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娟 《区域治理》2022,(13):79-82
全面推行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对于加强党对基层的领导,提高村级治理效率,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肩挑"后,村级组织负责人管理权力相对集中,其决策行为存在难以被有效约束的可能性,一旦权力监督乏力,违规、违法行为就容易泛滥."一肩挑"后的权力监督问题也必然成为农村基层治理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唐朝"村"制度的确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再聪 《史学集刊》2008,3(2):20-26
依据文献记载,"村"概念出现于东汉中后期,直至隋朝"村"一直作为一种自然聚落的名称.唐朝开始推行"村"制度,将所有野外聚落统一名为"村",并依据村内家户数的多少设置村正,"村"正式成为一级基层组织."村"制度开始于武德年间,至开元年间逐渐完善."村"制度是唐朝革弊"求治"政策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3.
钟玲 《区域治理》2022,(1):97-100
随着"一肩挑"制度的深入实施,新的村两委"一肩挑"干部违规使用权力案件曝光.本文通过归纳中央纪委监委网站上通报的典型案例,剖析出村两委"一肩挑"违规使用权力产生的原因为:部分"一肩挑"干部自身素质与法制观念存在问题、监督体制不健全、相关惩处机制不完善.并提出解决对策:第一,提高"一肩挑"干部综合素质和法纪观念;第二,健...  相似文献   

4.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从1956年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到1980年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他们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社会主义文艺的总方针、总政策.在贯彻实施过程中,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具体方针、政策、要求、办法,为中国探索出了一条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5.
崔吉辰 《神州》2021,(1):293-294
随着十九大精神的贯彻落实,从严治党的责任压力层层传递,《中国共产党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对党支部工作的要求具体化,为进一步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提供了法规依据、政策支撑.作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的主要领导干部,就必须扛起"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责无旁贷的推动党建工作的落实.为此,通过深入调研,从突出"主题...  相似文献   

6.
江阴有个华西村,全国闻名;常熟有个梦兰村,也家喻户晓。梦兰人用自己两个文明建设的卓越业绩被国内外经济界人士称为令人鼓舞的"梦兰现象"。你瞧,百余幢造型别致的农民别墅,道路宽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小桥流水……使梦兰村透露出都市气息,从而使昔日的穷困村变成了今天常熟市综合实力强村,梦兰村党支部跻身省、市、镇先进基层党组织行列。这一切都聚着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十大女杰,全国三八红旗手, 江苏梦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梦兰村党支部书记钱月宝的心血和  相似文献   

7.
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上台后,一改此前美国的"放蒋出笼"政策,反对蒋介石的"反攻大陆"要求.肯尼迪政府阻拦蒋介石"反攻大陆"是因应当时美国对华政策的需要,国际局势的发展已使美国政府认识到,新中国政权是稳固的,无法以外力推翻.在策划"限蒋出笼"政策的过程中,肯尼迪政府就如何应付蒋介石的对策问题曾进行过激烈的辩论,从最初的模糊政策到最后向蒋介石摊牌,政策的出台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  相似文献   

8.
在色目村,"魔女"是该村生存环境的文化符号,通过对这一文化符号的解释,构建起了以敬畏自然的自然泛神论为理论基础、以自我约束的行为规则为应用并延伸到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人生价值追求的文化体系。这个体系是在色目村的生存环境之下人们生存方式的一种文化表达,同时又是维系人们生存活动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契合关系的文化支撑。生存环境与生存方式是色目村的神话传说及宗教礼仪对魔女文化符号加以解释的基础,规定着解释的意义指向。  相似文献   

