索这块神奇的土地。  相似文献   

16.
金秀瑶山(旧称大瑶山),位于广西中部偏东,在桂江与柳江之间,是越城岭南行的一支山脉,面积二千多平方公里。山高坡陡,谷深林密。任何一种社会都需要一种约束力量来维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瑶山自古也有自己独特的约束机制。这种约束力表现为村规民约、宗规族诫和习惯法,在理山还表现为石牌制度。  相似文献   

17.
韩台 《满族研究》2004,(2):F002-F002,F003
在锡伯族西迁240周年之际,沈阳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和辽宁省民族研究所共同举办了“全国首届少数民族爱国主义思想理论研讨会”。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从理论角度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爱国主义思想与精神的形成、发展和贡献;增进民族团结、进步与发展;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促进各项民族事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民族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的保存与发展、开发与利用,实际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种种方面,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民族文化得以保存发展,民族优秀精神便会成为民族发展繁荣的灵魂,并且可以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标的实现。故而对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少数民族最具特色的便是他们世代相传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从这种传统与现实出发,树立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路,才能够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的同时,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才能够在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过程中,更好地实现民族的和睦和民族的共同繁荣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族史是中国各民族(包括当代民族和古代民族)历史的总称。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现在全国有五十六个兄弟民族。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祖国的历史和文化。 中国民族史包括中国古今各民族的族别史,各个地区的民族史,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专史和民族关系史等项目。 解放以来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进行过许多民族史问题的探讨,主要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问题。 首先的一个问题是怎样理解历史上的多民族国家“中国”这个概念。这一问题关系到古  相似文献   

20.
清末、民国时期西康地区的农业改进及其实际成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川 《民国档案》2004,2(4):54-59
在清末与民国时期西康地区的农业技术的改良及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一些相关机构如晚清开办的“农事试验场”、民国初年广泛建立的“西康农事试验场”和1940年成立的“西康省农业改进所”,以及西康地区的一些历史人物起了较重要的作用。章以四川省档案馆所藏相关档案及近代相关史料为主,在论述这一历史时期西康地区的农业改进活动后,指出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农业改进的成绩有限,但它预示了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康藏民族地区农业近代化的开始,在中国近代边疆开发史上无疑是不应忽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