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正> 河北省博物馆存有一批历代拓片,数量较大,但尚未定名和确定时代。为了作好这些拓片资料的登录工作,自1988年开始,我们陆续地整理了2200余份拓片。这些拓片来自全国各地,种类繁多,是研究中国古代史和书法史的珍贵资料。我们从拓片资料整理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撰写此文,就教于专家及同行。 一、拓片资料整理的意义与要求 何谓拓片?拓片是指那些“以湿纸紧覆在碑帖或金石文物上用墨打拓其文字或图形的印刷品。”历代的拓片在博物馆藏品中是一个重要类别。拓片种类繁多,包括碑、墓志、摩崖刻石、石经、佛经刻石、经幢、造像铭文、以及刻帖和游记刻石、画像石、画像砖、碣、塔  相似文献   

2.
李阳 《文博》2010,(4):67-69
明嘉靖本《初学记》是我馆馆藏的古籍善本书之一,在参加全国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申报工作中,被录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本文对《初学记》的编者徐坚、序者秦金的生平、事迹及版本等情况做了详细的介绍。《初学记》被列入国家珍贵古籍,是国家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做好古籍的保护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就本馆古籍保存的现状及如何保护好纸质文物,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雷 《黑龙江史志》2013,(23):246-246
文物是我国历史文化的证明,对人类历史文化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其不可再生性,必须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办法来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保留下我们人类的发展历史,让这些文物能够永远的流传下去,见证我们人类的成长。  相似文献   

4.
吴冰 《黑龙江史志》2014,(10):60-61
俄文老档是上世纪初期经东省文物研究会收藏的旅居哈尔滨的"白俄"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开发这些文献对今天的哈尔滨发展建设有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新乡市博物馆前身系平原省博物馆,始建于1949年,1958年改用现名,是集收藏、研究、陈列和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地方历史博物馆。该馆收藏着原平原省所辖华北平原南部五十多县市的出土、传世文物数万件(套),数量和质量都位于河南省市级博物馆前列。藏品包括陶瓷、书画、青铜、玉石、碑帖等种类,尤以商周青铜器、明清书画、历代碑帖拓片等著称。本文从馆藏文物中精选出宣统  相似文献   

6.
李艳红 《收藏家》2023,(3):98-109
许承尧是安徽近现代名人,清朝末代翰林,学识渊博,人生经历坎坷,阅历丰富。他不仅是近现代著名诗人、方志学家、书法家,还是赫赫有名的文物鉴藏家。书画文物是许承尧收藏的一大特色,数量众多,晋唐敦煌写经、宋明碑帖、明清书画等,皆价值连城,珍贵无比。一笺一跋,日积月累,来之十分不易。许承尧时常摩挲观赏,在裱边题跋题记,记来源,录文献,品得失,字斟句酌,精研细证。为了所藏文物不致流散,许承尧遗命建“檀干书藏”集中妥善保管,使家乡文脉得到永续、传承和弘扬。本文对许承尧旧藏书画文物进行系统梳理,分类研究,展示其旧藏书画之宏伟丰富,是研究许承尧个人生平、书法、鉴藏、交游等的珍贵资料,部分内容可以填补许承尧研究的空白领域。  相似文献   

7.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纸质文物种类丰富,大体可归为纸质书画、近现代纸质文物、碑帖拓片、其他纸质文物四大类。馆藏纸质文物年代多在明清以后,部分纸质文物由于纸张载体、写印色料和保存环境等因素影响出现掉色现象。其中纸张载体包含宣纸、书画纸、草纸、机械纸、相纸等,写印色料涵盖字迹材料、颜料、染料、感光材料等书写印绘材料,其写印色料掉色原因各异,本文对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纸质文物写印色料掉色原因本文从自身性质和保存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为保护修复中的防掉色处理对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王馨玮 《黑龙江史志》2013,(17):192-192
馆藏文物是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如何做到馆藏文物的科学保护是我们文博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经过我国三十余年的水下考古工作,一批重要的海洋水下文物被调查发现、发掘保护,但相对于陆地不可移动文物,海洋水下文物的保护利用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在文物保护规划指导下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模式尚未形成。本文根据我国海洋水下文物资源的特点,阐释其在历史文化、海洋发展、主权宣示等方面的核心价值;针对海洋水下文物资源保护工作状况,分析海洋水下文物法律体系、管理制度、空间管控等方面的问题;遵循问题导向,结合新时代文物保护和社会发展需求,提出制定适宜的海洋水下文物保护利用的思路、原则以及规划方法,并以甘泉岛遗址保护规划为例加以说明,为海洋水下文物资源保护利用规划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凤海 《收藏家》2004,(7):49-54
清末至民国年间,山东诸城出现了一个收藏大家族。这便是以著名收藏家王戟门为主的王氏家族。他们所收藏的文物之精,数量之多,名冠齐鲁。他们前后四代人,采取传递式的收藏方式,共持续了130多年。由于年代久远,王氏家族所收藏的大批文物早已散尽,现在我们只能从他们留下的一些拓片中,去了解他们的收藏规模了,这些拓片包括青铜器、碑拓、砖拓、瓦当、玉器等门类。这里我  相似文献   