9.
从清末到民国时期,苏州先后有140种报纸创办发行,其中带"吴"字的报纸占了总数的1/10强,约16种。本文以不长的篇幅对这16种带"吴"字的报纸作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前期,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尤其是边陲滇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滇东汉村作为汉族村落的代表,成为政府压榨和剥削农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四清"运动开展以后,随着对阶级斗争形势估量的越来越严重,重划阶级成分的问题被逐渐提了出来。1964年9月10日《中共中央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修正草案)》,明确提出要重划阶级成分。从各地实行的情况来看,它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这项政策之所以能制定出来,有着复杂的原因。首先,它是无休止地强调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其次,它是中央领导与地方领导互相推动的结果。再次,它也反映了部分贫苦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2.
刘再聪 《史学月刊》2006,3(12):5-12
依据文献记载,“村”字及具体村的名称最早见于东汉中后期。村的早期形态在先秦时已经存在,庐、丘、聚等是村的三种主要来源形式。南北朝时期是“村”的名称泛化时期,村开始具备社会意义,这是“村”进入国家地方行政体制并成为一级基层组织单位的必要条件。相关材料表明,南北朝时期“村”的具体名称的出现有一定的地域性。而唐代明文规定所有野外聚落统统称为“村”,并规定村为一级行政组织单位,使村的含义有了质的变化,这在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农村牧区的村级党组织的建设更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必须下大力气认真搞好的一件大事。我省农村牧区村(社)级党组织是农村牧区最基层的战斗堡垒,起着直接带领、引导群众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快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带领群众共同富裕的作用。因此,加强和改进村(社)一级党组织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农村牧区奔小康目标的关键。一、加强村(社)党组织建设,核心是加强党支部班子的建设,关键是选配好支…  相似文献   

14.
村域经济研究的国际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乔家君 《人文地理》2010,25(2):24-30
村域经济是近年来得到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重要领域,村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和落实国家政策的重要基地。基于对国际文献的相关梳理,对村域经济进行了界定,总结了村域经济的发展特点和新近研究动向:村域产业经济贡献及其内在运作机理探究,村域经济对外部的不同响应,对村域经济影响的内外不同环境,村域经济的尺度转移,强调村域经济的资源基础,对村域人地系统协调的研究等。基于以上分析,指出村域经济研究尚需加强如下领域:强调村域经济所处的发展环境,村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研究,村域经济结构及其动态分化研究,加强村域经济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不同尺度村域经济模式的总结与比较,地域上加强对中国村域经济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5.
刁维红 《攀登》2007,26(4):65-67
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并推动实施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这反映了中国政府在解决重大历史问题时务实而明智的作风。本文从国家学说和国家统一思想、国家宪法内容和地方自治立法、国家管理结构和地方自治体制以及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思路和方式等四个方面,对"一国两制"政策在形成与实施过程中的诸多重大创新加以总结和探究。  相似文献   

16.
郝广胜 《攀登》2001,20(Z1):8-9
"三个代表"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它对我国在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党如何进一步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7.
韩晗  高洋 《东南文化》2021,(6):164-172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文博文创工作快速发展、质效高速提升的重要历史阶段.对全国71家文博单位相关工作的调研显示,这一时期,文博文创在发展规模、馆企联动、品牌转型升级、"互联网+"、政策完善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红色文博文创发展力度有待加强、整体发展水平在产品类型和地域上双重不均、授权机制混乱造成文化溢价失范,这既有文博文创工作自身局限,也有客观外在原因."十四五"期间,可通过国家财政政策支持和授权机制创新两条路径,促进文博文创工作稳定有序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洪斌 《区域治理》2022,(4):141-144
2021年是四川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年,按照中省市规定和要求,这次换届选举在年龄结构、文化层次、现代化办公能力和异地交叉任职等方面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经过近一年的运行,取得了一些新成效,但也发现了一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三支两军"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支两军"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一项重大事件,1967年初开始,全国处于"打倒一切"、"全面内乱"的局面,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极度混乱之中,武斗成风,局势难以控制.为制止全国混乱局面,毛泽东决定派人民解放军执行"三支两军"任务.从1967-1972年,人民解放军先后派出了280余万名指战员担负这项任务."三支两军"人员在艰巨复杂的情况下,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冒着生命危险,努力维护局势稳定,制止武斗,保护了一些老干部和知名人士的安全,保护了一些重要单位和设施免遭破坏,维护了全国的交通、邮政、金融、财政、武器研制的相对正常的活动,等等."三支两军"既有积极的作用,但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后果.  相似文献   

20.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农牧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载体,是解决边远山区农牧民群众看不到电视、听不到广播难题的"民心工程".要因地制宜,探索建立农牧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搞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