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本文根据与吴镇有关的家谱、文献、信札及绘画等多种材料,对赵孟頫与吴氏家族的交游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分析。作者通过对其所掌握的八种吴氏家谱的考辨,就吴镇的家世展开全新讨论,尝试扩充吴镇艺术风格形成的社会背景材料。同时,作者研究发现,赵孟頫与宁国吴氏为姻亲,赵、吴两家为世交;而赵孟頫与嘉兴吴氏也有交游,特别是吴森及其后人。  相似文献   

2.
元代绘画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之前,钱选、高克恭、赵孟頫三家齐名,声望甚高,他们的艺术成就直接影响着元一代画风的形成。本文仅对三家之一的钱选绘画及理论作一初步探讨。 钱选,字舜举,号玉潭。晚年更号霅溪  相似文献   

3.
嘉善城内有一座梅花庵,是元代四大画家之一的吴镇晚年隐居地和死后就葬之处。吴镇字仲圭,号梅花道人,人称诗画字三绝。宋朝亡后,吴镇不愿受爵于元朝,一世生活清贫,晚年隐居梅花庵内,卖字画为生,表现了艺术家的高风亮节,受到历代书画家和许多知名人士的崇敬。明朝董其昌专程从华亭(现为上海市松江县)来嘉善拜谒,并亲笔题写“梅花庵”匾额。与此同时,文学家陈继儒,撰写了《修梅花道人墓记》立碑庵中。梅花庵内有吴镇墓,“梅花和尚之塔”墓碑手迹、八竹碑、草书心经碑刻等实物。当张大千获悉后,立即虔诚地前去拜谒,细心观看了所有保存的各种吴…  相似文献   

4.
《华夏人文地理》2013,(5):208-209
说起中国绘画史,无论谁都绕不开“元四家”。一直以为“元四家”的四位画家在元代都已经很有名了,但一个叫孙作的人在《墨竹记》里写道,他在“元四家”之一吴镇死后的第七年(1361)专门去吴镇故乡秀州搜罗吴的画。结果住了三年。竞然没有找到一幅,因此他感叹:“更有百年.知好其画。复当几人耶?”让孙作料想不到的是,一个世纪之后的明朝。在江南文人圈里,突然间冒出了许多吴镇的作品,之后吴镇的名气与作品与日俱增,直到被王世贞列入“元四家”.成了中国绘画史上绕不开的高峰,迄今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的吴镇作品有数十件,而随便翻一本中国绘画史,必然有专门篇幅谈吴镇的画作及其风格。  相似文献   

5.
一在我国绘画史的研究中,对元代绘画存在着两种看法:一种认为,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致使许多画家不愿为元统治者服务,并以绘画发泄他们对元朝统治的不满。水墨山水画在元代的发展,与当时民族压迫有密切联系。另一种看法与上述的相反,认为对元朝统治不满的画家只是少数前朝遗老,在"元四家"中,不愿为元统治者服务的似乎只有一个吴镇。至于倪瓒等豪门地主,则是"元朝统治的支柱"。赵孟頫、李倜、李衎、商琦、朱德润等贵族官僚画家,因受到元统治者的优渥待遇,更是元朝的"积极支持者"。王冕也并不是一个具  相似文献   

6.
刘恒 《收藏家》2000,(2):59-64
去年岁末,元初两大名家赵孟頫和鲜于枢的两幅长卷,各以60-80余万美金的天价被购回内地,一时传为佳话。赵子昂之名垂数百载而不哀,而鲜于枢则很少为人提及,盖其作品实在世所罕见故。鲜于枢(1246-1302)字伯儿,又作伯机,号困学民、虎林隐吏、直寄道人等,是元代与赵孟頫并称的著名书法家。关于他的籍贯,据元朝周砥为鲜于枢的父亲鲜于光祖所作,由赵孟頫等写的《鲜于府君墓志铭》所述;其先祖是击朝箕子的后裔,金朝初年占籍于德兴府(今河北涿鹿),后为躲避蒙古兵的侵扰,鲜于枢的祖父于携家南  相似文献   

7.
明代文坛领袖、书画鉴藏家王世贞对赵孟頫极为推崇,他通过鉴藏赵孟頫的绘画作品,对赵的绘画成就和画史地位进行了全面中肯的评价。本文通过考察王世贞对赵孟頫绘画的收藏与评鉴,旨在从鉴藏史视角审视赵孟頫绘画的贡献,及其作品在明代中后期的递藏与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通过对元代山水画大家吴镇的艺术人生与交游、绘画变法主张和文人墨戏写意绘画理论以及山水画艺术成就的研究,揭示吴镇在元代山水画文人化、人格化变法上的巨大成就和贡献,即他创造了游戏于万物之表的“渔父”渔隐山水,其充满闲云野鹤格调的“阔远”山水风格,达到“与古人为敌乃成名家”的境地。  相似文献   