11.
受甘肃省文物局委托,由甘肃省博物馆承担"甘肃全省博物馆馆藏珍贵丝织类文物科技保护健康评估"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调查全省馆藏珍贵丝织类文物(三级或三级以上)保存现状,全面、深入了解甘肃省馆藏丝织类文物的基本保存状况,特别是馆藏一、二级和三级等重要出土文物的腐蚀损失程度与保存环境状况及博物馆所在地空气环境状况综合评估,最终得出馆藏珍贵丝织类文物科技保护健康评估报告,为"十二五"期间甘肃全省馆藏珍贵丝织类文物保护管理对策及决策提供技术支撑,为后期制定保护方案与实施科技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姬静  方素平  宫叶英 《华夏考古》2020,(3):116-122,128
专门用于石刻拓片扫描的大型数据采集与处理设备已经成为制约拓片数字化及拓片资源库建设的关键问题。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研发的专门用于文物高清数字化的扫描设备及其配套软件系统,对馆藏《大唐故寿光公主墓志》拓片进行了扫描,获得了高清晰、高保真的石刻拓片图像,在计算机上再现了石刻拓片的原始风貌。本文介绍了石刻拓片的高清晰高保真图像数据的采集及处理方法和过程,对拓片文物的保护、共享、研究、利用等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9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博物馆收藏了一批汉代文物。这批文物分为铜器和陶器两类,铜器主要是“五铢”铜币,另有个别铜镜等。器类相对较少。陶器相对较为丰富,类型多样,突出反映了盐池地区汉代时期独特的历史文化面貌。现将这批陶器作以简略摘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韩晓颖 《神州》2012,(10):311-311
文物鉴定,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辨识文物的年代、真伪、质地、用途、价值等,为文物研究或其他科学利用文物研究某一问题打下比较科学的材料基础。同时,文物鉴定又是保护、收藏的基础,其道理很简单,不辨明真伪,或把赝品当成真品,就失去了保护、收藏文物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2008年,笔者应苏州文物局、方志办之邀,撰写《苏州市志·文物卷》中碑帖收藏章节。起先是为圆满完成工作任务之缘由,大量接触苏州地区公、私家秘藏的书画碑帖。多年下来,当初的任务渐渐地变成个人兴趣,现在竟演变成笔者的第二职业。一些躲过了人世间巨变而沉淀下来的重要藏品给我们带来的震撼,让我们全身心地投入研究,不由自主地要去考证它们,去打开那些尘封的历史。这次最吸引眼球的是一批新发现  相似文献   

16.
加强数字化建设 提升文物库房管理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文物库房数字化管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解决文物收藏和利用之间的必要手段,是拓宽藏品资源信息的有效途径,也是进一步提升文物库房内部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因此,文物库房管理的数字化建设,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工作,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7.
张汉杰 《满族研究》2007,(1):90-93,104
沈阳故宫收藏的乾隆皇帝御制“西番莲赋”刻石,是一件诗画合璧的珍贵清代宫廷文物,它再现了清代君臣雅聚赋诗唱和的历史真实画面,并揭示出乾隆皇帝诵莲、赋莲、铭莲的意义所在,同时也使人们了解到明清时期流行于瓷器、绘画上西番莲纹的渊源。通过了解此件文物的流传经过,更加提醒国人保护文物的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18.
隋俪荣 《东方收藏》2023,(2):110-112
纸质类革命文物因记录了革命时期中华各族儿女的爱国热情和爱国壮举,承载了真实生动的革命记忆而尤为重要,因而纸质类革命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一直是文物保护工作者面临的重要工作之一,也始终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课题。纸质类文物易损、易腐蚀,更是需要良好的修复技术和相对成熟的修复环境,本文以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纪念馆修复的一批革命文物为例,详述纸质类革命文物的受损原因及修复过程,并以此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相应的修复经验。  相似文献   

19.
拓片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文献形式,真实再现了原物的风貌和风韵,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兰亭序流觞曲水图文》拓片经历了战争、灾害的洗礼,带着历史的痕迹,留传至今天,弥足珍贵。保护好每一张拓片,用最好的方法修复已经破损的拓片,是每一位古籍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者研究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马文婷 《丝绸之路》2012,(18):99-100
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社会资源,文物正面临着由自然因素及社会因素带来的严重破坏,随着文物科技保护工作的不断开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预防性保护在文物收藏及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因此,不但要将预防性保护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而且要加强工作人员的预防性保护意识与责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