9.
南京有一块名碑"三绝碑",唐代时"诗仙"李白、"画圣"吴道子、书法家颜真卿这三大文人同题一碑,后来元代赵孟頫在"三绝碑"上题了《宝公菩萨十二时歌》,清代乾隆皇帝御笔"净土指南"四字,此碑因此实际上为"五绝碑"。  相似文献   

10.
邓文原与赵孟頫、鲜于枢并称为“元初三家”,在元初这一时期,书画鉴藏活动丰富活跃,展现了元初书风取向的明显特征。文章从邓文原的视角出发,从他与赵孟頫、鲜于枢、袁桷的书画交往,试图更为清晰地了解元初书法的发展状态,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其书风及历程。  相似文献   

11.
《文献》2017,(4)
吴镇是清代乾嘉时期西北地区代表作家,以诗名家,其散文创作在乾嘉文坛也独树一帜,有《松花庵全集》存世。《松花庵全集》有乾隆、宣统和嘉庆三个刻本,乾隆和宣统刻本流传较广,为大家所熟知,但嘉庆刻本流传不广,学界多所不知,今甘肃省图书馆有藏。嘉庆刻本收录作品最为全面,特别是《松厓文稿三编》一册,存文40篇,为吴镇晚年挚友杨芳灿所选编,所收文章大多数为吴镇在乾隆五十六年(1791)到去世之前所写,在补充了吴镇文章数量的同时,充分展示了吴镇晚年的文学创作和交游活动,也展现了西北文坛的繁荣局面,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书法全集》(第43、44卷)载传世赵孟頫书法中,有些文章为《全元文》失收。这些文章既是研究赵孟頫书法的宝贵真迹,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文献史料价值。其中包括赵孟頫自撰文5篇,方回、牟巘撰文各1篇,另赵孟頫之子赵雍撰并书文1篇。  相似文献   

13.
吴镇,字仲圭,1280年生于浙江嘉兴魏塘镇。先祖曾做过宋期的官员,定居汴梁,后南渡至浙江,其祖父居住海盐,从事航海。其父迁居魏塘。吴镇年青时,师从武进柳天骥学习易经,研究“天人性命之学”。  相似文献   

14.
元三家书《无逸篇》卷是元代杨桓、肖■、赵孟頫分别以篆、隶、小楷书写《尚书·无逸篇》书卷的合称。在这件古代的法书作品中,杨桓、肖■的篆、隶书是绝无仅有的海内孤本,赵孟頫的小楷书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更重要的是这件法书作品反映了元代书坛上的复古倾向及其成就。  相似文献   

15.
《听雨楼法帖》为清代云南人周于礼撰集,金陵穆文、宛陵刘宏智等人镌刻。第一卷为褚遂良、颜真卿、蔡襄三家;第二卷为苏洵、苏轼、苏辙父子;第三卷为黄庭坚;第四卷为米芾、赵孟頫。本文对各家书法风格及刻石流传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6.
避难天台 赵孟頫,字子昂,湖州人,他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1279年,南宋灭亡后,元朝搜捕宋皇室后裔甚急,赵孟頫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古代众多书画家中,赵孟頫是极为特殊的一位。作为宋代皇室宗亲,赵孟頫在南宋灭亡后应诏入元廷为官,后人因赵丧失节操仕元而对其艺术成就毁誉参半。赵孟頫历经元朝的五位皇帝,官拜从一品,声名显赫,名满四海,在这富贵尊荣的背后却充满着苦涩,从他四度做官又四度回乡归隐中,足见其内心的煎熬和矛盾。看来命运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  相似文献   

18.
王亦旻 《收藏家》2005,(6):29-31
元代是中国文人画发展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画坛代表人物赵孟頫提出的“书画同源”的理论,为文人的绘画创作开辟了新的天地。赵孟頫在中国美术史上,不仅是书画理论和书画创作方面的一代宗师,更以其家风延传三代,旁及亲朋,影响深远而成为艺林上的奇观。特别是其书风、画风为其子侄甥孙辈广为承袭,卓然而成一家族画风,从者尤众。以赵孟頫为代表的赵氏一  相似文献   

19.
《松雪斋集》是赵孟頫宦游经历、诗文词赋、书画题跋等文艺作品的汇集,反映着赵孟頫个人诗文的风格特色、书画的艺术传统和历史价值;同时,因为其中凝结着元代诸多文人学者、书画名家的声音,因此又成为展示元代文人生态图景的一个窗口。本文拟从《松雪斋集》成书这一动态过程切入,分析赵孟頫文学创作展开的时代背景,考察参与和推动其创作的社会动因,借以认识赵孟頫文化形象树立的动态过程,以及在文化传播机制下《松雪斋集》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20.
清代大画家恽南田说:“宋法刻画,而元变化。”中国山水画发展至元代一大变化,是“士夫画”的异军突起;而“士夫画”的始作俑者,是赵孟頫。本文主要通过对赵孟頫矛盾的生平、山水画理论及其影响,揭示赵孟頫“托古改制”的山水画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